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及特点,为预防儿童意外伤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350例因意外伤害住院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其年龄特点,家庭因素,意外发生时间、地点,致伤原因及预后。结果3年间共收治意外伤害患儿350例,占同期PICU收治患儿总人数的12.2%,病死率为10.6%。男200例,女150例;婴幼儿仍是意外伤害的高发人群,占比42.9%,青春期患儿占比也高达27.4%。意外伤害病因中占比前3位的分别是中毒149例(42.6%),交通伤
【机 构】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沈阳 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沈阳 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沈阳 1100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及特点,为预防儿童意外伤害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 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350例因意外伤害住院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其年龄特点,家庭因素,意外发生时间、地点,致伤原因及预后。
结果3年间共收治意外伤害患儿350例,占同期PICU收治患儿总人数的12.2%,病死率为10.6%。男200例,女150例;婴幼儿仍是意外伤害的高发人群,占比42.9%,青春期患儿占比也高达27.4%。意外伤害病因中占比前3位的分别是中毒149例(42.6%),交通伤75例(21.4%)以及坠落伤65例(18.6%);意外发生季节以夏季最多,发生的时间以中午12点至下午6点为主,平均住院日8.04 d,平均住院费用28 686.74元。
结论目前儿童意外伤害仍是危及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病死率高且发病特点与年龄、季节、地点等均关系密切,应根据不同特点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神经纤毛蛋白(NRP)-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2年4月在PubMed、WebofScience、Embase、TheCochrance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关于胃癌中NRP-1表达的研究,根据纳入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使用软件RevMan5.3和Stata1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包括1635例胃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NRP-1高表达与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HR=1.66,95%CI1.2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aSAH)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是神经外科领域一种致死、致残率都极高的急危重症。目前人们对其病因,即颅内动脉瘤的处理已取得长足进步,再出血发生率大大降低,但仍有很大一部分aSAH患者预后较差。其中,引起早期脑损伤的神经炎性反应可能是导致不良预后的关键因素。目前已有研究报道了与aSAH预后有关的炎性指标,并在临床得以应用,本文就这些指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人群不同,临床研究状态及证据水平差异明显。HFOV治疗成人ARDS:目前临床研究证据显示,不推荐HFOV常规用于成人ARDS机械通气治疗。HFOV治疗儿童ARDS:目前既无充分证据显示HFOV优于常规机械通气;也未能证明HFOV有害无益。目前的推荐意见是"在常规机械通气平台压超过28cmH2O(1cmH2O=0.098kPa)且无胸壁顺应性降低证据的中重度ARDS患者,HFOV可作为替代性机械通气治疗模式"。HFOV治疗新生儿ARDS:有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由各种肺内外因素导致的非心源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与成人一样,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辅以药物支持仍然是治疗儿童ARDS的主要手段。药物治疗已经开展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激素、一氧化氮、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免疫营养等在ARDS治疗进展进行介绍,以期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分析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早期临床特征,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22年3月至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发热门诊首次确诊的312例16岁以下的COVID-19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儿童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早期临床特征及血常规结果,并对不同年龄段血常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12例儿童感染者中位数年龄为3.15(1.47,6.51)岁;感染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1~3岁、>6岁、3~6岁、≤1岁。只有17例(5.4%)患儿既往有基础疾病。70.2%感染
目的探讨合并基础疾病的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BA.2.2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日至6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76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且合并基础疾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等。按合并疾病种类分为血液肿瘤组、非血液肿瘤组,非血液肿瘤组患儿包括心肺疾病组、神经系统疾病组、先天性畸形组,分析不同种类基础疾病患儿感染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76例合并基础疾病儿童中,初诊发热者61例、无症状者15例,合并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儿童急诊的精准防控经验。方法总结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急诊科2022年3月至5月急诊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策略及管理经验。结果作为上海市儿童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我院急诊科面临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和疫情防控双重压力。根据相应法律法规、新冠肺炎最新防控方案,结合儿童新冠病毒感染特点,我院急诊科制定急诊防控管理策略,包括:(1)设立急诊-发热急诊-新冠急诊三区独立布局;(2)调整急诊预检分诊流程;(3)实施标准医护防护及消毒措施;(4)建立第二急诊诊疗区域等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PICU精准防控的经验。方法总结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2022年3月1日至5月10日PICU精准化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策略及管理经验。结果根据国家及上海市新冠肺炎防控标准,我院PICU针对重症医学科的专科特点,联合院感科、医务科共同构建本次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暴发阶段的精准化病房管理策略。从危重患儿收治流程、PICU病房区域划分及院感防护、患儿家属的接待管理制度和PICU工作人员"气泡管理"制度四个方面制定精准防控管理策略,并在疫情期
目的总结支气管扩张症患儿的临床特征,提高诊疗水平,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诊断治疗的78例支气管扩张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年龄及区域分布、病因、临床表现、肺部高分辨率CT检查结果、肺功能特点、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以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78例支气管扩张症患儿中,男35例(44.9%),女43例(55.1%),中位年龄8.7(6.1,9.0)岁;农村患儿51例(65.4%),城市患儿27例(34.6%),农村儿童发病率高于城市儿童。引起支气管扩张症的前3
目的了解我国医师对儿童脓毒性休克治疗策略的认知现状。方法编制问卷,于2017年4至6月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368名儿童重症医师完成儿童脓毒性休克治疗邮件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68份(应答率45.1%),单位应答率87.2%(68/78)。59.2%和77.7%受访者选择清创手术和体液引流等清除病灶;90.8%受访者选择休克1h内使用抗生素;98.4%选择生理盐水,72.3%使用白蛋白,53.8%选择血浆进行液体复苏;休克复苏静脉通路开通困难时,57.1%首选开通骨髓内通路;79.3%和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