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患纠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卫生部部长高强也曾撰文坦承,“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相继出现个别患者或者患者家属伤害医务人员的极端事件,干扰了正常医疗秩序,甚至直接危及医务人员人身安全。这提醒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认为,上述局面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作为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亟待反思之重要内容,扩大中的医患矛盾如何化解,远非一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所能承载。
近乎全民性的大讨论充分展示出这一领域改革之难。不止于中国,放眼世界各国体制沿革,由于存在非同寻常的信息鸿沟,医疗卫生领域所存在的效率与公平、竞争与管制、市场化与行政化、私人品与公共品之争,往往令传统经济学顾此失彼、漏洞百出,中国转型中的特殊国情则使得一系列问题更趋复杂。
分歧巨大且随处可见,由此极易出现两种倾向:改革踯躅不前,或者简单粗暴。现在看起来,无论是在认识还是实践中,这两种偏颇交互出现、离奇混杂,而这,正是中国医疗体制改革颇多失误最主要的根源。
仍以医患纠纷为例。一方面,因显而易见的垄断而导致的服务质量低下迟迟未见改观,但与此同时,严重背离公立医院基本职能的伪市场化取向一发不可收。而作为定纷止讼重要手段的法律法规则摸棱两可、态度暧昧。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曾被寄于厚望,但以“兄弟姐妹间相互鉴定”为代表的一系列缺陷,反倒使得医患间的互不信任更趋恶化。
以上相互矛盾又相互强化的不合理现象,实际有着基本一致的病根病因。市场经济发展至今,它的理性并不只在“无形之手”,而是应该尽量寻求市场与行政手段间的平衡与互补。就此而论,医疗体制改革并无特殊之处(如有特殊,那也无非是它更需要、同时也更难以求得两者间的完美结合),可惜的是,作为医疗改革的主导者,并未能够恰当地界定自身的权力界限,保守或者冒进时有发生。
改革进展至今,政府需要学习和提高认识市场、介入市场、运用市场的各项本领,医疗体制改革的出路亦在于此。诺奖得主萨缪尔森曾经预言,经济学的大厦看上去已经相当完美,未来较有挑战性的学科是环境经济学和卫生经济学。无独有偶,另有一些经济学家经验地认为,教育和卫生总是比其他领域更复杂。最起码,类似这样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诸如医患纠纷这类问题的棘手,同时也敦促政府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投入体制攻坚。
值得强调的是,这更多的应该是一个如何实践的课题。动辄上升到改革路线、改革方向“高度”的诸多论调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对于医疗卫生领域所进行的艰难改革,全面否定与全面肯定看似针锋相对实则殊途同归,都会使改革因此走入死胡同。此方面不太好的现象是,去年7月份以来骤然升温的对于医疗体制改革的拷问,虽不乏有益成分,但也夹带有不少偏激、冲动的内容,而这并不利于改革在心平气和的氛围下审慎地权衡、比较和推进。
我们认为,上述局面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作为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亟待反思之重要内容,扩大中的医患矛盾如何化解,远非一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所能承载。
近乎全民性的大讨论充分展示出这一领域改革之难。不止于中国,放眼世界各国体制沿革,由于存在非同寻常的信息鸿沟,医疗卫生领域所存在的效率与公平、竞争与管制、市场化与行政化、私人品与公共品之争,往往令传统经济学顾此失彼、漏洞百出,中国转型中的特殊国情则使得一系列问题更趋复杂。
分歧巨大且随处可见,由此极易出现两种倾向:改革踯躅不前,或者简单粗暴。现在看起来,无论是在认识还是实践中,这两种偏颇交互出现、离奇混杂,而这,正是中国医疗体制改革颇多失误最主要的根源。
仍以医患纠纷为例。一方面,因显而易见的垄断而导致的服务质量低下迟迟未见改观,但与此同时,严重背离公立医院基本职能的伪市场化取向一发不可收。而作为定纷止讼重要手段的法律法规则摸棱两可、态度暧昧。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曾被寄于厚望,但以“兄弟姐妹间相互鉴定”为代表的一系列缺陷,反倒使得医患间的互不信任更趋恶化。
以上相互矛盾又相互强化的不合理现象,实际有着基本一致的病根病因。市场经济发展至今,它的理性并不只在“无形之手”,而是应该尽量寻求市场与行政手段间的平衡与互补。就此而论,医疗体制改革并无特殊之处(如有特殊,那也无非是它更需要、同时也更难以求得两者间的完美结合),可惜的是,作为医疗改革的主导者,并未能够恰当地界定自身的权力界限,保守或者冒进时有发生。
改革进展至今,政府需要学习和提高认识市场、介入市场、运用市场的各项本领,医疗体制改革的出路亦在于此。诺奖得主萨缪尔森曾经预言,经济学的大厦看上去已经相当完美,未来较有挑战性的学科是环境经济学和卫生经济学。无独有偶,另有一些经济学家经验地认为,教育和卫生总是比其他领域更复杂。最起码,类似这样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诸如医患纠纷这类问题的棘手,同时也敦促政府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投入体制攻坚。
值得强调的是,这更多的应该是一个如何实践的课题。动辄上升到改革路线、改革方向“高度”的诸多论调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对于医疗卫生领域所进行的艰难改革,全面否定与全面肯定看似针锋相对实则殊途同归,都会使改革因此走入死胡同。此方面不太好的现象是,去年7月份以来骤然升温的对于医疗体制改革的拷问,虽不乏有益成分,但也夹带有不少偏激、冲动的内容,而这并不利于改革在心平气和的氛围下审慎地权衡、比较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