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了7月18日《扬子晚报》上的一篇文章《“痛”而后“快”—— 一位大学教授眼中的南京“高考之痛”》后,我感到很不痛快。在谈“如何评说现行高考制度”时,一开始这位教授说的一番话虽无新意,但还是比较在理的,然而竟没有想到他说着说着,诗性大发起来:
“我国目前高考取‘总分制’划‘分数线’,这是不是‘分数至上’呢?10多年前,我也对‘总分’的高下不以为然。后来在教学中发现,600多分的学生就是强于500多分的,400多分的就是强于300多分的。要不然,北大、清华就会舍弃各省的‘状元郎’而到400多分的考生中去发现‘人才’了……相形之下,我总是乐观而浪漫地推想:待到今天这些凭‘总分’考入大学的孩子长成后,中国的科技、文化将会是何等辉煌啊!
“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把中国‘总分制’考出来的学生网罗过去了,起了大作用。将来,我国‘自产自销’,何愁不独秀于全球!”
读完这两段话,我不免产生三个问题:现行的中国教育难道不是“分数至上”?难道“600多分的学生就是强于500多分的,400多分的就是强于300多分的”?中国式的“总分制”,真能创造如此辉煌的奇迹?
第一个问题很简单,我不想回答,况且这位教授也说漏了嘴,因为他下面的例证就涉及一个个分数,而高分后面的字眼“强”简直把“至上”的意思说白了。
再看第二个问题。这位教授以“就是”一词极言“强”度,足见两者之悬殊。那么究竟什么比什么强呢?是人,还是分数?他的表述是兼而有之:××分的(学生)。结果我们被他高明的表述蒙骗了,以为高分者必“强”,低分者必弱。其实,他要说的真正意思是,高能者必是高分者,低能者必是低分者。“待到今天这些凭‘总分’考入大学的孩子长成后,中国的科技、文化将会是何等辉煌啊!”他把意思说得何等明白!
但我想,高分者高能、低分者低能的现象固然很多,但高分低能的人也并不少见,而低分高能的人难道没有见过?当年钱钟书、吴晗并不是凭“状元郎”的身份踏入清华、北大门槛的,他们实际上就相当于今天的“400多分的考生”。我相信,随着高校自主招生的一天真正来临,未来的清华、北大会一改当下一味抢各省“状元郎”的无奈心态;他们破格录取“总分”不高的考生并非是不可能的。
这位教授之所以对分数和能力之间的复杂关系没有看清楚,乃是因为他的目光始终局限在“教学圈”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在教学中发现”高分强而低分弱的现象的。这话倒非常实在。的确,如果我们忘记了社会实践这一检验一个人能力的根本标准,而仅从“教学”的立场出发,只会演绎出高能者为高分者、低能者为低分者的逻辑。然而这样的逻辑是荒唐的!这位教授对分数竟崇拜到如此地步!由此我看到了一张“分数至上”论者、应试教育卫道士的面孔!
最后一个问题更值得探讨。在这位教授的眼中,我们的应试教育简直是创造了神话:中国“总分制”考出来的学生,输出则“大作用”于西方国家,“自产自销”则将使中国“独秀于全球”。
这里有必要说说“总分制”。它并非中国所独有,美欧采用的一般也是这一录取制度。但中国和美欧的“总分制”有本质的区别:前者只是文化成绩本身,而后者文化成绩仅占其中一部分,其他方面的成绩也折合成分数纳入总分之中。究其实,中国的“总分制”就是“文化成绩总分制”。“分数(文化成绩)至上”的观念就是在这背景下产生的。于是,中国孩子个个唯分是图,他们一旦发挥(如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起来,会令全世界咋舌!
对此,有识之士早就忧思了:我们的基础教育距离社会、生活有多远?距离乐趣、享受有多远?距离原创、发明有多远?距离“诺贝尔”有多远?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为什么偏偏都是揠苗助长的教育故事、快马加鞭的教育细节、分数猛增的教育奇迹?然而,在一片忧思之中,竟然还有教授级的人物能够笑得出来,他竟然会如此“乐观而浪漫地推想”“今天这些凭‘总分’考入大学的孩子长成后”会使中国在全球一枝独秀!他的潜意识里,甚至有点担心被人家学去了而不能“独秀”于全球,反使全球皆“秀”!
然而,神话终究是神话,现实的尴尬还是要遭遇到的,我们应当对中国的教育多一份清醒。如今“分数至上”论者实在太多,但使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身边带有一群研究生的这位教授竟然也跟一些功利性强的家长、一些靠惯性教书的教师“一般见识”!
“我国目前高考取‘总分制’划‘分数线’,这是不是‘分数至上’呢?10多年前,我也对‘总分’的高下不以为然。后来在教学中发现,600多分的学生就是强于500多分的,400多分的就是强于300多分的。要不然,北大、清华就会舍弃各省的‘状元郎’而到400多分的考生中去发现‘人才’了……相形之下,我总是乐观而浪漫地推想:待到今天这些凭‘总分’考入大学的孩子长成后,中国的科技、文化将会是何等辉煌啊!
“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把中国‘总分制’考出来的学生网罗过去了,起了大作用。将来,我国‘自产自销’,何愁不独秀于全球!”
读完这两段话,我不免产生三个问题:现行的中国教育难道不是“分数至上”?难道“600多分的学生就是强于500多分的,400多分的就是强于300多分的”?中国式的“总分制”,真能创造如此辉煌的奇迹?
第一个问题很简单,我不想回答,况且这位教授也说漏了嘴,因为他下面的例证就涉及一个个分数,而高分后面的字眼“强”简直把“至上”的意思说白了。
再看第二个问题。这位教授以“就是”一词极言“强”度,足见两者之悬殊。那么究竟什么比什么强呢?是人,还是分数?他的表述是兼而有之:××分的(学生)。结果我们被他高明的表述蒙骗了,以为高分者必“强”,低分者必弱。其实,他要说的真正意思是,高能者必是高分者,低能者必是低分者。“待到今天这些凭‘总分’考入大学的孩子长成后,中国的科技、文化将会是何等辉煌啊!”他把意思说得何等明白!
但我想,高分者高能、低分者低能的现象固然很多,但高分低能的人也并不少见,而低分高能的人难道没有见过?当年钱钟书、吴晗并不是凭“状元郎”的身份踏入清华、北大门槛的,他们实际上就相当于今天的“400多分的考生”。我相信,随着高校自主招生的一天真正来临,未来的清华、北大会一改当下一味抢各省“状元郎”的无奈心态;他们破格录取“总分”不高的考生并非是不可能的。
这位教授之所以对分数和能力之间的复杂关系没有看清楚,乃是因为他的目光始终局限在“教学圈”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在教学中发现”高分强而低分弱的现象的。这话倒非常实在。的确,如果我们忘记了社会实践这一检验一个人能力的根本标准,而仅从“教学”的立场出发,只会演绎出高能者为高分者、低能者为低分者的逻辑。然而这样的逻辑是荒唐的!这位教授对分数竟崇拜到如此地步!由此我看到了一张“分数至上”论者、应试教育卫道士的面孔!
最后一个问题更值得探讨。在这位教授的眼中,我们的应试教育简直是创造了神话:中国“总分制”考出来的学生,输出则“大作用”于西方国家,“自产自销”则将使中国“独秀于全球”。
这里有必要说说“总分制”。它并非中国所独有,美欧采用的一般也是这一录取制度。但中国和美欧的“总分制”有本质的区别:前者只是文化成绩本身,而后者文化成绩仅占其中一部分,其他方面的成绩也折合成分数纳入总分之中。究其实,中国的“总分制”就是“文化成绩总分制”。“分数(文化成绩)至上”的观念就是在这背景下产生的。于是,中国孩子个个唯分是图,他们一旦发挥(如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起来,会令全世界咋舌!
对此,有识之士早就忧思了:我们的基础教育距离社会、生活有多远?距离乐趣、享受有多远?距离原创、发明有多远?距离“诺贝尔”有多远?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为什么偏偏都是揠苗助长的教育故事、快马加鞭的教育细节、分数猛增的教育奇迹?然而,在一片忧思之中,竟然还有教授级的人物能够笑得出来,他竟然会如此“乐观而浪漫地推想”“今天这些凭‘总分’考入大学的孩子长成后”会使中国在全球一枝独秀!他的潜意识里,甚至有点担心被人家学去了而不能“独秀”于全球,反使全球皆“秀”!
然而,神话终究是神话,现实的尴尬还是要遭遇到的,我们应当对中国的教育多一份清醒。如今“分数至上”论者实在太多,但使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身边带有一群研究生的这位教授竟然也跟一些功利性强的家长、一些靠惯性教书的教师“一般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