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初期,是京城“交谊舞厅”的黄金时代。拆迁之前,笔者家住西城区太平桥大街,当年,方圆十里竟有好几家交谊舞厅。比如地质部礼堂舞厅,西城区文化馆舞厅,平安里的“万方圆”舞厅,甘家口的“大家乐舞厅”,甚至北海公园内都办过舞厅。夜晚,闭园以后,舞迷从紧挨北京图书馆的公园侧门入,沿湖行百米余,树木丛中见一楼阁,楼内灯光闪耀传出悦耳的舞曲声。此时,月光高照,湖水涟漪,美不胜收。算来,这已经是几十年前的往事了。现如今,这些舞厅因各种原因相继关了张。眼下,您寻舞厅得奔四环外,三环以里是很难寻到舞厅踪影了。从“北海公园”开始就进舞厅的那帮子人,转眼,已经步入了老年,依旧还在舞厅里跳的,被戏称作“老玩主儿”。遇到他们,聊聊舞厅里的那点儿事儿,跟听故事差不多。
那年月,我们亲近“交谊舞”
即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圣地延安也经常举办舞会。据记载,天上有飞机轰炸,舞厅就设在防空洞里,照跳不误。抗战时期,许多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和文艺圈儿的精英投奔到了延安,大大丰富了延安的文艺生活,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都出席过延安的舞会。毛泽东和朱德的交谊舞老师是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女士,共产党人懂浪漫,不是“土包子”,能文能武,“舞场”的存在就是佐证之一。此优良传统,一直持续到“文革”开始。“文革”以前,每逢节假日,各单位工会主席最忙的一件事,就是举办个“舞会”,让大家伙儿热闹热闹。连人民大会堂和政协礼堂举办“春节联谊会”,都少不了在礼堂的某处设个“舞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文革”视跳交际舞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予以取缔。笔者的母亲当年喜欢跳交际舞,“文革”刚开始,母亲就找出红舞鞋,“咔嚓”一斧子砍断鞋跟儿,算是与资产阶级一刀两断了。“文革”结束,春江水暖鸭先知,“舞厅”相继开张,不放鞭炮,门口海报一贴,人潮如涌。想当年,所谓的“娱乐业”,除了剧场和影院就是舞厅,舞厅的重新营业是一件挺大的事儿。开始,母亲还不太相信,派我去看看。后来信了,只说了一句话:春天,终于回来了!
家父生前在文化部门工作,据“文艺界”的老人儿说,你爸爸年轻时舞就跳得好,经常参加单位组织的舞会。此言不虚。“文革”以前,每年的除夕,吃完饺子,家里都要在客厅腾出一块地方,举办舞会。主角自然是父亲和母亲。父亲穿戴齐整,皮鞋擦得锃亮,一身笔挺的中山装;母亲的头发是新烫的,穿一双红色舞鞋。赶紧放唱片儿!我和哥哥打开留声机,舞曲为《彩云追月》。灯光下,父母跳的是“布鲁斯”(慢四),至今还记得父亲的舞姿,平稳而庄重,很有当单位领导的派头。母亲配合得很好,脸上露出烂漫的微笑。你们也跳啊,你们和你姐姐跳!母亲跳高兴了,指着我和哥哥说。我们则扭扭捏捏,谁也不好意思跳,只是看着父母跳。这是我最初接触到交谊舞,那时候,也就是上小学几年级吧。当时,在我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长大了,我也要像父亲那样跳舞。
家里办舞会,实际上,是受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们家离政协礼堂很近,记得每逢春节,礼堂都要举办“联谊会”,参加者大多为民主人士和文体工作者。 一楼礼堂里,唱歌跳舞,哇呀呀的大花脸耍着铜锤,算是主会场;分会场设在各楼层,猜谜语、做游戏、跳交谊舞等。楼上举办舞会,有乐队伴奏,大人们跳舞,小孩子是允许观看的。记忆中,乐队里尚无歌手助唱。叔叔阿姨穿戴得非常耀眼,那个时代受苏联老大哥影响,男的穿西服扎领带,女的穿“布拉吉”(俄语“连衣裙”的译音)。五颜六色的“布拉吉”宛如朵朵鲜花绽放在舞池里,好看极了。舞会上,主要是跳“慢四”和“慢三”,偶尔跳跳“快三”,也就是常说的“华尔兹”。打着蜡的地板,高悬着的吊灯,舞厅里始终灯火辉煌,气派非凡。不像现在的舞厅,一到跳“慢四”的时候,就灭掉灯光,黑暗中,搞不清楚某些男士是在跳舞还是在“非礼”。那时候,大家就是跳舞,你去邀舞,绝不会遭到拒绝,男女间,彬彬有礼,心怀坦荡,绝对没有其他的想法。至于跳什么“舞”,是有讲究的。现在舞厅里流行的舞,基本上都不跳。当时,“北京平四”还没有出现,不跳俗称“水兵舞”的“吉特巴”,至于“伦巴”舞好像也不跳。1958年,“伦巴”舞出现在电影《英雄虎胆》里,女特务阿兰(著名演员王晓棠饰)和侦察英雄曾泰(著名演员于洋饰)的那段伦巴舞,着实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儿。据说,在要不要这个情节的问题上,“八一厂”内部争论很大。“伦巴”是拉丁舞系列,舞蹈特色奔放而抒情,强调腰部的摆动,较为性感。由于影片的那段情节反映的是敌人生活,才勉强得以通过。所以,国家机关举办舞会是不跳伦巴的,更甭提政协礼堂了。那个时代,跳伦巴舞是女特务阿兰的专利。
“文革”结束,社会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年代。京城重新掀起了交谊舞热,舞厅遍地开花,不但北海公园内有舞厅,就连莫斯科餐厅,晚餐后,门口都卖舞票,餐厅白天经营西餐,夜晚当舞厅用,透着那么有档次。除此之外,北京饭店也经常举办舞会。当年,穿喇叭口裤,戴“蛤蟆镜”,参加北京饭店举办的舞会可是一件很时尚的事啊。1997年,央视推出《闻鸡起舞》大型舞蹈教学节目,杨艺的“北京平四”开始走红京城,许多专业舞蹈大腕儿出现在《闻鸡起舞》的节目里。可以说,这是京城交谊舞最鼎盛的时期。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迪厅和歌厅的出现逐渐取代了舞厅的地位,由于拆迁等因素,城里的商业舞厅越来越少。进入网络时代,舞厅、迪厅和歌厅不少都关了张,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宅”,会跳交谊舞的很少很少。更有甚者,据说,某专业歌舞团春节组织内部联欢,能跳交谊舞的舞蹈演员竟然寥寥无几。这么说吧,就算是舞蹈演员,并非你会跳民族舞和现代舞,自然就会跳交谊舞,这完全是两码事儿。现在,寻交谊舞,您得奔公园或立交桥下,不少大爷大妈还在跳,可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被广场舞取代了。
京城舞厅小记
黄如水,今年60出头,舞龄近40年,算是位“老舞厅”了。舞场上,结识了不少舞友,有男有女,相处得不错。那天,他邀我们在某茶艺馆小聚,茶余饭后,就聊起了“舞”。大家谈笑风生,以茶代酒,谈到兴起处,竟然手舞足蹈地跳起来,幽静之所,平添出一份热闹。老黄是撰稿人,他将当天的谈话整理出来,交给了我,标题定为“舞厅小记”。
那年月,我们亲近“交谊舞”
即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圣地延安也经常举办舞会。据记载,天上有飞机轰炸,舞厅就设在防空洞里,照跳不误。抗战时期,许多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和文艺圈儿的精英投奔到了延安,大大丰富了延安的文艺生活,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都出席过延安的舞会。毛泽东和朱德的交谊舞老师是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女士,共产党人懂浪漫,不是“土包子”,能文能武,“舞场”的存在就是佐证之一。此优良传统,一直持续到“文革”开始。“文革”以前,每逢节假日,各单位工会主席最忙的一件事,就是举办个“舞会”,让大家伙儿热闹热闹。连人民大会堂和政协礼堂举办“春节联谊会”,都少不了在礼堂的某处设个“舞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文革”视跳交际舞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予以取缔。笔者的母亲当年喜欢跳交际舞,“文革”刚开始,母亲就找出红舞鞋,“咔嚓”一斧子砍断鞋跟儿,算是与资产阶级一刀两断了。“文革”结束,春江水暖鸭先知,“舞厅”相继开张,不放鞭炮,门口海报一贴,人潮如涌。想当年,所谓的“娱乐业”,除了剧场和影院就是舞厅,舞厅的重新营业是一件挺大的事儿。开始,母亲还不太相信,派我去看看。后来信了,只说了一句话:春天,终于回来了!
家父生前在文化部门工作,据“文艺界”的老人儿说,你爸爸年轻时舞就跳得好,经常参加单位组织的舞会。此言不虚。“文革”以前,每年的除夕,吃完饺子,家里都要在客厅腾出一块地方,举办舞会。主角自然是父亲和母亲。父亲穿戴齐整,皮鞋擦得锃亮,一身笔挺的中山装;母亲的头发是新烫的,穿一双红色舞鞋。赶紧放唱片儿!我和哥哥打开留声机,舞曲为《彩云追月》。灯光下,父母跳的是“布鲁斯”(慢四),至今还记得父亲的舞姿,平稳而庄重,很有当单位领导的派头。母亲配合得很好,脸上露出烂漫的微笑。你们也跳啊,你们和你姐姐跳!母亲跳高兴了,指着我和哥哥说。我们则扭扭捏捏,谁也不好意思跳,只是看着父母跳。这是我最初接触到交谊舞,那时候,也就是上小学几年级吧。当时,在我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长大了,我也要像父亲那样跳舞。
家里办舞会,实际上,是受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们家离政协礼堂很近,记得每逢春节,礼堂都要举办“联谊会”,参加者大多为民主人士和文体工作者。 一楼礼堂里,唱歌跳舞,哇呀呀的大花脸耍着铜锤,算是主会场;分会场设在各楼层,猜谜语、做游戏、跳交谊舞等。楼上举办舞会,有乐队伴奏,大人们跳舞,小孩子是允许观看的。记忆中,乐队里尚无歌手助唱。叔叔阿姨穿戴得非常耀眼,那个时代受苏联老大哥影响,男的穿西服扎领带,女的穿“布拉吉”(俄语“连衣裙”的译音)。五颜六色的“布拉吉”宛如朵朵鲜花绽放在舞池里,好看极了。舞会上,主要是跳“慢四”和“慢三”,偶尔跳跳“快三”,也就是常说的“华尔兹”。打着蜡的地板,高悬着的吊灯,舞厅里始终灯火辉煌,气派非凡。不像现在的舞厅,一到跳“慢四”的时候,就灭掉灯光,黑暗中,搞不清楚某些男士是在跳舞还是在“非礼”。那时候,大家就是跳舞,你去邀舞,绝不会遭到拒绝,男女间,彬彬有礼,心怀坦荡,绝对没有其他的想法。至于跳什么“舞”,是有讲究的。现在舞厅里流行的舞,基本上都不跳。当时,“北京平四”还没有出现,不跳俗称“水兵舞”的“吉特巴”,至于“伦巴”舞好像也不跳。1958年,“伦巴”舞出现在电影《英雄虎胆》里,女特务阿兰(著名演员王晓棠饰)和侦察英雄曾泰(著名演员于洋饰)的那段伦巴舞,着实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儿。据说,在要不要这个情节的问题上,“八一厂”内部争论很大。“伦巴”是拉丁舞系列,舞蹈特色奔放而抒情,强调腰部的摆动,较为性感。由于影片的那段情节反映的是敌人生活,才勉强得以通过。所以,国家机关举办舞会是不跳伦巴的,更甭提政协礼堂了。那个时代,跳伦巴舞是女特务阿兰的专利。
“文革”结束,社会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年代。京城重新掀起了交谊舞热,舞厅遍地开花,不但北海公园内有舞厅,就连莫斯科餐厅,晚餐后,门口都卖舞票,餐厅白天经营西餐,夜晚当舞厅用,透着那么有档次。除此之外,北京饭店也经常举办舞会。当年,穿喇叭口裤,戴“蛤蟆镜”,参加北京饭店举办的舞会可是一件很时尚的事啊。1997年,央视推出《闻鸡起舞》大型舞蹈教学节目,杨艺的“北京平四”开始走红京城,许多专业舞蹈大腕儿出现在《闻鸡起舞》的节目里。可以说,这是京城交谊舞最鼎盛的时期。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迪厅和歌厅的出现逐渐取代了舞厅的地位,由于拆迁等因素,城里的商业舞厅越来越少。进入网络时代,舞厅、迪厅和歌厅不少都关了张,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宅”,会跳交谊舞的很少很少。更有甚者,据说,某专业歌舞团春节组织内部联欢,能跳交谊舞的舞蹈演员竟然寥寥无几。这么说吧,就算是舞蹈演员,并非你会跳民族舞和现代舞,自然就会跳交谊舞,这完全是两码事儿。现在,寻交谊舞,您得奔公园或立交桥下,不少大爷大妈还在跳,可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被广场舞取代了。
京城舞厅小记
黄如水,今年60出头,舞龄近40年,算是位“老舞厅”了。舞场上,结识了不少舞友,有男有女,相处得不错。那天,他邀我们在某茶艺馆小聚,茶余饭后,就聊起了“舞”。大家谈笑风生,以茶代酒,谈到兴起处,竟然手舞足蹈地跳起来,幽静之所,平添出一份热闹。老黄是撰稿人,他将当天的谈话整理出来,交给了我,标题定为“舞厅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