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中国成为贸易大国的进程
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发达国家为了获取综合竞争优势,只保留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环节,将产业链中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中技术含量低的生产制造环节,以及部分低端服务业大规模地向外转移。我国紧紧抓住这一全球化分工的机遇,承接了大量国际产业转移,通过吸收外资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持续上升,成为全球生产制造基地和各类制成品出口基地,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早已在人们的意料之中。
金融危机令贸易大国遭受重创,出口都受到很大的冲击,我国也不例外,但与德国相比受到的影响相对小一些。德国的出口产品多是装备制成品,汽车、机械制造业产品、化工产品、电子产品和钢铁制品的出口额几乎占到其出口总额的一半。我国出口产品更多的是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很多是生活必需品。在经济衰退时期,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一般难以削减,以投资品见长的德国出口遭受较大需求萎缩冲击,而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份额下降相对较小。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还实施了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出口企业能够在比德国竞争对手更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中经营。2009年随着外部需求的逐步复苏,以及美元的持续贬值,外贸出口在年底强劲反弹,出口规模超过了德国。
二、出口大国并非出口强国
一是出口总量第一,但人均出口额很小。我国经济规模虽然也是名列前茅,但人均收入却在大多数国家之后。与此类似,我国出口贸易虽然位居世界第一,但与德国和其他工业国相比,人均出口额显得很小。
据世界银行统计,2007年德国商品出口额达9691亿欧元(约合1.4万亿美元),按年中人口8227万人计算,人均17017美元;同年中国商品出口额12177.8亿美元,按年中人口131998万人计算,人均923美元,只是德国人均出口额的5.4%。
二是缺少自主名牌产品。根据美国《财富》杂志2008年公布的按营业额排序的世界最大500家企业中,前100名中德国有13个,而中国只有3个。从世界产业链分工来看,中国制造业是处于国际分工的较低级的层次上,主要占据组装环节,缺少国际认可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名牌产品,获利甚微。
三是研究与开发能力薄弱。我国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偏低。据世界银行统计,2006年德国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2%,中国为1.42%。虽然近年来我国也非常重视研究与开发,但与高收入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每百万人中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数只有德国的1/4。我国的外贸企业出口的产品由于技术达不到要求的标准被拒之门外的事屡见不鲜,研发能力的不足也是我国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是外贸产业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均很快,但是产业增长过程具有“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特征。根据世界银行2008年《世界发展指标》,我国上海总悬浮颗粒物73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53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碳53微克/立方米;北京总悬浮颗粒物8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9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碳122微克/立方米。德国法兰克福总悬浮颗粒物1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1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碳45微克/立方米;柏林总悬浮颗粒物2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18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碳26微克/立方米。
从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来看,高于中等收入国家。据世界银行统计,2004年以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单位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德国的6倍多。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稳定和人民生活,未来我国产业的发展将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
三、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是我国实质是出口加工基地。从对外贸易方式来看,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近10多年一直在51%以上,2007年以后这一比重有所下降,但是仍高于一般贸易比重。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除1993年为贸易逆差外,其余年份均有相当规模的顺差,但是贸易顺差并不等同于贸易利益,发达国家依靠研发设计和营销拿走了大多数利润,出口企业只是赚取制造环节的微薄利润。加工贸易产品占据我国出口产品的多数,但在加工贸易中获取的利润只有3—5%。
二是对外贸易集中度过高,出口的脆弱性大。虽然我国的贸易伙伴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苏联和东欧等少数国家,扩展到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对外贸易集中度过高,欧盟、美国、香港、日本和东盟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2009年中国在美国、日本、欧盟的市场份额高达16—22%,而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份额仅3—5%。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依赖国际资本和国外市场的需求保障,从出口总额来看,外商投资企业货物出口占全国货物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外商投资企业在研发决策、国外销售渠道等方面均受制于其母公司的发展战略,这种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被动的劣势地位,受国际市场波动冲击较大。据有关部门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就会下降5—6%。
三是我国是国际市场的商品制造大国,但不是国际品牌大国。我国从事外贸出口的企业很多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设备、关键部件、关键原材料等都高度依赖进口,生产的产品大多为低端产品,附加值低,出口商品缺少自主品牌。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品牌100强中没有一个中国品牌。我国自主品牌商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不到10%,出口的商品大部分是外资品牌,大量的出口产品都是使用消费国商标,进行贴牌生产,所获得的利润大部分被外国品牌商拿走,出口企业的发展受制于工业发达国家。
四、稳定出口规模,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一是调整出口贸易方式,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近年来,我国成为世界滥用贸易救济措施最大的受害国。获得“出口第一”的桂冠以后,很可能随之面临着更多、更大和更多样化的贸易保护主义风险。改善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风险,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方面要调整出口贸易方式,改变粗放型的扩张模式,将外贸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向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转变。改变企业在制造业的低端上分享微薄的利润的现状,由单纯加工制造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内容延伸,促进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另一方面要改变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的现状,发展更多的贸易伙伴,积极开拓新兴的出口市场。另外国家应该支持各类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培育扶持一批重点优势企业成为中国的跨国公司,政策性地扶持一部分产品销量大,又有成熟销售网络的低附加值加工企业,到人工成本较低的国家设厂生产,原来的出口也会随之转化为企业内部的贸易,可以有效地规避反倾销。
二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适应低碳经济发展。不久前召开的哥本哈根环境大会给我们发出了一个警示信号,国际经济即将进入低碳经济社会,未来的世界贸易发展必然要呈现出低碳化特征。为此,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必须要及时调整思路,彻底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加快培育战略型、领军型低碳绿色产业,健全和完善企业的环保安全标准,严格控制和防范通过加工贸易方式从境外转移来的污染。同时,要不断提高出口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推行绿色生产,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重视出口产品的环保和降低污染排放水平,走资源集约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适应世界贸易低碳化的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0年经济工作三项重点任务: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在这三项任务中,调整结构位居首位,而转变外贸模式则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和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规划,突出重点,扶持和帮助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成长,加大力度实现出口产品相关产业的升级换代,联合国际研发力量合力开发和利用先进适宜的新技术、创造自己的特色产品,继续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
由于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还将持续很长时间,短期内高附加值产品还无法在出口中占主导地位,外贸结构的调整优化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巨大变化,出口大国转为出口强国任重道远。
(姚丽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发达国家为了获取综合竞争优势,只保留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环节,将产业链中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中技术含量低的生产制造环节,以及部分低端服务业大规模地向外转移。我国紧紧抓住这一全球化分工的机遇,承接了大量国际产业转移,通过吸收外资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持续上升,成为全球生产制造基地和各类制成品出口基地,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早已在人们的意料之中。
金融危机令贸易大国遭受重创,出口都受到很大的冲击,我国也不例外,但与德国相比受到的影响相对小一些。德国的出口产品多是装备制成品,汽车、机械制造业产品、化工产品、电子产品和钢铁制品的出口额几乎占到其出口总额的一半。我国出口产品更多的是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很多是生活必需品。在经济衰退时期,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一般难以削减,以投资品见长的德国出口遭受较大需求萎缩冲击,而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份额下降相对较小。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还实施了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出口企业能够在比德国竞争对手更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中经营。2009年随着外部需求的逐步复苏,以及美元的持续贬值,外贸出口在年底强劲反弹,出口规模超过了德国。
二、出口大国并非出口强国
一是出口总量第一,但人均出口额很小。我国经济规模虽然也是名列前茅,但人均收入却在大多数国家之后。与此类似,我国出口贸易虽然位居世界第一,但与德国和其他工业国相比,人均出口额显得很小。
据世界银行统计,2007年德国商品出口额达9691亿欧元(约合1.4万亿美元),按年中人口8227万人计算,人均17017美元;同年中国商品出口额12177.8亿美元,按年中人口131998万人计算,人均923美元,只是德国人均出口额的5.4%。
二是缺少自主名牌产品。根据美国《财富》杂志2008年公布的按营业额排序的世界最大500家企业中,前100名中德国有13个,而中国只有3个。从世界产业链分工来看,中国制造业是处于国际分工的较低级的层次上,主要占据组装环节,缺少国际认可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名牌产品,获利甚微。
三是研究与开发能力薄弱。我国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偏低。据世界银行统计,2006年德国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2%,中国为1.42%。虽然近年来我国也非常重视研究与开发,但与高收入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每百万人中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数只有德国的1/4。我国的外贸企业出口的产品由于技术达不到要求的标准被拒之门外的事屡见不鲜,研发能力的不足也是我国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是外贸产业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均很快,但是产业增长过程具有“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特征。根据世界银行2008年《世界发展指标》,我国上海总悬浮颗粒物73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53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碳53微克/立方米;北京总悬浮颗粒物8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9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碳122微克/立方米。德国法兰克福总悬浮颗粒物1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1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碳45微克/立方米;柏林总悬浮颗粒物2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18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碳26微克/立方米。
从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来看,高于中等收入国家。据世界银行统计,2004年以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单位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德国的6倍多。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稳定和人民生活,未来我国产业的发展将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
三、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是我国实质是出口加工基地。从对外贸易方式来看,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近10多年一直在51%以上,2007年以后这一比重有所下降,但是仍高于一般贸易比重。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除1993年为贸易逆差外,其余年份均有相当规模的顺差,但是贸易顺差并不等同于贸易利益,发达国家依靠研发设计和营销拿走了大多数利润,出口企业只是赚取制造环节的微薄利润。加工贸易产品占据我国出口产品的多数,但在加工贸易中获取的利润只有3—5%。
二是对外贸易集中度过高,出口的脆弱性大。虽然我国的贸易伙伴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苏联和东欧等少数国家,扩展到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对外贸易集中度过高,欧盟、美国、香港、日本和东盟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2009年中国在美国、日本、欧盟的市场份额高达16—22%,而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份额仅3—5%。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依赖国际资本和国外市场的需求保障,从出口总额来看,外商投资企业货物出口占全国货物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外商投资企业在研发决策、国外销售渠道等方面均受制于其母公司的发展战略,这种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被动的劣势地位,受国际市场波动冲击较大。据有关部门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就会下降5—6%。
三是我国是国际市场的商品制造大国,但不是国际品牌大国。我国从事外贸出口的企业很多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设备、关键部件、关键原材料等都高度依赖进口,生产的产品大多为低端产品,附加值低,出口商品缺少自主品牌。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品牌100强中没有一个中国品牌。我国自主品牌商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不到10%,出口的商品大部分是外资品牌,大量的出口产品都是使用消费国商标,进行贴牌生产,所获得的利润大部分被外国品牌商拿走,出口企业的发展受制于工业发达国家。
四、稳定出口规模,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一是调整出口贸易方式,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近年来,我国成为世界滥用贸易救济措施最大的受害国。获得“出口第一”的桂冠以后,很可能随之面临着更多、更大和更多样化的贸易保护主义风险。改善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风险,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方面要调整出口贸易方式,改变粗放型的扩张模式,将外贸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向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转变。改变企业在制造业的低端上分享微薄的利润的现状,由单纯加工制造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内容延伸,促进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另一方面要改变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的现状,发展更多的贸易伙伴,积极开拓新兴的出口市场。另外国家应该支持各类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培育扶持一批重点优势企业成为中国的跨国公司,政策性地扶持一部分产品销量大,又有成熟销售网络的低附加值加工企业,到人工成本较低的国家设厂生产,原来的出口也会随之转化为企业内部的贸易,可以有效地规避反倾销。
二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适应低碳经济发展。不久前召开的哥本哈根环境大会给我们发出了一个警示信号,国际经济即将进入低碳经济社会,未来的世界贸易发展必然要呈现出低碳化特征。为此,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必须要及时调整思路,彻底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加快培育战略型、领军型低碳绿色产业,健全和完善企业的环保安全标准,严格控制和防范通过加工贸易方式从境外转移来的污染。同时,要不断提高出口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推行绿色生产,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重视出口产品的环保和降低污染排放水平,走资源集约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适应世界贸易低碳化的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0年经济工作三项重点任务: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在这三项任务中,调整结构位居首位,而转变外贸模式则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和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规划,突出重点,扶持和帮助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成长,加大力度实现出口产品相关产业的升级换代,联合国际研发力量合力开发和利用先进适宜的新技术、创造自己的特色产品,继续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
由于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还将持续很长时间,短期内高附加值产品还无法在出口中占主导地位,外贸结构的调整优化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巨大变化,出口大国转为出口强国任重道远。
(姚丽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