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发展的同时,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这也使得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无疑是最重要的工具,没有语言,何来交流?在使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我们必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给交流造成了困难,有的增加了交流的趣味性,很是值得我们研究。在这里,我选取了“跨文化交际中同一意思用词组句的表达差异”作为我的调查题目,对外国学生进行了实际调查,并结合英语学习的经验谈一谈我的看法。
去年下半年我以交换生的身份去了捷克帕拉茨基大学,并在那里参加了教学实习。这一实践使得我有机会接触到了很多外国学生,获得了包括视频在内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有美国人、捷克人、波兰人、韩国人等。以下举出一些我采访到的和大家所熟知的关于“同一意思用词组句的表达差异”的例子:
1、汉语里我们说某人“脑子进水了”,表示这个人行为举止不太正常,或者做了什么违背常理的傻事。波兰语的表达和我们一样;而捷克语的表达翻译过来却是“脑袋里长了草”;英语说的是“out of his mind”;韩语则是“丢了心智”或者“智力没有达到正常水平”。
2、中国人一直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说法,来表达在喜欢的人的眼里,对方不管怎么样都是完美无缺的,就像著名的美女西施一样。而韩语翻译过来则是“眼睛被花生皮遮挡住了(别的什么的都看不见)”;在捷克语表达是“he’s wearing a pair of pink glasses”(戴着粉红色的眼镜);同样的表达(戴着粉红色的眼镜)在波兰语却是另外一个意思,表示一个人过于乐观,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所有人都是好的,连一丝负面的东西都看不到,含贬义。
3、汉语中,我们用“巧手”来表示一个人的手很灵活,可以制作出很多东西,而在捷克语中同样意思的表达却是“golden hands”(金手),这也体现了中文和外语同一说法用词组句的表达差异。
4、在汉语中,我们有“有其父必有其子”这样的说法,同样的意思在捷克语中的表达是“apple doesn’t fall far from the tree(苹果掉下来离树也不会太远)”,韩语的表达翻译过来是“如果你种下红豆,便会得到红豆”,和我们的“种豆得豆”有些类似。
5、关于下大雨,我们中文一般用“倾盆大雨”或者“瓢泼大雨”来形容,捷克语中则是“像从壶里倒出来一样”,韩国的说法是“天上有个大洞”,这些都很相近,说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认识世界时,虽然某些方面有很大差异,但是还存在很多共识的。
6、在中国,如果妻子欺骗丈夫有了外遇,我们常常用“戴绿帽子”来形容被骗的丈夫。捷克语和波兰语说法一样,都是说他们的头上长了角(horn),英语中则是“have an affair”。还有一个不同点是,中文的戴绿帽子一般仅用于男性,而捷克语、波兰语和英语中表外遇的说法均适用于男女双方。
7、还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例子:很多中国人常常用“lover”来介绍自己的爱人或男女朋友,这在外国人看来是非常荒唐的。因为“lover”在英语中指“情妇/情夫”,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爱人。所以,在用于介绍自己的配偶或者男女朋友时只能用“husband/wife”“girlfriend/boyfriend”。这就体现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了解不同语言同一意思不同表达方式的重要性,如果不知道这些区别,很容易闹笑话或者造成误会。
8、另外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就是“亲戚关系关系”。传统的中国式大家庭往往人口众多,联系紧密,与之相对的称呼也就特别多,例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舅舅”“阿姨”“姑姑”“舅姥爷”“弟妹”“堂姐”“外甥”等等。这些复杂的称谓在外国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他们不理解也分不清楚这些称谓的区别,因为在英语中只有“grandma/grandpa”、“uncle/aunt”和“cousin”等,爷爷是grandpa,外公也是grandpa;表姐是cousin,堂妹也是cousin,他们的称谓语简单得多。所以,在用汉语与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交流时,表示亲属关系的词往往对理解对方意思造成很大困难,这也是同一意思用词组句差异的体现。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化必然是不同的,汉语与外语中同一意思用词组句的差异也很明显。这些差异虽说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一些困难,但也增加了交流的趣味性,更让人们感受到了语言的妙处。其实不管是哪种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地理、历史、社会制度、思想和行为习惯。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必须重视语言,通过语言去了解说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达到更友好、更有效地交流的目的。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去年下半年我以交换生的身份去了捷克帕拉茨基大学,并在那里参加了教学实习。这一实践使得我有机会接触到了很多外国学生,获得了包括视频在内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有美国人、捷克人、波兰人、韩国人等。以下举出一些我采访到的和大家所熟知的关于“同一意思用词组句的表达差异”的例子:
1、汉语里我们说某人“脑子进水了”,表示这个人行为举止不太正常,或者做了什么违背常理的傻事。波兰语的表达和我们一样;而捷克语的表达翻译过来却是“脑袋里长了草”;英语说的是“out of his mind”;韩语则是“丢了心智”或者“智力没有达到正常水平”。
2、中国人一直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说法,来表达在喜欢的人的眼里,对方不管怎么样都是完美无缺的,就像著名的美女西施一样。而韩语翻译过来则是“眼睛被花生皮遮挡住了(别的什么的都看不见)”;在捷克语表达是“he’s wearing a pair of pink glasses”(戴着粉红色的眼镜);同样的表达(戴着粉红色的眼镜)在波兰语却是另外一个意思,表示一个人过于乐观,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所有人都是好的,连一丝负面的东西都看不到,含贬义。
3、汉语中,我们用“巧手”来表示一个人的手很灵活,可以制作出很多东西,而在捷克语中同样意思的表达却是“golden hands”(金手),这也体现了中文和外语同一说法用词组句的表达差异。
4、在汉语中,我们有“有其父必有其子”这样的说法,同样的意思在捷克语中的表达是“apple doesn’t fall far from the tree(苹果掉下来离树也不会太远)”,韩语的表达翻译过来是“如果你种下红豆,便会得到红豆”,和我们的“种豆得豆”有些类似。
5、关于下大雨,我们中文一般用“倾盆大雨”或者“瓢泼大雨”来形容,捷克语中则是“像从壶里倒出来一样”,韩国的说法是“天上有个大洞”,这些都很相近,说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认识世界时,虽然某些方面有很大差异,但是还存在很多共识的。
6、在中国,如果妻子欺骗丈夫有了外遇,我们常常用“戴绿帽子”来形容被骗的丈夫。捷克语和波兰语说法一样,都是说他们的头上长了角(horn),英语中则是“have an affair”。还有一个不同点是,中文的戴绿帽子一般仅用于男性,而捷克语、波兰语和英语中表外遇的说法均适用于男女双方。
7、还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例子:很多中国人常常用“lover”来介绍自己的爱人或男女朋友,这在外国人看来是非常荒唐的。因为“lover”在英语中指“情妇/情夫”,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爱人。所以,在用于介绍自己的配偶或者男女朋友时只能用“husband/wife”“girlfriend/boyfriend”。这就体现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了解不同语言同一意思不同表达方式的重要性,如果不知道这些区别,很容易闹笑话或者造成误会。
8、另外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就是“亲戚关系关系”。传统的中国式大家庭往往人口众多,联系紧密,与之相对的称呼也就特别多,例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舅舅”“阿姨”“姑姑”“舅姥爷”“弟妹”“堂姐”“外甥”等等。这些复杂的称谓在外国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他们不理解也分不清楚这些称谓的区别,因为在英语中只有“grandma/grandpa”、“uncle/aunt”和“cousin”等,爷爷是grandpa,外公也是grandpa;表姐是cousin,堂妹也是cousin,他们的称谓语简单得多。所以,在用汉语与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交流时,表示亲属关系的词往往对理解对方意思造成很大困难,这也是同一意思用词组句差异的体现。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化必然是不同的,汉语与外语中同一意思用词组句的差异也很明显。这些差异虽说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一些困难,但也增加了交流的趣味性,更让人们感受到了语言的妙处。其实不管是哪种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地理、历史、社会制度、思想和行为习惯。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必须重视语言,通过语言去了解说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达到更友好、更有效地交流的目的。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