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几天高考成绩基本上都出来了,几家欢乐几家愁,相比起统考生,艺考生和体育特长生可能会稍微轻松一点,但是大家也别眼红,人家那些特长也都是正儿八经付出努力学习和练习得来的。
在我国,艺考生和体育特长生的历史非常悠久,在科举的年代里,就有艺考生和体育特长生的存在,前者最出名的大概是宋徽宗时期招的一大批画师,而后者则更多一点,毕竟科举制度里面,是有武举这个分科的。
自打武则天称帝,于长安二年开设武科举考试,到清光绪二十七年终止武科举考试,历经唐、宋、金、明、清五朝1199年,出了不知多少武举人,这都是妥妥的特长生。而他们的考试内容,虽各朝多有变化增减,但大抵不离“弓刀石马步箭”。
所谓“弓刀石马步箭”,指的是开弓、舞刀、掇石、步射、马射,这五项内容。这五项内容以考察考生的射箭本领和膂力为主,其中射箭本领又包括射程和准头,总体而言综合了武技和身体素质的考核。
这几个考试项目的确定,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早在战争频繁的春秋战国,战争多是长距离的奔袭战、对阵厮杀的野战、强打硬攻的攻城战、快捷疾奔的追击战。这种战争方式要求士卒有强健的体能和持久的耐力。在面对面的厮杀过程中,力气大的兵将往往占据上风。于是,那时对兵将的挑选与训练内容就依照着增强体能和耐力,提高臂力和膂力的目标而定。例如春秋战国时名震天下的魏国武卒,训练方法是“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曰中而趋百里”。这是对体力、耐力、速度的高强度综合训练,相当于是魔鬼训练。
“拓關”、“扛鼎”则是古代军中练力和较力的方式。“拓关”是力举城门大木栓,“扛鼎”是力举青铜巨鼎。
一根城门栓“长一丈七尺,径三寸半”,得有百八十斤。至于青铜鼎,根据大小不同,重量也不等,我估计他们用来扛的应该是“升鼎”,大部分也是百八十斤,那种动辄几百斤的“镬鼎”,我相信有人能扛起来,但一定不会把它作为日常训练。当时,只有力能扛鼎之人,才有资格成为虎贲之士。而武士军将也多凭力大而勇冠三军,扬名天下。对士卒的武艺尚且如此要求,对军将的要求自然更高,比如项羽同学,他或许就是能够扛起“镬鼎”的高手。当然,兵法及谋略是选将的另一个条件。
而且春秋战国时期,弓弩的使用已非常广泛,各国军队普遍装备这种杀伤力大的远射程武器。战国初期,赵武灵王将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射技术引进,骑兵作为一个新兵种在战场上大显威风,史称“胡服骑射”。自那时起,骑射就在中原扎根。在整个冷兵器时代,骑马射箭技术从来没离开过军队,没离开过战争。至于女真人建立金朝,蒙古族人建立元朝,满族人建立大清朝,更是将骑射技术发挥到了极至。以至军队大量使用火器之后,仍要对士卒军将进行骑射训练及考核。例如清朝就要求火器营也必须“月习步射六次,骑射六次,马上技艺六次”。
所以 “弓刀石马步箭”,基本上就是整个冷兵器时代战争的需要,是战争方式对武技的选择。
唐朝,武则天称帝后,于长安二年开设武举制度,目的是“恐人忘战”,因此鼓励人们练武,常于“里闾间教人习射”。
唐朝武科,考试项目是长垛、马射、平射、步射、翘关。长垛指靶射,翘关是举重。这基本上是考察马步箭和臂力。
唐朝还设有马枪一项,考察马上使用兵器格斗的本领,“枪长一丈八尺,径一寸五分,重八斤”,驰马运枪刺木人靶,刺中四板或三板为上。还有负重一项,身负重五斛米(斛为古代计量容器,一斛为十斗,后改为五斗),“行二十步,皆为中第”。这是考察考生的体力和耐力。除此而外,还有掌握特殊兵器的附加项目,如筒射、机弩等。
唐朝武科举对考生最善良的一点是完全不考文化水平,但不善良的地方也有,唐朝不论文科举还是武科举,都极其看脸,有“材貌之选”的要求,考生中身材魁梧、伟岸、强健、壮实者优先。比如一代名相张九龄,就是因为风姿过人,被选中为“探花”,武科举则身高一米八以下的干脆没有资格参与殿试。
宋朝初年,因宋太祖是靠陈桥兵变当上皇帝的,深晓掌握兵权的重要,以己度人,对武将心存疑忌,所以一直不开武举。直到宋仁宗天圣八年才开武科。 在考试科目上,增加了策对,也就是考察考生的文化水平及对兵书战策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水平,对于武艺的考察则以马射、步射为主,辅以弩踏、刀枪器械。
“及上等者弓步射二石,弩踏四石五斗以上;及中等者弓步射一石七斗,弩踏四石以上;及下等者弓步射一石五斗,弩踏三石五斗以上。”。还有一说,即当时考试所用弓采用军队常备弓。而当时军队“凡弓分三等,九斗为第一,八斗为第二,七斗为第三;弩分三等,二石七斗为第一,二石四斗为第二,二石一斗为第三”,按照这个说法,可说降低了对考生臂力的要求。
宋代武科既考武艺,又考策论,是武科考制度的一大发展。但是,有很多武艺高强的人文化水平实在不够,看着一个个能手撕猛虎的壮汉纷纷落榜,朝廷实在舍不得,于是增加了“绝伦科”,专为这一类人设定,降低文科标准,加大武科难度。算是特长生里面的特长生。
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很多时候我们说历史是不说金朝的,只说唐宋元明清,但从历史角度来讲,金朝具备一个朝代所需要的各种特质,包括完备的朝堂和制度,他们也有武科举。女真是举族上下善于骑射的民族。骑马射箭既是他们的基本技能,也是他们谋生的手段。女真人灭掉北宋建立金朝后,为了保持民族特点、增强武力统治能力,金皇室严令女真人“不能闲习骑射”,“亦恐女真人废射也”。金朝武科考的武艺考察,也体现了对骑射技能的重视。
金朝武艺考察只有三项,即步射、马射和马枪。
步射,用一石力的弓,七钱重的箭,射一百五十步以外的箭靶,射十支箭。考察射箭的准确性。然后远射二百二十步以外的箭垛,射三支箭,以射中多寡定优略。这是考察射箭的力量。
马射,每五十步放置一高五寸余,长八寸余的卧鹿,也就是箭靶,设置三处,合一百五十步远,考生骑马以七斗力的弓驰射两次或三次,中箭算通过。
马枪,是在一百五十步内,每隔三十步左右错落放置一个三尺来高头顶五寸方板的木人靶,考生骑马持枪驰刺三个来回,看其刺落几个木板。金朝武科考除考武艺外,也考策对,这点与宋朝武科考相似。
到了元朝,蒙古族更是以骑射见长,“元起朔方,俗善骑射,因为弓马之利于取天下”。但建立元朝后,统治者担心汉人造反,不许汉人私藏兵器,不许汉人学习武艺,因此元朝没有设立以习武致仕的武科考。这也是我一直非常不喜欢元朝的原因之一,元朝的各种制度完全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好好地资本主义社会萌芽全被他们掐死了不说,差点改回了奴隶制社会。
直到明朝,武科举才重开,但明朝武科考开科较晚,主要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不赞成文武分途,他更希望培养文武兼备人才。在这种主导思想下,直到明憲宗天顺八年才颁布武举法,这已是明朝建国第96个年头了。而且虽然开科,却无殿试,直到崇祯主政,武举殿试才开,仅五科,明亡。
明朝的武科考重在弓马,兼取策论。开科时,初较骑射,二较步射,三试策论——考策两道,论一道。
万历时出于边疆告急急需武勇人才的考虑,有官员建议,在马步箭的基础上增加枪、刀、剑、戟、手搏的考试,增加测试营阵、地雷、火药等科目,增加测试兵法、天文、地理的科目,可惜未能实行,否则这种制度下脱颖而出的人才那就是真正的全能将才了。
崇祯四年辛未科,在马上箭、步下箭的基础上增加刀石考试。刀分三等:80斤、100斤、120斤;石也分三等:200斤、250斤、300斤。这是“弓刀石马步箭”的正式开始。
清朝是武科考的鼎盛时期,分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等级。考试分内场外场。内场考策论,外场考武艺。外场即弓刀石马步箭。
考试程序,头场马射、二场步射和技勇——硬弓、舞刀、辍石。三场为内场试策两篇,论一篇。
马箭,马道旁侧立箭靶,纵马两回发九箭,康熙时的定制是中三箭为及格,不足三箭不准参加步箭测试。
步箭,立射八十步外的布靶,发九箭,康熙时的定制是中两箭为合格,不足两箭不准参加技勇测试。乾隆时改为距靶三十步,发六箭,中两箭为合格,大大降低了标准。
技勇考试第一项是开弓。开弓,就是开拉力大的硬弓,硬弓指八个力、十个力、十二个力三种。考生自选硬弓,三次拉满为合格。
第二项举刀,刀分三等,即80斤、100斤、120斤。刀形如青龙偃月刀。考生任选一种刀,必须能在前胸后背舞刀花数次。
第三项掇石,石分三等,即200斤、250斤、300斤。考生任选一等石,或提起、或举起、或抱起,必须离地一尺,方算合格。
技勇三项必须有两项合格,才能进入三场 内试,参考策论。
基本上就是我们今天高考特长生的流程,先要考过了专业特长考试,高考的时候才能享受特长生待遇。
各朝武科考,本意基本都是选拔谙晓韬略,明习战阵,长于骑射,臂力过人,有克敌制胜之能,守土安边之策的将才。但在实际实行过程中,这些考试内容往往过分重视武艺的考核,轻视兵法的测验。更多选出来的只是身强力大、弓马高超,对兵书战策只是略懂的半文盲。
明末曾有举子发出“今日选将才乎,选家丁乎”的质疑。指出将才“须存将体,须识将略”。“至于骑射,虽武人所有事,到临阵之时,也全不恃此”。至于真能举石300斤,舞刀120斤,“有力诚有力,一旦遇敌,安所用之?”
纵观历史,也确是如此,各朝名将,出身武举的寥寥无几。只有一个唐朝郭子仪,实属凤毛麟角。宋朝狄青、韩世忠、岳飞,明朝俞大猷、戚继光等,都没有出身武举的资历。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科技的引进。战争形势逐渐由火器代替了冷兵器,到了清朝末年,“弓刀石马步箭”的武科考项目早已没有了实际意义,反而对讲求武备、选拔人才有所妨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不断有有识之士上书朝廷请求废止武科考。清光绪二十七年朝廷终于下诏:“谓武科一途,本因前明旧制,相沿已久,流弊滋多,而所习原弓、刀、石及马步射,皆与兵事无涉,施之今日,亦无所用,自应设法变通,力求实际。嗣后武生童考试及武科乡、会试,著即一律永远停止。”
至此,历经唐、宋、金、明、清五朝的武科考终于寿终正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