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在微课设计应用的探索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8939323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和依据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們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进入21世纪以来,微课程得到迅猛发展。2004年,英国开通了教师电视频道,该频道以15分钟左右的视频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得到广大教师的热烈欢迎,也积累了长达35万分钟的微视频资源库。两年后的美国高校也相继推出一系列微教学视频,如哈佛大学的《一个细胞的内部生活》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60秒视频讲座》,均获得了热烈反响。2007年,美国的萨尔曼·可汗创建了名震国内外的“可汗学院”网站,可汗通过简单的录制设备,录制10分钟以内的教学视频,并和网站上的学习者密切交流互动。2008年,美国开放大学推出微型教学视频《60秒探奇系列》。在同一年秋天,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一分钟的微视频》,由此有了《一分钟教授》的美誉,他也是公认的微课程最早创始人。
  在国内,微课的最早雏形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片段)。我国的微课程研究始于1985年爱陶发表的一篇论文——《什么叫微型课程》,这篇论文开创了我国学术界有关微型课程的研究先河。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微课程在国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猛和国内教育改革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内学术界纷纷关注微型课程,并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学术成果。2009年,广州大学的田秋华教授在《课程·教材·教法》上发表了《微型课程及其开发策略》一文,对微型课程的内涵和实践进行了分析,并且认为微课程应作为校本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形式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微课自2010年以来通过全国各地教育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各部门的推广,越来越多地被广大一线教师关注。2011年,针对传统40分钟的、全程实录式的教学课例制作成本高、参与面小、评审难度大、应用率低下的现状,佛山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开展首届全市中小学优秀微型教学视频课例征集活动,掀起了全国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热潮。2013年,西北师范大学的黄建军发表了一篇题为《论微课的设计与开发》的论文,该论文详细讲解了如何设计开发微课,为广大微课程设计研究者提供了设计思路和方法。
  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的,“双师型”指已取得讲师资格,并同时具有其他系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取得高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者。现行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①由国家出资的短期脱岗培训,其中“区培”“国培”就是其典型特征。②由个人自发自觉出资学习。这两种模式由于受到时间、空间和经费的制约,受益的教师人数不多,培养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而“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系列微课设计开发与实践应用的探索”这个课题研究就产生实际效果时,就可解决了上述问题。自从2012年9月5日刘延东副总理(时任国务委员)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建设好“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我们中职学校的宽带网络也在大力建设,目前,我们中职业学校的网络已经遍布校园,基本实现了刘延东副总理提出的“三通两平台”中的“宽带网络校校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现在较缺乏的就是“优质资源”,而我们现在做的研究就是建立优质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系列微课教学资源,通过网站、QQ平台、微信平台,使原来只有少数教师受益的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变成每个教师都可受益,而且不受时间、空间和经费的制约同时国家所花的经费大大降低。
  二、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微课设计应用可行性分析
  1.在经济层面是可行的
  微课的制作可以草根化。如一台电脑、SmoothDraw软件和手机就可以制作一个微课。微课的制作也可以专业化,这就需要电脑、录像设备,录音设备、灯光等硬件设备,其制作软件有PowerPoint2013 、Zoomit等,因此微课制作的投入经费不大。微课的使用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就能随时随地重复使用。因此,微课设计应用在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是可行的。
  2.在技术层面上是可行的
  我国自2010年以来通过全国各地教育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各部门的推广,微课已被广大教师所熟知,其制作流程和技术也得到推广。因此,各校可以针对本校教师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微课程教学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从而成为“双师型”教师。
  微课程的开发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掌握专业技能的人不会制作微课或开发的微课在技术上存在一些缺陷。但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各种各样的微课制作公司,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制作出质量水平高的微课。因此专业技能人才+微课制作公司能开发专业技能培养方面的微课程。
  3.在时间安排上是可行的
  学校里教师的岗位是比较固定的,而一年中教师教学任务是8~9个月,教师岗位确定教师一年学习时间短而零碎。中职教师要成长为“双师型”教师,技能培养是不可缺的部分。到企业或培训单位学习技能一般需要时间3个月到一年,这与教师的学习时间有冲突。
  微课程的學习是碎片化和个性化的学习,这里的碎片化学习指的是知识点的、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个性化是指学习者可以按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学习。
  因此中职教师可以自主安排时间进行微课程的碎片且个性化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或技能水平,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4.从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来看是可行的
  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是:新手—生手—熟手—能手—专家。现有培训机构或企业能让教师动手操作的时间比较短,而教师接收某一新知识、新技能需要时间去消化,往往刚成为生手,培训时间就到了,这让教师还没有完全所学习的技能就返校了,也就不能满足“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而通过把这些技能掌握的要求或操作规范要点制作成微课程,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后,再到培训机构或企业进行实践操作,这会缩短从新手到生手的培训时间,才能让教师通过培训或到企业实践学习就能成长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综上所述,通过微课设计应用来培养“双师型”教师从设备、技术层面、操作使用方面和学习上来看都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等.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
  [2]焦建利.漫话“三通两平台”之“学习空间人人通”[J].中国远程教育,2014(12):75-76.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其他文献
单片机技术是中职学校电子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培养出掌握单片机程序设计知识的实用型人才,必须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始终要突出以职业技术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适应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改革方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针对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研究如何将学生的专业与公共英语教学相
滑炒。是中国菜肴成菜技术中最常用的烹调方法。其主要的制作流程是将无皮.无骨.无刺、质地鲜嫩的动物类原科,经过刀工处理成为小型形状。经码味、上浆、入温油锅滑油断生捞出,再
摘 要:高中是学生学习任务繁重的阶段,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有目标、有针对性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质量。任务型的教学有利于推崇师生互动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有效方式的一种。以下是关于任务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的分析与探究。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意义  任务型教学法也称为任务驱动式教学,是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将应该教授的知识点隐含布置于单个或多个学习任务中,由此组织开展教学,它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
摘 要: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振兴乡村总体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依然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各方面必须认识到农村群众文化的需要,大力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方向和动力保障。  关键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问题;对策  一、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分析  1.文化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不高  尽管近几年各农村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的进步,
2017年4月,顺德区政府结合城市片区规划、产业布局特点以及社会发展需求,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和《顺德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17~2021)》为指导,创造性地实施了顺德特色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以下简称“集团化办学”),将“一镇一校”的办学格局进行重构,组建了定位清晰、错位发展的四大职教集团。   从
摘 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技工院校培养优秀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目前,即墨市高级技工学校针对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一体”模式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立足实际,积极创新,重点抓好企业合作、专业建设、培养方法、工作制度四项工作,实现了“校企合作、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
椰风凉瓜蟹原料:花蟹、苦瓜、蚝油、豆豉。制作:苦瓜剖开去籽待用;锅上火,加入水烧开后,加入盐、味精,将苦瓜入锅焯熟后捞起,切成菱形片,垫入盘中;将花蟹剖开,清洗干净后,入锅加入豆豉等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电视新闻事业不断发展,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故事化发展已经成为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大势所趋”。故事化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的优势是十分显著的,但为了保证该项工作的落实质量,必须制定相应的策略,如要贴近百姓生活、要还原事件真相等。文章围绕“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故事化传播”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促进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故事化;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传播方式  一、故事化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