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防城港市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特征,探討防控对策。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防城港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2月19日共报告新冠肺炎病例19例,发病率0.2/10万,男女性别比1.38:1,发病年龄11岁~70岁;发病高峰在1月(73.68%)。结论疫情以输人性病例为主,呈多点式聚集性暴发,病例分布有以城市主干道沿线分布的趋势,实施“外防输人、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五早”“四集中”综合防控措施,及时有效防控疫情。
[关键词]:新冠肺炎;流行特征;边境地区;疾病控制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4-282-02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影响人民健康。为进一步了解防城港市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现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防城港市2020年新冠肺炎报告卡;人口资料来自防城港市统计局。
1.2病例定义新冠肺炎病例定义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和防控等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试行第三版、试行第四版、试行第五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试行第六版、试行第七版)。
数据处理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软件分
析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个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流行概况2020年1-2月共报告新冠肺炎病例19例,发病率0.2/10万,实验室核酸检测确诊19例(100%)。其中重症3例(15.79%),危重症3例(15.79%);聚集性病例4起10例(52.63%);无医务人员感染病例,无死亡病例。见表1。
2.2时间分布2020年1月、2月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2020年1月,报告14例(73.68%)。
2020年1月24日报告首例病例。确诊病例最早发病时间2020年1月13日。根据病例诊断与发病时间流行曲线,2020年1月21-24日是确诊病例发病高峰,之后发病数呈波动下降趋势;2020年2月2-5日报告确诊病例数最多,高达7例,之后报告病例数呈波动“下降,2020年2月19日后无确诊病例报告。见图1。
2.3人群分布19例病例中,男性11例(57.89%),女性8例(42.11%),性别比1.38:l;男性发病率(1.11/10万)高于女性(0.08/10万)。发病年龄11岁~70岁。
2.4地区分布(按病例现住址统计)港口区14例、防城区4例、东兴市1例。最新一例确诊病例地区分布在港口区,报告时间是2020年2月19日。全市4个街道办1个乡镇有发病,其中港口区渔洲坪街道办发病数,最多10例(52.63%)。输入性病例9例(47.37%),其中武汉籍病例5例(55.55%);本地病例10例(52.63%),其中本地一代病例6例(60%),本地二代病例4例(40%)。确诊病例以武汉籍输人性病例及与武汉籍或武汉居住地人员有接触史的本地病例为主。
2.5聚集性疫情聚集性疫情报告4起9例(47.37%),2020年1月2起5例(55.56%),2020年2月2起4例(44.44%)
2.6病原学监测实验室核酸检测确诊19例(100%);除防城港市上思县外,3个市(区)均有确诊病例。
3讨论
分析表明,2020年防城港市新冠肺炎疫情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呈多点式聚集性爆发,病例分布有以城市主千道沿线分布的趋势,局部地区呈较高强度流行、聚集性疫情,城区发病率高于乡镇,与新冠肺炎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城区人口流动性大、外来人口居多、人口密集易于传播等因素有关。
疫情防控面临五大方面风险因素:①境外疫情输人防控压力大风险高。防城港市地处西南边陲,沿海沿边,与越南接壤,两国经贸和人员往来极为频繁,境外人员人境众多,加大了传播风险。②国内主要疫区等中高风险区疫情输入风险高。确诊病例以武汉籍输人性病例及与武汉籍或武汉居住地人员有接触史的本地病例为主。国内中高风险区外地人员来港返港,国内疫情高、中风险地区人员复工、复产、复学及其形成的新的人群聚集,本地人员出差、旅行乘车、乘机,造成疫情输人风险提高。进人社区水平传播期以后社区聚集性疫情风险升高。③超长潜伏期潜在感染的密切接触者继续传播的风险。④存在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传播的风险。⑤存在确诊病例治愈出院后标本核酸复阳且不能排除具有传染性的风险。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启动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I级响应,科学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在不到2个月的较短时间就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成果,于2020年1月24日首次发生疫情,截止2020年2月19日累计报告19例确诊病例,截止2020年3月16日全部治愈,实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双清零”。2020年3月16日起保持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无库存疑似病例、无境外输人病例“四无”良好局面。采取的措施:①外防输人。早期外防武汉病例输入,织密织牢防控责任网、基层社区网、人口道口防控网、医疗救护网、物质保障网等“五张网”;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外防境外疫情输入,完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突出抓住海港口岸、陆地边境村屯、边境陆地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境外侨民返乡等“五个重点”防控。②内防扩散。精细化实施社区(农村)网格化管理,避免疫情反弹。③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五早”措施,坚持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四集中”原则,坚持中西医结合,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有效控制疫情暴发流行。④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完善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设施建设标准,建设边境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提升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⑤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抗疫爱卫“五大清洁行动”活动,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创造良好的疫情防控卫生环境。
作者简介:刘远文,主管医师。专业:卫生管理。
防城港市医学会会长,防城港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材料组组长
[关键词]:新冠肺炎;流行特征;边境地区;疾病控制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4-282-02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影响人民健康。为进一步了解防城港市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现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防城港市2020年新冠肺炎报告卡;人口资料来自防城港市统计局。
1.2病例定义新冠肺炎病例定义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和防控等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试行第三版、试行第四版、试行第五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试行第六版、试行第七版)。
数据处理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软件分
析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个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流行概况2020年1-2月共报告新冠肺炎病例19例,发病率0.2/10万,实验室核酸检测确诊19例(100%)。其中重症3例(15.79%),危重症3例(15.79%);聚集性病例4起10例(52.63%);无医务人员感染病例,无死亡病例。见表1。
2.2时间分布2020年1月、2月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2020年1月,报告14例(73.68%)。
2020年1月24日报告首例病例。确诊病例最早发病时间2020年1月13日。根据病例诊断与发病时间流行曲线,2020年1月21-24日是确诊病例发病高峰,之后发病数呈波动下降趋势;2020年2月2-5日报告确诊病例数最多,高达7例,之后报告病例数呈波动“下降,2020年2月19日后无确诊病例报告。见图1。
2.3人群分布19例病例中,男性11例(57.89%),女性8例(42.11%),性别比1.38:l;男性发病率(1.11/10万)高于女性(0.08/10万)。发病年龄11岁~70岁。
2.4地区分布(按病例现住址统计)港口区14例、防城区4例、东兴市1例。最新一例确诊病例地区分布在港口区,报告时间是2020年2月19日。全市4个街道办1个乡镇有发病,其中港口区渔洲坪街道办发病数,最多10例(52.63%)。输入性病例9例(47.37%),其中武汉籍病例5例(55.55%);本地病例10例(52.63%),其中本地一代病例6例(60%),本地二代病例4例(40%)。确诊病例以武汉籍输人性病例及与武汉籍或武汉居住地人员有接触史的本地病例为主。
2.5聚集性疫情聚集性疫情报告4起9例(47.37%),2020年1月2起5例(55.56%),2020年2月2起4例(44.44%)
2.6病原学监测实验室核酸检测确诊19例(100%);除防城港市上思县外,3个市(区)均有确诊病例。
3讨论
分析表明,2020年防城港市新冠肺炎疫情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呈多点式聚集性爆发,病例分布有以城市主千道沿线分布的趋势,局部地区呈较高强度流行、聚集性疫情,城区发病率高于乡镇,与新冠肺炎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城区人口流动性大、外来人口居多、人口密集易于传播等因素有关。
疫情防控面临五大方面风险因素:①境外疫情输人防控压力大风险高。防城港市地处西南边陲,沿海沿边,与越南接壤,两国经贸和人员往来极为频繁,境外人员人境众多,加大了传播风险。②国内主要疫区等中高风险区疫情输入风险高。确诊病例以武汉籍输人性病例及与武汉籍或武汉居住地人员有接触史的本地病例为主。国内中高风险区外地人员来港返港,国内疫情高、中风险地区人员复工、复产、复学及其形成的新的人群聚集,本地人员出差、旅行乘车、乘机,造成疫情输人风险提高。进人社区水平传播期以后社区聚集性疫情风险升高。③超长潜伏期潜在感染的密切接触者继续传播的风险。④存在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传播的风险。⑤存在确诊病例治愈出院后标本核酸复阳且不能排除具有传染性的风险。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启动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I级响应,科学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在不到2个月的较短时间就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成果,于2020年1月24日首次发生疫情,截止2020年2月19日累计报告19例确诊病例,截止2020年3月16日全部治愈,实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双清零”。2020年3月16日起保持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无库存疑似病例、无境外输人病例“四无”良好局面。采取的措施:①外防输人。早期外防武汉病例输入,织密织牢防控责任网、基层社区网、人口道口防控网、医疗救护网、物质保障网等“五张网”;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外防境外疫情输入,完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突出抓住海港口岸、陆地边境村屯、边境陆地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境外侨民返乡等“五个重点”防控。②内防扩散。精细化实施社区(农村)网格化管理,避免疫情反弹。③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五早”措施,坚持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四集中”原则,坚持中西医结合,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有效控制疫情暴发流行。④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完善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设施建设标准,建设边境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提升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⑤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抗疫爱卫“五大清洁行动”活动,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创造良好的疫情防控卫生环境。
作者简介:刘远文,主管医师。专业:卫生管理。
防城港市医学会会长,防城港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材料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