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人文知识分子的语文教师对人文精神的价值具有强烈的自觉意识,他们呼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尊重人的情感需要,弘扬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捍卫人的尊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培养完美的人格,使人文精神充分地张扬起来。
不错,语文教学的确需要加强这种体现人文精神审美价值的人文关怀。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也出现了将人文精神教育“伪圣化”的错误倾向。有一部分老师曲解人文精神的要义,以为“关心人的发展”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如果注重“语文的工具性”,那就是语文价值的沦丧。在这种“伪人文”思想的误导下,他们的教学。注重学生的能力,忽视学生的基础;注重教法的创新,忽视教法的继承;注重学生的“发展”,忽视语文教学的本质,把更多的目光聚集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判上,拔高了语文教学的要求,忽视了学习主体的实际状况,忽视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脱离语文的情境去进行貌似“人文”实则空洞的说教。何谓“人文”?《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人文的定义是:“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所以。“人文”突出体现在生命的关怀和文化的关怀中。但人文却不等于思想,思想则并非人本质的规定性,它只是人本质的充分性,人没有一定思想仍不妨碍人成为人。思想是精神的高级阶段,而精神则是思想的生命基础。精神比思想广泛得多、宏博得多、活跃得多。可惜的是,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仍有不少人把人文精神与思想教育划上等号,所不同的是把过去浓重的政治色彩“与时俱进”地换成了今天比较热门的话题。例如,有的老师在草草地让学生了解一下课文内容之后。便深挖教材中的微言大义,诱导学生亦步亦趋地走向教参中的答案,然后再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所见所闻,从不同的角度来验证由课文所引申出的思想内容的正确、崇高、神圣,最后老师和学生再来一次思想的升华,博得一节课的“圆满”结束。有的老师干脆在出示教学目标时,有意无意地暗示学生“学习什么什么精神、体会什么什么感情”。在“主题先行”的框架下,让学生带着脚镣跳舞,有如孙悟空再怎么跳,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样,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还是在老师划定的圈子里翻翻跟头罢了。更有甚者乃至专门为“人文”而“人文”,把“人”与“文”割裂开来,不是把语言文字的熏陶渐染与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处理得水乳交融,而是把一节完整的语文课孤立地划成截然不同的几块,把语言文字本身魅力的含英咀华抛到了九霄云外。我们认为,语文教学中进行的人文精神教育,必须克服这种“伪圣化”的倾向。一方面,要强调以生命精神、生命灵魂来反对和抵抗“技术化”,让人的崇高生命精神、庄严情感充沛地张扬起来;另一方面,又必须强调以人世精神、自由生活愿望,来反对和消解把人的精神宗教化、“伪圣化”,从而肯定人的多方面的自由生活欲求,使人的精神真正跃动起来。诚然,我们并不反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基于课文思想内容的思想教育,那是极其重要的教育。关键的是我们需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真正的思想教育,亦即真正的“人文精神”教育。这里所说的“人文精神”教育。大体分成两种——是“能指”的,基于语言文字本身内容的,即语言文字的动人韵律,美妙的笔形,朴素或华丽的辞采,积淀于语言文字本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等等;一是“所指”的,基于语言文字所负载的内容的,如对祖国的忠贞、对民族的热爱、对山川的赞美、对他人的热情、对全人类的博爱、对社会的责任、对集体的热忱、对母亲的报答、对爱情的真诚等等。这才是真正的人文!在语文教学中令人忧虑的是学生思想的贫乏苍白和情感的贫弱无力,而我们一方面明知造成如此尴尬境地的原因乃是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一方面却又把语言文字的学习与精神培养游离开来,如同把一个人的血肉分开,却还嚷着培养一个鲜活的生命一样缘木求鱼。要丰富学生的思想,强化他们的情感,壮化他们的精神,首先要弄明白造成其思想贫乏苍白、情感贫弱无力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归结为三点:一是“文以交际”的“技术化”训练思潮,总是千方百计地躲避着、消解着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另一个是市场经济、商业文化大潮所带来的肤浅、轻飘、颓废的社会人生意识在腐蚀着学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伪圣化”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所谓“人文精神”“教育”!
鉴于上述弊端,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语文教学必须克服人文精神教育的“伪圣化”倾向,大力弘扬体现人文审美价值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主体的自我创新精神,突出学生主体中的自我发展,以培养主体自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现语文课程功能的根本性转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和自我扩张的意识,他们竭力追寻主体的自我张扬,认识和思维处于极为活跃激荡的状态之中。随着自身的成长以及通过诸多媒体对社会有更多的接触和了解,他们的视野扩大了,思维的内容增多了。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谴词造句、谋局布篇的知识性理性经验上,以空洞的说教去进行所谓的人文关怀要通过教师的必要诱导和匡正,提升其思维平台,使其个性得以发展。例如在小说教学中,主题的丰富性、人物形象的多解性,常常被视为学生不可逾越的雷区,多以补充材料出现在教参里。其他各类文章的预习提示多是兵马未动,主题先行。这些东西,无疑对学生主体的自主认识、自主思维多所羁绊。对此,我们应以学生心理特征为契机,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已有认识和思维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辩识能动性,在平等对话和必要辩论中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知识性的理性经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张扬了人的精神。
那么,语文教学应当如何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塑造人文精神?我们认为,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人的发展,使人文关怀潜移默化地推进,从思维的、审美的角度人手,引导学习主体解决知识、认识、思维、乃至世界观的问题,养成其健全的个性和人格。为达此目的,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转型,即将教学行为从对“教”的关注转向对“学”的关注,从对“学”的关注进一步转向对“人”的关注,亦即不仅重视教,更应关注学;不仅重视学,更应关注人,更多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和个性发展。
“关注教”,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行为。其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学过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结果轻过程,重占有轻态度,重独自轻对话。三是以教为平台,优化教的设计。这种教学的实质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至多属于“改良式”的知识本位式教学,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关注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如何学,学得如何,如何学更有效。在具体的教学中则须经常性地了解学生的学情,研究学生的学法,认真设计学案,做到教为学服务,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思维的暴露过程,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的呈现、方法的引导和知识的形成规律上。这种以学为本的教学,最终的教学效果是学生愿学、会学。但这种教学充其量仍只能称是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或者师生互动合作走向教材,教与学仍被囿于课堂和教材的藩篱中,远远未能达到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最高理想。“关注人”,就是充分张扬人的个性,关注人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监测他们发现后的反思,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和步骤,自主、合作、探究成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从而让师生都成为“反思着”的人,因此而使教师善教、乐教,使学生善学、乐学。既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用“心”施教,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力求从“目中无人”到“心中有人”;又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关注学生因个性差异而形成的多元性发展。教学关注的焦点不应仅停留在教材和课堂上,更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让师生一起带着问题走向教材,走向生活,把学生看作是社会的人、生活的人和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得以充分发展,真正实现从传统的精英教育到关注学生“全人”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不错,语文教学的确需要加强这种体现人文精神审美价值的人文关怀。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也出现了将人文精神教育“伪圣化”的错误倾向。有一部分老师曲解人文精神的要义,以为“关心人的发展”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如果注重“语文的工具性”,那就是语文价值的沦丧。在这种“伪人文”思想的误导下,他们的教学。注重学生的能力,忽视学生的基础;注重教法的创新,忽视教法的继承;注重学生的“发展”,忽视语文教学的本质,把更多的目光聚集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判上,拔高了语文教学的要求,忽视了学习主体的实际状况,忽视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脱离语文的情境去进行貌似“人文”实则空洞的说教。何谓“人文”?《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人文的定义是:“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所以。“人文”突出体现在生命的关怀和文化的关怀中。但人文却不等于思想,思想则并非人本质的规定性,它只是人本质的充分性,人没有一定思想仍不妨碍人成为人。思想是精神的高级阶段,而精神则是思想的生命基础。精神比思想广泛得多、宏博得多、活跃得多。可惜的是,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仍有不少人把人文精神与思想教育划上等号,所不同的是把过去浓重的政治色彩“与时俱进”地换成了今天比较热门的话题。例如,有的老师在草草地让学生了解一下课文内容之后。便深挖教材中的微言大义,诱导学生亦步亦趋地走向教参中的答案,然后再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所见所闻,从不同的角度来验证由课文所引申出的思想内容的正确、崇高、神圣,最后老师和学生再来一次思想的升华,博得一节课的“圆满”结束。有的老师干脆在出示教学目标时,有意无意地暗示学生“学习什么什么精神、体会什么什么感情”。在“主题先行”的框架下,让学生带着脚镣跳舞,有如孙悟空再怎么跳,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样,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还是在老师划定的圈子里翻翻跟头罢了。更有甚者乃至专门为“人文”而“人文”,把“人”与“文”割裂开来,不是把语言文字的熏陶渐染与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处理得水乳交融,而是把一节完整的语文课孤立地划成截然不同的几块,把语言文字本身魅力的含英咀华抛到了九霄云外。我们认为,语文教学中进行的人文精神教育,必须克服这种“伪圣化”的倾向。一方面,要强调以生命精神、生命灵魂来反对和抵抗“技术化”,让人的崇高生命精神、庄严情感充沛地张扬起来;另一方面,又必须强调以人世精神、自由生活愿望,来反对和消解把人的精神宗教化、“伪圣化”,从而肯定人的多方面的自由生活欲求,使人的精神真正跃动起来。诚然,我们并不反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基于课文思想内容的思想教育,那是极其重要的教育。关键的是我们需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真正的思想教育,亦即真正的“人文精神”教育。这里所说的“人文精神”教育。大体分成两种——是“能指”的,基于语言文字本身内容的,即语言文字的动人韵律,美妙的笔形,朴素或华丽的辞采,积淀于语言文字本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等等;一是“所指”的,基于语言文字所负载的内容的,如对祖国的忠贞、对民族的热爱、对山川的赞美、对他人的热情、对全人类的博爱、对社会的责任、对集体的热忱、对母亲的报答、对爱情的真诚等等。这才是真正的人文!在语文教学中令人忧虑的是学生思想的贫乏苍白和情感的贫弱无力,而我们一方面明知造成如此尴尬境地的原因乃是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一方面却又把语言文字的学习与精神培养游离开来,如同把一个人的血肉分开,却还嚷着培养一个鲜活的生命一样缘木求鱼。要丰富学生的思想,强化他们的情感,壮化他们的精神,首先要弄明白造成其思想贫乏苍白、情感贫弱无力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归结为三点:一是“文以交际”的“技术化”训练思潮,总是千方百计地躲避着、消解着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另一个是市场经济、商业文化大潮所带来的肤浅、轻飘、颓废的社会人生意识在腐蚀着学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伪圣化”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所谓“人文精神”“教育”!
鉴于上述弊端,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语文教学必须克服人文精神教育的“伪圣化”倾向,大力弘扬体现人文审美价值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主体的自我创新精神,突出学生主体中的自我发展,以培养主体自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现语文课程功能的根本性转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和自我扩张的意识,他们竭力追寻主体的自我张扬,认识和思维处于极为活跃激荡的状态之中。随着自身的成长以及通过诸多媒体对社会有更多的接触和了解,他们的视野扩大了,思维的内容增多了。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谴词造句、谋局布篇的知识性理性经验上,以空洞的说教去进行所谓的人文关怀要通过教师的必要诱导和匡正,提升其思维平台,使其个性得以发展。例如在小说教学中,主题的丰富性、人物形象的多解性,常常被视为学生不可逾越的雷区,多以补充材料出现在教参里。其他各类文章的预习提示多是兵马未动,主题先行。这些东西,无疑对学生主体的自主认识、自主思维多所羁绊。对此,我们应以学生心理特征为契机,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已有认识和思维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辩识能动性,在平等对话和必要辩论中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知识性的理性经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张扬了人的精神。
那么,语文教学应当如何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塑造人文精神?我们认为,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人的发展,使人文关怀潜移默化地推进,从思维的、审美的角度人手,引导学习主体解决知识、认识、思维、乃至世界观的问题,养成其健全的个性和人格。为达此目的,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转型,即将教学行为从对“教”的关注转向对“学”的关注,从对“学”的关注进一步转向对“人”的关注,亦即不仅重视教,更应关注学;不仅重视学,更应关注人,更多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和个性发展。
“关注教”,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行为。其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学过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结果轻过程,重占有轻态度,重独自轻对话。三是以教为平台,优化教的设计。这种教学的实质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至多属于“改良式”的知识本位式教学,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关注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如何学,学得如何,如何学更有效。在具体的教学中则须经常性地了解学生的学情,研究学生的学法,认真设计学案,做到教为学服务,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思维的暴露过程,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的呈现、方法的引导和知识的形成规律上。这种以学为本的教学,最终的教学效果是学生愿学、会学。但这种教学充其量仍只能称是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或者师生互动合作走向教材,教与学仍被囿于课堂和教材的藩篱中,远远未能达到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最高理想。“关注人”,就是充分张扬人的个性,关注人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监测他们发现后的反思,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和步骤,自主、合作、探究成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从而让师生都成为“反思着”的人,因此而使教师善教、乐教,使学生善学、乐学。既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用“心”施教,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力求从“目中无人”到“心中有人”;又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关注学生因个性差异而形成的多元性发展。教学关注的焦点不应仅停留在教材和课堂上,更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让师生一起带着问题走向教材,走向生活,把学生看作是社会的人、生活的人和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得以充分发展,真正实现从传统的精英教育到关注学生“全人”发展的历史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