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推行“阅读写作一体化”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qi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和写作密切结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原则。《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前提,阅读教学而又更好的促进写作教学;写作又是阅读教学的深化和综合考察。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应为读写一体化。如何使二者密切结合,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读中悟写、读中导写、读中练写、读写结合、读写互动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了收到读写结合和读写互动的最佳效果,觉得应该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立足阅读着眼习作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拓展习作训练”是针对我校学生言语习惯差,作文能力弱而提出的,想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寻找一条借助语文阅读教学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渠道。它的主要载体是阅读教学,即在阅读教学中发掘教材中说与写的因素展开合理有效的说写训练。因此可以这么说,阅读是本课题的立足点,习作是本课题的着眼点。
  习作既是着眼点,在备课、教学中就要从习作的角度去解读、研究教材,构建阅读课堂教学。这符合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新和先生提出的“写作本位”的观点。 “写作本位”读写观认为:读“完”一篇文章,阅读教学只完成一半。另一半更重要,这就是要学生学以致用,即要学生将从读中学到的用在文章写作中,让他们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说出来或写下来,这才能算是真正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
  “读”在本课题中作用至关重要,首先我们的课题立足的是阅读教学,既是阅读教学,当然少不了“读”,从读中感受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命题、立意、选材、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写作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读”是手段,“读”是基础,只有读得到位,学生才会有所感悟,有所体会,才会学到相应的写作知识,才会迁移到写的上面。
  
  二、既抓细节,更抓全篇
  
  在本课题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视说写技能技巧的训练。首先是写“词句”。词句是阅读和表达的最基础的材料。写词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词句抄写,而是读写结合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是阅读理解的注脚,是表达叙述的支撑,同时指对文本的叩问质疑,感悟批注。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荷花》第二自然段时,对“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句中的“冒”字,引导学生作多元解读: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再体会一下,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再读一读,有什么感受?接着教师展示“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的课件,再问: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想干些什么?并组织学生想像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写后学生交流。学生写出了“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微风中跳个舞”等佳句。
  其次是写片段。写片段一则对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对话方式、自然环境描写等精彩段落仿写。让学生了解按事情发展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先总结后分述、按先分述后总结、按并列段式等段的构成方式,逐步形成段的概念。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积累应用人物肖像、心理、动作、对话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描写的词语,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掌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写景状物、渲染气氛等作文开头形式。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掌握篇末点题、提升思想,反照前文、首尾呼应,提出问题、发人深思,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的结题技巧。如教学《庐山的云雾》第二自然段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山头——山腰——山谷——山峰”的顺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以这种按空间顺序观察和描写的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小练笔。
  写片段一则是设置情景,让学生补写课文的空白、描写课文的插图或续写故事的结尾,从而开拓文本内涵,使学生领悟作者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方法。如教学《水上飞机》第七自然段时,让学生体会“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以及分号在其中的作用,并通过想象,让学生填补句末省略号带来的空白,畅想水上飞机可能还有的用途,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模仿这一段的写法,以“操场上,同学们玩得真高兴。有的……有的……还有的……”为格式写一段话。又如教学《凡卡》一课后,让对爷爷能否收到凡卡的信进行假想,假如收到了又将会有什么结果进行猜测,假如小凡卡来到我们当中我们将会怎么做进行联想,尔后让学生写成片段。
  第三是写全篇。写全篇的主要形式有改写课文、缩写课文、仿写课文、写读后感等。改写课文有改变人称的写法,有改变文体的写法。缩写课文则保持文本原有的风貌对文本内容进和压缩。仿写课文可以进行课文结构的仿写,构筑文章骨架。如:教学《陈毅探母》后,也让学生模仿课文结构,联系自己生病时的见闻写出《我生病了……》,表达出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其次,可以进行辞手法的仿写,使自己的文章更有文才。如教学《桂林的山水》后,可让学生学会排比、比喻等手法写一处景点,将文章写生动写形象。再者,可以进行课文题材的仿写,拓宽选材的思路。如,学习《爱如茉莉》,教师可以在课后设计写作练习:用笔写写发生在你身边的爱的故事。并要求描写好细节。写读后感则在学生研读课文的同时,或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特点之后,引领学生进行研讨、探究、议论、评价,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类文章,抒写学习所得、所思等,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批评性阅读习惯,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思维和思想认识水平。
  写词句、写片段和写全篇这三者在不同的学段各为重点,但在学生总体习作中,写全篇应占最大的比重。因此,无论在哪个学段,教师都应该重视篇的理解与训练,让学生从浅入深地掌握篇的知识,逐步培养写完整作文的能力。
  
  三、既要模仿,更要拓展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老师们大都懂得抓读写结合、读写互动的迁移点和拓展点,对扩写词串、仿写句子、补写空白、仿写段落、描写插图、续编故事、仿写课文、缩写课文、改写课文、写读后感等形式运用得得心应手,模仿课文的表达形式做得游刃有余。正由于对迁移点和拓展点把握得好,对学生说写训练充分,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本课题的目标不仅仅拘限于写作技巧上的借鉴,更重要的在于作文思维上的拓展。
  用课题主持人苏丽萱校长的话讲:我们的课题不仅在于写作知识的掌握和写作技能的形成,重要的在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在于学生写作思的路拓展,在于对阅读教材的二度开发。
  鉴于课题研究的宗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渗透这一理念,在词汇运用、句子范式、构段谋篇等方面进行揣摩、品味和借鉴外,要在学生作文意识形态上的拓展。
  首先,让学生感受到说写并不难,从而对说写萌生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体会到每一篇课文其实就是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表达,说写就是一种表达的需要,如果自已有表达的欲望就大胆地去说去写。同时,老师要掌握评价的尺度,对学生充满鼓励与期待,保护学生的表达欲望和表达的积极性。
  其次,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拓展学生的作文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本课题组认为,作文思路决定作文的水平。如果学生有了较好的审题、选材、谋篇布局的思路,就不难写出较好的作文,既使具体表达上存在某方面的缺陷,但作文的总体构架一定也不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读,充分感受的基础上,我们老师要针对具体的课文对审题、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进行举一反三的训练。例如,在教学《花瓣飘香》一课,老师不妨进行命题训练:这课除了用“花瓣飘香”外,还可以用什么作题目?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后,一定能说出“送花” 、“清晨”、“带露的花瓣”、“懂事的孩子”、“孝心”等题目,从而拓宽学生作文命题的思路,同时感受课题与课文主题的巧妙关系。
  以上两点的实施,有赖于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以往完成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师对教材的单重开发。从写的角度对教材的解读、研究和利用,是对教材的二度(双重)开发。因此,每位语文教师都应加强对教材的研读,使教材不仅发挥信息传递、人文教育、情感熏陶等方面的作用,而且能发挥写作知识的渗透、写作技能的锤炼、写作思维的训练等方面的作用。
  总之,本课题的实施是对阅读教学的创新,是对“写作本位”观点的例证。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抓词句和片段的模仿,更要抓全篇的迁移;既要抓写作知识和技艺的学习,更要抓写作思维的训练。
其他文献
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已整整20年。在此期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我也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潜心研究,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教改与探索:从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到重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从以“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到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可改来改去,语文教学的效果始终不甚理想。深究其因,其症结在于——影响高中语文教学的“瓶颈”,在很大程度上不就是初中语文教学与高中语文教
期刊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画画玩玩,学生有兴趣,上课又轻松。”我只能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新课程实行后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
期刊
大家知道,现在课程改革了,但我以为课程不管怎样改革,都要求老师把每一节课上好,我是一名生物老师,下面就谈谈如何上好一节生物课,发表一下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上好生物课,每位生物老师各有各的看法,对我来说,我以为上好生物课,功夫可用在课外和课内。  课外,上课前每位老师认真备课,把课堂每个环节穿插的问题研究清楚,既备教材的灵活运用,又备学生的课堂反应,这个每位老师都比较清楚,不用细说,要上好课必须还
期刊
问题与创新  [案例一] 《五彩池》一课的教学,为了把文章变活,让图画动起来,我抓住了课文思维的“空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我启发说:“文中说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池边,将池子一个一个连接起来,围成了各种好看的形状,那么除了文中介绍的,你想象还有哪些好看的形状呢?”学生兴趣很浓,纷纷讨论起来,而且描绘得有声有色。张越超描绘说:“这些彩池小巧秀丽,玲珑多姿,有的像玫瑰,有的像百合,有的像红通通的苹果,有
期刊
学习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四册“锐角和钝角”。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判断、填空、组合图形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  3、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期刊
摘要: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首先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品味。同时要指导阅读方法,创造阅读条件,实现资源共享,建立阅读评价方案,促进健康发展。  关键词:课外阅读 提高 语文素养    时下,经常耳闻同行感叹学生语文素养的难以提高,这也几乎成了许多语文教师共同的困惑:课堂教学四十五分钟听、说、读、写步步到位,课后安排大量的练习、作业兢兢业业,结果依然是作文时的抓耳挠腮,考试时的愁眉不展。语文
期刊
在高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完形填空题是一种要求较高的语言测试题型,它不但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而且也能检测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我作为高中英语一线教师,愿意将自己六年的教学经历转化成以下的几点建议供同学们和老师参考。  题型解读:  近几年的高考完形填空题对语篇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的要求都有提高。考生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读懂全文,把握作者意图,推断文章内涵,然后根据上下文语境,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在逻
期刊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高度概括的农谚俗语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地理知识。笔者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他们,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加强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现辑录50条,作窥豹之见,以飨读者。  0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满月  0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月相变化  03.“夜来风
期刊
【内容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能力仍不见有较大的改观,主要的症结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实效性不高。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更应重视巧设导入,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重视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重视挤出时间让学生即堂练写,还要重视巧妙运用表扬,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努力。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创设氛围即堂练写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
期刊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样:“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即教学方法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为此,我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明确数学教学目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现行初中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