茶道修心 茶艺怡人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_wu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廖子芳女士香港第一女茶人。她温婉贤淑,有如同铁观音一般的清香雅韵;她端庄大方,有如同碧螺春一般的幽香淡雅;她率真豁达,有如同茉莉花茶一般的天然馥郁。她与众不同,不仅仅是其美丽的外表,更是其对茶文化的痴迷和热爱。她把所有的智慧和学识都倾注于茶文化艺术,十余年培养了一批批令人为傲的茶道接班人,为弘扬茶文化艺术做出诸多贡献。
  
  【人物简介】
  【廖子芳女士,祖籍广东南海,是世界著名茶道家及行为艺术家叶惠民教授之入门弟子。学习茶道之前从事美容培训行业,后转入从事茶文化艺术工作,至今已有十余年,教授学生逾八千人,为推广茶文化艺术取得不俗成绩,人称“香港第一女茶人”。担任中国国际茶艺会会长、香港茶艺中心高级讲师及研究员、香港茶道制服团队秘书长、雅博茶坊负责人、香港茶人联合会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理事、香江茶道讲师、《香港茶艺小百科》编辑等。】
  
  告别美容业学习茶文化
  
  人往往会因某个偶然的机遇,在其爱好的指引下进入陌生的领域。优秀者将在他喜爱的这片领域里发挥出惊人的天分,完成漂亮的答卷,收获鲜花与掌声。可以说,廖子芳女士也是成就于偶然与必然之间。
  原本,廖子芳女士任职于香港一家高级美容院的管理层,专门负责培训。有一天,她因要写一份计划书,需要一个适合思考与写作的环境。她的一位朋友碰巧在雅博茶坊里工作,便极力推荐她过去坐一坐。当她到来后,雅博茶坊简单自然的竹砌布景,轻柔悠扬的音乐,令人心旷神怡的茶香,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雅博茶坊清幽雅致的环境,使我觉得很舒服。我的大脑得以放松,当时的计划书完成得非常顺利。”
  有了那次亲身体验后,廖子芳女士慢慢地关注和学习茶道。其实,她自小喜欢喝茶,是伴随着茶的味道长大的。茶对她来说,有一种无法言喻的魔力,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茶如同潜伏她生命中的小精灵,在适当的机会溜出来,使她体会到生活中更多的乐趣。而说到她与茶真正有所交集,那是在十六年前。
  1994年,利用空余时间在雅博茶坊学习茶道的廖子芳女士,非常专注且特别有天赋,世界著名茶道家叶惠民教授便盛情地邀请她去雅博茶坊帮忙,“你过来帮忙吧,我收你为入门弟子”。恰好,从事美容行业已有十几个年头的廖子芳女士,萌发了换一个行业,换一种生活方式的想法。
  “美容业是青春行业,最高的职位是老板,它没有我发展所需要的广阔空间,当老板也不是我愿意的。茶艺不同,这是一个永远的行业。一个茶艺专家,在茶行业里做得越久就越有经验。我年纪大了以后不能没有工作,既然喜欢喝茶,也受到叶惠民教授的青睐,那么就试一试,搏一搏吧!”基于这样的思考,廖子芳女士决定转行,也就是带着这种试一试、搏一搏的态度和决心,开启了她在人生中第二个行业里的成功之门。
  接着,廖子芳女士很荣幸地成为了世界著名茶道家叶惠民教授仅有的三位入门弟子之一,其它二位分别是一位日本人和一位新加坡人。在叶惠民教授的培养下,廖子芳女士获得了许多难得的学习机会,成就了她如今在香港茶界的地位。“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在叶惠民教授的门下品尝了许多香港老茶,那些都是十分宝贵的经验,使我在教学过程中变得方便和顺利。”
  经过许多年在茶道上的潜心修为,廖子芳女士从以往纯粹的茶爱好者,成为了香港茶艺中心高级讲师及研究员,组织和筹备了多场与茶有关的推广活动,培养了逾八千位茶道接班人。
  
  弘扬茶艺继承传统
  
  立足于茶,廖子芳女士付诸了全身心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参与,至今仍不遗余力,旨在为了像叶惠民教授一样:负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国茶文化的使命,在不违背茶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赋予茶现代气息,打造富有香港本土特色茶文化道统。
  “雅博茶坊、香港茶艺中心、香港茶道总会等都是由叶惠民教授创办的。其中,雅博茶坊是叶惠民教授于1989年1月创办的茶艺商业机构,我于20世纪90年代参与协助其发展;同期创办了香港茶艺中心,主要以培训为主;而香港茶道总会除弘扬茶艺文化外,结合慈善事业,多元发展。”目前,廖子芳女士帮着打理叶惠民先生在茶方面的业务,她非常尊重师傅叶惠民教授,两人交情也挺不错。“我是叶惠民教授的徒弟,有什么发展和想法都会跟老师商量,这是一个茶人应有的态度和尊重。”
  1994年,廖子芳女士开始巡游日本、台湾、上海、浙江等地,进行访问、讲学及推广茶文化艺术。现在的她身兼多职,“我的身份不单单是一个商人,更多的是一位茶艺高级讲师。当我带着学生们外出考察茶叶种植地时,我就是一名导游。”说完,她爽快地笑了。
  1995年,她开始教授学生,至今学生已逾8000人。
  “学生对老师所教授的课程感兴趣,自然会学得轻松,进步得快。”廖子芳女士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需要分别设有:基础班、初级、中班和高班,还有兴趣班,以满足空余时间少的学生;教授内容为:茶文化艺术、茶经济贸易、茶的农业科学,三者缺一不可。“茶人希望学习茶文化艺术知识,茶商希望能在茶行业盈利,茶友希望学会如何辨别茶叶的真伪优劣。”她把接受培训的学生分成三种人:茶人、茶商、茶友,分门别类地安排相应的课程进行教授。
  在茶艺方面有着较深造诣的她,常被邀请到各地进行讲座和教授。“内地茶的发展,相比国际市场要慢一些。邀请我过去就是帮助他们培训一些工作人员,譬如培训销售人员如何识别客人的心理,教他们如何辨别和提供客人所需的茶叶商品。”
  1999年,廖子芳女士应邀担任“香港特区政府临时市政局”与“临时区域市政局”联合主办之“儿童综合嘉年华——儿童茶艺工作坊”主讲讲师。2004年,雅博茶园举办首次“儿童茶叶制作学习营”。
  随着茶道在香港的盛行,茶艺班备受追捧,近来年,廖子芳女士的学生年龄趋向年轻化。使人感到新奇的是,廖子芳女士年龄最小的学生年仅三岁,谈及给年纪如此小的孩子培训能否真正收到效果时,她说出其中的目的,“茶道课程的重要作用是:训练孩子做事的条理性、责任心和独立性,教导孩子尊敬长辈。同时,在孩子泡茶给父母的时间里,是最优质的亲子时间,可增加家庭的和睦、凝聚力。”
  2006年,廖子芳女士担任《香港经济日报》生活副刊“食名GUIDE”的专栏作家,撰写与茶相关的文章,基中一篇涉及到炒作普洱茶的问题。针对当年普洱茶愈炒愈烈的趋势,她提出了看法,“茶文化是一种包装,但过分炒作是不正常的,而作为一名茶艺教授者的我,希望能灌输学生正确的思想,教他们懂得如何挑选高品质普洱,不要买伪劣的、质差的。”
  2007年,她带领“香江茶道制服团队”参与多项“香港七一迎回归”活动,如五四青年节大巡游、深圳香港万名青年庆回归。
  
  茶艺生活平淡是真
  
  “茶文化就是生活的文化。每一个人在世界上生活,许多事情都与茶有关系。每一位茶艺老师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我能成为茶艺的高级讲师,也是边学、边研究、边借鉴他人经验,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用最易于被人接受的方式推广给他人。”进入茶行业以后,廖子芳女士不断地学习进取、提升自我,并在思想和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品味上更趋向于平和、淡定。
  “从事茶艺行业以后,我很高兴自己这十几年收获的东西,比我上学时学到的更多。我在港英政府统治下长大,以前了解祖国的事情很少。茶文化就是中国文化,当我从事茶文化以后,借此机会我接触到许多老领导,原来他们也不是那么可怕。我认为:一个国家好不好,不是个人所能断定的,历史将会作为见证人。每个人站在不同的山峰,将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因此,看待事物要更理性、淡定。”
  “我们是中国人,都希望自己的祖国更加强大、富足,而祖国的美好明天在于我们的下一代。以往港英政府统治下的人们,了解祖国的事情少之又少,现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迅猛地发展,我们的子女更应该了解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祖国。”与许多家长把子女送去国外就读的不同,廖子芳女士把女儿送到广州的暨南大学学习中医。“她在内地上学以后,人生经验丰富了许多,也懂事了许多。特别是暨南大学的学习氛围非常好,使我自己都希望能回到大学时代。”
  在十几年与茶打交道的时间里,廖子芳女士体会到:茶是和文化。“茶是一个和物,这个很重要。以茶会友、以茶敬宾、以茶陶情,都讲究一个‘和’字。因为茶道要求人们通过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间的芥蒂,以达到和睦、和敬相处的目的。”诚然,继承与发扬茶道“和文化”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国茶德,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从美容到茶行业,从外在的美到内在美,廖子芳女士内外兼修。生活上,她崇尚自然,以朴实为美,喜欢自然的事物;精神上,“自己的心灵能随茶香而弥漫,得到清静、恬淡。虽然人的本性与生俱来,但可在后天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懂得如何更恰当地处理事情。”
  除了喝茶,廖子芳女士还喜欢画画、弹琴、书法等。她还特别锺意美食,2003年被聘为香港特区政府职业训练局中华厨艺学院(大师级中厨课程——茶及茶宴)助理讲师,教授他人以茶为佐料的菜式。
  此外,她还从事慈善公益事业,为一些病痛患者减轻痛苦。对此,她并无所求,“人家受惠,自己开心,为什么不做?”
  “希望我的儿女和学生,能够拥有快乐的人生,做一些惠及社会、使自己开心的事情。我认为社会多一个好人,肯定比多一个坏人好。”作为一名女性,她克服生活中的不易,拥有事业的圆满,实属不易。
  “平淡是福”是廖子芳女士所信奉的一句话。在任何时候,她从不抱怨、不强求、不幻想,保持心理平衡,做出明智选择,脚踏实地地去做事,在茶行业里画下了一道美丽卓越的风景。
其他文献
余维强先生是联发证券有限公司主席及多间金融服务公司的董事,在证券及期货行业,已经有超过30年的经验。在金融路上一路走来,他见证香港证券行业的发展,亲历股市的跌宕起伏,但却带着专业的眼光去思考,因而见解独到、深刻,成就自己丰厚的人生阅历。他常常告诫自己,永远往前看,不计较过去的得失。他的这一人生态度和工作的阅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投资理念,如今在联发证券这一交易平台上,他以客为尊,致力提供完
期刊
陈卓仪女士是一位充满爱心的人士,她十年如一日走在服务社群的道路上,怀揣着一个梦想,希望通过推广强身健体的活动实现人们益寿延年的生活目标。她关心长者,关注青少年,为年轻人的健康成长,她创办尖沙咀共融协会、倡办勤敏好学优秀奖,她常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周边的人,为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美好社会而发光发热。  【人物简介】  【陈卓仪女士,广东汕头人。上世纪五十年代到香港,在一家轮船公司工作。现担任世界六通
期刊
梁竟成先生是一名资深的房地产评估人士,是一名土生土长、低调随和的澳门人,是一名团结奋进、爱国爱澳的热血人士。他有着驾驭时势的机动灵活,从金融行业顺利转入房地产评估行业,与澳门的房地产评估行业结下不解之缘,拥有三十年丰富的从业经验,并担任起行业重任,现为澳门房地产评估业协会会长。他有着爱国爱澳的不变情怀,曾是原中葡土地小组中方代表和土地基金受托人中的一员,参与了澳门回归前的土地审批和管理工作,为澳门
期刊
李达仁先生说起他之所以走向服务的道路,是因为他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便有了服务的志趣,于是,当忙碌的事业和忙碌的社区服务在时间上产生冲突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社区服务,因为他有一颗服务的心。三十余年的社区工作,十余年的社区议员生涯,他在一个非常平凡的岗位上做着琐碎的事,因为心中有份爱,因为肩上有份责任, 因此,虽然辛苦,但依旧不离,亦不弃。    【李达仁先生,黄大仙区议会区议员MH、东九龙居民
期刊
陈声先生是一位资深厨艺界人士,其厨艺广受各界食客的认可,所教授的徒弟更是遍布各大酒店酒楼。十几岁便开始在餐饮界打拼,在制作中菜领域,他有着丰富的经验,尤擅鲍翅的制作。因厨艺精湛,港内外多位高层官员都曾是其客人。与此同时,他还多次担任众多美食综艺节目的评判及师傅,所制作的菜肴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并获得四代人的追随。传承中华美食,他精益求精,力求更好;教授餐饮学徒,他因材施教,力争更优。    【陈声先
期刊
为纪念曾在澳大利亚军队中服役的澳籍华裔士兵,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退役老兵协会于日前在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班市为华裔士兵雕像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  在奠基仪式上,支持和筹划此次活动的主要代表、联邦议员派瑞特在发言中说,自1860年起,华裔士兵就一直对澳军队有着杰出贡献。从两次世界大战直至今日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澳籍华裔士兵一如既往地展现爱国主义精神,并为军队的多元文化交流融合作出了卓越贡献。派瑞特表示,
期刊
张顺华先生是观塘区议会民选区议员,早在1994年即担任汇景花园业主委员会创会主席。多年来,在社区服务的道路上,竭尽全力,为居民解决的个案不计其数,每当成功为居民解决个案,居民的赞许与肯定是令他最开心、欣慰的事。如今,他最大的心愿是让居民生活在一个和谐、美好的社区里,居民互相关怀,见面时各自打个招呼,为此,他仍在不懈努力着。    【张顺华先生,观塘区议会民选区议员,多年来尽心尽力为社区居民服务。同
期刊
梁溢长先生是一位仁慈、博爱、善良的长者,虽已达84岁高龄,却:“人生七十古来稀,现今八十未为奇。”他的身上依旧散发着青春的活力,他每天都在忙碌着,忙着宣扬爱、宣扬善,忙着奉献爱,奉献善,为了将仁爱和善良传递,他不停地在付出,无条件地关心着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他常说:“回馈社会很开心,让自己变得很年轻。”正印证了一句话:“只要心态不变,八十岁和十八岁是没有区别的。”    【梁溢长先生,澳门浸信会联
期刊
  
期刊
李美美女士是一名忠于工作、热心社会服务的人士,是观塘区家长教师会联会创会委员,并担任内务副主席一职。从2003年创会至今为观塘区的家长教育工作不辞辛苦、竭尽全能,做了大量有益于家长、学生和学校的工作,为莘莘学子提供了健康、愉快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她是一名善于发掘生命中美好事物的人,敢于肩负社会责任,在忙碌中体会快乐,在付出中感受幸福,用心体会、感悟生活,用心灵的收获欣赏生活。    【李美美女士,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