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平时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如能注重平时材料的积累,选好切入角度,展现奇思妙想,就能使自己的作文“出彩”。本文作者以平时教学中的几次话题作文训练为例,略述话题作文出彩“三招”。
关键词: 话题作文 古典诗词 立意 素材
不少学生常常对他人的作文能得高分徒生羡慕之情,觉得自己的作文难以突破常规,因此认为,作文创新是那些水平高的人的“专利”,自己只能是作文方面的“弱者”。其实不然,平时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如能注重材料的积累,选好切入角度,展现奇思妙想,就能使自己的作文“出彩”。下面我以平时教学中的几次话题作文训练为例,略述话题作文出彩“三招”。
一、融入古典诗词,增厚文学底蕴
古典诗词“洋溢着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一种操守和修养”,“带着一种兴趣,带着一种强大的感发的力量,是能够唤起你的心灵深处的很多美好的感情和高尚的意趣的,是生生不已的”(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爱国主义、环保意识、执著精神、审美意识、富有责任感等,都属于高级情感的范畴,这些无疑是提升青少年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及塑造健全人格的良好素材。
如以“价值”为话题作文,可融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等诗句。这些优秀的古典诗词都蕴藏着无比浓厚的爱国激情,令人感动,催人奋发,能够启迪我们把自己生命的价值完全融入国家民族的利益之中,也是我们今天应当发扬的道德精神。有一学生这样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的人生价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谭嗣同的人生价值;“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的人生价值。
又如写创新意识、理性追求、执著精神类的话题作文,可融入古典诗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诗句。融入古典诗词的作文,文采飞扬,诗意浓郁,哲理深刻,文学底蕴深厚。
二、多角度立意,增强思辨色彩
话题只是提供了写作的大范围,如何“化大为小”,恰当地选择具体角度,精心确立写作中心,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构思立意要充分发散思维,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不要拘泥于一个思维空间,善于换位思考,学会用唯物主义辩证观思考问题,培养思维深刻性的品质。“发前人之所未发,明前人所未明”(陶行知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变,人变我奇”,给人新鲜的生活感受和教益,显示创新的意义和思维的深刻。
如以“忙”为话题作文,学生有的以“忙出精彩”立意,有的以“忙是一种幸福”立意,有的以“忙是一种精神”立意……其实我们也可以“反弹琵琶”,创新立意。如一学生这样写道:……忙,忙,忙,只剩浮华和喧嚣汹涌耳畔。殊不知,在粗糙的日子里,我们遗失了太多太多的美好。/忙,挤跑了一种叫“悠闲”的东西。忙之节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就连脉动也一样忙碌而急促,心灵的那份原始的清韵随之淡去,内心愈加渴望回归自然……/忙忙碌碌中,我们久违了这一种淡然素雅的心境:倚于窗前听朱自清的《歌声》,体验“蒙蒙的雨,涓涓的东风”;仰望蓝天,看徐志摩的《雁儿们》,“看它们的翅膀,有时迂回,有时匆忙”;坐在床前,读刘墉的《牡丹缘》,欣赏牡丹那“一层叠着一层,薄如蝶翼的各色花瓣”……/忙碌中,人情也在消瘦……/生活不是一场速度赛跑,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旅程,在来去匆忙之间,别忘了顾及身边的美景,那是另一种与忙一样重要却另有一番风味的神韵。如此立意,角度一变天地宽,再融进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读来更富有启迪意义。
又如“强者与弱者”这样的话题,人们往往从传统的思维路线出发,要么批评强者的傲慢自大,要么感叹弱者的技不如人,而一学生却这样写道:请不要同情弱者!同情对于弱者也许是安慰,但会成为他们失败的借口、心安的理由。街头巷尾的乞丐不会因你的施舍而自立,反而会“得寸进尺”;贫困落后的山村并未因政府的救济而变得富足,反而养成了年年伸手的习惯。是同情,让弱者丧失了自尊,消磨了弱者的斗志。你若想救助弱者,请给他鼓励,给他刺激,给他鞭策,给他指一条自强之路!/如果你是弱者,请拒绝同情!失败是因为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为落后,中国人曾被称为“东亚病夫”;因为落后,圆明园被焚之一炬化为焦土;因为落后,中国的公园曾被挂上“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其实,对于弱者而言,失败与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掉信心与勇气。因为自强,我们收回了香港与澳门;因为自强,我们申奥、人载飞船遨游太空美梦成真。拒绝同情才能正视自己的弱点,发奋图强,转败为胜(节选)。这位学生另辟蹊径,提出全新的观点:不要同情弱者。表明年轻一代要敢于打破传统观念,具有适应时代竞争和创新精神的素质。立意角度一变,文章更富有理性的光辉,令人耳目一新。
三、积累活用素材,充实写作内容
每个学生在平时写作、备考中都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只要学生思维灵活一点,对素材进行发散思维,在平时积累的素材,在现实社会、在生活中就能找到写作切入点。其实,每个素材都具有多角度的立意点,如历史人物中的屈原,最经常的立意就是其爱国精神,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立意点:不屈的抗争精神、社会环境的黑暗、任人唯贤唯能或任人唯亲唯近的现象、亲贤臣远小人的忠告,心灵的选择,坚守精神家园,洁身自好、坚持理想等,由此可见一个材料其实可以适用多个话题。只要扣紧话题,活用素材,一材多用,在作文时自然就不会困于“无源之水,无土之木”的尴尬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迎来作文的满园春色,就必须多关注生活、社会,多扩大阅读面,并做好多方面的积累,以不变应万变。一是重温一下各种常见文体的特点和写作要求,除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文体外,还应了解新闻、演说词、广播稿等常见文体的特点,建立例文模型;二是从近期报刊上选读20篇左右的时文,关注社会热点,用以积累写作材料,积累人生观、世界观、幸福观、苦乐观和认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并运用来分析问题;三是围绕“关注社会”、“思考人生”、“热爱生命”、“传承文化”、“修身养德”、“科技人文”等话题自拟一些文题,编写写作提纲,以提高自己的速构能力;四是收集二十则当代名人,尤其是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的典型生活事例,找到使用这些材料的不同角度。
关键词: 话题作文 古典诗词 立意 素材
不少学生常常对他人的作文能得高分徒生羡慕之情,觉得自己的作文难以突破常规,因此认为,作文创新是那些水平高的人的“专利”,自己只能是作文方面的“弱者”。其实不然,平时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如能注重材料的积累,选好切入角度,展现奇思妙想,就能使自己的作文“出彩”。下面我以平时教学中的几次话题作文训练为例,略述话题作文出彩“三招”。
一、融入古典诗词,增厚文学底蕴
古典诗词“洋溢着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一种操守和修养”,“带着一种兴趣,带着一种强大的感发的力量,是能够唤起你的心灵深处的很多美好的感情和高尚的意趣的,是生生不已的”(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爱国主义、环保意识、执著精神、审美意识、富有责任感等,都属于高级情感的范畴,这些无疑是提升青少年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及塑造健全人格的良好素材。
如以“价值”为话题作文,可融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等诗句。这些优秀的古典诗词都蕴藏着无比浓厚的爱国激情,令人感动,催人奋发,能够启迪我们把自己生命的价值完全融入国家民族的利益之中,也是我们今天应当发扬的道德精神。有一学生这样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的人生价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谭嗣同的人生价值;“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的人生价值。
又如写创新意识、理性追求、执著精神类的话题作文,可融入古典诗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诗句。融入古典诗词的作文,文采飞扬,诗意浓郁,哲理深刻,文学底蕴深厚。
二、多角度立意,增强思辨色彩
话题只是提供了写作的大范围,如何“化大为小”,恰当地选择具体角度,精心确立写作中心,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构思立意要充分发散思维,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不要拘泥于一个思维空间,善于换位思考,学会用唯物主义辩证观思考问题,培养思维深刻性的品质。“发前人之所未发,明前人所未明”(陶行知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变,人变我奇”,给人新鲜的生活感受和教益,显示创新的意义和思维的深刻。
如以“忙”为话题作文,学生有的以“忙出精彩”立意,有的以“忙是一种幸福”立意,有的以“忙是一种精神”立意……其实我们也可以“反弹琵琶”,创新立意。如一学生这样写道:……忙,忙,忙,只剩浮华和喧嚣汹涌耳畔。殊不知,在粗糙的日子里,我们遗失了太多太多的美好。/忙,挤跑了一种叫“悠闲”的东西。忙之节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就连脉动也一样忙碌而急促,心灵的那份原始的清韵随之淡去,内心愈加渴望回归自然……/忙忙碌碌中,我们久违了这一种淡然素雅的心境:倚于窗前听朱自清的《歌声》,体验“蒙蒙的雨,涓涓的东风”;仰望蓝天,看徐志摩的《雁儿们》,“看它们的翅膀,有时迂回,有时匆忙”;坐在床前,读刘墉的《牡丹缘》,欣赏牡丹那“一层叠着一层,薄如蝶翼的各色花瓣”……/忙碌中,人情也在消瘦……/生活不是一场速度赛跑,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旅程,在来去匆忙之间,别忘了顾及身边的美景,那是另一种与忙一样重要却另有一番风味的神韵。如此立意,角度一变天地宽,再融进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读来更富有启迪意义。
又如“强者与弱者”这样的话题,人们往往从传统的思维路线出发,要么批评强者的傲慢自大,要么感叹弱者的技不如人,而一学生却这样写道:请不要同情弱者!同情对于弱者也许是安慰,但会成为他们失败的借口、心安的理由。街头巷尾的乞丐不会因你的施舍而自立,反而会“得寸进尺”;贫困落后的山村并未因政府的救济而变得富足,反而养成了年年伸手的习惯。是同情,让弱者丧失了自尊,消磨了弱者的斗志。你若想救助弱者,请给他鼓励,给他刺激,给他鞭策,给他指一条自强之路!/如果你是弱者,请拒绝同情!失败是因为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为落后,中国人曾被称为“东亚病夫”;因为落后,圆明园被焚之一炬化为焦土;因为落后,中国的公园曾被挂上“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其实,对于弱者而言,失败与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掉信心与勇气。因为自强,我们收回了香港与澳门;因为自强,我们申奥、人载飞船遨游太空美梦成真。拒绝同情才能正视自己的弱点,发奋图强,转败为胜(节选)。这位学生另辟蹊径,提出全新的观点:不要同情弱者。表明年轻一代要敢于打破传统观念,具有适应时代竞争和创新精神的素质。立意角度一变,文章更富有理性的光辉,令人耳目一新。
三、积累活用素材,充实写作内容
每个学生在平时写作、备考中都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只要学生思维灵活一点,对素材进行发散思维,在平时积累的素材,在现实社会、在生活中就能找到写作切入点。其实,每个素材都具有多角度的立意点,如历史人物中的屈原,最经常的立意就是其爱国精神,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立意点:不屈的抗争精神、社会环境的黑暗、任人唯贤唯能或任人唯亲唯近的现象、亲贤臣远小人的忠告,心灵的选择,坚守精神家园,洁身自好、坚持理想等,由此可见一个材料其实可以适用多个话题。只要扣紧话题,活用素材,一材多用,在作文时自然就不会困于“无源之水,无土之木”的尴尬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迎来作文的满园春色,就必须多关注生活、社会,多扩大阅读面,并做好多方面的积累,以不变应万变。一是重温一下各种常见文体的特点和写作要求,除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文体外,还应了解新闻、演说词、广播稿等常见文体的特点,建立例文模型;二是从近期报刊上选读20篇左右的时文,关注社会热点,用以积累写作材料,积累人生观、世界观、幸福观、苦乐观和认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并运用来分析问题;三是围绕“关注社会”、“思考人生”、“热爱生命”、“传承文化”、“修身养德”、“科技人文”等话题自拟一些文题,编写写作提纲,以提高自己的速构能力;四是收集二十则当代名人,尤其是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的典型生活事例,找到使用这些材料的不同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