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任务型学习
关于任务的定义很多,因不同的学者、专家角度不同,所以定义也有所不同。任务所关注的焦点不是语言的外在形式,而是他本身所表达的内容。任务是“一种课堂中的活动,学习者在活动中去学习、理解、掌握,学习者的注意力应该放在活动中的意义上而不是外在形式上。任务还应该具有作为交流沟通的行为而独立存在的功能”。
任务型学习(task?based learning)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教学方法,它是以任务为中心,在真实的情境或模拟真实世界的情境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即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来学习知识和技能,是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具体时间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任务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和人有所交流,它打破了课堂上英语的语法讲解与实际运用相背离的传统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要有所改变,教师在任务型学习课堂中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
二、 任务型学习原则
任务型学习以交际为核心,意义为灵魂,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1) 情景真实性原则:教材的内容要能提供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学生可以清楚地掌握语言的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使学习者在实际生活中得以更加熟练地掌握和运用。
(2) 阶梯型原则:教材内容应是由浅入深,难度适中,这样可以激起学生更浓厚的兴趣。
(3) 学中练原则:教材的内容应能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练习来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真正做到学中练。Long和Crookes等著名学者都曾提到过这一原则。
任务型教学法主张学习者通过有意义地使用语言来发展自己的语言系统。除此之外,任务型学习还要考虑到实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等。
三、 任务型学习评价
任务型学习是在发展交际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二语习得研究的成果而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任务型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合作者、帮促者和组织者。任务型学习既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也关注其完成任务的最终情况,既有过程性评价,也有终结性评价。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英语教学过于强调知识教学,而忽略了运用能力教学。以培养运用能力为目的的任务型学习对我国英语教学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任务型学习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用语言模拟生活中、学习中所出现的真实场景练习来达到学习的目的,显然,真实生活任务的关键在于任务要有真实生活的特征。
任务型学习在实施过程中,稍有不慎也可能会进入误区。在制定“任务”时不能用机械的语言训练代替自我完成任务的能力,也不能将任务流于形式,偏离任务型学习的真正轨道。任务型学习也有局限性: ① 任务型学习自身的局限性。如,输入的任务的真实性及设计的难度和排序比较困难,其系统性和延续性也难以控制,控制学习过程中的可变性也比较困难; ② 未变的教师角色、知识结构及“任务”设计的不足也会影响任务型学习; ③ 基础知识不足,也是影响任务型学习的因素之一; ④ 有效评估存在缺损。评价的标准和尺度一时很难达到统一。
由此可见,任务型学习中我们必须重视“任务”设计理念和重塑教师知识结构,克服实施困难。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进行校本研究,设计出适合学生需要的真实任务,同时要求老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不断地进行反思,努力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学者。
四、 任务型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学习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就是采用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进行教学,即直接通过课堂中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生活中出现的真实场景,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来做事情,解决问题。
任务型英语教学摒弃了传统教学长期使用的PPP教学步骤(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 它突出表达和活动,提出了PTP步骤。
(1) 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
(2) 任务环(task cycle)
A. 任务(task)——学生执行任务; B. 计划(planning)——各组学生准备汇报完成任务情况; C. 报告(reporting)——学生报告完成情况。
(3) 后任务(post?task)
A. 分析(analysis)——学生分析其小组任务; B. 操练(practice)——通过老师指导来练习。可见,在英语课堂中,从老师布置任务开始到任务结束,学生一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中。活动越多,学生理解掌握的就越多,具有争论性的问题往往使学生头脑中闪现出独到的见解与思维方式。就是在这样的挑战和刺激中,学生的思维和意识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并成为习惯。
总之,任务教学法对于英语教学有重要的研究和使用意义,还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关于任务的定义很多,因不同的学者、专家角度不同,所以定义也有所不同。任务所关注的焦点不是语言的外在形式,而是他本身所表达的内容。任务是“一种课堂中的活动,学习者在活动中去学习、理解、掌握,学习者的注意力应该放在活动中的意义上而不是外在形式上。任务还应该具有作为交流沟通的行为而独立存在的功能”。
任务型学习(task?based learning)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教学方法,它是以任务为中心,在真实的情境或模拟真实世界的情境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即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来学习知识和技能,是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具体时间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任务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和人有所交流,它打破了课堂上英语的语法讲解与实际运用相背离的传统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要有所改变,教师在任务型学习课堂中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
二、 任务型学习原则
任务型学习以交际为核心,意义为灵魂,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1) 情景真实性原则:教材的内容要能提供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学生可以清楚地掌握语言的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使学习者在实际生活中得以更加熟练地掌握和运用。
(2) 阶梯型原则:教材内容应是由浅入深,难度适中,这样可以激起学生更浓厚的兴趣。
(3) 学中练原则:教材的内容应能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练习来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真正做到学中练。Long和Crookes等著名学者都曾提到过这一原则。
任务型教学法主张学习者通过有意义地使用语言来发展自己的语言系统。除此之外,任务型学习还要考虑到实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等。
三、 任务型学习评价
任务型学习是在发展交际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二语习得研究的成果而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任务型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合作者、帮促者和组织者。任务型学习既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也关注其完成任务的最终情况,既有过程性评价,也有终结性评价。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英语教学过于强调知识教学,而忽略了运用能力教学。以培养运用能力为目的的任务型学习对我国英语教学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任务型学习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用语言模拟生活中、学习中所出现的真实场景练习来达到学习的目的,显然,真实生活任务的关键在于任务要有真实生活的特征。
任务型学习在实施过程中,稍有不慎也可能会进入误区。在制定“任务”时不能用机械的语言训练代替自我完成任务的能力,也不能将任务流于形式,偏离任务型学习的真正轨道。任务型学习也有局限性: ① 任务型学习自身的局限性。如,输入的任务的真实性及设计的难度和排序比较困难,其系统性和延续性也难以控制,控制学习过程中的可变性也比较困难; ② 未变的教师角色、知识结构及“任务”设计的不足也会影响任务型学习; ③ 基础知识不足,也是影响任务型学习的因素之一; ④ 有效评估存在缺损。评价的标准和尺度一时很难达到统一。
由此可见,任务型学习中我们必须重视“任务”设计理念和重塑教师知识结构,克服实施困难。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进行校本研究,设计出适合学生需要的真实任务,同时要求老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不断地进行反思,努力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学者。
四、 任务型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学习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就是采用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进行教学,即直接通过课堂中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生活中出现的真实场景,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来做事情,解决问题。
任务型英语教学摒弃了传统教学长期使用的PPP教学步骤(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 它突出表达和活动,提出了PTP步骤。
(1) 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
(2) 任务环(task cycle)
A. 任务(task)——学生执行任务; B. 计划(planning)——各组学生准备汇报完成任务情况; C. 报告(reporting)——学生报告完成情况。
(3) 后任务(post?task)
A. 分析(analysis)——学生分析其小组任务; B. 操练(practice)——通过老师指导来练习。可见,在英语课堂中,从老师布置任务开始到任务结束,学生一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中。活动越多,学生理解掌握的就越多,具有争论性的问题往往使学生头脑中闪现出独到的见解与思维方式。就是在这样的挑战和刺激中,学生的思维和意识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并成为习惯。
总之,任务教学法对于英语教学有重要的研究和使用意义,还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