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使学生拥有更加美好的童年,我校各班因地制宜,以激活儿童原始生命力为前提,以开放为条件,田野(自然)为源泉,温情为纽带,生活为根基,体验田园乐趣为载体,积极构建生态高效田园课程,让每一个生命都出彩。
关键词:生态;田园;实践;思考
一、创设良好的“生态高效田园课程”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环境能促进学生与田园实践活动的积极互动,让每个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都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自信心。
1.以民主、平等、开放为基点,创设与“田园课程”相适应的大环境
“田园课程”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角色更为重要。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体验的前提。
放开学生手脚——“田园课程”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宽广、自由的活动空间。在活动中,教师不作过多、过细、过于整齐划一的限制与规定,不对学生指手画脚,而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去思考体验、探索实践。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畅所欲言,积极尝试,进而在尝试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以培养学生对田园活动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保护学生自信——“田园课程”活动注重学生的亲历与体验。为此,在“田园课程”活动中,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与行为,看重学生活动的过程,不轻易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允许学生犯“美丽的错误”,用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地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努力使每个学生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其自信心。
2.以野趣、自然、朴素为风格,创设与“田园课程”相适应的外部环境
走进校园,绿草成茵,树影婆娑,淳朴的小木屋和环境相映成辉,形成了一道和谐、恬静、充满生机的校园风景线。我们对校园环境进行了重新的布局、规划和整修,创设了“百蔬园”种植基地,使孩子与自然贴得更近。
春天,孩子们种上青菜、玉米,忙忙碌碌地过了一个播种节;夏天,孩子们拿起小铁揪,播上花生,种上向日葵、大蒜,体验着“粒粒皆辛苦”;秋天,孩子们采花生、收地瓜,品尝劳动果实,过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丰收节;冬天,孩子们收集着种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教室里,我们设立班级“植物角”。一些原本不起眼的自然弃物,在这里成了艺术想象和审美创造的重要素材,枯枝落叶、老根干草、怪石瓦片……无一不是宝贝,在老师的构思和孩子们的遐想中变化无穷,活动室、走廊、班级柜橱被装点得生机盎然,富有情调。
二、设计精彩的“生态高效田园课程”活动
我校身处农村,学生对田野有着特殊的感情,可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十分丰富。在“田园课程”活动设计与开发中,如何做到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呢?
1.关注学生发展
“田园课程”活动开发过程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是首先应确立的实际理念。学生发展是实践活动开发的具体着眼点和最终落脚点,活动开发设计要“目中有人”。
例如,设计《理财》活动方案时,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分成《收获》和《外卖》两个板块来做。第一板块是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辛苦,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第二板块是让学生深入理解“金钱的获得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等道理,在培养学生不怕辛苦、养成吃苦耐劳的行为习惯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财商”。有了第一阶段的学习,很容易就促进了第二阶段的学习,从而实现发展的目标。
2.关注回归生活
当代的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切联系时,才是有效的。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在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中去“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时值春天,我们感受着春天的美景,触目可及春天的信息。而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就是春天的花朵、春天的播种。因此,“寻找春天的花朵”、“寻找春天田间忙碌的踪影”便出现在我们的活动方案中。采几朵花,做一瓶美丽的插花;乘着春风,感受田野的美景;最畅快的事还是到大自然中领略春天的美景——春游,再继续设计研学旅行方案。
3.关注探究实践
华夏古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种说法强调的是活动、实践、躬行对于知识领会与掌握的意义。田野是非常理想的实践之地,而今,不少农村孩子已淡泊了农村的概念,他们的生活日趨城市化。现在,我们重新让孩子走进田野,亲历田野生活,“参观农民的劳动工具”、“调查主要病虫害防治办法”,跟随父母到田间劳作,回校后作一份全校师生浪费粮食状况的调查,发出“爱惜粮食”倡议等。这些实践活动让孩子体验到了劳动的喜悦,更为他们以后开发田野,建设家乡打下了精神基础。
我们的“田园课程”根据农村儿童教育的时代要求,努力挖掘农村田园文化与教育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以健全农村儿童生命人格、建造农村儿童发展的精神家园为价值追求,以“适应生存、充实生活、自由生长、健全生命”为发展目标,以农村田园的人、事、物来熏陶孩子,丰富了孩子的感性经验。可以说,我们的田园课程充分发挥了育心作用,既培养了学生美的素养,陶冶了学生高尚的情操,又锤炼、净化了孩子的心灵。真的是田园乐无穷,润心细无声!
参考文献:
[1]全卫. 依托绿色生态田园,构建活力语文课堂[J]. 华夏教师, 2018, 119(35):70-72.
[2]季凯文, 周吉. 以田园综合体促进江西美丽乡村建设再升级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8, 39(09):112-115.
[3]桑东升, 孙兴华, 杨霏,等. “生态田园城市”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J]. 西部论坛, 2014, 024(004):P.70-77.
关键词:生态;田园;实践;思考
一、创设良好的“生态高效田园课程”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环境能促进学生与田园实践活动的积极互动,让每个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都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自信心。
1.以民主、平等、开放为基点,创设与“田园课程”相适应的大环境
“田园课程”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角色更为重要。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体验的前提。
放开学生手脚——“田园课程”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宽广、自由的活动空间。在活动中,教师不作过多、过细、过于整齐划一的限制与规定,不对学生指手画脚,而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去思考体验、探索实践。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畅所欲言,积极尝试,进而在尝试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以培养学生对田园活动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保护学生自信——“田园课程”活动注重学生的亲历与体验。为此,在“田园课程”活动中,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与行为,看重学生活动的过程,不轻易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允许学生犯“美丽的错误”,用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地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努力使每个学生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其自信心。
2.以野趣、自然、朴素为风格,创设与“田园课程”相适应的外部环境
走进校园,绿草成茵,树影婆娑,淳朴的小木屋和环境相映成辉,形成了一道和谐、恬静、充满生机的校园风景线。我们对校园环境进行了重新的布局、规划和整修,创设了“百蔬园”种植基地,使孩子与自然贴得更近。
春天,孩子们种上青菜、玉米,忙忙碌碌地过了一个播种节;夏天,孩子们拿起小铁揪,播上花生,种上向日葵、大蒜,体验着“粒粒皆辛苦”;秋天,孩子们采花生、收地瓜,品尝劳动果实,过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丰收节;冬天,孩子们收集着种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教室里,我们设立班级“植物角”。一些原本不起眼的自然弃物,在这里成了艺术想象和审美创造的重要素材,枯枝落叶、老根干草、怪石瓦片……无一不是宝贝,在老师的构思和孩子们的遐想中变化无穷,活动室、走廊、班级柜橱被装点得生机盎然,富有情调。
二、设计精彩的“生态高效田园课程”活动
我校身处农村,学生对田野有着特殊的感情,可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十分丰富。在“田园课程”活动设计与开发中,如何做到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呢?
1.关注学生发展
“田园课程”活动开发过程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是首先应确立的实际理念。学生发展是实践活动开发的具体着眼点和最终落脚点,活动开发设计要“目中有人”。
例如,设计《理财》活动方案时,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分成《收获》和《外卖》两个板块来做。第一板块是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辛苦,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第二板块是让学生深入理解“金钱的获得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等道理,在培养学生不怕辛苦、养成吃苦耐劳的行为习惯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财商”。有了第一阶段的学习,很容易就促进了第二阶段的学习,从而实现发展的目标。
2.关注回归生活
当代的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切联系时,才是有效的。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在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中去“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时值春天,我们感受着春天的美景,触目可及春天的信息。而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就是春天的花朵、春天的播种。因此,“寻找春天的花朵”、“寻找春天田间忙碌的踪影”便出现在我们的活动方案中。采几朵花,做一瓶美丽的插花;乘着春风,感受田野的美景;最畅快的事还是到大自然中领略春天的美景——春游,再继续设计研学旅行方案。
3.关注探究实践
华夏古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种说法强调的是活动、实践、躬行对于知识领会与掌握的意义。田野是非常理想的实践之地,而今,不少农村孩子已淡泊了农村的概念,他们的生活日趨城市化。现在,我们重新让孩子走进田野,亲历田野生活,“参观农民的劳动工具”、“调查主要病虫害防治办法”,跟随父母到田间劳作,回校后作一份全校师生浪费粮食状况的调查,发出“爱惜粮食”倡议等。这些实践活动让孩子体验到了劳动的喜悦,更为他们以后开发田野,建设家乡打下了精神基础。
我们的“田园课程”根据农村儿童教育的时代要求,努力挖掘农村田园文化与教育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以健全农村儿童生命人格、建造农村儿童发展的精神家园为价值追求,以“适应生存、充实生活、自由生长、健全生命”为发展目标,以农村田园的人、事、物来熏陶孩子,丰富了孩子的感性经验。可以说,我们的田园课程充分发挥了育心作用,既培养了学生美的素养,陶冶了学生高尚的情操,又锤炼、净化了孩子的心灵。真的是田园乐无穷,润心细无声!
参考文献:
[1]全卫. 依托绿色生态田园,构建活力语文课堂[J]. 华夏教师, 2018, 119(35):70-72.
[2]季凯文, 周吉. 以田园综合体促进江西美丽乡村建设再升级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8, 39(09):112-115.
[3]桑东升, 孙兴华, 杨霏,等. “生态田园城市”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J]. 西部论坛, 2014, 024(004):P.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