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1”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妙用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d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定“1”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1—0110—01
  定“1”法其实是一种数学思维方式,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巧妙应用,可使一些复杂问题简单化。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针对一些特殊情况,如被氧化或被还原的元素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且存在于同一物质中时,就可作如下处理:
  例如,将过量的氯气通入FeBr2溶液中,由于Fe2+和Br-都具有还原性,Fe2+和Br-都完全被氧化,因此可以以FeBr2为基准,取其物质的量为1 mol,再依据电子守恒,1 molFeBr2完全被氧化失去3 mol电子,所以Cl2给定系数为■,就可配平,然后左右两边再同时乘以2,即得:
  2FeBr2+3Cl2=2FeCl3+2Br2
  又如,反应CuSO4+P+H2O=Cu3P+H3PO4+H2SO4的配平,通过观察发现Cu3P中的+1价Cu和-3价P两种元素均为还原产物,而H3PO4为氧化产物,如以Cu3P为基准,确定其物质的量为1mol,则生成1molCu3P总共得到电子6 mol,依据电子守恒,则同时生成■mol的H3PO4,也即参与反应的P为■mol,CuSO4为3mol,最后再同乘以5,即得:
  15CuSO4+11P+24H2O=5Cu3P+6H3PO4+15H2SO4
   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与量有关的问题,如酸式盐和碱的反应,给定条件客体改变主体的问题,分别对少量物质和主体物质给定1mol进行定量反应,掌握了具体思路就能正确地解决问题。
  比如像NaHCO3溶液和Ca(OH)2溶液的反应,当NaHCO3溶液过量时,可确定Ca(OH)2为1mol,由于在NaHCO3溶液过量的环境中,Ca2+和OH-都能完全参与反应,即首先是2molOH-参加反应,可消耗2molHCO3-,得到2molCO32-,其中的1molCO32-和1molCa2+结合生成1molCaCO3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写为:
   2HCO3-+2OH-+Ca2+=CaCO3↓+CO32-+2H2O
   如果Ca(OH)2溶液过量时,可定参与反应的NaHCO3为1mol,即1molHCO3-先消耗1molOH-,生成1molCO32-,这1molCO32-再和1molCa2+反应生成1molCaCO3沉淀,最终得到NaOH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写作:
  HCO3-+OH-+Ca2+=CaCO3↓+H2O
  对于给定条件下主体物质的溶液中滴加一定量某物质的溶液,即通过让客体物质与主体物质的定量反应去改变主体物质的所处环境相关属性的问题,则可以以所要改变的属性为目标,取客体物质中的某微粒为1mol去书写离子方程式。例如,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使溶液呈中性,加入的Ba(OH)2的目的只是刚好完全中和H+,以H+为基准,取1molNaHSO4,则需要■mol的Ba(OH)2,再在左右两边同乘以2,该反应离子方程式应写为:
  2H++SO42-+Ba2++2OH-=2H2O+BaSO4↓
  如果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使溶液中的SO42-刚好完全沉淀,应以SO42-为基准,取1molNaHSO4,则需要1molBa(OH)2,离子方程式应写为:
  H++SO42-+Ba2++OH-=H2O+BaSO4↓
  如果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使溶液中的SO42-刚好完全沉淀,情况则有所变化,还要考虑Al3+参与反应,应以SO42-为基准,取1molKAl(SO4)2,则需要2molBa(OH)2,而1mol Al3+恰好和2mol Ba(OH)2提供的4molOH-反应转化为1mol AlO2-,同时生成2molBaSO4沉淀,离子方程式应写为:
  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
  编辑:张  昀
其他文献
每当翻到语文课本残损的那一页,我的内心就会受到很大的触动:两三道不规则的裂纹延伸到课本的边缘,浅灰色的手印以及凹凸不平的褶皱,与崭新的课本形成鲜明的对比,尤其是有一小块书角已不知去向。这些不和谐的画面让我想起了当初的那一幕:那是接手初二班以來的第一堂语文课。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我强调了新闻的六要素并在黑板上板书了下来,而后让王洋重复一遍,没想到王洋竟然不知所云。我又让其他学生给他做了提示,他依旧是回
【关键词】 高效课堂;基本思路;兴趣;师生关系;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4—0075—01  一、创建高效课堂的基本思路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应该说建设高效课堂的方法和途径不是唯一的。《第二次教育革命能否實现》一书给了我们启示。该书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问题突出表现在教育的功利性,人们过于看重知识的价值。走出这一困境
【关键词】 初中写作教学;关键;航标;   重点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0—0120—01   写作教学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已愈来愈不适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其弊端已为共睹,如何能省时高效,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现代初中写作教学不断探索的课题。   传统的写作教学过程是
【关键词】 化学教学; 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课外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5—0069—01  研究性学习是从课堂、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专题,师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围绕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一、课堂教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