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8-000-02
摘要 鸦片战争后,西方体育伴随着坚船利炮一起传进了中国,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形成了强烈冲击。在几个回合的较量后,迅速占领了中国的体育舞台,由此,中国传统体育随着社会转型也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嬗变过程。两种文化开始发生碰撞、冲击最终走向了融合。无不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体育价值观转换的阵痛与困惑。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西方体育 冲击
184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从这里开始,中国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部中国近代体育史,伴随着这个社会的痛苦转型,也历经血与火的历练。以鸦片战争为始点,西方体育文化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形成了强烈冲击。两种截然不同的体育观念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它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传统的体育观念,形成了新的体育格局”①。西方体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伴随着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一起传进了中国,对唯我独尊的大国地位和发达的古代文明形成了挑战,一种强烈的民族心理必然对外来文化予以抵制。胡适说:“凡受外力压迫越厉害,则这种拥护旧文化的态度越坚强”②,然而,“体育文化是一种不拒绝人的文化,它具有超越国界、地域的世界性特征,打破了地域环境与人文壁垒的体育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势态,即地域的、民族的体育文化将以丰富的个性,进行多元融合,相互吸纳、补充为一种新的世界体育文化模式,为世人所接受。③”
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传统体育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以儒家“天人合一”和“气一元论”为哲学基础,以保健性、表演性为基础模式,以崇尚礼让、宽厚、平和为价值取向的体育文化④。以孔子、孟子为主要代表的儒家文化主张“宁静致远”,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主张“清静无为”,“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傳统体育不过是我们悟道、求道的手段,武术的最高境界即是“道”。这种儒道思想的静止观念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支配地位,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这个体系曾让中世纪以前的世界为之羡慕;中国传统体育的许多形式在这期间通过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为西方所融汇。然而,在近代,当中国体育在一片歌舞升平中悠哉乐哉时,帝国主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天朝上国”的美梦,民族传统体育一夜之间被西方体育占据了半壁江山。失落、困惑,千年未变之困局终被打开。
“军国民主义教育,对传统体育当头一棒。”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生存危机日益深重,受尽欺压。屈辱的中国人为了救亡保种,积极投身于抵御外侮,振兴中华。一批社会精英“戎马将帅”有识之士深切地感到,只有激发和恢复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对国民实行军国民教育,振奋民心,寓兵于民,才能真正的实现中华民族由弱变强,扬眉吐气,重新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伟大理想。他们认为,拯救中华民族之法非实施“尚武”和“军国民教育”,重新铸塑民族精神才可以使中华民族强大起来,由此形成了清末民初的“军国民教育”思潮。
军国民教育者主要从近代中国颓废的局势出发,寻找一条救国的道路。一曰国民体质羸弱。梁启超在观看了日本人送别出征军人的情景后,感触殊深,写下了《祈战死》一文,充分表达了他对日本“入队之旗,祈其战死;从军之什,祝勿生还”这种举国一致的“好武雄风”⑤的崇敬之情。他希望全国同胞激其热诚、鼓其勇气、奋其雄心、练其筋骨、习于勇力、以改变国民‘奄奄敛手以待毙’、‘以自绥’、‘惫以座废’的精神状态。⑥”二曰国势不振。梁启超悲愤所言“恫夫中国民族不武也!神明华胄,开化最先,然二千年来,出面与他族相遇,无不挫折败北,受其窘屈,此实中国历史一大污点,而我国国民百事弥天之大辱也” ⑦。
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两难境地之下,也先后颁布一系列教育法令,提倡军国民教育,这反过来又推动了军国民教育的实施,促进了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发展。1902年,清朝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规定从蒙学(幼稚园)到高等学堂均开设“体操”课程。1903年,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个章程一直实施到清末。《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中学及高等学堂都开设“体操”科。“体操”课要求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不间断接受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知识,使“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在学校体育中得以具体体现,占居了体育教育的主导地位。
辛亥革命胜利后,军国民教育更加深入人心。1912年,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把军国民教育作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内容之一,并且论述了军国民教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他指出:“夫军国民教育者,与社会主义僻驰,在他国己有道消之兆。然在我国则强邻交逼,鱼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则如谓军国民教育者,诚今日不能不采者也。⑧”1912年1月,有《教育部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中也明确规定,“高等小学以上体操科应注意兵操。⑨”在学校体育中行“军国民”教育似乎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因此,1912年到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规定“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⑩”“壬子—癸丑学制”规定了各级学校的体操(体育)课内容。“初等小学首宜授适宜之游戏,渐加普通体操。”“高等小学校宜授普通体操,仍以时令游戏,男生加授兵式体操。”中学“体操分普通体操、兵式体操二种。大学分体操,兵式体操和游戏。
1915年前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卖国贼袁世凯接受了日本“廿一条”侵略条约,全国民心愤激。在这种情况下,“军国民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流行。社会各届人士不少提出学校增加兵操时间,练习射击,加授军事学,聘请军官充任体操教员。这样一来,兵操在一个时期内几乎完全代替了学校的体育。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才使许多中国人认识到“军国民主义”没有前途“公理必将战胜强权”。更因“五.四”前夕,思想解放运动的潮流,对“军国民主义”冲击很大。一些学校相继宣告废止兵操,将“体操”课改为体育课,课程内容也随之改为以田径、球类和游戏为主。直到1923年,北洋政府在《中小学课程草案》中,正式将体操更名为“体育科”,规定在中小学体育课中,一律剔除兵操内容。至此,学校体育才摆脱了“军国民主义”的影响。
1919年的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政治运动,同时也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就大力地批驳旧有的体育,竭力提倡新体育。恽代英就大声呼吁改良当时的体育,即“改偏枯的体育,为圆满的体育;改枯燥的体育为有兴趣的体育”11。五四运动中民主、自由、科学的精神也对体育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兵操为主的军国民体育思想的衰退和以欧美运动的田径、球类、游戏类活动方式的“实用主义体育思想”的开始兴起。
1922年北洋政府仿照美国学制指定和颁布了“新学制”(又叫“壬戌学制”),1923年公布的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正式将“体操课”改名为“体育课”,并扩大其实施范围,规定初中及高中分别加授卫生,生理等课。国民政府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公布的《国民体育法》中指出:“实施体育之方法,不论男女,应视其年龄及个人身体之强弱,酌量办理。12”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全国体育会议规定体育目标为:“培养国民以运动及游戏为娱乐之习惯”13。这些都体现了政府对自然体育的鼓励与支持。
自然主义体育者一是倡导“体育是本性教育的工具14。”认为体育和教育密不可分,体育就是教育,体育为教育服务。正如《体育文史》上一篇文章指出,“今日之体育必须合乎教育原则,必须努力使之合乎教育哲学及教育心理学,这样体育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途15。”二是强调自然活动,反对“人为活动”(体操等);三是主张个性的充分发展。体育是人类生活的经验和习惯,是生活的需要;体育要培养社会行为标准和民主自治精神;本能是身体活动的原动力体育活动必须是发展本能的活动通过体育可以培养学生各种生活的基在体育手段方面,自然体育思想强调自然活动,反对人为活动。自然体育学派认为,“人造体育”(体操)不适合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应该废除。四是重视妇女体育。提出“妇女解放”,“男女平权”,主张男女有平等受文化教育的权利,推动了中国近代女子体育运功的新发展。五是重视儿童教育。自然体育思想尤其注重儿童体育,可以说,自然体育思想是围绕儿童阐发的、以游戏为重点的“儿童中心主义”体育。他们认为从儿童是国民的基础,是国家的未来,要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出发来谈体育。体育走向自由活泼游戏法,以及接受户外的活动,让孩子让学生融人到大自然的怀抱。
★基金项目:本课题由贵州省民委、贵州师范大学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专项基金资助系列成果之一(课题编号:黔族201163016)。
注释:
① 陈晋璋.从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谈古近代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演进历程的异同[J].体育文史.1997.6:30.
② 胡适.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M].胡适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466.
③ 陈晋璋.从文化背景和犷民族心理谈古近代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演进历程的异同[M].
④ 于涛.社会转型与中国体育文化的三次转变.上海体育学院学报[J].1997(2).
⑤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类编[M].中华书局.1936:693,225.
⑥ 梁启超.新民说•论尚武•新民丛报[N].1902:28-29.
⑦ 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全国体总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中国近代体育文选.体育史料(第17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12.1:9.
⑧ 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368.
⑨ 陈景磐编.中国近代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⑩ 姜书阁.中国近代教育制度[M].商务印书馆.1939.10:16.
11 恽代英.学校体育之研究.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381.
12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著.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四川教育出版社. 78.
13 国民体育实施方案[N].大公报.1932.8.26:4.
14 袁敦礼.自然活动[N]..中国体育研究会编印.体育杂志.1927.1:1.
15 骆秉全.体育教育观初探.体育文史[M].1990.第5期(总第45期):21.
参考文献:
[1] 齐艳春.近代中西方体育的冲突与融合[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5).
[2] 谷枫,胡世君等.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3(12).
[3] 曹继红.近代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及其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8).
[4] 郑念军,乔全胜.分立、碰撞与融合——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之比较谈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J].山东体育科技.2000(3).
摘要 鸦片战争后,西方体育伴随着坚船利炮一起传进了中国,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形成了强烈冲击。在几个回合的较量后,迅速占领了中国的体育舞台,由此,中国传统体育随着社会转型也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嬗变过程。两种文化开始发生碰撞、冲击最终走向了融合。无不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体育价值观转换的阵痛与困惑。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西方体育 冲击
184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从这里开始,中国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部中国近代体育史,伴随着这个社会的痛苦转型,也历经血与火的历练。以鸦片战争为始点,西方体育文化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形成了强烈冲击。两种截然不同的体育观念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它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传统的体育观念,形成了新的体育格局”①。西方体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伴随着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一起传进了中国,对唯我独尊的大国地位和发达的古代文明形成了挑战,一种强烈的民族心理必然对外来文化予以抵制。胡适说:“凡受外力压迫越厉害,则这种拥护旧文化的态度越坚强”②,然而,“体育文化是一种不拒绝人的文化,它具有超越国界、地域的世界性特征,打破了地域环境与人文壁垒的体育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势态,即地域的、民族的体育文化将以丰富的个性,进行多元融合,相互吸纳、补充为一种新的世界体育文化模式,为世人所接受。③”
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传统体育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以儒家“天人合一”和“气一元论”为哲学基础,以保健性、表演性为基础模式,以崇尚礼让、宽厚、平和为价值取向的体育文化④。以孔子、孟子为主要代表的儒家文化主张“宁静致远”,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主张“清静无为”,“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傳统体育不过是我们悟道、求道的手段,武术的最高境界即是“道”。这种儒道思想的静止观念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支配地位,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这个体系曾让中世纪以前的世界为之羡慕;中国传统体育的许多形式在这期间通过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为西方所融汇。然而,在近代,当中国体育在一片歌舞升平中悠哉乐哉时,帝国主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天朝上国”的美梦,民族传统体育一夜之间被西方体育占据了半壁江山。失落、困惑,千年未变之困局终被打开。
“军国民主义教育,对传统体育当头一棒。”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生存危机日益深重,受尽欺压。屈辱的中国人为了救亡保种,积极投身于抵御外侮,振兴中华。一批社会精英“戎马将帅”有识之士深切地感到,只有激发和恢复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对国民实行军国民教育,振奋民心,寓兵于民,才能真正的实现中华民族由弱变强,扬眉吐气,重新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伟大理想。他们认为,拯救中华民族之法非实施“尚武”和“军国民教育”,重新铸塑民族精神才可以使中华民族强大起来,由此形成了清末民初的“军国民教育”思潮。
军国民教育者主要从近代中国颓废的局势出发,寻找一条救国的道路。一曰国民体质羸弱。梁启超在观看了日本人送别出征军人的情景后,感触殊深,写下了《祈战死》一文,充分表达了他对日本“入队之旗,祈其战死;从军之什,祝勿生还”这种举国一致的“好武雄风”⑤的崇敬之情。他希望全国同胞激其热诚、鼓其勇气、奋其雄心、练其筋骨、习于勇力、以改变国民‘奄奄敛手以待毙’、‘以自绥’、‘惫以座废’的精神状态。⑥”二曰国势不振。梁启超悲愤所言“恫夫中国民族不武也!神明华胄,开化最先,然二千年来,出面与他族相遇,无不挫折败北,受其窘屈,此实中国历史一大污点,而我国国民百事弥天之大辱也” ⑦。
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两难境地之下,也先后颁布一系列教育法令,提倡军国民教育,这反过来又推动了军国民教育的实施,促进了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发展。1902年,清朝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规定从蒙学(幼稚园)到高等学堂均开设“体操”课程。1903年,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个章程一直实施到清末。《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中学及高等学堂都开设“体操”科。“体操”课要求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不间断接受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知识,使“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在学校体育中得以具体体现,占居了体育教育的主导地位。
辛亥革命胜利后,军国民教育更加深入人心。1912年,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把军国民教育作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内容之一,并且论述了军国民教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他指出:“夫军国民教育者,与社会主义僻驰,在他国己有道消之兆。然在我国则强邻交逼,鱼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则如谓军国民教育者,诚今日不能不采者也。⑧”1912年1月,有《教育部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中也明确规定,“高等小学以上体操科应注意兵操。⑨”在学校体育中行“军国民”教育似乎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因此,1912年到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规定“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⑩”“壬子—癸丑学制”规定了各级学校的体操(体育)课内容。“初等小学首宜授适宜之游戏,渐加普通体操。”“高等小学校宜授普通体操,仍以时令游戏,男生加授兵式体操。”中学“体操分普通体操、兵式体操二种。大学分体操,兵式体操和游戏。
1915年前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卖国贼袁世凯接受了日本“廿一条”侵略条约,全国民心愤激。在这种情况下,“军国民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流行。社会各届人士不少提出学校增加兵操时间,练习射击,加授军事学,聘请军官充任体操教员。这样一来,兵操在一个时期内几乎完全代替了学校的体育。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才使许多中国人认识到“军国民主义”没有前途“公理必将战胜强权”。更因“五.四”前夕,思想解放运动的潮流,对“军国民主义”冲击很大。一些学校相继宣告废止兵操,将“体操”课改为体育课,课程内容也随之改为以田径、球类和游戏为主。直到1923年,北洋政府在《中小学课程草案》中,正式将体操更名为“体育科”,规定在中小学体育课中,一律剔除兵操内容。至此,学校体育才摆脱了“军国民主义”的影响。
1919年的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政治运动,同时也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就大力地批驳旧有的体育,竭力提倡新体育。恽代英就大声呼吁改良当时的体育,即“改偏枯的体育,为圆满的体育;改枯燥的体育为有兴趣的体育”11。五四运动中民主、自由、科学的精神也对体育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兵操为主的军国民体育思想的衰退和以欧美运动的田径、球类、游戏类活动方式的“实用主义体育思想”的开始兴起。
1922年北洋政府仿照美国学制指定和颁布了“新学制”(又叫“壬戌学制”),1923年公布的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正式将“体操课”改名为“体育课”,并扩大其实施范围,规定初中及高中分别加授卫生,生理等课。国民政府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公布的《国民体育法》中指出:“实施体育之方法,不论男女,应视其年龄及个人身体之强弱,酌量办理。12”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全国体育会议规定体育目标为:“培养国民以运动及游戏为娱乐之习惯”13。这些都体现了政府对自然体育的鼓励与支持。
自然主义体育者一是倡导“体育是本性教育的工具14。”认为体育和教育密不可分,体育就是教育,体育为教育服务。正如《体育文史》上一篇文章指出,“今日之体育必须合乎教育原则,必须努力使之合乎教育哲学及教育心理学,这样体育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途15。”二是强调自然活动,反对“人为活动”(体操等);三是主张个性的充分发展。体育是人类生活的经验和习惯,是生活的需要;体育要培养社会行为标准和民主自治精神;本能是身体活动的原动力体育活动必须是发展本能的活动通过体育可以培养学生各种生活的基在体育手段方面,自然体育思想强调自然活动,反对人为活动。自然体育学派认为,“人造体育”(体操)不适合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应该废除。四是重视妇女体育。提出“妇女解放”,“男女平权”,主张男女有平等受文化教育的权利,推动了中国近代女子体育运功的新发展。五是重视儿童教育。自然体育思想尤其注重儿童体育,可以说,自然体育思想是围绕儿童阐发的、以游戏为重点的“儿童中心主义”体育。他们认为从儿童是国民的基础,是国家的未来,要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出发来谈体育。体育走向自由活泼游戏法,以及接受户外的活动,让孩子让学生融人到大自然的怀抱。
★基金项目:本课题由贵州省民委、贵州师范大学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专项基金资助系列成果之一(课题编号:黔族201163016)。
注释:
① 陈晋璋.从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谈古近代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演进历程的异同[J].体育文史.1997.6:30.
② 胡适.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M].胡适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466.
③ 陈晋璋.从文化背景和犷民族心理谈古近代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演进历程的异同[M].
④ 于涛.社会转型与中国体育文化的三次转变.上海体育学院学报[J].1997(2).
⑤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类编[M].中华书局.1936:693,225.
⑥ 梁启超.新民说•论尚武•新民丛报[N].1902:28-29.
⑦ 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全国体总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中国近代体育文选.体育史料(第17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12.1:9.
⑧ 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368.
⑨ 陈景磐编.中国近代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⑩ 姜书阁.中国近代教育制度[M].商务印书馆.1939.10:16.
11 恽代英.学校体育之研究.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381.
12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著.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四川教育出版社. 78.
13 国民体育实施方案[N].大公报.1932.8.26:4.
14 袁敦礼.自然活动[N]..中国体育研究会编印.体育杂志.1927.1:1.
15 骆秉全.体育教育观初探.体育文史[M].1990.第5期(总第45期):21.
参考文献:
[1] 齐艳春.近代中西方体育的冲突与融合[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5).
[2] 谷枫,胡世君等.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3(12).
[3] 曹继红.近代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及其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8).
[4] 郑念军,乔全胜.分立、碰撞与融合——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之比较谈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J].山东体育科技.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