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文化消费时代对生态的影响。首先基于生态美学分析了文化消费的生态性,其次分析了文化消费对环境的影响,指出目前文化消费破坏生态环境的现状,但并不能因此否定文化消费,而是要遵循文化消费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原则,合理适度和谐地发展人类精神文明消费。
关键词:文化消费;生态美学;环保
前言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提出,人类社会步入后工业经济社会后,将进入一个物质财富极为丰富的社会,并开始进入更高的精神层次追求发展阶段。如今,先进的生产力早已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人们富足的消费力不再只是照顾生存、温饱需求,而是能够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来满足精神文明需求,这就是文化消费。
21世纪是文化消费的时代。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极速发展,但同时这也是一场利益与环境的博弈。消费主义的盛行致使一场人类生存危机悄然而至,人的本身、人际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生态平衡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众所周知,文化消费与一般意义上的消费有共同之处,也存在许多独有的特质,那么,文化消费对生态文明的意义,是解救其于工业消费主义的狂轰乱炸之中?还是以另一种名义对生态环境火上浇油?
一、生态美学与文化生态学
“生态危机”这个话题已经由来很久,无论是在国家发展计划还是国际间的合作会议中,总是绕不开对生态恶化的担忧,人类已经切实地感受到全球变暖、水土污染、空气污染等等环境问题对当前文明构成的威胁。2015年伊始,著名主持人柴静的一段有关雾霾的调查视频《苍穹之下》在互联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虽然中国人早已在雾霾环境中水深火热地生活了多年,但当一个个调查数据结果摆在眼前时,还是引起了国人的震惊与深思。大卫·格里芬曾警示道:“世界——人类文明——将在抽泣中终结,除非我们的社会不是一切照旧地继续下去,而是在为时已晚前采取措施。”
生态美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哲学派别,它以怀特海的整体有机论哲学为基础,大卫·雷·格里芬等人为主要代表人物,以生态危机为产生发展的基础和研究分析的主要议题,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张敬畏自然,尊重大地,按照自然的规律来改造和利用自然物,为人类的共同福祉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地使用和改造自然物。
最早将“文化”与“生态”两个概念进行整合研究的是美国的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在他的《文化变迁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研究在文化生态变迁的背景下人类适应环境的过程,并提倡建立专门学科,用以解释不同区域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的缘起。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和生存环境的日益严峻,生态学越来越得到学者的关注,并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代表学者冯天瑜先生从唯物史观出发,把文化生态学界定为“以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与天然环境及人造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对象的一门学科,其使命是把握文化生成与文化环境的调适及内在联系”,并将文化生态划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三个层次,指出这三个层次既“构成一个浑然的整体”,又分别经过崎岖的过程,通过层层介质对观念世界施予影响。冯天瑜深化和延展了“文化生态”概念的内涵和外围,使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全面涵盖了人类文明的横向维度和纵向历史,完成了其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构建。
二、文化消费的生态美学分析
与动物与环境间的“双向交流关系”不同,由于社会环境的参与,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三角交流关系”。在这个循环关系中,人类即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作为“消费者”,人类不仅与动物一样消费着自然资源,还在社会意义上消费着经过社会劳动加工过的产品;作为“生产者”,人类进行着受自觉意志支配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产。“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诸生态层面主要不是各自单线影响文化生成,而是通过组成生态综合体,共同提供文化发展的基础,决定文化的大略格局和走向”。
文化生态环境系统是文化消费的直接作用对象,它由文化本身、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共同组合而成,是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所产生的不同文化因子的总和,并且如基因一般无止境地受到内在维系稳固力量的遗传和外在引诱变异因素的影响。
理论层面上讲,文化生态环境系统是工业消费所对应的生态环境系统的进步,因为精神性消费是文化消费的核心特质。精神性意味着消费者进行文化消费最主要的是消费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中蕴含的精神意义和文化价值。从基本文化消费要素来看,文化消费的精神属性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的进行意义探讨。
(1)从生产者角度出发,其赋予消费对象的是独创性的精神劳动成果,是其利用自身的智力条件、文化积累、精神理念而生产出的文化产品。文化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不是从自然中获取的资源,它的生产过程是生产者的智力劳动而非能源消耗和制造,因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2)从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角度出发,它是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的结合。精神价值是其首要属性、物质价值是次要属性。虽然文化产品、文化服务需要以一定的物质形式为载体或呈现渠道,但精神属性却是文化消费对象的本质。就好像文学需要纸张来承载,电影需要胶片或其他介质来储存,但离开了作者思想灵感的纸张、没有导演创作拍摄的胶片并不是文化消费的对象,唯有精神劳动的产物赋予了单纯的纸张、胶片以使用价值。
(3)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得到思想上的提升以及审美上的享受是文化消费者购买文化产品的最终目的。并且,消费者可以利用自身的知识积累对文化产品或服务中蕴含的精神价值进行认知、吸收、解读,甚至进行再生产,从而形成有益循环。
精神属性是文化消费的第一属性,也是决定性属性。文化消费的增长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吸收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经济取代高能源消耗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最终能对生态环境起到有利影响。
但与此同时,有另一种声音在质疑文化消费的生态性。文化消费是消费的基本形式之一,相对于物质消费存在,又需要以物质消费为载体。物质消费满足的是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而文化消费就是在物质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上,为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更高级的消费形态,具有享受性的特征。但既然是消费,必定还是要对环境产生影响。 目前也的确存在文化消费行为浪费生态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首先,文化消费市场繁荣后,出现了大量文化含量低、同质化水平高的文化产品,它们的存在早已远远超过市场所需,必然是对自然资源的重复的无效浪费。其次,一些对人们身心发展不宜的文化消费产品,因为生产的不正当性导致生产者经常使用高污染、低成本的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最后,当文化消费引起群体性的狂欢,常常会对其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人们难以释怀,2004年电影《无极》的拍摄过程中,剧组对拍摄地香格里拉的粗暴性使用,造成当地生态环境不可逆的破坏。在看着电影中如画的场景同时,想到真实的美景不再,不禁扼腕叹息。这为文化消费敲响了警钟:可持续的文化消费应当是资源友好型的,这与一般消费形式的可持续特征一脉相承。
三、结论
一切社会行为,包括纷繁复杂的文化领域行为的实施,必然会对其所处在的环境产生影响,但人类对其行为后果负责、对自然环境保护是任何社会行为在可持续性意义上的基本前提。文化消费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环节,需要进一步向生态消费、可持续消费的方向演进,这也是在当今文化生态背景下,文化消费的大势所趋,也是文化消费的生态美学回归。
(一)坚持以公平、效益、责任的原则实施生态消费
生态消费的公平原则包括两个方面,即代际公平消费和代内公平消费。代际公平是指当代人必须自觉地对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担负责任,不可以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剥夺后代人享受的同等发展与消费的机会。代内公平是指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统一作为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建立起合理消费、科学消费、文明消费、公平消费的模式。
生态消费效益原则从生产消费方面看,以梯次性生产和再生产的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发生产废弃物的使用价值并重复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达到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在生活消费方面,生态消费效益原则是旨在满足人的基本的物质消费需要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满足人的精神消费需要。精神消费能够为提高物质消费的质量和效益提供智力支持,是生态消费关注的重点。
生态消费是适度、科学合理的消费,生态消费需要人类每一员都努力为之奋斗。它要求每个人都要本着对自己负责,对自然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树立责任意识,进行消费。在生产消费领域,生态消费是指要从粗放式生产转向集约式生产,并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体现出环保节能和科技创新的意识。在生活消费领域,生态消费是指消费者要有责任意识,在消费方式、消费习惯上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减少资源浪费,树立节约意识,保护环境。
(二)进一步倡导保护文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观念,引导人们改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
与一般商品消费有所不同,文化消费中虽然包括一次性消费的消费表现形态,但更多的文化消费是可持续的消费和具有外部性的消费,是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精神内涵的重复体验和意义共享。在人类消费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消费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的循环系统。不良的文化消费理念和行为,会导致消费环境的恶化,而恶劣的消费环境进而阻碍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质量的改善。反之,可持续消费要求消费者在消费活动过程中以保护环境为理念,进而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合理科学地消费。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以往在消费和享受服务的过程中只顾自身的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的习惯,改变对消费环境和生态系统影响的忽视,避免导致消费主体、消费客体、消费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失调。
不能否认,当前阶段的文化消费对生态环境的确仍存在负面影响,但人类理性的最高价值就在于能够对自身的生存行为进行反思、批判。在消费主义蔓延的今天,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否定文化消费的生态性;同时,我们也并非无法改变现状,坐以待毙。只要能够正确把握文化消费的核心内涵,适度满足文化消费的需求,审慎处理文化消费的方式途径,就可以从源头上预判文化消费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作用原理、资源损耗的潜在威胁、消费效果的产生形式,进而科学地指导对具体文化消费形态的当下存在合理性与未来发展可能性的判断。(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康化.文化消费的环保考量——基于行为经济学与社会生物学的分析[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2,02:271-284.
[2] 车放.新时期我国文化消费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 王丽丽.生态消费探研[D].河北师范大学,2013.
[4] 欧翠珍.文化消费研究述评[J].经济学家,2010,03:91-96.
[5] 杨延华.文化消费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5.
[6] 朱晨曦.文化消费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7] 吴玉红.论消费社会的文化消费与文化审美[J].学术界,2012,11:183-190+287.
关键词:文化消费;生态美学;环保
前言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提出,人类社会步入后工业经济社会后,将进入一个物质财富极为丰富的社会,并开始进入更高的精神层次追求发展阶段。如今,先进的生产力早已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人们富足的消费力不再只是照顾生存、温饱需求,而是能够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来满足精神文明需求,这就是文化消费。
21世纪是文化消费的时代。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极速发展,但同时这也是一场利益与环境的博弈。消费主义的盛行致使一场人类生存危机悄然而至,人的本身、人际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生态平衡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众所周知,文化消费与一般意义上的消费有共同之处,也存在许多独有的特质,那么,文化消费对生态文明的意义,是解救其于工业消费主义的狂轰乱炸之中?还是以另一种名义对生态环境火上浇油?
一、生态美学与文化生态学
“生态危机”这个话题已经由来很久,无论是在国家发展计划还是国际间的合作会议中,总是绕不开对生态恶化的担忧,人类已经切实地感受到全球变暖、水土污染、空气污染等等环境问题对当前文明构成的威胁。2015年伊始,著名主持人柴静的一段有关雾霾的调查视频《苍穹之下》在互联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虽然中国人早已在雾霾环境中水深火热地生活了多年,但当一个个调查数据结果摆在眼前时,还是引起了国人的震惊与深思。大卫·格里芬曾警示道:“世界——人类文明——将在抽泣中终结,除非我们的社会不是一切照旧地继续下去,而是在为时已晚前采取措施。”
生态美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哲学派别,它以怀特海的整体有机论哲学为基础,大卫·雷·格里芬等人为主要代表人物,以生态危机为产生发展的基础和研究分析的主要议题,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张敬畏自然,尊重大地,按照自然的规律来改造和利用自然物,为人类的共同福祉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地使用和改造自然物。
最早将“文化”与“生态”两个概念进行整合研究的是美国的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在他的《文化变迁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研究在文化生态变迁的背景下人类适应环境的过程,并提倡建立专门学科,用以解释不同区域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的缘起。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和生存环境的日益严峻,生态学越来越得到学者的关注,并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代表学者冯天瑜先生从唯物史观出发,把文化生态学界定为“以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与天然环境及人造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对象的一门学科,其使命是把握文化生成与文化环境的调适及内在联系”,并将文化生态划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三个层次,指出这三个层次既“构成一个浑然的整体”,又分别经过崎岖的过程,通过层层介质对观念世界施予影响。冯天瑜深化和延展了“文化生态”概念的内涵和外围,使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全面涵盖了人类文明的横向维度和纵向历史,完成了其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构建。
二、文化消费的生态美学分析
与动物与环境间的“双向交流关系”不同,由于社会环境的参与,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三角交流关系”。在这个循环关系中,人类即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作为“消费者”,人类不仅与动物一样消费着自然资源,还在社会意义上消费着经过社会劳动加工过的产品;作为“生产者”,人类进行着受自觉意志支配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产。“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诸生态层面主要不是各自单线影响文化生成,而是通过组成生态综合体,共同提供文化发展的基础,决定文化的大略格局和走向”。
文化生态环境系统是文化消费的直接作用对象,它由文化本身、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共同组合而成,是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所产生的不同文化因子的总和,并且如基因一般无止境地受到内在维系稳固力量的遗传和外在引诱变异因素的影响。
理论层面上讲,文化生态环境系统是工业消费所对应的生态环境系统的进步,因为精神性消费是文化消费的核心特质。精神性意味着消费者进行文化消费最主要的是消费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中蕴含的精神意义和文化价值。从基本文化消费要素来看,文化消费的精神属性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的进行意义探讨。
(1)从生产者角度出发,其赋予消费对象的是独创性的精神劳动成果,是其利用自身的智力条件、文化积累、精神理念而生产出的文化产品。文化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不是从自然中获取的资源,它的生产过程是生产者的智力劳动而非能源消耗和制造,因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2)从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角度出发,它是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的结合。精神价值是其首要属性、物质价值是次要属性。虽然文化产品、文化服务需要以一定的物质形式为载体或呈现渠道,但精神属性却是文化消费对象的本质。就好像文学需要纸张来承载,电影需要胶片或其他介质来储存,但离开了作者思想灵感的纸张、没有导演创作拍摄的胶片并不是文化消费的对象,唯有精神劳动的产物赋予了单纯的纸张、胶片以使用价值。
(3)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得到思想上的提升以及审美上的享受是文化消费者购买文化产品的最终目的。并且,消费者可以利用自身的知识积累对文化产品或服务中蕴含的精神价值进行认知、吸收、解读,甚至进行再生产,从而形成有益循环。
精神属性是文化消费的第一属性,也是决定性属性。文化消费的增长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吸收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经济取代高能源消耗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最终能对生态环境起到有利影响。
但与此同时,有另一种声音在质疑文化消费的生态性。文化消费是消费的基本形式之一,相对于物质消费存在,又需要以物质消费为载体。物质消费满足的是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而文化消费就是在物质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上,为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更高级的消费形态,具有享受性的特征。但既然是消费,必定还是要对环境产生影响。 目前也的确存在文化消费行为浪费生态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首先,文化消费市场繁荣后,出现了大量文化含量低、同质化水平高的文化产品,它们的存在早已远远超过市场所需,必然是对自然资源的重复的无效浪费。其次,一些对人们身心发展不宜的文化消费产品,因为生产的不正当性导致生产者经常使用高污染、低成本的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最后,当文化消费引起群体性的狂欢,常常会对其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人们难以释怀,2004年电影《无极》的拍摄过程中,剧组对拍摄地香格里拉的粗暴性使用,造成当地生态环境不可逆的破坏。在看着电影中如画的场景同时,想到真实的美景不再,不禁扼腕叹息。这为文化消费敲响了警钟:可持续的文化消费应当是资源友好型的,这与一般消费形式的可持续特征一脉相承。
三、结论
一切社会行为,包括纷繁复杂的文化领域行为的实施,必然会对其所处在的环境产生影响,但人类对其行为后果负责、对自然环境保护是任何社会行为在可持续性意义上的基本前提。文化消费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环节,需要进一步向生态消费、可持续消费的方向演进,这也是在当今文化生态背景下,文化消费的大势所趋,也是文化消费的生态美学回归。
(一)坚持以公平、效益、责任的原则实施生态消费
生态消费的公平原则包括两个方面,即代际公平消费和代内公平消费。代际公平是指当代人必须自觉地对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担负责任,不可以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剥夺后代人享受的同等发展与消费的机会。代内公平是指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统一作为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建立起合理消费、科学消费、文明消费、公平消费的模式。
生态消费效益原则从生产消费方面看,以梯次性生产和再生产的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发生产废弃物的使用价值并重复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达到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在生活消费方面,生态消费效益原则是旨在满足人的基本的物质消费需要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满足人的精神消费需要。精神消费能够为提高物质消费的质量和效益提供智力支持,是生态消费关注的重点。
生态消费是适度、科学合理的消费,生态消费需要人类每一员都努力为之奋斗。它要求每个人都要本着对自己负责,对自然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树立责任意识,进行消费。在生产消费领域,生态消费是指要从粗放式生产转向集约式生产,并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体现出环保节能和科技创新的意识。在生活消费领域,生态消费是指消费者要有责任意识,在消费方式、消费习惯上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减少资源浪费,树立节约意识,保护环境。
(二)进一步倡导保护文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观念,引导人们改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
与一般商品消费有所不同,文化消费中虽然包括一次性消费的消费表现形态,但更多的文化消费是可持续的消费和具有外部性的消费,是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精神内涵的重复体验和意义共享。在人类消费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消费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的循环系统。不良的文化消费理念和行为,会导致消费环境的恶化,而恶劣的消费环境进而阻碍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质量的改善。反之,可持续消费要求消费者在消费活动过程中以保护环境为理念,进而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合理科学地消费。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以往在消费和享受服务的过程中只顾自身的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的习惯,改变对消费环境和生态系统影响的忽视,避免导致消费主体、消费客体、消费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失调。
不能否认,当前阶段的文化消费对生态环境的确仍存在负面影响,但人类理性的最高价值就在于能够对自身的生存行为进行反思、批判。在消费主义蔓延的今天,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否定文化消费的生态性;同时,我们也并非无法改变现状,坐以待毙。只要能够正确把握文化消费的核心内涵,适度满足文化消费的需求,审慎处理文化消费的方式途径,就可以从源头上预判文化消费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作用原理、资源损耗的潜在威胁、消费效果的产生形式,进而科学地指导对具体文化消费形态的当下存在合理性与未来发展可能性的判断。(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康化.文化消费的环保考量——基于行为经济学与社会生物学的分析[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2,02:271-284.
[2] 车放.新时期我国文化消费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 王丽丽.生态消费探研[D].河北师范大学,2013.
[4] 欧翠珍.文化消费研究述评[J].经济学家,2010,03:91-96.
[5] 杨延华.文化消费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5.
[6] 朱晨曦.文化消费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7] 吴玉红.论消费社会的文化消费与文化审美[J].学术界,2012,11:183-19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