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定量分析颈段脊髓缓冲空间的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变化及机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健康志愿者行中立位、前屈位、后伸位MRI检查,分别测量C2~7各椎间盘层面的脊髓横断面积、硬脊膜囊横断面积,计算二者比值.结果 C3~7各椎间盘层面硬脊膜囊横断面积前屈位>中立位>后伸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2~7各椎问盘层面脊髓横断面积前屈位<中立位<后伸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3~7各椎间盘层面脊髓横断面积与硬脊膜囊横断面积比值前屈位<中立位<后伸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3~4椎间盘层面分别为:0.4464±0.0500、0.4769±0.0600、0.5286±0.0800;C4~5椎间盘层面分别为:0.4543±0.0400、0.4983±0.0300、0.5538±0.0500;C5~6椎间盘层面分别为:0.4552±0.0500、0.4969±0.0600、0.5729±0.0700;C6~7椎间盘层面分别为:0.4450±0.0600、0.5100±0.0900、0.5764±0.0900,P<0.05).结论 颈椎屈伸位动态MRI检查以一种无创而简便的方法证实了前屈位硬脊膜囊增宽,脊髓变细,脊髓缓冲空间增大;后伸位硬脊膜囊变窄,脊髓增粗,脊髓缓冲空间变小;C5~7各椎间盘层面后伸位脊髓缓冲空间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