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主义的幽灵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kfx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内阁的一位穆斯林女部长巴罗尼斯·沃西(Baroness Warsi)最近公开宣称,反穆斯林情绪在英国已经“登堂入室”,她警告:针对穆斯林教义和信徒的不宽容、偏见和顽固正在滋生。相反,一些宗教和社会人士针锋相对地说,英国日益增长的穆斯林数量,也导致了教义和西方民主的兼容性问题。2005年基地组织在英国制造的爆炸事件中,极端分子正是在英国长大的。
  另一方面,随着东欧融入欧盟的进程,低收入移民涌向西欧的富裕国家,迅速导致了社会和政治上的紧张。尽管这些移民在经济上不可或缺,但是在就业机会、住房补贴和社会福利上的竞争关系,使得当地人对“入侵者”的仇视日益增长。法西斯倾向的潜在对抗基础就是这样奠定的。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导致了19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受危机影响,英国国民收入严重缩水,而希腊、爱尔兰和西班牙也陷入泥沼,德国公众对无休止地援助他国心生芥蒂,要求政府务实地面对本国利益。1930年代的大衰退曾经帮助希特勒和纳粹在德国上台,但幸运的是,这次经济危机并没有引发政治地震,目前尚未有法西斯主义或者其他政治极端派别上台的迹象。
  透过表面不难看到,统治机构和被统治者之间的鸿沟依然深刻,布鲁塞尔正在渐失人心,各国内部的主流政党遭遇信任危机,为群众运动留下了亟待填补的真空。但是,要说欧洲再次面临一个新的法西斯时代,似乎还不能言之成理。尽管在匈牙利、奥地利、意大利、比利时都有极端民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暗潮涌动,但在法、德、英三个欧洲大国内,类似政党都还不成气候。西欧国家的主流党派无论政见如何,在联合抵制极右政党方面是一致的。欧洲人民也没有根本性地转变立场,去支持反民主或极权主义政党。
  考察欧洲在两次大战之间的境遇,就可以明白此一时而彼一时也。1920年代的欧洲饱经战乱蹂躏,民主之花根基尚浅,民族仇恨未消,暴力记忆犹存,社会精英出于既得利益而反对民主革新,再加上俄国革命给境遇悲惨的工农群众鼓动希望,导致了濒临内战的条件,促使政治领导人倾向于用铁腕方式来重建秩序、强调民族尊严和恢复军事力量。法西斯主义的胜利,是在相当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而今天的欧洲,在经济、社会、政党政治方面,都和当年天差地远,尽管存在排外思潮、反犹主义和反穆斯林情绪,但整体急剧右倾显然是不可想象的。
  尽管如此,两种可能的路径仍然可以改变这一乐观判断。一是更加恶化的金融危机导致经济体系的崩溃,苟延残喘的银行体系尚未得到彻底修正,悲剧仍有可能重演。如果危机再度发生,极右势力可能会乘势而起,冲击现有政治体系,并把少数族裔和移民作为替罪羊。另一种可能是伊斯兰恐怖分子渗入欧洲城市,通过“脏弹”等核武器制造政治危机,同样为极右派别上台创造了条件。但是我们衷心希望这两种情形都不会发生,期待欧洲能够从阵痛中恢复元气,消弭偏见与不满,让生活得以继续。
其他文献
差不多100年前,斯宾格勒预言了西方的没落,他忧心忡忡的是物质主义对于西方精神的侵害。差不多从一战以来,欧洲世界霸主的地位已经逐渐动摇,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最终被美国所取代。差不多从冷战结束以来,在亚洲,特别是在东亚经济的活跃和快速成长的映衬下,增长相对缓慢的欧洲再次被人们看空。  关于欧洲衰落的预言和判断被不断提起,老欧洲也曾经多次被新大陆讥笑。但人们大多津津樂道或者忧心忡忡的,
期刊
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在当今世界兴盛不衰,既有积极后果,也有消极后果。贝淡宁《儒家与民族主义能否相容?》一文的核心论辩是,儒家民族主义既是可能的又是可欲的;我们确实应该“希望儒家民族主义赢得中国人民的心灵”。贝淡宁认为,儒家民族主义优于他所称的“法家”民族主义或“怨恨式”民族主义,他还认为,信奉儒家的人选择儒家民族主义而不是自由派民族主义,是可以据理辩护的。我大体上支持他的立场,但在本文中,我将对他的
期刊
阿拉伯世界的心脏    阿拉伯世界的人民说着不同的方言。没人使用标准阿拉伯语——我们的普通话。当然,我们可以在电视新闻节目上听到它,可以从收音机听到它,可以通过报纸阅读它。但是我们在街头并不使用它。每个阿拉伯国家都有着一种或者多种特色方言。(当我第一次去约旦时,我非常惊讶地发现,当自己用伊拉克方言讲话的时候,当地人民似乎很难理解。)但是,在所有阿拉伯国家——从西方的大西洋到东方的阿拉伯海,从北方的
期刊
讨论欧洲的衰落与否并非易事。一方面,我们没有明确与公认的标准来判断衰落与否;另一方面,欧洲本身也十分难以界定。如何定义欧洲?地理的欧洲,制度的欧洲还是文化的欧洲?如果我们所谈的欧洲,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欧洲,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仅仅从某一时期欧洲各国经济总量的相对增减来判断欧洲的起落?如果拉开历史的视野,我们就应该从政治、经济、军事及其赖以立足的制度层面全方位观照欧洲的衰落。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的判断就
期刊
2009年12月1日,經过近十年的混乱和踌躇,欧盟《里斯本条约》(Lisbon Treaty)正式生效。与遭遇流产的2004年《欧盟宪法条约》(Constitutional Treaty)类似,《里斯本条约》旨在对抗12个新成员国的加入所释放出的离心力。该条约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它简化了欧盟繁琐的决策程序;为欧盟各成员国政府首脑所组成的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设立了一个
期刊
根据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时期,是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因为在这一时期内,一般會出现社会结构的大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分化严重,纠纷和冲突往往比较明显。中国从新世纪开始,人均GDP恰好跨过1000美元。我们进入了更大风险与更多机遇并存的时期。如何处理好这个时期的社会矛盾,是对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尤其是基层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期刊
立人乡村图书馆(China Rural Library)是一个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旨在为乡村地区的青少年提供人文教育。其工作方式是:在中国选择一些县级地区,在当地各界朋友的主动努力和配合下,逐步建立覆盖全县的公益图书馆网络,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系列教育、文化活动,从而实现拓宽本地文化视野,更新本地精神生活的长期追求。  从2007年9月起,立人图书馆已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青石镇、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固城乡
期刊
贝淡宁从来不失思想的深刻,正如他的其他作品一样,我从这篇文章所获甚多。我将以赞同他的论证的一般要旨来开始这一回应。儒家爱有差等的观念,似乎是对特别关切某个民族共同体而无需漠视其他民族或民族国家进行辩护的正当理据。确实,我们在经典的儒家文本中很少看到这种民族主义的痕迹。譬如,孟子就经常讲自然情感发端于家庭,并将它们延及到整个世界。但是,以下说法也讲得通,即这是一个孔子和孟子就其基本原则来说都并不完全
期刊
面对阿拉伯世界的茉莉花革命,欧美有识之士抱以审慎态度。卡耐基国际和平研究所的Thomas Carothers在《外交政策》上撰文 “反思阿拉伯民主”(Think Again: Arab Democracy),就七个似是而非的信条逐一加以审视,戳穿了这些信条的神话。  “阿拉伯世界的柏林墙倒掉了”——对,但不全对。尽管把阿拉伯世界同1989年中东欧的局势对比很有诱惑力,但这种类比至少在两方面是有误导
期刊
一、成也民族主义,败也民族主义    里亚格林菲尔德在《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译本前言中称,“东亚文明”特别是“中华文明”的崛起是一个正在到来的“历史巨变”,追本溯源,这是因为西方民族主义在印度和中国扎下的根。颇具反讽意味的是,肇始于1500年的“欧洲时代”从根本上也是源于民族主义,并且,仅仅在20多年前,也即格林菲尔德撰写本书的1989年,人们还一度坚信“欧洲时代”将继续持续500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