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柯”还原有血有肉的战争史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chao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对于战争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教科书上关于外国侵略者船坚炮利,战场上军人抛头颅洒热血,国内民众同仇敌忾的惯有印象上。但事实上,战争并不是只有轰隆隆的枪炮声,或是万众齐心抗日的雄心壮志,战争也包括基本生活物资的严重匮乏,物价的飞涨,以及普通民众的颠沛流离。而《女性,战争与回忆》(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就是将抗日战争史研究的视角从传统的重大事件转移到了普通妇女的日常生活,作者李丹柯在书中强调的是战争史研究中的“人文维度”的观点,“就是将抗战史视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的历史和生活,而不是抽象的以重大的军事、政治事件为中心,以男性精英为主角的历史”,“这种研究与宏观的政治军事史相结合,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抗战史。”
  女性:抗战史中被忽略的群体
  作为一个生于重庆、长于重庆的人,李丹柯对家乡有着很深的感情,直至到美国从事历史学研究,她依然将重庆置于自己的学术研究计划之中。虽然她的研究领域一直都包括抗战时期的中国妇女,但对重庆妇女的口述历史产生兴趣,还要追溯到将近20年前。
  1995年夏天,为了完成博士论文,李丹柯回国收集有关重庆地区的文化、地方运动和中国共产主义早期运动的发展状况和数据。彼时恰逢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重庆全市各处都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庆祝抗战胜利的活动,李丹柯也有机会参与了一些有官员和学者参加的讨论集会,阅读到了一些与抗战相关的系列新书。在其中,她产生了一个疑问,“所有的书籍和会议论文中,没有一个谈论到妇女及她们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我开始疑惑,为什么根本没有提及妇女问题?在重庆八年的艰苦抗日战争时期内,妇女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吗?”
  在与母亲交谈的过程中,李丹柯才发现,被多数官方文献所忽略的,很可能是一部更为生动、更贴近民众真实生活的抗战历史。母亲告诉她,虽然面临战争中的各种困难,但重庆地区的妇女都依然积极地生活,积极地参与抗战。在重庆市档案馆和历史图书馆里所珍藏的有关重庆抗日战争和妇女的资料,证实了她母亲所说的故事和经历。然而,这些资料虽然为数不少,但笔调都比较官方、抽象,所述之事也离百姓的真实生活较远,远不如母亲口中娓娓道来的故事那么“亲切动人”。这让李丹柯萌生了想要将重庆妇女口中的故事记录成书的想法,“写一本有关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妇女的口述历史,会使我们对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的人文维度以及普通妇女的抗战生活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
  1999~2007年间的每个夏天,李丹柯通过亲人、朋友的关系网,陆续采访到了50多位重庆妇女,并从中选取了20名妇女的口述史,结集出版了英文版。英文版问世后,纽约的华美协会、哥伦比亚大学的东亚研究中心、耶鲁大学的雅礼学会等学校和单位先后邀请李丹柯前去做新书演讲,不少有中国背景的听众都会问她,这本书何时会出中文版,“我记得在纽约的华美协会讲演完后,一位女听众含着眼泪对我说,她的父辈曾是抗战时期生活在重庆的难童,她希望能够尽快出版中文版本,好让她的父辈们在有生之年读到这本书。”
  为了让更多读者能够了解到更“接地气”的抗日战争,了解重庆妇女在抗战中的贡献,李丹柯在2009年拿到英文版的校样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中文版。英文版因为被出版社定位为大学课堂教材,为了避免篇幅太大而只选取了20个案例,而在中文版中,“为了尽可能地保存妇女们的声音以及扩大她们的代表性”,李丹柯又增加了15名妇女的口述史,其中有些是之前采访未采用的,有些是特地为中文版增加采访的,“包括了英文版没有的妇女人群,比如家佣和重庆商会会长的儿媳,这些新的口述史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广泛的有关重庆妇女抗战及战时重庆社会的资料和信息。”
  对于中文版,李丹柯可谓费尽了心血,不但增加了新的采访内容,对于以前的采访,她也反复核实并重新整理。和英文版一样,中文稿也经过有关学者的盲审,他们提出了很多建议和问题,为此,李丹柯重新查阅了相关史料,充实了论述,“比如,为了更好地体现战时物价飞涨和重庆妇女生活的艰难,我查阅了当时重庆的物价指数和各界人士的工资收入的文献资料。”如此具体而微的呈现方式,让这本书摆脱了刻板的惯有模式,反而更能让人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妇女在战时的生存状态。
  妇女维系家庭亦是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女性,战争与回忆》中,李丹柯记录了35名妇女在抗日战争中的工作和生活。与传统印象中的战争史不同,书中没有悲壮的战场厮杀,没有扣人心弦的与敌人的斗智斗勇,而只是记录重庆普通妇女的日常生活,比如一天工作多少小时,能够拿到多少报酬,日常的食物和饮用水从何而来,以及怎样养活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等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这些日常生活状态看似与传统观念中的“抗战”风马牛不相及,但李丹柯认为,妇女维持个人与家庭的生存,同样是反抗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妇女用她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保存了中国家庭,从而保存了国家。没有普通妇女们抗拒死亡和用各种方式保存家庭生存的决心,以及她们足智多谋的生存艺术,中国是不可能渡过八年艰苦的抗战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她们的日常生活也是抗战的组成部分。”
  也正是因为抗战时期妇女们在维系家庭生存上做出了巨大贡献,李丹柯认为,学术界应该重新思考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传统的观念中,男性负责外出工作,养家糊口;女性负责料理家务,照顾一家老小。而在战时艰难的条件下,这种家庭责任中的“外部”和“内部”的区分已经变得相当模糊,有些家庭的男主人或被充军在外,或死于战乱,或在逃难中失去联系,整个家庭的责任都由女性单独承担,“事实上,为了养活家人,抗战期间穷苦妇女的生存需要经常迫使她们走出家门,到城边的田地里和垃圾堆里搜寻食物和废旧物品”,“对大多数的贫穷妇女而言,根本不存在什么内外之别。为了求生,她们得家内家外地奔走,里里外外的活都得干。”
  于是,在书中,我们便能看到很多独挑家庭大梁的女性形象,比如崔香玉,虽然作为医生的太太,家庭开支由丈夫提供,但由于丈夫在部队医院工作,常年不在家,于是照顾孩子和老人的重担都由她一人承担。她自述道,“每天,一听到空袭警报响起,我就得抱着孩子,带着公公婆婆一起跑出去找地方躲避”,“随着抗战的进行,大量流亡难民涌入四川的各个小镇,这里的物价变得异常昂贵。我的任务就是照顾我自己、一个小宝宝和两个年迈的公婆。要找到足够的粮食养活一大家人实在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对于有丈夫挣钱填补家用的妇女来说,生活尚且已经如此艰难,而对于那些失去伴侣,完全需要独自一个人支撑家庭的女性来说,抗战时期的艰难困苦超乎想象。因此,李丹柯认为,“抗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情况,改变了男女关系结构。”   女性角色,不仅仅在家庭
  战争在带来苦难的同时,也给一些中产阶级家庭的女学生带来了机遇,尤其是接受进步教育的机遇。学校是当时抗日宣传活动的主要阵地,因此不少女学生也有机会走出家庭禁锢,在公共场合从事抗日宣传工作。从沿海及发达地区迁至重庆的新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都比较先进,校风也更加包容而有活力;很多著名学者和大学教授也随之聚集于重庆,为重庆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因此,像书中的朱淑勤、罗福慧、莫国钧这样的年轻女学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深刻影响,自身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性别意识和政治觉悟都得到启发。所以,在战时,抗日宣传活动中都活跃着女学生们、女教师及其他精英女性的身影,“重庆的知识妇女在抗战宣传动员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不仅如此,战时的一些民间组织和机构致力于收养难童,教养孤儿,这也为很多女性提供了工作的机会,“难童教养工作不仅提供了职业和生活来源,也提供了直接参与抗战工作的机会。”有些妇女则在战时接受了共产主义的熏陶,投身于政治活动中。如果说,底层的穷苦妇女是用工作和日常生活行为来参与抗战的话,那么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来说,参与抗战的方式就更为直接。女性在这场战争中的角色,也绝不仅仅是在家庭中。
  重庆妇女们的口述史,除了提到战争所带来的痛苦之外,也都提到了流亡文化给本地百姓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比如饮水文化和服饰文化,油条豆浆和开高叉的旗袍都是下江人带到重庆的,这些饮食服饰文化现在在重庆还能见到,比如冠生园是抗战时期外省人在重庆开的食品店,至今它还在重庆。此外,重庆还保留了不少抗战遗迹,比如大多数的防空洞现在还能见到。”李丹柯说,改革开放后,重庆恢复了不少抗战文化标志,并致力于打造陪都文化。作为国统区,重庆以及重庆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李丹柯希望学术界能够超越胜利者的历史,更好地理解重庆在抗战中的地位。
  在书中,李丹柯提到,战争中的国民情绪是有两面性的,一面是全民抗日的激昂,另一面则是普通百姓痛苦的个人经历。通过这本书,她“希望读者能够了解普通重庆妇女对抗战的贡献,也希望更多的学者关注妇女与抗战的研究”,“从广义上讲,战争总是要死人的,战争中受侵害最多的是普通老百姓。唤起社会对战争中个人经历的重视,是希望更多的人思考人和战争的关系,从而减少战争,消灭战争。从狭义上来说,学者们公认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部分,重视个人经历,特别是弱势群体,如普通妇女的个人经历,就是为这一群体讨回历史地位。”
其他文献
我们的生活从不欠缺爱情,却永远独独少了某一种。就像是,爱情小说千万种,有人对独眼的小说怀有万分钟情,沉溺其中。  情感,一直是独眼擅长书写的部分。  独眼忆起上初中时写周记,因为无事可写便随意胡诌了一个母子的情感故事,这篇周记被老师拿到课堂朗读,并且感动到哭。而较为正式的写作,是在1998年上大学之后,独眼开始在网络上发表作品;2003年起在水木清华BBS连载小说,这些文字于2005年被世纪文景的
期刊
舒羽的第一本随笔集《流水》,是又一个小小的文本奇迹。说“又”,是因为三年前读到她的第一本诗集时,就曾有过类似的感叹。这些年一出手就写得像模像样的大有人在,但一出手就能像舒羽那样由心及手,由语言及神情,都直指诗艺根本的,到底是凤毛麟角。这两年听说舒羽在大写散文,不免就想,一个能把诗写成那样的人,散文随笔必也差不了。但读了《流水》,我不得不说,其品质之超卓仍大出我预期,想不称奇都难。  奇在哪里呢?奇
期刊
“可以吃饭喽!”专注于翻阅书籍时,从没有想过,会有书店的店员前来善意地提醒用餐时间到了。毗邻台中教育大学,匿身于台中市民权路旁的巷弄中,鱼丽其实是一家复合了餐厅“鱼丽共同厨房”的书店,既执着于功夫菜厨艺的制作传承,亦在酒足饭饱的口腹之欲外丰富精神粮食。  鱼丽有句漂亮的开业标语,“住家附近要有什么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我们的答案是:一间书店和一家好馆子。”入口门把以甲骨文刻有娟秀古朴的“鱼丽”二字,
期刊
直到长大后自己站在讲台上,对着台下的听众/学生说话时,才赫然发现,原来从台上往下看,每一个人在做什么,其实都一目了然。  学生时代,自以为高明地躲在课本背后、桌子底下偷偷摸摸地做一些上课不能做的事情(如吃零食、写/传纸条),老师都看得到(甚至有热心的同学下课后跑去跟老师报告),也都很清楚我们在搞什么鬼,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某种程度内默许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  雍·卡拉森的《这不是我的帽
期刊
八十年代,当“非非主义”诗派以叛逆的姿态召唤诗歌的独立与自由时,小安在安静地写诗。彼时,与“非非主义”发起人杨黎的爱情为她的诗歌带来新鲜的血液,此后的生命里,生活就是诗,诗就是生活。  八十年代,小安从军医大学毕业,进入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做护士。四医院是众所周知的精神病院,却是小安眼中一所普通的医院。此后三十年,她与精神病人打交道,参与孤独世界里的悲欢离合,也记录他们的精神印记。  在小安的诗中,
期刊
金秋十月,各地风景如画,游人如织,书业界在度过了暑期和开学的黄金销售期后,图书业伴随着秋冬季节的缓缓来临,同样迎来了自己的淡季。  但不甘平静的出版人依旧将今年热闹非凡的书展潮延续下来,除了11月7~9日即将在上海亮相的首次国际童书展外,10月底的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也如期登陆厦门,作为与全国图书订货会、书博会、BIBF等齐名的国家级大型书展,专门定位于两岸乃至华文圈图书交流与版权贸易的交易会,一年
期刊
著名文艺批评家谢冕先生在《读书人是幸福人》一文中这样写过:“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感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同样,通过阅读,我们能够在有限的365天中收获无限。来自大陆、台湾、香港的文化圈朋友分享了他们2014年度的
期刊
如果被告知将不久于人世,将如何打发这所剩无几的时光?凡是在病榻上垂死挣扎的人都要把在世上得到的最珍贵的准遗产授予其信任的人,而在威尔·施瓦尔贝和他罹患癌症的母亲之间,却创立了一个特别的、仅有两名成员的读书会,围绕着书里主人公的命运以及自身的命运展开讨论,在主人公的命运中反观自身,思量着生活的深度与亲情的浓度。他们每一次的相见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探望,更是在书的陪伴下促膝长谈、聆听最后的箴言。  “描写
期刊
很难定义像何致和这样一个写作者的身份。他在台湾文化大学兼两堂课,教写作课,班上十分之一是陆生;他忙着写论文,即将拿到辅仁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如今每日上午都是论文时间;他翻译了数部欧美长篇小说,如《巴别塔之犬》、《时间箭》、《白噪音》等,大陆简体版沿用他的译本;他出版的几本书都受到一定关注,其中《外岛书》更被外岛(注:外岛指台湾本岛以外的其他岛屿)东引人视为代言,是去当地的配备小说。  他靠翻译支
期刊
6月份在韩国举办的首尔国际图书展上,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华章同人”)、韩国子音与母音出版集团以及法国菲利浦皮克尔出版社正式签署了“中韩法国际合作出版项目”协议,确立了中韩法三方出版机构在文化交流方面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也成为了华章同人参与中国文化“走出去”征途上的又一新的里程碑。  自从2005年华章同人第一次参与国际出版合作项目以来,将近十年的时间,随着所属的重庆出版集团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