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职业院校要想开展好德育工作,必须抓好观念、模式、评价、队伍四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 德育工作 方法
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的具体反映,是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途径之一。在这一模式下,各个职业学校都对德育工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笔者从中也发现了德育工作的很多不足,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观念落后——缺少开放性,模式守旧——缺少创新性,评价单一——缺乏综合性,队伍杂乱——缺乏统一性。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谈谈如何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人才。
一、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以开放性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内涵
随着衡水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衡水市政府将职业教育放在了優先发展的地位。但必须承认,与衡水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相对应的衡水市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观念还比较落后。例如,在落后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常常以安全为由,怕学生走出校园后,一旦出现人身伤害等事件不好向学生家长交代,从而墨守陈规,将学生禁锢在学校内。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培养出来的所谓“人才”就容易存在某种欠缺。第一,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会造成学生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脱节;第二,基于同样的原因,会增加学生就业的难度,这也是对学生最大的伤害。毕竟,脱离了实践环境,是培养不出技能人才的。这就决定了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职业院校必须改变关门搞德育的工作模式。
因此,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德育工作者(包括班主任老师、任课教师等)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学生入学之初即要统筹安排、全盘规划,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去参与社会实践,而不是只在实习阶段才去参加社会实践。这种实践参与一般有两种途径,即建立固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与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衡水科技工程学校为例,学校与多家大型企业合作,建立了微电子技术与器件制造、焊接加工、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工艺美术等六个校外实践基地。这样师生可以通过合作交流,以班级为单位,分批次走出去,深入校外实践基地,通过技能鉴定、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活动,开展相关的德育教育,让学生直观而清楚地感受到社会与企业对岗位人才技术、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认知真实的职业环境与职业实践及其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与价值,受到基本的技能训练,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培养职业道德。
同时,衡水科技工程学校还在校内定期组织相关专业的技能大赛以及各种校园文化活动。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适时组织学生开展相关专业的社会调查,配合某些社会性大型活动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参与某些企业组织的企业职业精神拓展训练活动或模拟自组活动,参与企业的某些业务活动等。这对于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发展与社会、企业经济发展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摒弃旧模式,运用新方法,以创新性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品味
2010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战略主题是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体到职业教育,《纲要》在第六章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在同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也提出:“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这些政策、要求和精神成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指路明灯。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衡水市的职业院校与一些大中型企业合作,不同程度、不同阶段地进行着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德育模式创新研究。如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共同建设产业文化,加大产业文化教育力度,把产业文化的精髓与学校专业课程实践环节进行融合,以最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价值观;强化工作价值观教育,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品位。
三、拒绝单一模式,服务学生,以综合性构建学校德育评价机制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校德育工作,做好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是应有之意,顺应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服务学生的成长与就业,也是一种必然。这就要求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机制必须在学校德育课程与德育管理评价之外,增加学生自我评价环节以及企业对学生的评价环节,并且要加大这两个评价环节的分量,以真正使德育评价更加趋向于客观与真实,使评价主体与评价内容双双实现多元化。
首先,德育评价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现代教育观念的认为,学生不再仅仅是被评价的对象,还应是评价的主体。一旦学生真正成为评价自我的主人,就会激发与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让他们主动地树立自我德育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它。其次,德育评价应着重评价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能力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唯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再次,德育评价的载体应是学生的社会实践,并应成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评价过程中,适当增加企业评价的分量是非常必要的,要力求把学生在实习工作中表现全方位地呈现出来,并纳入评价视野。惟有如此,才能体现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最终目的,体现评价的综合性。
四、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以整体性提升德育队伍水平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部分职业院校的德育教师队伍结构不优、力量不足、认识不一、水平不高,这就难免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较长时间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成为学校工作发展的短板。
针对这些问题,一些学校采取了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一是采取全员学习的方式,提高教师队伍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包括: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选聘德才兼备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并兼任德育辅导员;选配专职德育课教师,发挥德育课应有之教育主渠道作用;专业课教师结合课程特点,深度发掘德育因素,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内容;重视宿管人员选配,以高水平的宿管辅助学校德育建设。二是以制度建设保障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主要是健全德育工作者的评聘与奖励制度。适时为德育工作者创造和提供学习、交流、培训与进修的机会,这对于提高德育工作者队伍的整体职业素养起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幅度提升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对于全面培养社会与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有着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通过探索新的途径与方法,为提升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2012年衡水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要点[EB/OL].衡水市教育局公告http://www.hsjyj.gov.cn/ItemView.aspx?id=1061.
[2]孔玉英.校企合作模式下沈阳市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3).
[3]曾萍.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15).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科技工程学校)
关键词: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 德育工作 方法
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的具体反映,是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途径之一。在这一模式下,各个职业学校都对德育工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笔者从中也发现了德育工作的很多不足,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观念落后——缺少开放性,模式守旧——缺少创新性,评价单一——缺乏综合性,队伍杂乱——缺乏统一性。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谈谈如何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人才。
一、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以开放性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内涵
随着衡水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衡水市政府将职业教育放在了優先发展的地位。但必须承认,与衡水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相对应的衡水市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观念还比较落后。例如,在落后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常常以安全为由,怕学生走出校园后,一旦出现人身伤害等事件不好向学生家长交代,从而墨守陈规,将学生禁锢在学校内。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培养出来的所谓“人才”就容易存在某种欠缺。第一,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会造成学生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脱节;第二,基于同样的原因,会增加学生就业的难度,这也是对学生最大的伤害。毕竟,脱离了实践环境,是培养不出技能人才的。这就决定了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职业院校必须改变关门搞德育的工作模式。
因此,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德育工作者(包括班主任老师、任课教师等)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学生入学之初即要统筹安排、全盘规划,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去参与社会实践,而不是只在实习阶段才去参加社会实践。这种实践参与一般有两种途径,即建立固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与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衡水科技工程学校为例,学校与多家大型企业合作,建立了微电子技术与器件制造、焊接加工、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工艺美术等六个校外实践基地。这样师生可以通过合作交流,以班级为单位,分批次走出去,深入校外实践基地,通过技能鉴定、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活动,开展相关的德育教育,让学生直观而清楚地感受到社会与企业对岗位人才技术、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认知真实的职业环境与职业实践及其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与价值,受到基本的技能训练,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培养职业道德。
同时,衡水科技工程学校还在校内定期组织相关专业的技能大赛以及各种校园文化活动。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适时组织学生开展相关专业的社会调查,配合某些社会性大型活动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参与某些企业组织的企业职业精神拓展训练活动或模拟自组活动,参与企业的某些业务活动等。这对于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发展与社会、企业经济发展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摒弃旧模式,运用新方法,以创新性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品味
2010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战略主题是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体到职业教育,《纲要》在第六章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在同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也提出:“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这些政策、要求和精神成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指路明灯。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衡水市的职业院校与一些大中型企业合作,不同程度、不同阶段地进行着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德育模式创新研究。如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共同建设产业文化,加大产业文化教育力度,把产业文化的精髓与学校专业课程实践环节进行融合,以最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价值观;强化工作价值观教育,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品位。
三、拒绝单一模式,服务学生,以综合性构建学校德育评价机制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校德育工作,做好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是应有之意,顺应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服务学生的成长与就业,也是一种必然。这就要求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机制必须在学校德育课程与德育管理评价之外,增加学生自我评价环节以及企业对学生的评价环节,并且要加大这两个评价环节的分量,以真正使德育评价更加趋向于客观与真实,使评价主体与评价内容双双实现多元化。
首先,德育评价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现代教育观念的认为,学生不再仅仅是被评价的对象,还应是评价的主体。一旦学生真正成为评价自我的主人,就会激发与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让他们主动地树立自我德育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它。其次,德育评价应着重评价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能力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唯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再次,德育评价的载体应是学生的社会实践,并应成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评价过程中,适当增加企业评价的分量是非常必要的,要力求把学生在实习工作中表现全方位地呈现出来,并纳入评价视野。惟有如此,才能体现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最终目的,体现评价的综合性。
四、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以整体性提升德育队伍水平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部分职业院校的德育教师队伍结构不优、力量不足、认识不一、水平不高,这就难免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较长时间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成为学校工作发展的短板。
针对这些问题,一些学校采取了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一是采取全员学习的方式,提高教师队伍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包括: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选聘德才兼备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并兼任德育辅导员;选配专职德育课教师,发挥德育课应有之教育主渠道作用;专业课教师结合课程特点,深度发掘德育因素,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内容;重视宿管人员选配,以高水平的宿管辅助学校德育建设。二是以制度建设保障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主要是健全德育工作者的评聘与奖励制度。适时为德育工作者创造和提供学习、交流、培训与进修的机会,这对于提高德育工作者队伍的整体职业素养起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幅度提升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对于全面培养社会与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有着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通过探索新的途径与方法,为提升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2012年衡水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要点[EB/OL].衡水市教育局公告http://www.hsjyj.gov.cn/ItemView.aspx?id=1061.
[2]孔玉英.校企合作模式下沈阳市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3).
[3]曾萍.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15).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科技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