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出科学合理、能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感;培养;教学
按照学术界的定义,语感就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因此语感在语文教学中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也证明,语感好的学生,学习语文可以事半功倍,而语感差的学生往往事倍功半。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从生活细节的描写中培养语感
鲁迅先生在《少年闺土》中这样写到:“須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鲁迅先生描写的情境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并不陌生,而且很大一部分孩子还曾经按照类似的方式捕过鸟,先生的这段话很容易在孩子中引起共鸣。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对类似生活细节的体验式发现,然后感悟其好处,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先生连用了9个动词,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捕鸟的全过程,也从捕鸟活动中写出儿童的兴奋、惊喜之情,表达了“我”对这个地方的喜爱、留恋。教学中如果对这些细节进行模拟或者编成儿童剧来演出,留给学生的一定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小学课文中类似的生活细节的描写还有很多,适时引导学生去体验式发现,然后再加以一定写作训练,学生对词语的运用与理解就会升华。
二、在积累中培养语感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不是说记忆不如记录好,而更多是教诲我们,抄录一遍对语句的理解要比单纯的背诵深刻得多。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积累也是促成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式之一。笔者在教女儿写作时,要求她每天写一则日记,而日记内容、字数等不限,而且还特别申明,如果不想写或没有内容,就写“今天无事”四个字。起初女儿为了应付我,天天都是“今天无事”,时间长了,她开始厌烦“无事”的生活,开始认真的思考生活中发生的事,如果真没值得写的,就去摘录一段课文中或某篇文章中的精彩语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她的语文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三、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是直觉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老先生阅读时的情境时这样写道:“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仰、摇、拗形象生动的将古人读书时的表现描写出来了。今人肯定不会再用这样的读书方式,而且会讥笑这位老先生的迂,殊不知这其中蕴含了读书的真谛,因为他的这一系列动作将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全都调动起来,与我们学生平时的阅览相比其效果要好得多。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在教学中要要求学生大胆的读,放声的读,读出句子的气势和蕴含的味道,把前人所积累的驾驭语言的技巧读出来,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汉语的美感。
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出科学合理、能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
参考文献
[1]韩艳.小学生语感培养的几个途径[J].语文建设,2008(9).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感;培养;教学
按照学术界的定义,语感就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因此语感在语文教学中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也证明,语感好的学生,学习语文可以事半功倍,而语感差的学生往往事倍功半。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从生活细节的描写中培养语感
鲁迅先生在《少年闺土》中这样写到:“須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鲁迅先生描写的情境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并不陌生,而且很大一部分孩子还曾经按照类似的方式捕过鸟,先生的这段话很容易在孩子中引起共鸣。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对类似生活细节的体验式发现,然后感悟其好处,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先生连用了9个动词,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捕鸟的全过程,也从捕鸟活动中写出儿童的兴奋、惊喜之情,表达了“我”对这个地方的喜爱、留恋。教学中如果对这些细节进行模拟或者编成儿童剧来演出,留给学生的一定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小学课文中类似的生活细节的描写还有很多,适时引导学生去体验式发现,然后再加以一定写作训练,学生对词语的运用与理解就会升华。
二、在积累中培养语感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不是说记忆不如记录好,而更多是教诲我们,抄录一遍对语句的理解要比单纯的背诵深刻得多。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积累也是促成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式之一。笔者在教女儿写作时,要求她每天写一则日记,而日记内容、字数等不限,而且还特别申明,如果不想写或没有内容,就写“今天无事”四个字。起初女儿为了应付我,天天都是“今天无事”,时间长了,她开始厌烦“无事”的生活,开始认真的思考生活中发生的事,如果真没值得写的,就去摘录一段课文中或某篇文章中的精彩语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她的语文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三、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是直觉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老先生阅读时的情境时这样写道:“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仰、摇、拗形象生动的将古人读书时的表现描写出来了。今人肯定不会再用这样的读书方式,而且会讥笑这位老先生的迂,殊不知这其中蕴含了读书的真谛,因为他的这一系列动作将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全都调动起来,与我们学生平时的阅览相比其效果要好得多。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在教学中要要求学生大胆的读,放声的读,读出句子的气势和蕴含的味道,把前人所积累的驾驭语言的技巧读出来,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汉语的美感。
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出科学合理、能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
参考文献
[1]韩艳.小学生语感培养的几个途径[J].语文建设,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