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是混凝土箱梁整体质量的直接体现,其外观工艺的综合水平也反映出施工企业综合实力。本文简要探讨了预制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工艺措施,从而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预制箱梁;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一、工程概况
常嘉高速公路昆山段至吴江段是江苏省“五纵九横五联”高速公路网中“纵一”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穿越澄湖、白蜆湖、孙家荡、蛇舌荡以及汾湖等,路线全长约28.5km。由于规划路线穿越湖泊水荡较多,设计桥梁上部结构主要以预制箱梁为主,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预制箱梁的外观质量是全线质量控制的重点。下面笔者将针对预制箱梁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外观质量通病,以及外观质量控制的工艺措施作出一些总结。
二、预制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存在的问题
(1)空洞
箱梁截面构造尺寸较小,钢筋非常密集,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容易造成漏振而产生空洞。在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对于钢筋过密的部位可以采用直径较小的振捣棒进行震动,确保混凝土振捣密集。
(2)表面有钢筋显隐
拆模后,混凝土的外表面出现钢筋的隐形,其形状和箍筋的形状类似,显隐处的混凝土比其他部分的混凝土颜色浅淡,严重影响到箱梁的外观质量。产生钢筋显隐的原因主要是振捣时振动钢筋。箱梁钢筋骨架缺乏约束,自由度很大,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振捣棒振捣和施工人员踩踏都会扰动钢筋,这种扰动致使钢筋骨架产生较大幅度的摇晃,被振动的塑性混凝土受挤压而溢出砂浆并附在箍筋面上,从而出现保护层混凝土不匀密的现象,同时,这种不匀密的现象将使钢筋表面被水膜覆盖;若施工过程中,箍筋与主筋没有紧密连接,或者钢筋的骨架出现变形,偏移的情况,将导致箍筋凸起处的保护层不符合实际厚度,这两种情况的发生就会导致混凝土的表面有钢筋的显现现象。
(3)表面出现不规则的色斑、砂线
通常情况下,不规则的色斑、砂线多出现在模板拼缝痕迹处。箱梁的模板缝口不够平整,在拼接时,拼缝(上下对接或竖向合缝)质量较差,造成模板拼装后不平顺、有缝隙。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如果混凝土中的水渗入到拼缝里,而水泥没有渗入,则混凝土在凝结硬化后易形成色斑;若拼缝较宽,混凝土浇注时会产生漏浆现象,此处混凝土由于缺少水泥浆,砂子将沿着拼缝的方向露出混凝土表面,形成砂线,对于工作性能较差的混凝土拌合物,这种现象更明显。色斑的范围、色差的深浅以及砂线的宽度和深度随着渗水、漏浆的严重程度而不同。
表面色泽不够均匀。主要表现在梁体颜色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大部分集中在表面,比如黑斑、白斑、鳞纹等等。主要原因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有溅起的混凝土或者砂浆粘在模板的内表面,由于清理不及时,形成斑点;或者未充分的振捣,坍落度较大的混凝土由于自身重力原因,导致上下两层混凝土沉降不一致而出现鱼鳞纹;或者由于混凝土质量原因,没有形成质量较好的胶浆,造成骨料过于集中,从而造成黑斑或者白斑。
(4)表面存在麻面
一般产生于梁体顶端、马蹄斜面、翼板或者腹板的底部,是指在表面上出现大小不一的凹点(≤5mm)或者光亮度不够。主要原因在于截面钢筋较为紧密,腹板狭窄,造成排气困难和振捣棒插入困难,导致气泡不能够充分排出,造成残留;或者由于混凝土分层过厚以及浇筑速度过快等原因,造成气泡不能够及时排出;或者由于使用脱模剂不够合适,各道工序衔接不够紧密,造成污染或者变质。
三、提高预制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措施
(1)严把施工材料及模板质量
构件的外观质量问题,往往是由混凝土材料及模板工艺的质量控制不严造成的。混凝土材料及模板工艺的质量控制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选用产地相对固定且质量检验合格的砂、石集料和水泥品种,定期进行检测,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稳定和颜色一致。采取一次性大量购入的方式,尽量减少同一工程反复购料,因为供料厂家往往在不同批次的原料中,会产生定量的误差。
2、采用大面积定型钢模,特别是侧模,尽量减少拼装接缝(每组侧模中间只留1道操作接缝),对于接缝处缝处应加细打磨确保光滑顺畅,为提高混凝土梁板的表面平整度和光洁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分层浇注
分层浇注是指在混凝土拌合物尚未达到初凝状态时,即完成混凝土的分层拼茬和分段接茬。这就要求混凝土在浇注之前必须做好浇注方案的编制工作,保证混凝土的搅拌、运送能力能达到混凝土浇注施工进度的要求;同时,混凝土在浇注时,需考虑外界环境温度,避免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多以及过早初凝而形成冷接缝。当外界环境较高时,混凝土拌合物表面会由于失水过多而发生所谓“假凝”现象,此时,可先用振捣棒振动需要接茬的各部分,使出现假凝现象的混凝土重新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然后再进行浇筑,同时应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分层厚度控制在20~30cm范围之内,且混凝土浇注应做到依次、连续进行以及等厚浇铺。
(3)加强外观修补
修补主要针对拆模后的混凝土外观修补,重返把握修补的时间和材料两个关键环节,这个环节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拆模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混凝土强度达到8MPa~10MPa时,表现潮气重易粘料,拆模后立即进行修补;修补人员要有固定经验的人员,选择白水泥与普通水泥进行搭配,与打磨后的箱梁表面进行对比,使用颜色最为接近的一组进行修补,封闭细小的蜂窝,降低色差比例,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修补后不要立即养护,必须在充分晾干后进行,防止人为造成破坏。
(4)表面修饰和成品保护
表面修饰是在指拆模后,对局部的个别气泡偏多、混凝土表面浮污、沾皮等表面质量的缺陷处理。表面修饰的工作必须是要要在监理工程师允许的前提下才可慎重进行。一般方法为:拆模后即用掺加一定比例白水泥(掺量比例以与原混凝土表面颜色一致而定)的干粉进行表面擦抹修饰,以弥补混凝土表面局部缺陷,也不会因此覆盖和影响原混凝土的表面实质质量,到保证构件整体外观的美观。
这里提到的成品保护,主要是有两方面:一是防止在拆模出坑、吊运梁板过程中的对产品外观造成的损伤,应避免因缺棱掉角的修补伤痕;二是在后序工作中的压浆、浇水养护等都应尽可能地保持成品不被污染,外观的清洁度。
(5)梁板底面外观质量控制
梁板底面吊装后也属于永久性外露表面,因而其外观质量要求也较高。为保证梁板底表面质量,在制作工艺方面采用了混凝土底台加大面积钢板铺面等措施,但施工前期由于经验不足,涂脱模油过多及侧模支立后间隔时间过长等方面原因,造成底模污染较为严重,导致底面外观质量较差。为此,曾尝试过改用模板漆的脱模工艺。采用该工艺后,底面外观质量虽有较大改观,但仍存在出坑后局部沾皮等表面缺陷。同时,采用该工艺后箱梁生产预制周期加长,工期保障存在困难。
通过反复摸索实践,最终确定采用的工艺改进措施为:在每次确保底模清洁磨光后,用含少量柴机油的油布擦光,且混凝土浇筑前底模的停放时间不宜过长,这样就可保证构件脱模后具有上佳的外观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预制箱梁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控制,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分析,加以改进,对于预制箱梁的外观质量必须始终处于严格控制状态,力求达到“内实外美”的要求。提高预制箱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也就是在提升企业形象,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志刚,吴智勇,张卫东.预制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J].市政技术,2010,S1:125-126.
[2]袁玉峰,许永勇.浅谈如何提高预制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5:72.
[3]段然勇.提高预制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技术[J].华章,2011,28:342.
[4]杨卫忠.预制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工艺措施[J].山西建筑,2013,33:216-217.
【关键词】 预制箱梁;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一、工程概况
常嘉高速公路昆山段至吴江段是江苏省“五纵九横五联”高速公路网中“纵一”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穿越澄湖、白蜆湖、孙家荡、蛇舌荡以及汾湖等,路线全长约28.5km。由于规划路线穿越湖泊水荡较多,设计桥梁上部结构主要以预制箱梁为主,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预制箱梁的外观质量是全线质量控制的重点。下面笔者将针对预制箱梁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外观质量通病,以及外观质量控制的工艺措施作出一些总结。
二、预制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存在的问题
(1)空洞
箱梁截面构造尺寸较小,钢筋非常密集,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容易造成漏振而产生空洞。在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对于钢筋过密的部位可以采用直径较小的振捣棒进行震动,确保混凝土振捣密集。
(2)表面有钢筋显隐
拆模后,混凝土的外表面出现钢筋的隐形,其形状和箍筋的形状类似,显隐处的混凝土比其他部分的混凝土颜色浅淡,严重影响到箱梁的外观质量。产生钢筋显隐的原因主要是振捣时振动钢筋。箱梁钢筋骨架缺乏约束,自由度很大,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振捣棒振捣和施工人员踩踏都会扰动钢筋,这种扰动致使钢筋骨架产生较大幅度的摇晃,被振动的塑性混凝土受挤压而溢出砂浆并附在箍筋面上,从而出现保护层混凝土不匀密的现象,同时,这种不匀密的现象将使钢筋表面被水膜覆盖;若施工过程中,箍筋与主筋没有紧密连接,或者钢筋的骨架出现变形,偏移的情况,将导致箍筋凸起处的保护层不符合实际厚度,这两种情况的发生就会导致混凝土的表面有钢筋的显现现象。
(3)表面出现不规则的色斑、砂线
通常情况下,不规则的色斑、砂线多出现在模板拼缝痕迹处。箱梁的模板缝口不够平整,在拼接时,拼缝(上下对接或竖向合缝)质量较差,造成模板拼装后不平顺、有缝隙。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如果混凝土中的水渗入到拼缝里,而水泥没有渗入,则混凝土在凝结硬化后易形成色斑;若拼缝较宽,混凝土浇注时会产生漏浆现象,此处混凝土由于缺少水泥浆,砂子将沿着拼缝的方向露出混凝土表面,形成砂线,对于工作性能较差的混凝土拌合物,这种现象更明显。色斑的范围、色差的深浅以及砂线的宽度和深度随着渗水、漏浆的严重程度而不同。
表面色泽不够均匀。主要表现在梁体颜色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大部分集中在表面,比如黑斑、白斑、鳞纹等等。主要原因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有溅起的混凝土或者砂浆粘在模板的内表面,由于清理不及时,形成斑点;或者未充分的振捣,坍落度较大的混凝土由于自身重力原因,导致上下两层混凝土沉降不一致而出现鱼鳞纹;或者由于混凝土质量原因,没有形成质量较好的胶浆,造成骨料过于集中,从而造成黑斑或者白斑。
(4)表面存在麻面
一般产生于梁体顶端、马蹄斜面、翼板或者腹板的底部,是指在表面上出现大小不一的凹点(≤5mm)或者光亮度不够。主要原因在于截面钢筋较为紧密,腹板狭窄,造成排气困难和振捣棒插入困难,导致气泡不能够充分排出,造成残留;或者由于混凝土分层过厚以及浇筑速度过快等原因,造成气泡不能够及时排出;或者由于使用脱模剂不够合适,各道工序衔接不够紧密,造成污染或者变质。
三、提高预制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措施
(1)严把施工材料及模板质量
构件的外观质量问题,往往是由混凝土材料及模板工艺的质量控制不严造成的。混凝土材料及模板工艺的质量控制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选用产地相对固定且质量检验合格的砂、石集料和水泥品种,定期进行检测,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稳定和颜色一致。采取一次性大量购入的方式,尽量减少同一工程反复购料,因为供料厂家往往在不同批次的原料中,会产生定量的误差。
2、采用大面积定型钢模,特别是侧模,尽量减少拼装接缝(每组侧模中间只留1道操作接缝),对于接缝处缝处应加细打磨确保光滑顺畅,为提高混凝土梁板的表面平整度和光洁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分层浇注
分层浇注是指在混凝土拌合物尚未达到初凝状态时,即完成混凝土的分层拼茬和分段接茬。这就要求混凝土在浇注之前必须做好浇注方案的编制工作,保证混凝土的搅拌、运送能力能达到混凝土浇注施工进度的要求;同时,混凝土在浇注时,需考虑外界环境温度,避免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多以及过早初凝而形成冷接缝。当外界环境较高时,混凝土拌合物表面会由于失水过多而发生所谓“假凝”现象,此时,可先用振捣棒振动需要接茬的各部分,使出现假凝现象的混凝土重新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然后再进行浇筑,同时应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分层厚度控制在20~30cm范围之内,且混凝土浇注应做到依次、连续进行以及等厚浇铺。
(3)加强外观修补
修补主要针对拆模后的混凝土外观修补,重返把握修补的时间和材料两个关键环节,这个环节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拆模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混凝土强度达到8MPa~10MPa时,表现潮气重易粘料,拆模后立即进行修补;修补人员要有固定经验的人员,选择白水泥与普通水泥进行搭配,与打磨后的箱梁表面进行对比,使用颜色最为接近的一组进行修补,封闭细小的蜂窝,降低色差比例,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修补后不要立即养护,必须在充分晾干后进行,防止人为造成破坏。
(4)表面修饰和成品保护
表面修饰是在指拆模后,对局部的个别气泡偏多、混凝土表面浮污、沾皮等表面质量的缺陷处理。表面修饰的工作必须是要要在监理工程师允许的前提下才可慎重进行。一般方法为:拆模后即用掺加一定比例白水泥(掺量比例以与原混凝土表面颜色一致而定)的干粉进行表面擦抹修饰,以弥补混凝土表面局部缺陷,也不会因此覆盖和影响原混凝土的表面实质质量,到保证构件整体外观的美观。
这里提到的成品保护,主要是有两方面:一是防止在拆模出坑、吊运梁板过程中的对产品外观造成的损伤,应避免因缺棱掉角的修补伤痕;二是在后序工作中的压浆、浇水养护等都应尽可能地保持成品不被污染,外观的清洁度。
(5)梁板底面外观质量控制
梁板底面吊装后也属于永久性外露表面,因而其外观质量要求也较高。为保证梁板底表面质量,在制作工艺方面采用了混凝土底台加大面积钢板铺面等措施,但施工前期由于经验不足,涂脱模油过多及侧模支立后间隔时间过长等方面原因,造成底模污染较为严重,导致底面外观质量较差。为此,曾尝试过改用模板漆的脱模工艺。采用该工艺后,底面外观质量虽有较大改观,但仍存在出坑后局部沾皮等表面缺陷。同时,采用该工艺后箱梁生产预制周期加长,工期保障存在困难。
通过反复摸索实践,最终确定采用的工艺改进措施为:在每次确保底模清洁磨光后,用含少量柴机油的油布擦光,且混凝土浇筑前底模的停放时间不宜过长,这样就可保证构件脱模后具有上佳的外观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预制箱梁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控制,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分析,加以改进,对于预制箱梁的外观质量必须始终处于严格控制状态,力求达到“内实外美”的要求。提高预制箱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也就是在提升企业形象,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志刚,吴智勇,张卫东.预制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J].市政技术,2010,S1:125-126.
[2]袁玉峰,许永勇.浅谈如何提高预制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5:72.
[3]段然勇.提高预制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技术[J].华章,2011,28:342.
[4]杨卫忠.预制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工艺措施[J].山西建筑,2013,33: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