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物质。人在哲学中的分类分为:1.客观的人;2.主观的人。客观的人对外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主观的人对外转移自己的真情实感。法律法规、道德修养是约束我们做“客观的人”的规矩、准则。
关键词:哲学 人 客观的人 主观的人 规矩 准则
人,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人也是物质;但是人又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人是一个特殊的物质——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物质。
哲学中的人分为两种:“客观的人”和“主观的人”。那么,我们该如何区分客观的人与主观的人呢?通过一个例子我们可以很容易理解。
A与B两人是双胞胎,在大学一起学习了街舞,毕业后面临这样两个选择:
1.舞蹈工作室的街舞老师,薪金2000;
2.酒店客房服务员,薪金3500。
A与B两人在心理上都对街舞老师这份工作更感兴趣,但两人做出的选择却不同。
A:我喜欢的是街舞,我不在乎工资多少,我要做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所以我选择街舞老师这份工作,我要做真正的自己。
B:我喜欢街舞,我想成为工作室的街舞老师,但是工资太低,所以我还是放弃街舞吧。我选择客房服务员,虽然累,但是没有办法。
从A、B两个不同的选择,我们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什么是客观的人(如A),什么是主观的人(如B)。
客观的人能够客观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例子中的A而言,A想做的是街舞老师这份工作,在做出选择、付诸行动时,也很客观地遵照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真情实感。客观的人在做出一个决定、选择并付诸行动后,会有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我们可以设想,假如真的存在A这样一个人,他以后的生活可能会很快乐。
主观的人会通过自己的意识转移自己的真情实感。就例子中的B而言,B心里想做的其实也是舞蹈老师,但对比薪金之后却选择了客房服务员。例子中的B在做出选择并付诸行动时,通过自己的意识转移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放弃了自己真正想要做的“街舞老师”这份工作。主观的人会通过自己的意识转移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出与自己内心真正想法不一致的选择与行动。主观的人,在做出选择并付诸行动之后,其内心可能会承受压力,也可能会身心愉悦,这就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了。对于B,我们也可以很轻松地想象出,他以后的生活可能会充满压力。
换个更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客观的人表里如一,主观的人表里不一。客观的人,会更多地关注自己、取悦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現代社会,法律在不断完善,道德修养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当然还包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礼貌、礼节等,这些都是约束我们日常行为的规律、准则。古语有云:“无规矩不成方圆。”正是这些“条条框框”让我们在做“客观的人”的同时,生活依然井然有序。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我现在没钱,我想要偷东西,我要做客观的人,要做最真实的自己,这样可以吗?
当然不可以!因为这种行为已经触犯法律,这是法律禁止的,所以这时候的你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限制自己“偷东西”的这一决定和行为。
(作者简介:李镇城,男,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学院在读,研究方向:哲学)
关键词:哲学 人 客观的人 主观的人 规矩 准则
人,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人也是物质;但是人又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人是一个特殊的物质——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物质。
哲学中的人分为两种:“客观的人”和“主观的人”。那么,我们该如何区分客观的人与主观的人呢?通过一个例子我们可以很容易理解。
A与B两人是双胞胎,在大学一起学习了街舞,毕业后面临这样两个选择:
1.舞蹈工作室的街舞老师,薪金2000;
2.酒店客房服务员,薪金3500。
A与B两人在心理上都对街舞老师这份工作更感兴趣,但两人做出的选择却不同。
A:我喜欢的是街舞,我不在乎工资多少,我要做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所以我选择街舞老师这份工作,我要做真正的自己。
B:我喜欢街舞,我想成为工作室的街舞老师,但是工资太低,所以我还是放弃街舞吧。我选择客房服务员,虽然累,但是没有办法。
从A、B两个不同的选择,我们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什么是客观的人(如A),什么是主观的人(如B)。
客观的人能够客观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例子中的A而言,A想做的是街舞老师这份工作,在做出选择、付诸行动时,也很客观地遵照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真情实感。客观的人在做出一个决定、选择并付诸行动后,会有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我们可以设想,假如真的存在A这样一个人,他以后的生活可能会很快乐。
主观的人会通过自己的意识转移自己的真情实感。就例子中的B而言,B心里想做的其实也是舞蹈老师,但对比薪金之后却选择了客房服务员。例子中的B在做出选择并付诸行动时,通过自己的意识转移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放弃了自己真正想要做的“街舞老师”这份工作。主观的人会通过自己的意识转移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出与自己内心真正想法不一致的选择与行动。主观的人,在做出选择并付诸行动之后,其内心可能会承受压力,也可能会身心愉悦,这就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了。对于B,我们也可以很轻松地想象出,他以后的生活可能会充满压力。
换个更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客观的人表里如一,主观的人表里不一。客观的人,会更多地关注自己、取悦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現代社会,法律在不断完善,道德修养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当然还包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礼貌、礼节等,这些都是约束我们日常行为的规律、准则。古语有云:“无规矩不成方圆。”正是这些“条条框框”让我们在做“客观的人”的同时,生活依然井然有序。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我现在没钱,我想要偷东西,我要做客观的人,要做最真实的自己,这样可以吗?
当然不可以!因为这种行为已经触犯法律,这是法律禁止的,所以这时候的你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限制自己“偷东西”的这一决定和行为。
(作者简介:李镇城,男,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学院在读,研究方向: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