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春二月,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会议室里,群芳吐妍,生机盎然。一位64岁的老人,面对鲜红的八一军旗,郑重地举起了右臂:“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宣誓……”
他就是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崇银。这一刻,他正式成为共和国的一名军人。
想当战士,却成院士
李崇银1940年出生于四川大巴山区达县(现达州)的贫困农村,由于父亲去世早,他不得不从小就帮助母亲干农活。十多岁的时候,他就可以当大半个劳力使用了,高中勤工俭学时他能挑着100多斤的煤炭走上60多里山路。李院士说虽然现在已是 60多岁的老人了,但身体好、工作精力旺盛,全靠年轻时劳动锻炼出来的。
1949年,四川解放。他第一次看到雄赳赳、气昂昂的解放军,感觉当一名解放军战士真神气!从那时起,想当兵的种子就悄悄地埋在了李崇银的心田。
“那时想法很朴素、很简单,但没想到这种想法在我心中扎下了根。”李院士娓娓道来。
1958年,李院士高中毕业那一年,空军来到达县学校招收飞行员,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时,初选很顺利,两百多人只有两人合格,而他就是其中之一。但是,接下来去重庆体检,因为鼻子右下胛骨偏大而最终未能录取,成为一件憾事。
“军队里暂时少了个战士,社会上却因此多了一个院士。”我们打趣说。
当年,他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时的科大位于北京的玉泉路,这里云集着一大批著名学者,学习氛围浓厚,他浸染其中,孜孜以学。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毕业那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参加了他们的毕业典礼。
“陈老总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李院士深情地回忆道,“你们现在学科学,将来搞科学,你们把工作搞好了,我这个外交部长就好当了。”
这使他意识到,学习工作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应当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毕业后,他分到中科院大气所(原地球物理所)工作,长期从事气象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逐步成长为国内外著名的气象专家,并担任国际气候变化委员会委员、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主席等多个重要学术职务,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声望。
前几年,他受命完成一份名为《国家安全与大气科学》的咨询报告。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他深深地感受到,现代化的战争条件下,军队对气象保障的需求越来越高,随着军事高科技的发展,这方面的需求愈加突出。国外这方面发展很快,与之相比,我们还有差距,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自己对大气科学、海洋都有所研究,应该为部队多做贡献。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愿望越来越强烈。
求贤若渴:将军三顾茅庐
气象学院陆汉城教授二十多年前在中科院大气所读研究生时就与李崇银相识,两人交情甚笃。2004年4月他在北京拜访李院士时又一次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李老师,到我们学院去怎么样?”
“可以考虑,但是部队还会要我这么老的兵吗?”李院士也如实道来。
谁说不要?
人才兴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气象学院党委始终注重下工夫、使长劲。李崇银之所以能够穿上军装,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这里面有很多感人的事。然而,最让李院士难以忘怀的是学院政委李保生少将三顾茅庐的故事。
2004年6月的一天,李政委决定利用在北京出差的机会,去拜访一下李院士。为了搞清院土的住所,李政委花了一个下午去探路。晚上,李政委来了个“突袭”,这让李院士颇感意外和感动。李政委介绍了部队和学院的情况,并向李院士发出了诚挚的邀请:部队也有你广阔的舞台,希望你能为军队气象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
“第二次是到了我办公室”,李院士回忆说。盛夏的北京,酷热难当,李政委又来到了北京。不过这次他还是没有轻易答应。为什么呢?毕竟在北京生活了这么多年,在中科院工作了这么多年,到部队去工作领导和同事们又会怎么看?自己兼职较多,中科院这边还有许多研究任务,工作如何衔接?等等,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就在气象学院准备引进李院士的时候,国内其他单位也纷纷向李院士伸出了橄榄枝。陆汉城教授得知道这一情况后,及时向学院作了汇报。
时不我待。一场人才争夺战迅速展开了:气象学院成立了引进院士工作小组,立即开展工作:学院常委、训练部部长费建芳第二天即飞往北京,随后院长秦松寿少将也带人到北京,协商解决院士引进的具体事宜,总参谋长梁光烈、副总参谋长张黎都做出了重要批示……
当各种工作紧张有序地开展的时候,李政委第三次来到了北京。“那是在春节期间。”李院士告诉我们,“为了我的事,李政委在半年时间前后三次到北京,难得!”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总参和总政批准,李院士被特招入伍,被任命为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军事气象系动力气象与数值预报教研室教授,确定为专业技术2级、文职2级。成为近年来国内第一‘位特招入伍的中科院院士。
老年新兵:真情八个字
尽管中科院的领导和同事一再挽留,尽管亲戚朋友一再劝说,春节过后李院士还是将家从北京搬到了南京。
为了给院士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大到房屋装修、小到家具采购、窗帘安装,学院领导都亲自过问。正当我们采访的时候,院务部领导带人来检修煤气灶以及下水道情况。
“部队首长想得太周到了!同志们对我也都很热情。”李院士感慨地说,“作为一名科学家能够加入到这支光荣的队伍,能够为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的荣誉和夙愿,也是我作为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李院士用四句话、八个字表达了他的一片兵心:
“一是感谢。感谢总部首长的关心、信任,感谢大学和学院党委、首长的关心、信任,感谢同志们的热情欢迎。”
“二是学习。部队是一所大学校,我将努力学习,学习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三是适应。自己是个六十多岁的新兵,部队有各种规章制度,纪律条令,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尽快适应环境,当一个合格的兵。”
“四是贡献。积极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为推动学科专业发展,提升军队气象学科的教学科研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刚将家安顿下来,李院士就到学员队与学员座谈,与教研室的新同事们一起研究教学科研上的事,并着手准备为全院师生作有关大气科学前沿的系列报告。南京梅花山上的梅花渐次开放,学院领导安;排李院士去赏梅,而他却说要尽快熟悉情况,开展工作。从此,在气象学院校园里,人们会经常看到一位戎装在身、步履匆匆的花甲新兵的身影……
他就是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崇银。这一刻,他正式成为共和国的一名军人。
想当战士,却成院士
李崇银1940年出生于四川大巴山区达县(现达州)的贫困农村,由于父亲去世早,他不得不从小就帮助母亲干农活。十多岁的时候,他就可以当大半个劳力使用了,高中勤工俭学时他能挑着100多斤的煤炭走上60多里山路。李院士说虽然现在已是 60多岁的老人了,但身体好、工作精力旺盛,全靠年轻时劳动锻炼出来的。
1949年,四川解放。他第一次看到雄赳赳、气昂昂的解放军,感觉当一名解放军战士真神气!从那时起,想当兵的种子就悄悄地埋在了李崇银的心田。
“那时想法很朴素、很简单,但没想到这种想法在我心中扎下了根。”李院士娓娓道来。
1958年,李院士高中毕业那一年,空军来到达县学校招收飞行员,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时,初选很顺利,两百多人只有两人合格,而他就是其中之一。但是,接下来去重庆体检,因为鼻子右下胛骨偏大而最终未能录取,成为一件憾事。
“军队里暂时少了个战士,社会上却因此多了一个院士。”我们打趣说。
当年,他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时的科大位于北京的玉泉路,这里云集着一大批著名学者,学习氛围浓厚,他浸染其中,孜孜以学。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毕业那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参加了他们的毕业典礼。
“陈老总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李院士深情地回忆道,“你们现在学科学,将来搞科学,你们把工作搞好了,我这个外交部长就好当了。”
这使他意识到,学习工作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应当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毕业后,他分到中科院大气所(原地球物理所)工作,长期从事气象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逐步成长为国内外著名的气象专家,并担任国际气候变化委员会委员、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主席等多个重要学术职务,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声望。
前几年,他受命完成一份名为《国家安全与大气科学》的咨询报告。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他深深地感受到,现代化的战争条件下,军队对气象保障的需求越来越高,随着军事高科技的发展,这方面的需求愈加突出。国外这方面发展很快,与之相比,我们还有差距,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自己对大气科学、海洋都有所研究,应该为部队多做贡献。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愿望越来越强烈。
求贤若渴:将军三顾茅庐
气象学院陆汉城教授二十多年前在中科院大气所读研究生时就与李崇银相识,两人交情甚笃。2004年4月他在北京拜访李院士时又一次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李老师,到我们学院去怎么样?”
“可以考虑,但是部队还会要我这么老的兵吗?”李院士也如实道来。
谁说不要?
人才兴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气象学院党委始终注重下工夫、使长劲。李崇银之所以能够穿上军装,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这里面有很多感人的事。然而,最让李院士难以忘怀的是学院政委李保生少将三顾茅庐的故事。
2004年6月的一天,李政委决定利用在北京出差的机会,去拜访一下李院士。为了搞清院土的住所,李政委花了一个下午去探路。晚上,李政委来了个“突袭”,这让李院士颇感意外和感动。李政委介绍了部队和学院的情况,并向李院士发出了诚挚的邀请:部队也有你广阔的舞台,希望你能为军队气象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
“第二次是到了我办公室”,李院士回忆说。盛夏的北京,酷热难当,李政委又来到了北京。不过这次他还是没有轻易答应。为什么呢?毕竟在北京生活了这么多年,在中科院工作了这么多年,到部队去工作领导和同事们又会怎么看?自己兼职较多,中科院这边还有许多研究任务,工作如何衔接?等等,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就在气象学院准备引进李院士的时候,国内其他单位也纷纷向李院士伸出了橄榄枝。陆汉城教授得知道这一情况后,及时向学院作了汇报。
时不我待。一场人才争夺战迅速展开了:气象学院成立了引进院士工作小组,立即开展工作:学院常委、训练部部长费建芳第二天即飞往北京,随后院长秦松寿少将也带人到北京,协商解决院士引进的具体事宜,总参谋长梁光烈、副总参谋长张黎都做出了重要批示……
当各种工作紧张有序地开展的时候,李政委第三次来到了北京。“那是在春节期间。”李院士告诉我们,“为了我的事,李政委在半年时间前后三次到北京,难得!”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总参和总政批准,李院士被特招入伍,被任命为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军事气象系动力气象与数值预报教研室教授,确定为专业技术2级、文职2级。成为近年来国内第一‘位特招入伍的中科院院士。
老年新兵:真情八个字
尽管中科院的领导和同事一再挽留,尽管亲戚朋友一再劝说,春节过后李院士还是将家从北京搬到了南京。
为了给院士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大到房屋装修、小到家具采购、窗帘安装,学院领导都亲自过问。正当我们采访的时候,院务部领导带人来检修煤气灶以及下水道情况。
“部队首长想得太周到了!同志们对我也都很热情。”李院士感慨地说,“作为一名科学家能够加入到这支光荣的队伍,能够为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的荣誉和夙愿,也是我作为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李院士用四句话、八个字表达了他的一片兵心:
“一是感谢。感谢总部首长的关心、信任,感谢大学和学院党委、首长的关心、信任,感谢同志们的热情欢迎。”
“二是学习。部队是一所大学校,我将努力学习,学习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三是适应。自己是个六十多岁的新兵,部队有各种规章制度,纪律条令,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尽快适应环境,当一个合格的兵。”
“四是贡献。积极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为推动学科专业发展,提升军队气象学科的教学科研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刚将家安顿下来,李院士就到学员队与学员座谈,与教研室的新同事们一起研究教学科研上的事,并着手准备为全院师生作有关大气科学前沿的系列报告。南京梅花山上的梅花渐次开放,学院领导安;排李院士去赏梅,而他却说要尽快熟悉情况,开展工作。从此,在气象学院校园里,人们会经常看到一位戎装在身、步履匆匆的花甲新兵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