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脑出血是近年来急性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及时预防和干扰脑出血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健康指导,降低脑出血患者的致残率和复发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报告通过对35例患者进行在治疗过程中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细致观察病情,使本组病人顺利接受治疗,减少了并发症发生,并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认为给予健康指导是临床护理重要措施,是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302-02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散性脑功能缺少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通常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约70%-80%的脑出血是由于高血压细小动脉硬化,因血压与骤升而发生血管破裂所致,脑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10万人口中年发病率60%-80%,急性期病死率30%-40%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随着当前社会的老龄化,居民活动过少,吸烟和快餐等危险因素的增加,脑出血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造成的危害也日趋严重,若积极预防将会使一半人免于脑出血的危害,因此积极开展脑出血的护理,及时预防和干扰脑出血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并保证患者在家庭和社会中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指导与健康教育,对降低脑出血患者的致残率和复发率,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总结2010年一年中我科脑外科收治脑出血患者35例,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得出相应的健康指导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组35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47.5岁,所有病例均经头部CT和脑脊液检查证实为脑出血,75岁以上年龄发病率为65-74岁组的1.6倍,为55-64岁组的4倍,为45-54岁组的8-9倍,为35-44岁组的30-50倍,男性脑出血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普遍高于女性1.6倍,研究表明:高血压是脑出血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可明显减少脑出血。
2 临床症状
本组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16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18例,脑膜刺激征15例,偏瘫10例,失语8例。
3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在本院脑科入院期间均接受脑科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止血、降颅压、解除脑血管痉挛、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及时对症支持疗法,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
4 脑出血可改变的诱因分析
根据本组病例临床资料分析,脑出血的诱发因素主要有情绪激动、突发用力、高血压、动脉硬化、吸烟、酗酒、血脂异常、心脏病、肥胖。
5 健康指导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使人们自觉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的健康。使人们具有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为我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之前,护士要收集资料,根据病情的轻重、心理状态、社会文化背景及病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程度,制定相应的指导计划,按照计划逐步实施。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的情绪和愿望,为病人提供准确科学的医护信息,以热情诚挚的态度取得患者的信任,从而进行有效的双向交流。
5.1保持稳定良好的情绪
指导病人学会自我调节,培养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教会患者家属乐观地照顾病人,不在病人面前表现出厌烦或焦虑不安等表情;注意一言一行对病人的心理刺激和影响,用婉转的方式告知病人病情的发展与转归,使其逐渐接受的过程。
5.2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4-6周,尽量减少搬动,避免剧烈运动
5.2.1向病人家属及意识清醒的病人说明卧床休息与疾病康复的厉害关系,以取得配合,指导病人床上使用便器,向患者耐心说明起床排便的危害,指导病人使用便器的方法,最终养成床上排便的习惯。
5.2.2 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及剧烈活动,必须做检查时动作轻移轻放,务必医护人员陪同指导病人家属掌握翻身的技巧,翻身时避免头部震动,以防再诱发出血。病情稳定后2小时翻身一次,可使用气垫床,防止褥疮的发生。
5.2.3 卧床4-6周后注意逐渐起床,先由卧位变为半卧位,每日上下午各一次,20分钟每次或根据情况适当延长,经过3-5天后无明显不适,可下床站立或扶床边走边动,逐步过度到独立活动。
5.3 避免引起血压和颅内医增高的因素
5.3.1 保持大便通畅,合理饮食、忌烟、酒,避免肥胖、控制体重,多食低脂高蛋白及丰富维生素饮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饮食中可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素饮食,各种新鲜蔬果,若3天未排便,要主动处理,可用缓泻剂或润肠剂避免用力排便。
5.3.2 预防肺部感染注意勿受凉,保持口腔清洁,按时翻身、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坠积性肺炎,避免用力咳嗽,造成颅内压增高,从而诱发脑出血。
5.3.3 进食速度不可过快,嘱病人细嚼慢咽避免呛咳引起再出血。
5.4已有肢体瘫痪及语言障碍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特别要持之以恒。
5.5向脑出血病人及家属介绍本病基本知识,对高血压患者要控制血压在160/90mmhg左右。血压下降幅度不宜过大,按医嘱服降压药,不可增减量切忌突然停药,避免血压忽高忽低,预防动脉硬化的形成。
5.6让家属知道病人在恢复期须承担的角色,并且要接受自己亲人给予躯体和精神方面的帮助,应掌握一些护理知识和护理技术,使病人尽早恢复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孟群,巩玉秀,郑修霞.社区护理学[J] 2008.3(1).
[2]谢庆环,邢立花,陈步凤.外科常见病护理与风险防范[J],2010,7(1):155~156.
[3]黄人健,李秀华.外科高级护理教程[J].2011.7(1):476~471.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302-02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散性脑功能缺少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通常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约70%-80%的脑出血是由于高血压细小动脉硬化,因血压与骤升而发生血管破裂所致,脑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10万人口中年发病率60%-80%,急性期病死率30%-40%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随着当前社会的老龄化,居民活动过少,吸烟和快餐等危险因素的增加,脑出血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造成的危害也日趋严重,若积极预防将会使一半人免于脑出血的危害,因此积极开展脑出血的护理,及时预防和干扰脑出血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并保证患者在家庭和社会中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指导与健康教育,对降低脑出血患者的致残率和复发率,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总结2010年一年中我科脑外科收治脑出血患者35例,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得出相应的健康指导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组35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47.5岁,所有病例均经头部CT和脑脊液检查证实为脑出血,75岁以上年龄发病率为65-74岁组的1.6倍,为55-64岁组的4倍,为45-54岁组的8-9倍,为35-44岁组的30-50倍,男性脑出血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普遍高于女性1.6倍,研究表明:高血压是脑出血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可明显减少脑出血。
2 临床症状
本组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16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18例,脑膜刺激征15例,偏瘫10例,失语8例。
3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在本院脑科入院期间均接受脑科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止血、降颅压、解除脑血管痉挛、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及时对症支持疗法,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
4 脑出血可改变的诱因分析
根据本组病例临床资料分析,脑出血的诱发因素主要有情绪激动、突发用力、高血压、动脉硬化、吸烟、酗酒、血脂异常、心脏病、肥胖。
5 健康指导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使人们自觉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的健康。使人们具有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为我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之前,护士要收集资料,根据病情的轻重、心理状态、社会文化背景及病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程度,制定相应的指导计划,按照计划逐步实施。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的情绪和愿望,为病人提供准确科学的医护信息,以热情诚挚的态度取得患者的信任,从而进行有效的双向交流。
5.1保持稳定良好的情绪
指导病人学会自我调节,培养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教会患者家属乐观地照顾病人,不在病人面前表现出厌烦或焦虑不安等表情;注意一言一行对病人的心理刺激和影响,用婉转的方式告知病人病情的发展与转归,使其逐渐接受的过程。
5.2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4-6周,尽量减少搬动,避免剧烈运动
5.2.1向病人家属及意识清醒的病人说明卧床休息与疾病康复的厉害关系,以取得配合,指导病人床上使用便器,向患者耐心说明起床排便的危害,指导病人使用便器的方法,最终养成床上排便的习惯。
5.2.2 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及剧烈活动,必须做检查时动作轻移轻放,务必医护人员陪同指导病人家属掌握翻身的技巧,翻身时避免头部震动,以防再诱发出血。病情稳定后2小时翻身一次,可使用气垫床,防止褥疮的发生。
5.2.3 卧床4-6周后注意逐渐起床,先由卧位变为半卧位,每日上下午各一次,20分钟每次或根据情况适当延长,经过3-5天后无明显不适,可下床站立或扶床边走边动,逐步过度到独立活动。
5.3 避免引起血压和颅内医增高的因素
5.3.1 保持大便通畅,合理饮食、忌烟、酒,避免肥胖、控制体重,多食低脂高蛋白及丰富维生素饮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饮食中可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素饮食,各种新鲜蔬果,若3天未排便,要主动处理,可用缓泻剂或润肠剂避免用力排便。
5.3.2 预防肺部感染注意勿受凉,保持口腔清洁,按时翻身、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坠积性肺炎,避免用力咳嗽,造成颅内压增高,从而诱发脑出血。
5.3.3 进食速度不可过快,嘱病人细嚼慢咽避免呛咳引起再出血。
5.4已有肢体瘫痪及语言障碍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特别要持之以恒。
5.5向脑出血病人及家属介绍本病基本知识,对高血压患者要控制血压在160/90mmhg左右。血压下降幅度不宜过大,按医嘱服降压药,不可增减量切忌突然停药,避免血压忽高忽低,预防动脉硬化的形成。
5.6让家属知道病人在恢复期须承担的角色,并且要接受自己亲人给予躯体和精神方面的帮助,应掌握一些护理知识和护理技术,使病人尽早恢复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孟群,巩玉秀,郑修霞.社区护理学[J] 2008.3(1).
[2]谢庆环,邢立花,陈步凤.外科常见病护理与风险防范[J],2010,7(1):155~156.
[3]黄人健,李秀华.外科高级护理教程[J].2011.7(1):47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