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训一只鹰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c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世纪中叶的一个秋天,天明如镜,太阳像一只瞳孔,温和地注视着秦岭深处的一座农家小院。
  屋檐下,奶奶正在穿辣椒,大紅公鸡和芦花鸡在墙角下找虫子。
  忽然,一只鹰携着风俯冲而下,一翅膀扇翻了芦花鸡。奶奶立即弹起,捡了一块砖头砸过去,竟然砸在了鹰的翅膀上。
  鹰再也飞不起来了。飞不起来的鹰连鹦鹉也不如。
  爷爷闻讯赶来,帮奶奶抓住了这只鹰,剪掉了它的钢喙和铁爪,一看,还是只雄鹰,就把它装进了铁笼子。
  奶奶从发髻上取下一根银簪子,在头发上鐾了鐾,指着鹰说:别用翅膀拍打笼子了,也别用嘴拧了,这笼子是铁丝做的,不,是太上老君的幌金绳做的,是专门用来套你们这些害人精的,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撞不开。有句话叫啥来着?哦,我记起来了,叫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不,遭报应了吧?要不,你咋能让我一个老婆子用砖头砸中?你给我老实说,你抓了多少鸡?
  鹰把翅膀拍在了笼子上,发出“叭”的一声。奶奶耳朵背,以为鹰说的是八,就指着鹰说:八个?这么多啊!我来问你,前年我的母鸡轱辘子是不是你抓的?去年我刚开始下蛋的白母鸡是不是你抓的?点头了,承认了是吧。今天你又来抓我的芦花鸡。仅仅我们一家,你就祸害了三次。还有,你老实交代,除了这八个,还有没有?
  鹰又把那只没有受伤的翅膀拍在笼子上,发出了“叭”的一声。
  还有八个?二八一十六,你害了十六条命啊!这十六只鸡要下多少蛋啊!这鸡屁股可是我们庄户人的小银行,我们就是用卖鸡蛋的钱来换油盐酱醋,买针头线脑小末零碎。你抓我们的鸡,就是抢我们的钱,抢我们的粮,就是土匪,就是违法犯罪。哎呀,我的芦花鸡啊——
  这天晚上,鹰一直拍打着笼子,用喙啄着笼子,吵得奶奶睡不着觉。第二天早上,奶奶看见鹰满身是血,翅膀和嘴上的血都凝成了血块,不知怎么竟可怜起这只鹰了。但鹰就是鹰,依然用凌厉的目光盯着奶奶。当奶奶靠近,它又开始用翅膀拍打笼子,用喙啄着笼子。
  奶奶看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拔下簪子在头发上鐾了鐾,指着鹰说:害人精,我问你另外一个问题,你为啥只抓母鸡,不抓公鸡?鹰张开翅膀,作了一个拥抱的动作。奶奶提高了声音:老实交代,要不我攮死你。鹰怯怯地张了一下嘴,发出了一声“叽啾”。奶奶立即怒不可遏:强奸?真不要脸!啥都要你情我愿,人家不愿意,你死皮赖脸干啥?还抱呀亲的,人家叫你亲了?叫你抱了?你把人家抓到树林子里干那种事情,末了又把人家害了。你这是流氓行为,是杀人灭口的杀人犯。你就和那个国民党王保长一样,家里有老婆,还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把村里的女人都糟蹋遍了。结果咋样?他还不是被关进了监狱,死在了监狱里。你呢,你这个坏东西,比保长还坏,今日被关进了笼子,也不得好死。
  三天以后,鹰不拍打笼子了,也不啄铁丝了,像是快要死了。奶奶对爷爷说:好歹是条命,给它喂点吃的吧。爷爷弄了一些肉皮,半碗水,放到笼子跟前。可鹰看也没看,一动不动。但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它竟把这些东西吃光喝光了。
  奶奶睥睨了鹰一眼,然后踮着一双小脚,在院子里转着,忽地转过身,用银簪子指着鹰说:咋不拍打笼子了?咋不咬铁丝了?咋不硬气了?你们这些没种的坏家伙,全都是些软蛋,脓包!我最瞧不起你们这些没脊梁骨的东西,半只眼也瞧不起你们。
  不知是在打瞌睡,还是听懂了奶奶的话,那只鹰一愣一愣的。
  后来奶奶就把那只鹰养了起来,铁爪长了给剪,钢喙尖了给剪。有人劝奶奶,把那只鹰打死算了。奶奶双手合十:阿弥陀佛,那是一条命啊。那人又说:不打死就放了,喂着多麻烦。奶奶又摇着头说:这会儿可不敢放它,放了它还会祸害人。
  这一养就是半年。
  来年二月,奶奶从庙会上回来,端着食物去喂鹰,看见鹰的目光温顺柔和,似乎还满含着祈求,就对爷爷说:把它放了吧,它也许会变好的。
  可是,当他们把笼子打开,鹰已经不会飞了,只用狐疑的眼睛看了看他们,就匆匆地钻进了荆棘丛里。
其他文献
地铁开往机场北方向。  他受刑般垂着头吊在拉环上。好不容易等到了一个空位,坐下,累得几乎虚脱。对面是一个拖着大行李箱的男子,他一直坐着,就那样一动不动地坐着。这家伙戴着黑框眼镜,体态微胖,有种慵懒与淡漠。一看就是上流人士,有钱有地位,要不在这种特殊时期还能坐飞机?而且对身边那几条又白又嫩的大长腿视而不见,连瞥一眼的兴趣都没有,一看就是美女玩腻了的人。  再看看自己,干一天活儿,攒了一身累,回去连个
期刊
剑带青锋,寒气逼人。剑为青铜剑,有年头,锈迹历历,却裸露于野。  青铜剑倒栽于黄土,锋尖直指苍天。少年牧鹅,赤裸的脚被尖锋刺伤,血染黄土。少年不甘,取锹而掘之。剑出,一把青铜剑,仅锋刃突出,剑身疏松,敲击,斑斑脱落,但青铜剑内核仍好。  少年拔剑向草,凡辣蓼、灰灰菜、苍耳、火把草纷纷倒伏。  少年大喊一声:好剑。又向鹅,鹅惊悚万分,大声呼出凄厉的叫声:嘎哦——嘎哦——嘎哦——原野回应,好久不曾落下
期刊
往白云山的路上,申小荷犹豫不决。她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让白主任和小黄找到那棵半枫荷。  一年前,申小荷参加省厅组织的珍稀植物调查,在白云山的林子里,发现了一棵半枫荷。  在珍稀植物的档案卡片里,都留有该物种发现者的姓名。因此,局办公室的白主任,直接找申小荷带路,再找那棵半枫荷。  白主任找半枫荷,完全是为了马局长。白主任打听到,半枫荷的根熬汤服下,可以治马局长的病。可半枫荷是珍稀树种,国家二级保
期刊
鸡死了,是方块3弄死的。  很多年之后,我依然记得梁阿远跟我说这句话时,直勾勾地盯着半空的眼神。他扯着白布条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红。白布条很快将被写上“大人千古”的字样,郑重其事地被挂上吊脚楼的房梁。  都什么时候了,还记得你那些鸡。我一向不喜欢听人诉苦,想要试图打断梁阿远的回忆。  为什么不?梁阿远反问我。天色的昏暗可以有效地掩盖我的不耐烦,我没有回答他。  不远处,戴着白色麻布高帽子的人们,正
期刊
张喜万是开酒坊的,酿酒、品酒,但他不嗜酒。  在古薛老街,张家、李家、孙家酒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张家贡酒,李家烧酒,孙家老酒,无论从色泽上,还是酒香上相比较,都毫不逊色,分不出魁首、榜眼、探花。斗酒大赛,张家、李家、孙家,并列酒状元。  明里分不出伯仲,暗中斗。张家、李家、孙家,各自吆喝自家的酒香,各夸各的酒好,好像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今日你掠夺我一座城池,明天我斩杀你一员大将。你施计蒋干盗书
期刊
费小安和程名胜是高中同学。  程名胜是做工程的老板,在费城建筑行业,多少有些江湖地位。偶尔,程名胜也会招集一些玩得还好,或者混得不错的同学聚餐。费小安不算玩得好的,但毕竟在机关工作,勉强算混得不错,一般也会在邀请之列。  同学中混得好的不多,程名胜算是翘楚了。  同学聚餐,坐位不用太讲究。程名胜是请客东家,一般坐主位,其他都是先来后到随意就坐。费小安低调,基本都在下首选个位置,喝酒吃菜,听着程名胜
期刊
老唐蹲在院中大红石上,借着惨白的月光,抓出一把干烟叶子,揉碎了,卷成旱烟筒,用嘴刚吧嗒几下,立刻满院子烟雾缭绕起来。  这是氾城六月底的天,闷热无风,知了也扯着嗓子,直剌剌叫不停。老唐是氾城老地下交通员,昨夜他接到一条死命令:护送译电员张弓去豫南根据地。  可不知怎么,消息被灰布褂(侦缉处)嗅到了,全城戒严,满大街乱叫乱咬,一时间,氾城,这个伏牛山麓的小城,风声鹤唳,像盖着盖子的大蒸笼,憋闷委屈。
期刊
北方的女子爱穿花棉袄儿,红红绿绿的一身往雪地里一站,甚是俏皮可人。  然而谁能想到这花袄儿竟是关东山上一个女土匪的名号,因那女匪平素喜穿一身花棉袄故此得名。  那女子早年也是良家女子,十七岁时被土匪掠上山来。当年老当家的已年过五十,得了这水嫩的女子,终日把在手里,十年不到就掏空了身子,不能再下山做活儿了。  花袄儿与老当家的虽无恩爱可言,却也学得了打枪杀人的本事,也曾随着绺子出来做了几趟活儿,几年
期刊
一个下着浓雾的早上,它跟我第一次打了声招呼。我是说我的房子——我居住在那儿,并在那里写字、读书、办公、会客的房子。  那天早上我起得比平时要早,这可能与前一晚的停电有关。起初我还有些不高兴,不停地咒骂供电公司和物业公司等等所有我能想到的和停电这码事相关的部门。后来我意识到这样做毫无意义,与其苦等来电,还不如直接上床睡觉来得实在。如此繁忙的一天使我配得上这样的休息,我想。更重要的是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期刊
当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那只看上去并无异样的麻雀不是一只普通的麻雀。  那天,首先吸引我注意的是那只麻雀的叫声。我放下手里正在清洗的白菜,一下就看到了那只麻雀。它正站在我家厨房窗外的防盗栏上,小小的脑袋不停地扭来扭去,将一声接一声的鸣叫扭出来。我甩甩手上的水,冲着窗玻璃,试图将它赶走,因为它的叫声尖锐而且持久,与噪音很接近了。然而令我吃惊的是,那只麻雀注意到了玻璃上的水迹,却并没有飞走,依然鸣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