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定植或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t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儿童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定植或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得各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5月31日关于儿童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定植或感染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累计1501例样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下列变量是儿童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定植或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留置胃管(OR=4.91)、气管插管(OR=5.03)、中心静脉置管(OR=3.75)、留置导尿管(OR=4.11)、机械通气(OR=3.09)、重症监护室住院史(OR=2.39)、外科手术史(OR=3.22)、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史(OR=2.62)、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史(OR=3.82)、糖肽类抗生素使用史(OR=3.48)、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生素使用史(OR=2.87)、抗真菌药使用史(OR=2.48)、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史(OR=2.54)、生后1 min Apgar评分≤7分(OR=2.10).结论 侵入性操作、重症监护室住院史、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等抗生素使用史、生后1 min Apgar评分≤7分是儿童CRE定植或感染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产时抗菌药物预防(intrapartum antibiotic prophylaxis,IAP)治疗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对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early-onset neonatal sepsis,EONS)发生率及病原菌分布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GBS筛查阳性的494例孕产妇及其所分娩的526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孕产妇是否接受IAP治疗将新生儿分为IAP组(304例)和对照组(222例),比较两组间的各项临床指标、EONS发生率、血培养病原
目的 分析颅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DR及MSCT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7例颅面部FD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DR及MSCT检查.对患者所得DR及MSCT图像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种检查对颅面部FDB检出率.结果 MSCT对颅面部FDB检出率为98.50%,稍高于DR检查(95.52%),但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7例颅面部FDB患者中,71.64%(48/67)患者为多骨型,其余28.35%(19/67)为单骨型,无Albright综合征患者
目的 探讨胎粪污染羊水(meconium stained amniotic fluid,MSAF)无活力新生儿生后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吸引胎粪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柘城县人民医院入住新生儿科MSAF无活力病例,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无吸引胎粪条件病例为对照组,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吸引胎粪病例为吸引组.分析比较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neonatal 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气胸、肺出血
自2019年12月全球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截至2020年2月11日,我国内地共报告72314例病例,其中确诊病例44672例.医学影像检查已经成为快速诊断NCP疾病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在武汉地区.本文总结了深圳地区已明确诊断的NCP病例,从影像表现,影像分期,特殊人群的影像表现三方面进行说明,以期能够提高临床及影像医师对NCP的影像认识,减少误诊及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