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阶段,需要摸清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为促进其规范化发展提供方向,本文利用相关数据,对临安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临安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主体多样化,且经营能力逐渐增强,但也存在运行质量不高、产业分布不均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为后续合作社升级改造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现状 创办主体 区域发展
1研究背景
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合作社呈加速发展态势,在增产增收、规避风险等方面起重要作用。2017年9月,临安撤市变区,成为杭州市一个新辖区,这为临安的经济发展带来新契机。为了进一步促进临安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政府部门出台《浙江省农业厅等11部门关于引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意见》、《临安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政策,这使合作社的发展进程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2临安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相关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后,合作社的组建、运营有法可依,其主体地位得到法律的认可。截至2018年12月底,临安区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合作社共725个,比2011年增加了2.32倍,出资总额6.97亿元,社员1.6万人,带动农户2.7万户,遍及全区18个镇街,298个行政村。结合相关数据,分析现阶段临安区合作社发展现状。
2.1创办主体多样化
从创办主体看,临安区合作社先由农民组织创办为主,逐步形成多元主体牵头,多领域参与。近几年,临安区合作社创办主体如下几种:(1)能人带动型。这种类型特征是“强者牵头、弱者参与”[1],一般來说,一个或几个农村大户带动周边小农户组建合作社;或大学毕业生利用所学知识,带动一群小农户组建合作社。能人带动型有617个,占其总数的92.8%。(2)组织引导型。基层农技服务组织、村经济合作社、供销社等主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汇集从事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等农民,积极引导,共建合作社,实现资源优化整合这类合作社有28个,占其总数的4.02%。(3)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是同行业的领头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提供社会资源支持合作社创立发展。此类合作社有17个,占其总数的2.44%。表2.1所示,发现能人带动型占据主导地位,其他类型占着较小比例,但其发展潜力相对较大。
2.2经营能力逐渐增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临安的农业结构不断改造升级,打破了以往合作限制,临安区合作社经营范围从低级向高级、从单一向综合转变,经营地域扩大化,突破地域限制,增加抵御风险能力,其带动影响作用明显加大。表2.2所示,2016—2017年产销一体化、生产服务经营形式的合作社数量增加;2017—2018年,临安区合作社中,产销一体化服务经营的合作社减少33个。合作社的经营集中产销一体化、生产服务,其盈利能力显著提高,2016—2018年临安区合作社实现经营收入逐年下降,但其盈余和可分配盈余缓慢增加。
2.3运行质量不高
经多年鼓励、引导,临安区合作社快速发展,在增产增收、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一些合作社建设不规范、运行质量不高,甚至无法正常经营,这已不适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表2.3所示,2016—2018年这三年来,临安区合作社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为异常名单的数量居高不下,通过登记住所无法取得联系的合作社数量不断减少,这也反映相关政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临安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指导意见》,对合作社分类改造提升,积极引导“空壳社”注销登记。
2.4产业分布不均
近年来,临安区合作社推行多样化为农服务,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综合实力,引领带动更多非成员农户加入。从产业分布来看,临安已形成山核桃、竹笋、水果、畜牧、蔬菜等特色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一套体系。表3.2所示,2016—2018年近三年临安区合作社行业分布概况以种植业和林业为主,其中,种植业、林业类合作社占总数高达85%及以上,从整体来看,产业多样化,但分布不均衡。
2.5区域发展不平衡
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质量、规模,还是农户所占社员比重,都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均衡这一问题。首先,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最为明显。2017年底,临安区有730个合作社,首先是天目山镇的数量最多,其次是於潜镇,这两者分别占总数的13%和11%;而锦北街道的合作社总数最少,其他地区相对来说比较均衡。
3小结
通过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临安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创办主体多样化、经营能力逐渐增强、运行质量不高、产业分布不均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现状。基于上述,得到如下启示:(1)充分利用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其他组织及涉农企业组建、支持合作社,丰富创办主体,增强抵御风险能力;(2)积极响应专项清理工作,摸底排查异常合作社,精准甄别,提升其整体运行质量;(3)加强农户认知程度,不断对产业升级改造,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增效增收。
【参考文献】
[1] 邵科,徐旭初.合作社社员参与:概念、角色与行为特征[J].经济学家,2013(1):85-92.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现状 创办主体 区域发展
1研究背景
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合作社呈加速发展态势,在增产增收、规避风险等方面起重要作用。2017年9月,临安撤市变区,成为杭州市一个新辖区,这为临安的经济发展带来新契机。为了进一步促进临安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政府部门出台《浙江省农业厅等11部门关于引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意见》、《临安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政策,这使合作社的发展进程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2临安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相关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后,合作社的组建、运营有法可依,其主体地位得到法律的认可。截至2018年12月底,临安区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合作社共725个,比2011年增加了2.32倍,出资总额6.97亿元,社员1.6万人,带动农户2.7万户,遍及全区18个镇街,298个行政村。结合相关数据,分析现阶段临安区合作社发展现状。
2.1创办主体多样化
从创办主体看,临安区合作社先由农民组织创办为主,逐步形成多元主体牵头,多领域参与。近几年,临安区合作社创办主体如下几种:(1)能人带动型。这种类型特征是“强者牵头、弱者参与”[1],一般來说,一个或几个农村大户带动周边小农户组建合作社;或大学毕业生利用所学知识,带动一群小农户组建合作社。能人带动型有617个,占其总数的92.8%。(2)组织引导型。基层农技服务组织、村经济合作社、供销社等主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汇集从事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等农民,积极引导,共建合作社,实现资源优化整合这类合作社有28个,占其总数的4.02%。(3)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是同行业的领头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提供社会资源支持合作社创立发展。此类合作社有17个,占其总数的2.44%。表2.1所示,发现能人带动型占据主导地位,其他类型占着较小比例,但其发展潜力相对较大。
2.2经营能力逐渐增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临安的农业结构不断改造升级,打破了以往合作限制,临安区合作社经营范围从低级向高级、从单一向综合转变,经营地域扩大化,突破地域限制,增加抵御风险能力,其带动影响作用明显加大。表2.2所示,2016—2017年产销一体化、生产服务经营形式的合作社数量增加;2017—2018年,临安区合作社中,产销一体化服务经营的合作社减少33个。合作社的经营集中产销一体化、生产服务,其盈利能力显著提高,2016—2018年临安区合作社实现经营收入逐年下降,但其盈余和可分配盈余缓慢增加。
2.3运行质量不高
经多年鼓励、引导,临安区合作社快速发展,在增产增收、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一些合作社建设不规范、运行质量不高,甚至无法正常经营,这已不适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表2.3所示,2016—2018年这三年来,临安区合作社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为异常名单的数量居高不下,通过登记住所无法取得联系的合作社数量不断减少,这也反映相关政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临安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指导意见》,对合作社分类改造提升,积极引导“空壳社”注销登记。
2.4产业分布不均
近年来,临安区合作社推行多样化为农服务,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综合实力,引领带动更多非成员农户加入。从产业分布来看,临安已形成山核桃、竹笋、水果、畜牧、蔬菜等特色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一套体系。表3.2所示,2016—2018年近三年临安区合作社行业分布概况以种植业和林业为主,其中,种植业、林业类合作社占总数高达85%及以上,从整体来看,产业多样化,但分布不均衡。
2.5区域发展不平衡
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质量、规模,还是农户所占社员比重,都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均衡这一问题。首先,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最为明显。2017年底,临安区有730个合作社,首先是天目山镇的数量最多,其次是於潜镇,这两者分别占总数的13%和11%;而锦北街道的合作社总数最少,其他地区相对来说比较均衡。
3小结
通过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临安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创办主体多样化、经营能力逐渐增强、运行质量不高、产业分布不均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现状。基于上述,得到如下启示:(1)充分利用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其他组织及涉农企业组建、支持合作社,丰富创办主体,增强抵御风险能力;(2)积极响应专项清理工作,摸底排查异常合作社,精准甄别,提升其整体运行质量;(3)加强农户认知程度,不断对产业升级改造,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增效增收。
【参考文献】
[1] 邵科,徐旭初.合作社社员参与:概念、角色与行为特征[J].经济学家,2013(1):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