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管理系统导论》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p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任管理系统的建立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然而《信任管理系统导论》课程缺少全面、系统、操作性强的实践方案,国内尚未有成功案例可以遵循。因此本文从课程开发的角度,围绕《信任管理系统导论》的课程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本课题得到2012年西安邮电大学课程建设项目(KJA201205)和2013西安邮电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226-02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任管理系统的建立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信任管理系统导论》课程所涵盖的信任管理技术是解决计算机网络节点交互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利用以往交互的信息来判断节点所提供服务的情况,是实现可信网络与可信计算的重要基石。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实现高可信的网络服务环境,支持网络服务大众化、平民化和“所要即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信任管理系统导论》课程的建设对计算机专业是非常重要的。本课程的相关知识是未来计算机信息技术类人才的必修科目。
  一、《信任管理系统导论》的课程建设现状
  由于《信任管理系统导论》课程中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尚属前沿技术,因此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对这门课程的开发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外,美国马里兰大学的Jennifer Golbeck教授为本科生开设的《Social Media and Network Analysis》课程内容包含了信任管理领域的关键技术。
  国内,西安交通大学桂小林教授在2010年给西安交通大学的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开设的《网格计算》课程涉及到了信任管理的相关技术。选用的参考资料为2010年3月由桂小林教授编写,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任管理与计算》一书。华中科技大学崔国华教授给其本校的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开设了《多域环境下的分布式系统访问控制》课程。一共7章内容,其中有4章内容涉及到了信任管理技术,选用的教材:洪帆等2010年编著的《访问控制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邮电大学唐文教授给其本校的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开设了《安全信任管理》课程。
  基于以上分析,《信任管理系统导论》课程缺少全面、系统、操作性强的实践方案,国内尚未有成功案例可以遵循。然而也正如此才使得《信任管理系统导论》课程的建设,有利于弥补该领域之不足,为西安邮电大学和国内同类高校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学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可借鉴之经验。
  二、《信任管理系统导论》的开发难点与重点
  在《信任管理系统导论》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重点及难点问题。
  课程重点之一:课程内容的基本概述,使学生对信任管理系统的总体概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这是一门概论性课程的首要目的。课程难点之一:由于这是学生们所学习的第一门系统地讲授信任管理的课程,如何使学生对信任管理的概况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是一个难点。
  课程重点之二:使学生掌握信任管理理论和技术的应用中得到广泛运用的信任度的表示与计算、服务信息的传播以及奖惩机制的概念及相关的数学基础,充分理解它们的应用范围及局限性。课程难点之二:信任度的表示与计算当中的一些算法理论性比较强,要求较好的数学基础,因此不容易理解。
  课程重点之三:使学生掌握信任管理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方法和技术。课程难点之三: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线信任管理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方法和技术,具备将这些方法和技术进行实际应用的能力。
  三、《信任管理系统导论》课程建设的创新及特色
  创新之一:理论教材内容的合理编排在内容的组织上,为了有利于学生能够较快地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去,我们将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心的选取,同时对讲授顺序进行合理的编排,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并设计制作大量的演示幻灯片。
  创新之二: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除了课堂理论讲授,课程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两个实验,进行实际编程實现(1、编程实现信任评估算法;2、实现基于惩罚机制的小型信任管理系统或应用),安排在相应的课堂讲授内容之后。实验目的是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信任管理系统的关键方法和技术。
  创新之三: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的融合目前,本课程组的负责人及主要教师同时承担着信任管理及相关研究领域中前沿理论与技术的研究课题,在完成科研项目的同时,将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及时将科研成果反映在教学内容中,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在未来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中我们将运用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西安邮电大学和国内同类高校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学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可借鉴之经验。
  参考文献:
  [1]http://firstmonday.org/article/view/2023/1889。
  [2]http://gr.xjtu.edu.cn/web/xlgui
  作者简介:
  吴旭,女,1978年生,博士, 副教授。
其他文献
异常检测作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好地弥补了访问控制、身份认证、防火墙等传统保护机制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然而传统的异常检测系统在有效性、适应性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复杂的数据中迅速获取新颖、有效的知识的过程。分类即通过由经验数据训练得到的分类器预测未知数据的归属,是一种最常见的数据挖掘任务。支持向量机,由于
泥石流是自然界常见的灾害之一。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泥石流进行表面三维形状获取及运动分析,从中掌握泥石流的运动特征,可以为泥石流的灾害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以
【摘要】学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内涵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本文以省级示范性专业建设为契机,从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提高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及建议。  【关键词】学科专业建设 示范性 人才培养质量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220-02  
目的:了解高职医学生人格特征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称EPQ: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对365名高职医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男生的P、N
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各科知识间的相关性及延续性缺乏理解,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的教学现状,分析了学院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各课程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医学信息专业课程群桌面
在当今信息社会,信息安全己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物理和虚拟活动空间不断扩大,社会对于人类自身身份认证的准确性、安
随着生物神经学的研究和发展,一种被称为第三代人工神经网络的新型网络模型----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的研究悄然兴起。该网络不同于传统人工神
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随之层出不穷,网络远程控制技术因为其系统设计和扩展的灵活性,系统诊断和维护的便利性,可利用资源的丰富性等一系列优点而备受关注。近
【摘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特色,现阶段校企合作多停留在表面,对校企合作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校企深度合作,共建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联合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合作开发紧跟科技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教材等多方面的构想。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试点,对校深度合作模式进行了全面实践。对我国高职院校开展深度校企合作育人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教育 校企 工学结合 合作育人  【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