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环境对幼儿的主动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主题探究活动的开展赋予了环境创设新的意义。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结合小班主题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以“有生命力的环境”为抓手,笔者孩子们展开了一系列与“蛋”有关的有情感、有互动、立体的探究和体验。
关键词:环境; 生命力 ;小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虞永平说过:“课程游戏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儿积极投入活动过程并充分探索、交往与表现,是幼儿不斷丰富和发展新经验。”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我们结合小班主题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和孩子一起与环境“对话”,开展了一系列与“蛋”有关的有情感、有生命、有活力的故事。
一、趣味愉悦,追求互动“有情感”
在环境创设前,教师要做好研究与设计。所以主题开展前,我们创设了温馨美观的“鸡蛋家族”环境,吸引幼儿参与的同时,激发其与蛋宝宝互动的兴趣。
可爱的蛋宝宝对小班孩子来说熟悉又有趣,“护蛋行动”中和蛋宝宝一起吃饭、睡觉、游戏······与蛋的亲密接触让他们对这个“小生命”有了情感。“护蛋行动”后,受伤的蛋宝宝已被送入“诊所”(家中),毫发无损的蛋宝宝却被闲置了。这些鸡蛋如何处理?孩子们展开了讨论:“蛋宝宝可以留在班级吗?”“那剩下来的蛋宝宝住哪呢?”“蛋宝宝可以睡在我的小床上,我来照顾她!”“但我们玩游戏的时候就照顾不了蛋宝宝了!”“那我们可以帮蛋宝宝造一个房子呀,就造在我们班!” 家霓在蛋宝宝身上刷上红色和黄色,重合的地方显现出橙色,变成一颗双色蛋宝宝;一涵则选择了紫色和红色的颜料,用绕毛线的方法涂在蛋壳上,添上眼睛后格外有神。多彩的颜色,多样的花纹,小鸡一家穿上漂亮花花衣散步去啦!
《小小蛋儿把门开》主题开展初期,“护蛋行动”后,幼儿对蛋宝宝产生了特别的情感,很想“留”住蛋宝宝。在送蛋宝宝去诊所、给它造房子、做花衣的过程中,环境与课程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着。作为老师,当幼儿对一件事物产生兴趣时,能做的就是为其创设或提供足够的材料,支持幼儿“有情感”地与蛋互动,与环境互动,与课程互动。
二、自主创新,体验材料“有生命”
环境创设的主体是孩子,一方面,我们要提供适宜的材料,鼓励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另一方面,通过幼儿与材料、环境的互动来呈现其学习过程。
一天,涵涵从家里带来几只带着挂绳的玩具蛋,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挂在小鸡家,介绍道:“这是‘指路蛋’,鸡宝宝看到自己的蛋,就不会迷路,就像灯塔一样。”可是第二天,一涵发现他的“指路蛋”掉在了地上,碎了······
“怎样保护小鸡,不让别的动物伤害它?”诣宸把积木连接成长条,把两个轮胎并在一起做成围栏;一一给小鸡家搭了个水枪,说是等坏人来了,就会喷出水来;承希在围栏处装上了警报器;肉肉在小鸡家门前装上了变形摄像头,可以变换方向看“野猫”在哪里······“那看到野猫在哪里之后,我们又应该怎样来保护小鸡的安全呢?”俊轶边说边把他制造的新型武器搬上草坪,“这是鸡蛋保护变形车,等野猫进来的时候,拉开两边的扳手就可以变形”。家霓说:“我搭了霸王龙,绿绿的是摄像头,看到有坏人来了,警报就响了。反面还有橘黄色的枪,可以转过来击败坏蛋的。”······
搭建房屋围栏,美化小鸡家园;制造秘密武器,保护小鸡安全。在与各种材料、环境的交互中,孩子们主动发现、创造玩法、积累经验、体验成功。自己的问题得以解决,自己参与制作的作品美化了环境,孩子们以环境主人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加入探索、交流、表达、感受······一种归属感、责任感、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不断生长,赋予环境“有活力”
“对话”环境,创设一个能够让孩子自主参与并不断丰富的活动环境,能有效地让环境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从环境中渗透课程,从课程中生成环境,“润物细无声”中展现着环境的生命力和价值性。《小小蛋儿把门开》主题开展后期,幼儿仍对蛋宝宝兴趣不减,直到后期“春天的色彩”主题开展期间,孩子们还想到把春天的小树放在小鸡家,鸡宝宝一家在树上荡秋千,和蝴蝶蜜蜂捉迷藏;在“石头大玩家”主题开展期间,在小鸡家门前铺上石头小路,将自己在艺术区制作的“石头猫头鹰”放在路旁,动手动脑不断丰富着小鸡的家······围在边上一边欣赏一边骄傲地告诉同伴哪个是自己的作品,是用来干什么的,每一个小制作都有想法,看到自己的制作变成了一幅生动有趣的“趣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受着自己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小小蛋儿”的故事还未结束,伴随着孩子们边玩边说,环境和经验也在不断地更新中……
给孩子一些材料,让他们去动手;
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们去布置;
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们去讨论;
给孩子一点空间,让他们去想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环境; 生命力 ;小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虞永平说过:“课程游戏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儿积极投入活动过程并充分探索、交往与表现,是幼儿不斷丰富和发展新经验。”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我们结合小班主题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和孩子一起与环境“对话”,开展了一系列与“蛋”有关的有情感、有生命、有活力的故事。
一、趣味愉悦,追求互动“有情感”
在环境创设前,教师要做好研究与设计。所以主题开展前,我们创设了温馨美观的“鸡蛋家族”环境,吸引幼儿参与的同时,激发其与蛋宝宝互动的兴趣。
可爱的蛋宝宝对小班孩子来说熟悉又有趣,“护蛋行动”中和蛋宝宝一起吃饭、睡觉、游戏······与蛋的亲密接触让他们对这个“小生命”有了情感。“护蛋行动”后,受伤的蛋宝宝已被送入“诊所”(家中),毫发无损的蛋宝宝却被闲置了。这些鸡蛋如何处理?孩子们展开了讨论:“蛋宝宝可以留在班级吗?”“那剩下来的蛋宝宝住哪呢?”“蛋宝宝可以睡在我的小床上,我来照顾她!”“但我们玩游戏的时候就照顾不了蛋宝宝了!”“那我们可以帮蛋宝宝造一个房子呀,就造在我们班!” 家霓在蛋宝宝身上刷上红色和黄色,重合的地方显现出橙色,变成一颗双色蛋宝宝;一涵则选择了紫色和红色的颜料,用绕毛线的方法涂在蛋壳上,添上眼睛后格外有神。多彩的颜色,多样的花纹,小鸡一家穿上漂亮花花衣散步去啦!
《小小蛋儿把门开》主题开展初期,“护蛋行动”后,幼儿对蛋宝宝产生了特别的情感,很想“留”住蛋宝宝。在送蛋宝宝去诊所、给它造房子、做花衣的过程中,环境与课程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着。作为老师,当幼儿对一件事物产生兴趣时,能做的就是为其创设或提供足够的材料,支持幼儿“有情感”地与蛋互动,与环境互动,与课程互动。
二、自主创新,体验材料“有生命”
环境创设的主体是孩子,一方面,我们要提供适宜的材料,鼓励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另一方面,通过幼儿与材料、环境的互动来呈现其学习过程。
一天,涵涵从家里带来几只带着挂绳的玩具蛋,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挂在小鸡家,介绍道:“这是‘指路蛋’,鸡宝宝看到自己的蛋,就不会迷路,就像灯塔一样。”可是第二天,一涵发现他的“指路蛋”掉在了地上,碎了······
“怎样保护小鸡,不让别的动物伤害它?”诣宸把积木连接成长条,把两个轮胎并在一起做成围栏;一一给小鸡家搭了个水枪,说是等坏人来了,就会喷出水来;承希在围栏处装上了警报器;肉肉在小鸡家门前装上了变形摄像头,可以变换方向看“野猫”在哪里······“那看到野猫在哪里之后,我们又应该怎样来保护小鸡的安全呢?”俊轶边说边把他制造的新型武器搬上草坪,“这是鸡蛋保护变形车,等野猫进来的时候,拉开两边的扳手就可以变形”。家霓说:“我搭了霸王龙,绿绿的是摄像头,看到有坏人来了,警报就响了。反面还有橘黄色的枪,可以转过来击败坏蛋的。”······
搭建房屋围栏,美化小鸡家园;制造秘密武器,保护小鸡安全。在与各种材料、环境的交互中,孩子们主动发现、创造玩法、积累经验、体验成功。自己的问题得以解决,自己参与制作的作品美化了环境,孩子们以环境主人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加入探索、交流、表达、感受······一种归属感、责任感、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不断生长,赋予环境“有活力”
“对话”环境,创设一个能够让孩子自主参与并不断丰富的活动环境,能有效地让环境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从环境中渗透课程,从课程中生成环境,“润物细无声”中展现着环境的生命力和价值性。《小小蛋儿把门开》主题开展后期,幼儿仍对蛋宝宝兴趣不减,直到后期“春天的色彩”主题开展期间,孩子们还想到把春天的小树放在小鸡家,鸡宝宝一家在树上荡秋千,和蝴蝶蜜蜂捉迷藏;在“石头大玩家”主题开展期间,在小鸡家门前铺上石头小路,将自己在艺术区制作的“石头猫头鹰”放在路旁,动手动脑不断丰富着小鸡的家······围在边上一边欣赏一边骄傲地告诉同伴哪个是自己的作品,是用来干什么的,每一个小制作都有想法,看到自己的制作变成了一幅生动有趣的“趣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受着自己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小小蛋儿”的故事还未结束,伴随着孩子们边玩边说,环境和经验也在不断地更新中……
给孩子一些材料,让他们去动手;
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们去布置;
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们去讨论;
给孩子一点空间,让他们去想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