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男性不育者中的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协助其临床诊断,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常规方法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121例男性不育患者中染色体异常21例,占全部检查的17.4%;性染色体异常的15例,占全部检查的4.96%。大Y染色体2例,小Y染色体4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的是性染色体的异常,因此在男性不育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时,进行染色体检查十分重要。
关键词 男性不育 染色体 核型
造成男性无精子症的原因很多,染色体异常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在此,对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121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分析,以明确病因,辅助临床诊断及治疗,并进行生育指导。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12月收治男性不育患者121例,均已排除泌尿生殖道感染、精索静脉曲张、输精管发育不良、隐睾、女方不孕等原因造成的男性不育,取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染色体分析。年龄25~40岁,精液常规分析方法及诊断参考WHO国际标准。
方法:抽取受检者的外周静脉血2.0ml,采用EDTA抗凝,用含有小牛血清的RPM培养基做体外淋巴细胞培养,收获细胞制片,染色体常规胰酶消化G显带分析,必要时做C显带,银染。计数25个中期分裂相核型,分析3个显带良好的核型,嵌合体计数100个或200个核型以确定其比例。大Y是指Y≥18号染色体,小Y是指Y≤21号染色体。
结 果
121例男性不育患者中染色体异常21例,占全部检查者的17.4%。其中性染色体异常15例,占全部检查的12.4%。检查核型结果,见表1。
男性不育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所占比例2.2%~48.3[1],本次检查有异常核型患者21例,异常率17.4%,结果与报道相符。
讨 论
有学者调查在男性不育患者中,常染色体异常3%~5%,性染色体异常(以Y为主)约10.5%,本组男性不育病例中,性染色体异常12.4%,性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常染色体异常,其中以克氏综合征多见。
性染色体异常:⑴性染色体数目异常:本组病例以克氏综合征多见,核型为47,XXY,或嵌合体46,XY/47,XXY。患者智力基本正常或略显迟钝,身材高大,四肢细长,阴茎短小,睾丸发育不良,无精子生成,有男性乳房发育,胡须、腋毛、阴毛稀少。克氏综合征多余的X染色体来自于父亲或者母亲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不分离,X染色体的数目越多其表现型越接近女性。多数患者的阴茎发育较小或有隐睾史,这说明X染色体对男性性腺的发育有着重要影响,X和Y染色体的平衡性对于早期胚胎的发育极其重要。⑵核型为46,XX的男性:身材矮小,临床表现似克氏综合征,超声波检查未见女性生殖器官,对此目前有四种解释:①它是一种性嵌合体,但含Y的细胞是隐匿的,不易被检出。②Y染色体和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之间在减数分裂时有染色体片段交换,使含SRY基因的染色体片段易位到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③常染色体基因突变,突变基因导致H-Y抗原的表达。④一条X染色体的短臂上能抑制睾丸发育的片段丢失或失活[2]。⑶核型为46,XY,大Y或46,XY,小Y个体:Y染色体产生的临床效应一直以来都有争议,有人认为大Y属染色体多态变异,是一种正常的遗传,无临床意义。据表1结果和临床表现相结合,笔者认为大Y地临床意义是不可忽略的,大Y不能视之为正常的核型。小Y得临床表现为小睾丸,小阴茎,与正常Y染色体对比,除了大小不同外,形态和分带均没有变化,导致小睾丸的可能性是Y染色体减少的染色质成分影响了基因的正常表达,从而导致性器官的发育不全[3]。⑷倒位Y染色体:患者表现为表型正常,但精液检查为精子数量明显减少。患者的表型正常有可能是因为倒位并不引起遗传物质的丢失。患者生育能力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倒位造成染色体结构畸形,配子基因缺失和重复。倒位Y染色体的携带者,在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根据配子形成中同源染色体节段相互配对规律,将形成特有的倒位圈。一般来说,倒位片段越短,其重复和缺失的部分越长,形成配子和合子正常发育的可能性越小,临床表现早期流产,死产的可能性相对较低。相反,倒位片段越长,其重复缺失部分越短,早期流产,死产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常染色体异常:①常染色体畸变:本组病例中常染色体畸变有3例,包括异位2例,倒位1例。本组病例中常染色体畸变比例少,且常染色体畸变包括46,XY,inv(9)。以前很多学者认为9号染色体倒位是正常的多态现象,没有遗传物质的丢失不影响表型。但近年来,越来越多得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大量资料表明很多的不育、胎儿畸型、自然流产等与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有着一定的关系[4]。②常染色体变异:本组病例中有2例46,XY,9qh+,1例46,XY,13s+。对于此类染色体次缢痕增加及随体的增粗,很多学者认为与男性不育无直接关系,但临床上又无法忽略此方面因素所造成的影响。
其他因素导致的生育障碍:本组病例中常染色体变异核型100例,即这些患者的不育不是由染色体变异造成的,可能存在需要分子生物学技术才能确定的基因突变所导致的精子产生障碍或非遗传学因素造成。Y染色体长臂上存在着控制精子生成的基因位点AZF,它的缺失或微缺失可导致严重的少精、弱精甚至无精。而AZF中最常见的缺失因子是DAZ基因。DAZ基因缺失是造成无精子症的一个重要原因[5]。
综上所述,染色体的异常已严重影响男性不育,这些患者精子的生成与精子的质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临床上对无明确原因的少精、弱精、无精症,或体检怀疑染色体疾病,應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早查清病因,减少缺陷儿的发生,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马乐,潘柏年,陈宝英.男性不育与辅助生殖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6.
2 叶文虎,赵寿元,李璞,等.现代临床遗传学.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6,12(7):31.
3 陈绍坤,等.Y染色体异常的临床表现与遗传相关分析.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12(5):61.
4 何春娜,张海瑞,等.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对生育影响的研究.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6,4(5):99.
5 余小平,等.男性不育症的细胞遗传学与基因诊断研究.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3(2):40.
关键词 男性不育 染色体 核型
造成男性无精子症的原因很多,染色体异常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在此,对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121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分析,以明确病因,辅助临床诊断及治疗,并进行生育指导。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12月收治男性不育患者121例,均已排除泌尿生殖道感染、精索静脉曲张、输精管发育不良、隐睾、女方不孕等原因造成的男性不育,取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染色体分析。年龄25~40岁,精液常规分析方法及诊断参考WHO国际标准。
方法:抽取受检者的外周静脉血2.0ml,采用EDTA抗凝,用含有小牛血清的RPM培养基做体外淋巴细胞培养,收获细胞制片,染色体常规胰酶消化G显带分析,必要时做C显带,银染。计数25个中期分裂相核型,分析3个显带良好的核型,嵌合体计数100个或200个核型以确定其比例。大Y是指Y≥18号染色体,小Y是指Y≤21号染色体。
结 果
121例男性不育患者中染色体异常21例,占全部检查者的17.4%。其中性染色体异常15例,占全部检查的12.4%。检查核型结果,见表1。
男性不育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所占比例2.2%~48.3[1],本次检查有异常核型患者21例,异常率17.4%,结果与报道相符。
讨 论
有学者调查在男性不育患者中,常染色体异常3%~5%,性染色体异常(以Y为主)约10.5%,本组男性不育病例中,性染色体异常12.4%,性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常染色体异常,其中以克氏综合征多见。
性染色体异常:⑴性染色体数目异常:本组病例以克氏综合征多见,核型为47,XXY,或嵌合体46,XY/47,XXY。患者智力基本正常或略显迟钝,身材高大,四肢细长,阴茎短小,睾丸发育不良,无精子生成,有男性乳房发育,胡须、腋毛、阴毛稀少。克氏综合征多余的X染色体来自于父亲或者母亲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不分离,X染色体的数目越多其表现型越接近女性。多数患者的阴茎发育较小或有隐睾史,这说明X染色体对男性性腺的发育有着重要影响,X和Y染色体的平衡性对于早期胚胎的发育极其重要。⑵核型为46,XX的男性:身材矮小,临床表现似克氏综合征,超声波检查未见女性生殖器官,对此目前有四种解释:①它是一种性嵌合体,但含Y的细胞是隐匿的,不易被检出。②Y染色体和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之间在减数分裂时有染色体片段交换,使含SRY基因的染色体片段易位到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③常染色体基因突变,突变基因导致H-Y抗原的表达。④一条X染色体的短臂上能抑制睾丸发育的片段丢失或失活[2]。⑶核型为46,XY,大Y或46,XY,小Y个体:Y染色体产生的临床效应一直以来都有争议,有人认为大Y属染色体多态变异,是一种正常的遗传,无临床意义。据表1结果和临床表现相结合,笔者认为大Y地临床意义是不可忽略的,大Y不能视之为正常的核型。小Y得临床表现为小睾丸,小阴茎,与正常Y染色体对比,除了大小不同外,形态和分带均没有变化,导致小睾丸的可能性是Y染色体减少的染色质成分影响了基因的正常表达,从而导致性器官的发育不全[3]。⑷倒位Y染色体:患者表现为表型正常,但精液检查为精子数量明显减少。患者的表型正常有可能是因为倒位并不引起遗传物质的丢失。患者生育能力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倒位造成染色体结构畸形,配子基因缺失和重复。倒位Y染色体的携带者,在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根据配子形成中同源染色体节段相互配对规律,将形成特有的倒位圈。一般来说,倒位片段越短,其重复和缺失的部分越长,形成配子和合子正常发育的可能性越小,临床表现早期流产,死产的可能性相对较低。相反,倒位片段越长,其重复缺失部分越短,早期流产,死产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常染色体异常:①常染色体畸变:本组病例中常染色体畸变有3例,包括异位2例,倒位1例。本组病例中常染色体畸变比例少,且常染色体畸变包括46,XY,inv(9)。以前很多学者认为9号染色体倒位是正常的多态现象,没有遗传物质的丢失不影响表型。但近年来,越来越多得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大量资料表明很多的不育、胎儿畸型、自然流产等与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有着一定的关系[4]。②常染色体变异:本组病例中有2例46,XY,9qh+,1例46,XY,13s+。对于此类染色体次缢痕增加及随体的增粗,很多学者认为与男性不育无直接关系,但临床上又无法忽略此方面因素所造成的影响。
其他因素导致的生育障碍:本组病例中常染色体变异核型100例,即这些患者的不育不是由染色体变异造成的,可能存在需要分子生物学技术才能确定的基因突变所导致的精子产生障碍或非遗传学因素造成。Y染色体长臂上存在着控制精子生成的基因位点AZF,它的缺失或微缺失可导致严重的少精、弱精甚至无精。而AZF中最常见的缺失因子是DAZ基因。DAZ基因缺失是造成无精子症的一个重要原因[5]。
综上所述,染色体的异常已严重影响男性不育,这些患者精子的生成与精子的质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临床上对无明确原因的少精、弱精、无精症,或体检怀疑染色体疾病,應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早查清病因,减少缺陷儿的发生,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马乐,潘柏年,陈宝英.男性不育与辅助生殖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6.
2 叶文虎,赵寿元,李璞,等.现代临床遗传学.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6,12(7):31.
3 陈绍坤,等.Y染色体异常的临床表现与遗传相关分析.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12(5):61.
4 何春娜,张海瑞,等.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对生育影响的研究.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6,4(5):99.
5 余小平,等.男性不育症的细胞遗传学与基因诊断研究.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