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香菱学诗》中林黛玉对香菱的指导为例,从抓住机会、培养信心;去芜存精、高屋建瓴;重视积累、遵循规律;穿针收线、以引为主等几个方面交流了对教师教学艺术的启示。
关键词:教学艺术;教育时机;认知规律
《香菱学诗》的故事出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原题是《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选入课本时,编者加了这样的题。学习这篇课文,我们除了叹服于呆香菱“苦志学诗”的认真和执着,也对林黛玉的教学艺术深感钦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仅就黛玉的教学艺术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抓住机会,培养信心
香菱“苦志学诗”由来已久,只因“平生遭际实堪伤”,所以只能“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搬进大观园后,先欲拜宝钗为师,但宝钗囿于规矩,不答应。香菱学诗的热情并未因此而消减,继而转拜黛玉:“好歹教给我做诗,就是我的造化了!”其意笃情切至此。孔子在谈到教育时机的时候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黛玉深谙此理,知道此时正是教香菱学诗的最佳时机,于是慨然应允:“既要做诗,你就拜我做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在香菱看来,吟诗作画本是小姐、公子们高雅华贵之举,所以对作诗,她是既羡慕又敬畏:“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同样怀有身世之悲的林黛玉深知香菱的顾虑。因此,一开始讲诗,黛玉培养她学诗的信心:“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你又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在学习作诗的过程中,黛玉始终悉心呵护着香菱的自信心,这从宝、黛二人对其作的评论中看得出来。例如,香菱第一首诗作好后,宝钗的评论是:“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而黛玉的评论是:“意思却有,只是措辞不雅。”如果宝钗的话给了香菱当头一棒的话,那么黛玉的话无疑给这个初学者增加了信心,让香菱有了继续学诗的勇气。自信心对于学生,特别是初学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教师能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抓住教学时机,不断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教学过程岂不轻松愉快?
二、去芜存精,高屋建瓴
有人给“教师”下了一个定义,说:“教师,其实就是一群喜欢自言自语的人所从事的职业。”这不能不说是道出了部份教师的尴尬,讲得太宽泛,讲得太繁复,讲得太啰嗦,我们有时候真的是在“自言自语”。如何作诗,这本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但林黛玉仅有一句话:“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寥寥数十字,既提出了“格调规矩”上的要求,又突出了“词句新奇为上”,可谓剔尽枝节,直奔要害。孔子在《雍也》中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香菱的才情智力,显然远在“中人以上”,所以林黛玉首先让她明白“取法乎上”的重要性。试问,今之教者,参照学生实情而增删教学内容,能达到林黛玉这样“一言以蔽之”功力的,能有多少?
三、重视积累,遵循规律
作诗,没有深厚的文学积累和独特的体验感悟是不可能的。林黛玉饱读诗书,制艺精湛,深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之理。请看她给香菱布置的作业:“我这里有《王摩洁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扬、谢、阮、瘐、鲍等人的看一看。”算起来,黛玉让香菱“揣摩透熟”的诗作有几百上千首,于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簿发”的古训便应验在香菱“精血诚聚”之时的“梦中所得”之中了。可贵的是,黛玉所布置的作业,风格迥异却层次分明,深浅有度而秩序渐进。王维的诗静谧恬淡,诗画合一,易学易懂,易入情境,当为初学者所爱;杜甫的诗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統一。”(《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1》第126页)他的诗能使读者“知其人”,“论其世”;李白的诗比喻生动,想象丰富,体裁自由,语言朴素,其张扬的个性与“返璞归真”的艺术表现会给读者很多创作上的借鉴和启发:黛玉最后推荐的是“陶渊明、应扬、谢、阮、瘐、鲍等人的”诗作,这些,是被李白评为“蓬莱文章建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的作品,清新俊朗,骨气端翔,已是“提高级”的范例了。黛玉这样的教学构思和安排,尊重认知规律,切合发展等级,在充斥功利教育的今天,很值得我们静心学习。
四、穿针收线,以引为主
在与香菱“研究讨论”的过程中,黛玉始终把自己看作一个参与者和指导者,牵引点拔,不断调动香菱的思维和表达激情:“共记得多少首?”“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你且说来我听”“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这些提问,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深藏心机,始终关注着香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引得香菱在“老师”面前口若悬河,如开讲坛,将自己学诗的阅读理解、感悟体验一一道出,如数家珍。连宝玉也听得赞不绝口:“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味’你已得了。”黛玉下“针”之处,不只是衔接和推动,也有渊源分流之功。当香菱垂青王维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两句时,黛玉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短短两句,便道出了诗歌创作的传承和借鉴。正因如此,在香菱的“梦中所得”中才有了“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这样的佳句。
曹雪芹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中展示了他广博的见闻学识和深厚的文学功力。而他在《香菱学诗》中写绝了林黛玉的教学艺术。林黛玉确实是个好老师,她用耐心和真诚,煞费苦心又不着痕迹地为香菱制定了一套学习计划,引导有方,让学诗这件难事也变得容易,使香菱凄苦而短暂的生命释放出最绚烂的光彩。她的教学艺术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材料。
参考文献
[1]杜甫的诗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1》第126页)
关键词:教学艺术;教育时机;认知规律
《香菱学诗》的故事出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原题是《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选入课本时,编者加了这样的题。学习这篇课文,我们除了叹服于呆香菱“苦志学诗”的认真和执着,也对林黛玉的教学艺术深感钦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仅就黛玉的教学艺术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抓住机会,培养信心
香菱“苦志学诗”由来已久,只因“平生遭际实堪伤”,所以只能“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搬进大观园后,先欲拜宝钗为师,但宝钗囿于规矩,不答应。香菱学诗的热情并未因此而消减,继而转拜黛玉:“好歹教给我做诗,就是我的造化了!”其意笃情切至此。孔子在谈到教育时机的时候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黛玉深谙此理,知道此时正是教香菱学诗的最佳时机,于是慨然应允:“既要做诗,你就拜我做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在香菱看来,吟诗作画本是小姐、公子们高雅华贵之举,所以对作诗,她是既羡慕又敬畏:“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同样怀有身世之悲的林黛玉深知香菱的顾虑。因此,一开始讲诗,黛玉培养她学诗的信心:“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你又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在学习作诗的过程中,黛玉始终悉心呵护着香菱的自信心,这从宝、黛二人对其作的评论中看得出来。例如,香菱第一首诗作好后,宝钗的评论是:“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而黛玉的评论是:“意思却有,只是措辞不雅。”如果宝钗的话给了香菱当头一棒的话,那么黛玉的话无疑给这个初学者增加了信心,让香菱有了继续学诗的勇气。自信心对于学生,特别是初学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教师能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抓住教学时机,不断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教学过程岂不轻松愉快?
二、去芜存精,高屋建瓴
有人给“教师”下了一个定义,说:“教师,其实就是一群喜欢自言自语的人所从事的职业。”这不能不说是道出了部份教师的尴尬,讲得太宽泛,讲得太繁复,讲得太啰嗦,我们有时候真的是在“自言自语”。如何作诗,这本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但林黛玉仅有一句话:“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寥寥数十字,既提出了“格调规矩”上的要求,又突出了“词句新奇为上”,可谓剔尽枝节,直奔要害。孔子在《雍也》中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香菱的才情智力,显然远在“中人以上”,所以林黛玉首先让她明白“取法乎上”的重要性。试问,今之教者,参照学生实情而增删教学内容,能达到林黛玉这样“一言以蔽之”功力的,能有多少?
三、重视积累,遵循规律
作诗,没有深厚的文学积累和独特的体验感悟是不可能的。林黛玉饱读诗书,制艺精湛,深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之理。请看她给香菱布置的作业:“我这里有《王摩洁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扬、谢、阮、瘐、鲍等人的看一看。”算起来,黛玉让香菱“揣摩透熟”的诗作有几百上千首,于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簿发”的古训便应验在香菱“精血诚聚”之时的“梦中所得”之中了。可贵的是,黛玉所布置的作业,风格迥异却层次分明,深浅有度而秩序渐进。王维的诗静谧恬淡,诗画合一,易学易懂,易入情境,当为初学者所爱;杜甫的诗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統一。”(《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1》第126页)他的诗能使读者“知其人”,“论其世”;李白的诗比喻生动,想象丰富,体裁自由,语言朴素,其张扬的个性与“返璞归真”的艺术表现会给读者很多创作上的借鉴和启发:黛玉最后推荐的是“陶渊明、应扬、谢、阮、瘐、鲍等人的”诗作,这些,是被李白评为“蓬莱文章建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的作品,清新俊朗,骨气端翔,已是“提高级”的范例了。黛玉这样的教学构思和安排,尊重认知规律,切合发展等级,在充斥功利教育的今天,很值得我们静心学习。
四、穿针收线,以引为主
在与香菱“研究讨论”的过程中,黛玉始终把自己看作一个参与者和指导者,牵引点拔,不断调动香菱的思维和表达激情:“共记得多少首?”“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你且说来我听”“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这些提问,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深藏心机,始终关注着香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引得香菱在“老师”面前口若悬河,如开讲坛,将自己学诗的阅读理解、感悟体验一一道出,如数家珍。连宝玉也听得赞不绝口:“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味’你已得了。”黛玉下“针”之处,不只是衔接和推动,也有渊源分流之功。当香菱垂青王维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两句时,黛玉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短短两句,便道出了诗歌创作的传承和借鉴。正因如此,在香菱的“梦中所得”中才有了“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这样的佳句。
曹雪芹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中展示了他广博的见闻学识和深厚的文学功力。而他在《香菱学诗》中写绝了林黛玉的教学艺术。林黛玉确实是个好老师,她用耐心和真诚,煞费苦心又不着痕迹地为香菱制定了一套学习计划,引导有方,让学诗这件难事也变得容易,使香菱凄苦而短暂的生命释放出最绚烂的光彩。她的教学艺术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材料。
参考文献
[1]杜甫的诗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1》第1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