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爸爸一生慷慨豪爽,不会算计,做他妻小的难免要吃苦受罪。妈妈就常常为钱的事埋怨,指着他的鼻子说:“跟你一辈子,是前世欠你的债!”
爸爸也知道,没多说话,转身又到屋前屋后去看他的龙眼树了。妈妈最痛恨这些龙眼树了,又不能卖钱,又会招惹一大群孩子来糟蹋。对于爸爸,她真是恨铁不成钢啊!只是,爸爸好像不在乎成铁成钢的事,倒是在龙眼树逐渐成木成林这件事上十分得意,神情显得悠然自得,非常陶醉。
我们孩子都站在爸爸这一边,对爸爸尊敬万分。他对龙眼树做的一切,不管摘下一把老叶、折下一株新芽、摇下一地的龙眼花,或是在树干上砍几刀,我们都迷信这样会使龙眼生得更密更多,一动一静都含有高深的道理。
除了敬重已久,我们还有无限的感激。虽然,爸爸不曾给我们什么钱;但是,屋前屋后六十多棵龙眼树,却是我们一笔丰富的“财产”,使我们在孩子群中,身价百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魅力十足。
我们常说大人是很现实的,其实,当我们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很世故了。比如说吧,斜对面的张庆辉,个子小小的,人也小气得很。他们家有片芭乐园,就伟大得跟什么似的,四边都种了观音竹围起来,比较疏松的地方就用削成尖刺的竹子堵死,园口还安了铁门,门上上了道重重的锁。听说,比较容易爬进去的地方,都埋了钉板,竹笆里还拉了铁丝网,有人说铁丝里还通了电呢!……真是“机关重重”,整座果园就像一座门禁森严的监狱一样。
本来,孩子们都很巴结他,可是,老是看着他吃芭乐,我们却吃不到,时间一久,大家都失望了,恼羞成怒,就开始讨厌他、排斥他。张庆辉没察觉出来,还有恃无恐地神气加傲气,落得最后只有我这个“唯一的好朋友”了。
我们的友谊是有些“商业味道”的,曾经有人偷偷告诉过我。其实我也知道,反正我家龙眼有的是,互通有无,“交易”并没什么不公平。何況,我们相处真的很“融洽”呢!每次,他一个人不敢进果园,于是我来做伴。我这一进去当然帮了很多忙;走出园子的时候,少不了东塞西掖,全身口袋都装不下了,还抱着一肚子芭乐出来。小孩子们看了,竟然不理他,反而围着我又羡慕又热烈地欢迎呢!
小孩子是很世故的。这些小孩子这样,张庆辉自己也是这样,若不是看在龙眼的分上,他也不会对我这么好。
其实,我并不懂得用龙眼去要挟别人,只要大家高兴,回去摘一大把来大家吃,多么痛快。我是很不喜欢让人失望的,倒是祖母看得很紧,照顾得很细心,只要龙眼太重了,一串串地垂下来,就用竹竿撑得高高的,以免有人故意从树下走过,“不小心”顺手牵羊。偶尔有早熟的果子掉下来,她就小心地一颗颗拾起来,生怕龙眼跌痛似的,显得无限怜惜。
蝉声开始热闹,龙眼就要成熟了。祖母索性把竹椅子搬到树下,在那儿捆柴草、择菜、缝衣服、听收音机,甚至打个地铺,简直是寸步不离地看守,整个屋前屋后就成了敏感的“是非之地”了。知道的人当然不敢以身试法,不知道的人,只要一靠近树下,他自己也会有越入“雷区”的感觉,不禁毛骨悚然。忽地一声:“嘎!好大的胆子呀!谁家的小孩儿?”祖母大声一叫,声色俱厉,听到的人没有不抱头鼠窜的。
只有我可以在龙眼树上上上下下,经常奉祖母之命到树上试吃,对每一棵树的龙眼的甜度都很清楚。祖母知道我有很多“坏朋友”,难免会动手动脚“走私”。不过,她也无可奈何,只要有亲戚来,也只有请教我哪一棵熟了、哪一棵比较甜,拜托我去摘一把送人。要是我不在,她可就急坏了。
在这种情形下,我的“威望”就更高了,连邻村的孩子也对我恭敬,简直是远近闻名。孩子中有什么好吃好玩的,都不会忘了告诉我。我要去放羊,去割草,去拔菜,总有人跟着我跑,前呼后拥的,当时的我真是顾盼自得,俨然是个风光的大人物。
爸爸大概没想到这一片龙眼树竟然给我们这么大的“庇荫”。他只管整理树叶,关心花期,却一点也不过问收成,甚至自己也是不太吃的。如果说爸爸不会算计,这倒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虽然,妈妈很会“打算”,我们家却不曾有钱过。而且,就算得来了钱,也不见得能让我们无止境地花用、痛痛快快地挥霍。
真庆幸有一个会种树的爸爸,他给我们的虽不是金钱,却是笔不能用钱币计算的“财富”。他不会算计,却有他自己的算术。
现在信这种“算术”的人不多了,大家都知道砍树,却不知道替这个光秃秃的世界、为只会爬爬梯的孩子多种下一些树。
(选自《优秀写人记事散文精选》,宁波出版社2008年版,有改动)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的爸爸慷慨大度,没有功利心,一心栽培龙眼树,既不是为了自己吃,更不是为了赚钱。作者特意将其他人物与爸爸对比着写,无论是妈妈、邻居、祖母全都是算计得清清楚楚,甚至连年幼的孩子都很世故。相形之下,不会算计的爸爸就显得格格不入。直到后来“我”才恍然大悟,爸爸其实有自己的算术,这种算术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方法,这是爸爸身上最闪光的东西。结尾既照应文题,又富含深意。
爸爸也知道,没多说话,转身又到屋前屋后去看他的龙眼树了。妈妈最痛恨这些龙眼树了,又不能卖钱,又会招惹一大群孩子来糟蹋。对于爸爸,她真是恨铁不成钢啊!只是,爸爸好像不在乎成铁成钢的事,倒是在龙眼树逐渐成木成林这件事上十分得意,神情显得悠然自得,非常陶醉。
我们孩子都站在爸爸这一边,对爸爸尊敬万分。他对龙眼树做的一切,不管摘下一把老叶、折下一株新芽、摇下一地的龙眼花,或是在树干上砍几刀,我们都迷信这样会使龙眼生得更密更多,一动一静都含有高深的道理。
除了敬重已久,我们还有无限的感激。虽然,爸爸不曾给我们什么钱;但是,屋前屋后六十多棵龙眼树,却是我们一笔丰富的“财产”,使我们在孩子群中,身价百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魅力十足。
我们常说大人是很现实的,其实,当我们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很世故了。比如说吧,斜对面的张庆辉,个子小小的,人也小气得很。他们家有片芭乐园,就伟大得跟什么似的,四边都种了观音竹围起来,比较疏松的地方就用削成尖刺的竹子堵死,园口还安了铁门,门上上了道重重的锁。听说,比较容易爬进去的地方,都埋了钉板,竹笆里还拉了铁丝网,有人说铁丝里还通了电呢!……真是“机关重重”,整座果园就像一座门禁森严的监狱一样。
本来,孩子们都很巴结他,可是,老是看着他吃芭乐,我们却吃不到,时间一久,大家都失望了,恼羞成怒,就开始讨厌他、排斥他。张庆辉没察觉出来,还有恃无恐地神气加傲气,落得最后只有我这个“唯一的好朋友”了。
我们的友谊是有些“商业味道”的,曾经有人偷偷告诉过我。其实我也知道,反正我家龙眼有的是,互通有无,“交易”并没什么不公平。何況,我们相处真的很“融洽”呢!每次,他一个人不敢进果园,于是我来做伴。我这一进去当然帮了很多忙;走出园子的时候,少不了东塞西掖,全身口袋都装不下了,还抱着一肚子芭乐出来。小孩子们看了,竟然不理他,反而围着我又羡慕又热烈地欢迎呢!
小孩子是很世故的。这些小孩子这样,张庆辉自己也是这样,若不是看在龙眼的分上,他也不会对我这么好。
其实,我并不懂得用龙眼去要挟别人,只要大家高兴,回去摘一大把来大家吃,多么痛快。我是很不喜欢让人失望的,倒是祖母看得很紧,照顾得很细心,只要龙眼太重了,一串串地垂下来,就用竹竿撑得高高的,以免有人故意从树下走过,“不小心”顺手牵羊。偶尔有早熟的果子掉下来,她就小心地一颗颗拾起来,生怕龙眼跌痛似的,显得无限怜惜。
蝉声开始热闹,龙眼就要成熟了。祖母索性把竹椅子搬到树下,在那儿捆柴草、择菜、缝衣服、听收音机,甚至打个地铺,简直是寸步不离地看守,整个屋前屋后就成了敏感的“是非之地”了。知道的人当然不敢以身试法,不知道的人,只要一靠近树下,他自己也会有越入“雷区”的感觉,不禁毛骨悚然。忽地一声:“嘎!好大的胆子呀!谁家的小孩儿?”祖母大声一叫,声色俱厉,听到的人没有不抱头鼠窜的。
只有我可以在龙眼树上上上下下,经常奉祖母之命到树上试吃,对每一棵树的龙眼的甜度都很清楚。祖母知道我有很多“坏朋友”,难免会动手动脚“走私”。不过,她也无可奈何,只要有亲戚来,也只有请教我哪一棵熟了、哪一棵比较甜,拜托我去摘一把送人。要是我不在,她可就急坏了。
在这种情形下,我的“威望”就更高了,连邻村的孩子也对我恭敬,简直是远近闻名。孩子中有什么好吃好玩的,都不会忘了告诉我。我要去放羊,去割草,去拔菜,总有人跟着我跑,前呼后拥的,当时的我真是顾盼自得,俨然是个风光的大人物。
爸爸大概没想到这一片龙眼树竟然给我们这么大的“庇荫”。他只管整理树叶,关心花期,却一点也不过问收成,甚至自己也是不太吃的。如果说爸爸不会算计,这倒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虽然,妈妈很会“打算”,我们家却不曾有钱过。而且,就算得来了钱,也不见得能让我们无止境地花用、痛痛快快地挥霍。
真庆幸有一个会种树的爸爸,他给我们的虽不是金钱,却是笔不能用钱币计算的“财富”。他不会算计,却有他自己的算术。
现在信这种“算术”的人不多了,大家都知道砍树,却不知道替这个光秃秃的世界、为只会爬爬梯的孩子多种下一些树。
(选自《优秀写人记事散文精选》,宁波出版社2008年版,有改动)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的爸爸慷慨大度,没有功利心,一心栽培龙眼树,既不是为了自己吃,更不是为了赚钱。作者特意将其他人物与爸爸对比着写,无论是妈妈、邻居、祖母全都是算计得清清楚楚,甚至连年幼的孩子都很世故。相形之下,不会算计的爸爸就显得格格不入。直到后来“我”才恍然大悟,爸爸其实有自己的算术,这种算术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方法,这是爸爸身上最闪光的东西。结尾既照应文题,又富含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