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從电网发展的角度看,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与电网创新融和发展,将为电力行业赋予新的发展内涵。此番被高调纳入新基建的特高压,在已取得数十年发展成就的当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率、带动经济发展;配网结构如何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变化,都是新基建后续建设中值得期待的亮点。
关键词:新基建,电网,融合发展,创新
一、新基建带来的新契机
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电网发展的角度看,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与电网创新融和发展,将为电力行业赋予新的发展内涵。此番被高调纳入新基建的特高压,在已取得数十年发展成就的当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率、带动经济发展;配网结构如何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变化,都是新基建后续建设中值得期待的亮点。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多项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已经落地投产,使我国的电力行业在国际上确立了领先地位,然而,我国电力系统及电网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平衡主要面临两大挑战:一是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用电占比逐步增加,而不同于工业用电相对稳定的负荷水平,居民用电的时段特征显著,峰谷差总体呈扩大趋势;二是目前的电源结构,新能源的发电装机占比逐步扩大,改变了过去以水电、火电、核电为主的电源结构。
如果还是延续过去的发展思维,我们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去平衡,从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率来说是不经济的。在这种形势下,‘新基建’的提出,为能源电力系统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带动整个系统效率和效益的提升,对负荷特性的优化调整、新能源高效消纳,以及电力系统的高质量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能源电力行业的特点是高技术、资金密集型,并且拥有很长的上下游产业链条。从短期来看,“新基建”的提出,可以促进整个电力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快速恢复,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实现稳增长、保经济、稳就业的作用;从长期来看,中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新的基础设施可以创造更多的新业态、新需求,激发新的增长动力。同时,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电力系统是中国能源转型的长期目标。新的基础设施为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清晰的实施路径。
与旧基建相比,新基建的特点在于支持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针对旧基建进行的补短板工程。当下,新基建势头正酣,为能源电力行业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了有力的实施路径,成为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质量效益的助推器。
二、千亿投资下的特高压或成新基建亮点
作为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特高压位列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凭借其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等优势,特高压再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提质振兴的主攻方向。
特高压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特高压的大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电网的输送能力。据悉,在国家电网经营区域,截至2019年底,特高压变电(换流)容量达4.15亿千伏安,同比增长14.96%;特高压跨省跨区域输电通道设计容量达2.1亿千瓦,2019年跨省跨区域输送电量同比增长20.11%。
特高压技术的持续突破改变了我国在电气设备制造领域长期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而特高压工程推动的换流阀、电力电子、新材料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正代表了国家产业转换升级的趋势。目前,我们已经掌握了特高压建设的自主产权核心技术,包括成套设备和制造,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特高压本身的高技术含量,正好契合新基建以技术引领、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核心内涵。
从宏观层面来看,特高压工程投资规模大,增加就业岗位多,在稳增长与惠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套电源超过2300万千瓦,将增加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约148亿元,直接拉动电源等相关产业投资超过2000亿元,增加7000多个就业岗位。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是今年国家电网公司首个新开工的特高压工程,其总投资金额185亿元,预计可直接带动设备产业规模120亿元以上,带动电源等相关产业投资超过70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超过4000个。
从上下游产业链来看,特高压产业链包括线缆、变压设备、高压开关、电源材料,机械等相关产业,带动能力极强。特高压关键技术除了特高压电气开关设备、换流阀、电力电子、新材料等装备制造之外,依托5G信息技术可以推动物联网、芯片、软件及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发展,符合我国当前的产业转换与升级。而且特高压项目的造价很高,由此还可以拉动装备制造、技术服务、建设安装等多领域的业绩增长。据悉,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工程的开复工,为其供应主设备的骨干设备企业制造企业等也纷纷复工。
特高压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止于建设时期,特高压的中长期效益明显,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三、正确看待特高压输电效率不及预期的现象
在过去的十年里,特高压串成线,连接到网络,逐渐形成一个新的互联网模式的能量以“电力传输从西到东,从北到南供电,互助的水和火,和风能和风能互补”。完成后,国家特高压项目建立绿色低碳能源供应系统,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性,促进节能减排,改善空气质量,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持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输变电项目规划时,均会进行相关电力电量平衡的考虑,例如送端能输送多少电量,受端的市场空间有多大。特高压项目本身从前期,包括规划设计、施工、投运,时间跨度非常大,一般要经历五年左右的时间。在整个较长的时间周期内,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因素,对于特高压来讲,其外部先决条件相对于可研时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对能源电力的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总量到结构到布局,整体上都发生了改变。
综上所述,新基建的时代已开启,工业互联网的时代已到来,电力行业已经迎来了数字化变革的新蓝海,更灵活、更高效、更具竞争力的电网形态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和创新,也将成为解锁能源电力行业转型升级的密码。
参考文献
[1]梅雅鑫.5G新基建 助力智能电网发展[J].通信世界,2020(16):23.
[2]文中楷.我国农村电网智能化发展探讨[J].石河子科技,2020(03):12-13.
[3]井然.新基建下电网的融和发展与再创新[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10):18-21.
关键词:新基建,电网,融合发展,创新
一、新基建带来的新契机
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电网发展的角度看,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与电网创新融和发展,将为电力行业赋予新的发展内涵。此番被高调纳入新基建的特高压,在已取得数十年发展成就的当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率、带动经济发展;配网结构如何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变化,都是新基建后续建设中值得期待的亮点。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多项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已经落地投产,使我国的电力行业在国际上确立了领先地位,然而,我国电力系统及电网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平衡主要面临两大挑战:一是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用电占比逐步增加,而不同于工业用电相对稳定的负荷水平,居民用电的时段特征显著,峰谷差总体呈扩大趋势;二是目前的电源结构,新能源的发电装机占比逐步扩大,改变了过去以水电、火电、核电为主的电源结构。
如果还是延续过去的发展思维,我们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去平衡,从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率来说是不经济的。在这种形势下,‘新基建’的提出,为能源电力系统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带动整个系统效率和效益的提升,对负荷特性的优化调整、新能源高效消纳,以及电力系统的高质量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能源电力行业的特点是高技术、资金密集型,并且拥有很长的上下游产业链条。从短期来看,“新基建”的提出,可以促进整个电力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快速恢复,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实现稳增长、保经济、稳就业的作用;从长期来看,中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新的基础设施可以创造更多的新业态、新需求,激发新的增长动力。同时,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电力系统是中国能源转型的长期目标。新的基础设施为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清晰的实施路径。
与旧基建相比,新基建的特点在于支持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针对旧基建进行的补短板工程。当下,新基建势头正酣,为能源电力行业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了有力的实施路径,成为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质量效益的助推器。
二、千亿投资下的特高压或成新基建亮点
作为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特高压位列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凭借其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等优势,特高压再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提质振兴的主攻方向。
特高压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特高压的大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电网的输送能力。据悉,在国家电网经营区域,截至2019年底,特高压变电(换流)容量达4.15亿千伏安,同比增长14.96%;特高压跨省跨区域输电通道设计容量达2.1亿千瓦,2019年跨省跨区域输送电量同比增长20.11%。
特高压技术的持续突破改变了我国在电气设备制造领域长期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而特高压工程推动的换流阀、电力电子、新材料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正代表了国家产业转换升级的趋势。目前,我们已经掌握了特高压建设的自主产权核心技术,包括成套设备和制造,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特高压本身的高技术含量,正好契合新基建以技术引领、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核心内涵。
从宏观层面来看,特高压工程投资规模大,增加就业岗位多,在稳增长与惠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套电源超过2300万千瓦,将增加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约148亿元,直接拉动电源等相关产业投资超过2000亿元,增加7000多个就业岗位。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是今年国家电网公司首个新开工的特高压工程,其总投资金额185亿元,预计可直接带动设备产业规模120亿元以上,带动电源等相关产业投资超过70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超过4000个。
从上下游产业链来看,特高压产业链包括线缆、变压设备、高压开关、电源材料,机械等相关产业,带动能力极强。特高压关键技术除了特高压电气开关设备、换流阀、电力电子、新材料等装备制造之外,依托5G信息技术可以推动物联网、芯片、软件及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发展,符合我国当前的产业转换与升级。而且特高压项目的造价很高,由此还可以拉动装备制造、技术服务、建设安装等多领域的业绩增长。据悉,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工程的开复工,为其供应主设备的骨干设备企业制造企业等也纷纷复工。
特高压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止于建设时期,特高压的中长期效益明显,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三、正确看待特高压输电效率不及预期的现象
在过去的十年里,特高压串成线,连接到网络,逐渐形成一个新的互联网模式的能量以“电力传输从西到东,从北到南供电,互助的水和火,和风能和风能互补”。完成后,国家特高压项目建立绿色低碳能源供应系统,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性,促进节能减排,改善空气质量,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持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输变电项目规划时,均会进行相关电力电量平衡的考虑,例如送端能输送多少电量,受端的市场空间有多大。特高压项目本身从前期,包括规划设计、施工、投运,时间跨度非常大,一般要经历五年左右的时间。在整个较长的时间周期内,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因素,对于特高压来讲,其外部先决条件相对于可研时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对能源电力的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总量到结构到布局,整体上都发生了改变。
综上所述,新基建的时代已开启,工业互联网的时代已到来,电力行业已经迎来了数字化变革的新蓝海,更灵活、更高效、更具竞争力的电网形态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和创新,也将成为解锁能源电力行业转型升级的密码。
参考文献
[1]梅雅鑫.5G新基建 助力智能电网发展[J].通信世界,2020(16):23.
[2]文中楷.我国农村电网智能化发展探讨[J].石河子科技,2020(03):12-13.
[3]井然.新基建下电网的融和发展与再创新[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1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