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师口语表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知识和发展智力的成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也至关重要。通过观察得知,一位优秀的小学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口语表达的精确、幽默的风格、灵活的技巧也十分重要。
关键词:小学;教学;教师;口语表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未来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离不开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语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同时,口语表达是教师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一个教师的价值观、道德水准、文化修养、知识水平、审美情趣及至心理品质和思维方式等,都会在教育、教学和其他工作过程中,通过教师特有的口语表达方式的形式对教育对象和其他受众产生影响。作为小学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语习惯的重任,而其自身的口语表达直接给予学生垂范和模仿。小学教师在开展教学中的口语表达水准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着学生。高水准的口语艺术,会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美好的感受;低水准的口语表达,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甚或可能会使我们的教学工作进入难堪的境地。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中,必须提炼自己的语言,以高超的口语表达艺术给予学生美的享受。
一、小学教师教学口语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小学教师的教学口语现状总体有所改善,但由于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仍实行“满堂灌”。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自主学习得少,参与课堂的机会更是屈指可数。当前,在新课改步伐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小学教师教学口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小学教师结构总体上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教师结构分布不平衡,有些学科常由非专业教师执教,这样,教师的教学口语难以保障和提高。这些问题使得教师在课堂授课时,由于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更不能实施专业的教学口语。
(二)小学教师教学口语意识不强
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教师只追求课堂上是否完成教学任务,而对教学口语意识淡薄。例如,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上课使用普通话的意识认识不够,讲课时仍使用方言,使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或多或少地打上了地域方言的烙印,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以及一些老教师身上,这种现象更为普遍。有些老教师在上课时把“械”和“戒”混读,“氯”和“录”混读;一些教师则是前后鼻音不分,“新”和“星”、“分”和“峰”等读起来毫无差别。如果语文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稍不注意,就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完成教师所布置的练习任务,不利于学生学习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因而,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口语意识是提高教学口语水平的关键
二、提高小学教师教学口语水平的对策
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口语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理论修养
小学教师要教给学生丰富的科学知识,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小学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达到高深的程度。小学生知识浅薄,需要教师向他们一点一点地传授,他们才能积累更多的知识财富。所以,小学教师要先完善自己,才能给学生带来精深的知识。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的专业知识,深入透彻地了解自己所教课程的全部内容,不但要通晓大纲要求的全部内容,而且还应该关心和了解本学科的新发展和新成就,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
(二)提高普通话水平
声音是口头语言的载体,是师生交流的主要渠道。教师的声音美与不美,直接影响到教师表情达意的效果。教师在声音运用方面常常存在以下问题:(1)方音浓重,普通话水平不高;(2)声音过低,响度达不到特定要求;(3)音质不好,表现为声音沙哑、嗓音过于尖细、鼻音太重等;(4)口齿不清,咬字不实,如吃字、音节含混不清等;(5)语速不当,表现为语速过快或过慢,不能根据思想内容、感情色彩的变化调整语速;(6)语气单调,缺乏抑扬顿挫。
(三)优化语言环境,加强教学口语语感训练
教师的教学口语学习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每个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训练,才能在反复的训练中获取实践经验。教学口语实践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课堂训练,二是自我训练。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口语,加强教师口語的规范性、专业性,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优化语言环境,加强语感自我训练。在训练中,教师要控制好语速和音量,要保证把每句话都说清楚、说明白,让学生理解并形成默契。同时,在训练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体态、表情,增添自己的教学口语魅力。教师还可以经常观课议课,对教学口语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教师讲课时,由于教学内容的需要,在说话的高低强弱、轻重抑扬、长短快慢等方面进行有规律地交替重复,从而形成声音上的变化,这就是节奏。掌握教学口语的节奏,必须注意:1.音量音速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教学口语的轻重缓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教学质量。如果声音过高,会引起超限抑制,学生的神经容易疲劳;如果声音过低,达不到感觉域限,学生的注意力便容易涣散因此,应以适中的音量音速来进行教学。2.处理好疏与密、浓与淡、雅与俗、断与续、展与收的关系。教师的课堂教学口语要获得节奏感,应该做到:疏密相间——大密度的知识传授之后有短暂的放松;断续结合——整堂课连续的教学中有停顿、有过渡、有转换;展收并蓄——一节课的教学要求舒展、流畅,也要明快、果断,独立成章。这样,教师就能以优美的旋律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教学的成功。
总之,提升教学口语水平绝非一日之功,不仅需要教师在思想上充分重视,而且需要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此外,学校应当多举办课堂观摩、兴趣活动、教研培训、业务学习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希望小学教师将提升教学口语水平作为自己自觉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陈晓燕.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技能的培养研究[J].内江科技,2021,42(07):136-137.
[2]杨俊荣,余芳.以阅读促口语——少数民族师范生“教师口语”课程改革途径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0(24):80-82.
[3]许萌.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教师口语课程优化建设[J].陕西教育(高教),2020(11):79-80.
关键词:小学;教学;教师;口语表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未来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离不开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语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同时,口语表达是教师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一个教师的价值观、道德水准、文化修养、知识水平、审美情趣及至心理品质和思维方式等,都会在教育、教学和其他工作过程中,通过教师特有的口语表达方式的形式对教育对象和其他受众产生影响。作为小学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语习惯的重任,而其自身的口语表达直接给予学生垂范和模仿。小学教师在开展教学中的口语表达水准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着学生。高水准的口语艺术,会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美好的感受;低水准的口语表达,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甚或可能会使我们的教学工作进入难堪的境地。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中,必须提炼自己的语言,以高超的口语表达艺术给予学生美的享受。
一、小学教师教学口语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小学教师的教学口语现状总体有所改善,但由于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仍实行“满堂灌”。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自主学习得少,参与课堂的机会更是屈指可数。当前,在新课改步伐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小学教师教学口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小学教师结构总体上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教师结构分布不平衡,有些学科常由非专业教师执教,这样,教师的教学口语难以保障和提高。这些问题使得教师在课堂授课时,由于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更不能实施专业的教学口语。
(二)小学教师教学口语意识不强
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教师只追求课堂上是否完成教学任务,而对教学口语意识淡薄。例如,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上课使用普通话的意识认识不够,讲课时仍使用方言,使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或多或少地打上了地域方言的烙印,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以及一些老教师身上,这种现象更为普遍。有些老教师在上课时把“械”和“戒”混读,“氯”和“录”混读;一些教师则是前后鼻音不分,“新”和“星”、“分”和“峰”等读起来毫无差别。如果语文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稍不注意,就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完成教师所布置的练习任务,不利于学生学习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因而,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口语意识是提高教学口语水平的关键
二、提高小学教师教学口语水平的对策
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口语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理论修养
小学教师要教给学生丰富的科学知识,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小学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达到高深的程度。小学生知识浅薄,需要教师向他们一点一点地传授,他们才能积累更多的知识财富。所以,小学教师要先完善自己,才能给学生带来精深的知识。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的专业知识,深入透彻地了解自己所教课程的全部内容,不但要通晓大纲要求的全部内容,而且还应该关心和了解本学科的新发展和新成就,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
(二)提高普通话水平
声音是口头语言的载体,是师生交流的主要渠道。教师的声音美与不美,直接影响到教师表情达意的效果。教师在声音运用方面常常存在以下问题:(1)方音浓重,普通话水平不高;(2)声音过低,响度达不到特定要求;(3)音质不好,表现为声音沙哑、嗓音过于尖细、鼻音太重等;(4)口齿不清,咬字不实,如吃字、音节含混不清等;(5)语速不当,表现为语速过快或过慢,不能根据思想内容、感情色彩的变化调整语速;(6)语气单调,缺乏抑扬顿挫。
(三)优化语言环境,加强教学口语语感训练
教师的教学口语学习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每个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训练,才能在反复的训练中获取实践经验。教学口语实践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课堂训练,二是自我训练。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口语,加强教师口語的规范性、专业性,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优化语言环境,加强语感自我训练。在训练中,教师要控制好语速和音量,要保证把每句话都说清楚、说明白,让学生理解并形成默契。同时,在训练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体态、表情,增添自己的教学口语魅力。教师还可以经常观课议课,对教学口语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教师讲课时,由于教学内容的需要,在说话的高低强弱、轻重抑扬、长短快慢等方面进行有规律地交替重复,从而形成声音上的变化,这就是节奏。掌握教学口语的节奏,必须注意:1.音量音速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教学口语的轻重缓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教学质量。如果声音过高,会引起超限抑制,学生的神经容易疲劳;如果声音过低,达不到感觉域限,学生的注意力便容易涣散因此,应以适中的音量音速来进行教学。2.处理好疏与密、浓与淡、雅与俗、断与续、展与收的关系。教师的课堂教学口语要获得节奏感,应该做到:疏密相间——大密度的知识传授之后有短暂的放松;断续结合——整堂课连续的教学中有停顿、有过渡、有转换;展收并蓄——一节课的教学要求舒展、流畅,也要明快、果断,独立成章。这样,教师就能以优美的旋律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教学的成功。
总之,提升教学口语水平绝非一日之功,不仅需要教师在思想上充分重视,而且需要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此外,学校应当多举办课堂观摩、兴趣活动、教研培训、业务学习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希望小学教师将提升教学口语水平作为自己自觉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陈晓燕.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技能的培养研究[J].内江科技,2021,42(07):136-137.
[2]杨俊荣,余芳.以阅读促口语——少数民族师范生“教师口语”课程改革途径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0(24):80-82.
[3]许萌.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教师口语课程优化建设[J].陕西教育(高教),2020(1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