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技术在虚拟偶像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z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虚拟现实、引擎动画、运动捕捉、图像识别、语音合成等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机交互方式日新月异,基于新的数字媒体技术创作而成的虚拟偶像日渐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新的人机交互方式不仅赋予虚拟偶像媒介形态的不断创新,同时还不断影响着虚拟偶像的生产方式、观赏方式以及与粉丝之间的互动行为与情感认知。本文将总结人机交互方式在虚拟偶像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形式,探究人机交互方式在虚拟偶像与粉丝关系中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展望人机交互方式与虚拟偶像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人机交互技术 虚拟偶像 技术与社会
  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是研究人、计算机以及它们间相互影响的技术。从最初的鼠标、窗口系统到超文本、浏览器,人机交互技术逐步蓬勃发展。如今,伴随着以语音交互、动态捕捉等技术为代表的智能交互技术的出现,人机交互对人类社会文化、经济领域的影响将更加明显。随着数字消费时代的到来,初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至今仍处在演进中的虚拟偶像在应用方面已经逐渐走向成熟,无论是网络直播还是动漫IP抑或是演艺圈,都不乏虚拟偶像形象的存在。作为数字技术、交互技术与次元文化联合的产物,虚拟偶像逐渐成为以Z世代群体为主的青年一代的崇拜对象。在虚拟偶像传播过程中,人机交互不单在虚拟偶像的制作部分扮演着重要的技术性角色,同时也是影响虚拟偶像与其粉丝之间关系的重要变量。那么,人机交互在虚拟偶像与其粉丝关系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人机交互在虚拟偶像与粉丝关系中有何作用和影响?其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一、人机交互技术在虚拟偶像设计中的应用模式
  贯穿于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的人机交互是人们操作机器、使用其功能和进行生产内容的基础。作为虚拟偶像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条件,人机互动在各个阶段都以不同方式展现出其不同作用。基于此,可从虚拟偶像的传播过程中探索人机交互技术的体现。
  1.动态捕捉技术——虚拟偶像与创作者虚实触达的桥梁。随着技术成本的降低,基于VOCALOID、MMD等数字媒体技术的虚拟偶像制作已经成为虚拟偶像粉丝文化的一部分。观众和粉丝从单一、传统的崇拜偶像、消费偶像制作内容转变为参与制作。例如,在VOCALOID的广告中,他们暗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偶像创造者。无数年轻人以虚拟偶像为主题,在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发挥创造力,构建自己的理想偶像形象。他们不仅是相关软件的用户,也是偶像的创造者。
  在虚拟偶像的开发过程中对于虚拟偶像的原型创作,动态捕捉技术成功地帮助创作者实现了自身形象或基于自身外观特征的虚拟化转移。以在斗鱼直播平台中拥有千万粉丝的“一条小团团”为例,她成功地将以自身为基础的虚拟形象呈现在观众眼前。在其直播过程中,借助动态捕捉技术,“一条小团团”的动态以虚拟形象的形式实时地投射在屏幕上。搭配着其独特的声音,“一条小团团”的可爱的虚拟形象也帮助其收获了大量粉丝。
  动态捕捉技术帮助人们实现了人的实在身体向虛拟化形象转移的互动过程,这种交互方式开启了创作者的肉身与虚拟偶像身体的虚实触达通道,也是人与机器之间的一种新的互动形式。
  2.语音合成技术——粉丝情感投射的新通道。长期以来,粉丝形象作为传统传播过程中的受众,经常被贴上“游牧者”与“盗猎者”等负面标签。事实上,文本搬迁与改变并非粉丝本意。在传统的追星过程中,偶像的某些特长之处,如令人赏心悦目的外貌、动听的歌声或优雅的舞姿,吸引了粉丝,成为崇拜之因、崇拜之源。而虚拟偶像与粉丝之间的互动则借助源于粉丝的形体、声音等因素,为粉丝实现个形象和情感的投射提供了空白文本。例如,“洛天依”“初音未来”这一类的虚拟歌手,她们的制作权力从最初就掌握在粉丝手中,二者的初创公司在只抛出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对虚拟偶像的外表、动作和内容生产进行了留白处理。在粉丝对这个“空白文本”互动的过程中,智能文本识别技术就为粉丝创作降低了技术门槛。以基于VOCALOID创作为例,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歌词和音符的方式,借助软件自带的合成引擎直接生成歌曲。也正因为技术门槛的降低,在虚拟偶像全息演唱会中,除了部分原创歌曲,其他歌曲基本上都是歌迷团体创作的。
  在这样一个空白文本面前,粉丝不再单纯地以受众的身份出现,虚拟偶像本身就成了粉丝个人情感的载体,虚拟偶像对他者的展现内容和形式,也是粉丝个人期待的映射。情感体验作为虚拟偶像用户体验与感知过程中粉丝的突出性需求,在新的人机互动模式下得到了满足。这种智能文本识别技术打破了传统偶像与粉丝关系中情感体验匮乏的僵局,同时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情感性人机互动通道。
  3.全息投影——沉浸式交互的魅力之源。2019年,哔哩哔哩举办了一场名为Bilibili Macro(简称BML)的虚拟偶像演唱会。初音未来、洛天依以及作为虚拟主播的Kizuna AI、白上吹雪等虚拟形象在演唱会的舞台上出现,瞬间引起轰动。作为一个立体虚拟人物的技术基础,全息投影技术在舞台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象,还可以使幻象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一起完成表演,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在虚拟偶像演唱会中,观众享受到的是虚拟与现实融合的双重感知体验,亦真亦幻的氛围以及全息技术带来的空间纵深为粉丝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互动体验。
  二、人机交互技术在虚拟偶像与粉丝互动中的作用
  在虚拟偶像传播过程中衍生的技术互动与情感互动模式,赋能了偶像与粉丝关系的转变,同时促动了虚拟偶像与粉丝关系特征的显现。于此,关于人机互动模式对虚拟偶像与粉丝关系的影响、其在虚拟偶像与粉丝关系间的作用便有迹可循。
  1.人机互动催生虚拟偶像与粉丝的共生关系。随着虚拟偶像的出现,偶像与粉丝的关系在互动方式改变的基础上呈现出一种新的形式。在技术赋能条件下,虚拟偶像逐渐衍生出一种化身形式。虚拟偶像独特的开放性和安全性满足了青少年的自我表征和依恋转移的需求,从而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   以初音未来为例,作为一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虚拟偶像,她曾在世界各地举办全息演唱会,拥有成千上万的追随者,在互动过程中,初音未来的粉丝可以与偶像交流意见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随着新型人机交互的出现,偶像和粉丝之间的关系被重新定义。在使用相关软硬件制作虚拟偶像的过程中,受众不仅是虚拟偶像的追求者,也是虚拟偶像生命的赋予者。在这一过程中,现实偶像与粉丝之间传统的准社会互动的非互惠性和单向性特征也被打破,虚拟偶像与粉丝之间的关系由粉丝依赖向更加平等的合作共生关系转变。
  2.作为低成本情感场所的提供者。随着智能交互软硬件成本的逐步降低,越来越多的受众可以以人性化的价格体验到与虚拟偶像共生的心理感受,虚拟偶像越来越受欢迎。用户可以使用负担得起的动作捕捉软件和硬件,如MikuMikuDance(MMD)——一个免费的开源动画软件,来生成动画角色。在YouTube上,一个名叫Kizuna Ai的主播经常通过制作“Let’s Play”视频来指导观众制作属于自己的虚拟形象。而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虚拟偶像陆续推出,她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競争。同样,在斗鱼平台上,许多主播都使用这类软件来打造自己的虚拟偶像。
  在这样的条件下,一种低成本的情绪展演环境出现了。观众在生产、创作、崇拜和传播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进行情感的展示,从而达到自我满足和自我呈现的目的。虚拟偶像粉丝群体之间的情感传递可以有效促进其情感协同,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达到宣泄的目的。“情绪传染”或“情绪共情”能使个体在同一情景中认知他人的情绪状态,并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情绪状态而引起情绪共鸣,并能进一步促进群体成员之间的深层情感互动,产生情绪共鸣,具有情感统一的效果。这一互动过程也不断壮大了虚拟偶像的粉丝队伍,为虚拟偶像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3.链接虚拟偶像与粉丝的新互动仪式。互动仪式链理论最早出现在迪尔凯姆的宗教社会学中。他认为互动本身就是一种仪式,是社会发展的源泉。每个人与他人的接触、自己形象的呈现,都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中产生的。这种仪式可以通过循环而成为固定的模式,并拉近个人之间的情感距离。继迪尔凯姆之后,柯林斯基于迪尔凯姆的理论解释了互动仪式的要素。首先,互动仪式需要两个人或更多的人在场。其次,互动仪式只存在于群体之间。此外,当互动仪式发生时,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活动或物体上。最后,人们在互动中有相似的情感知觉。
  无论是在基于交互技术生产制作过程中,还是在虚拟偶像演唱会活动中的演唱等仪式性的情感互动活动中,虚拟偶像与粉丝、粉丝与粉丝间互动仪式都需要观众和虚拟偶像人格化共同完成。在智能互动的基础上,虚拟偶像满足了与受众进行身体和心理互动的条件。作为一种新的偶像与粉丝之间的互动仪式,人机交互的方式使偶像与粉丝之间有了更多的联系方式。在这种新链接的条件下,虚拟偶像与粉丝之间的黏性在其影响下会增加。在虚拟偶像与粉丝关系的发展中,人机交互作为一种交互仪式的作用表现在交互行为的不断重复上。虚拟偶像粉丝不仅可以通过带有互动性质的创造偶像、制作内容等行为进行交流,同时这种交互行为还可以作为虚拟偶像与粉丝联系的信号,这些信号时刻提醒着粉丝与虚拟偶像之间的联系。
  三、人机交互技术与虚拟偶像未来发展趋势
  人机交互技术在人与机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环境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未来,从虚拟偶像产业到艺术领域、从文化艺术领域到整个社会形态,人机交互技术都将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1.数字虚拟人——未来人机交互的基础模态。伴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进一步与实体经济融合。在此基础上,以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与感知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虚拟人或将成为行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元素。
  2020年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展示了数字虚拟人助手的应用示例。通过人工智能语音交互与拟人化的视觉形象的结合,数字虚拟人展示了听得清、听得懂和善交流等特点。与以往的语音助手不同,数字虚拟人呈现出了更为有形象、有情感和更智能的特征。此外,三星旗下Star Labs实验室在2020年CES上带来了最新的“虚拟人”项目Neon。Neon比以往的虚拟形象更加真实,同时能够实现人与虚拟人的实时交互甚至情感交互。
  数字虚拟人的出现为各类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数字化应用选择。当其逐渐成熟并落地产业时,将能在博物馆看到虚拟讲解员,学校中将会出现虚拟教室,旅游景点将会出现虚拟导演,甚至各种重复性工作也会出现数字员工等。
  2.虚实结合——人机交互赋能社会生产与创新。与人机交互技术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2018年,美国Magic Leap公司推出了一款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人机交互头戴式设备,其能够实现体验者与在周围环境中实物与画面虚拟物的交互,为体验者带来不一样的虚实体验。
  基于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场景将不断延伸,不局限于某个工种或岗位上。艺术家可以借助混合现实技术,在虚拟环境下进行创作进而影响现实;工程师能够借助虚拟世界无限的空间边界进行更为宏大与更具创造力的实验和生产。人机交互的发展将会赋能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与创新。
  3.界壁消融——人机交互赋能元宇宙搭建。在科幻作家Neal Stephenson的著作《雪崩》中,元宇宙(Metaverse)概念首次被提出,在小说中,Metaverse是一个脱胎于现实世界,又与现实世界相互影响的虚拟世界,人们以数字化孪生的形式生活在其中,同时,他们的行为还能够反过来影响现实世界。2020年12月,马化腾在腾讯年刊《三观》中提出的全真互联网的概念,也更接近我们在元宇宙方向的探索。时至今日,实时通讯的影视音频等一些基础技术已经发展完备,人类算力快速提升,这也推动着人机交互模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更丰富的变化。随着现实世界与互联网线上虚拟世界近十年的交融发展、高带宽和低延时网络环境及平台与应用逐渐发展完备,全真互联网雏形正在显现。
  作为线上线下、虚实之间的连接者,全真互联网要实现的即是全面与真实。全面是各个行业、各种公司甚至每个人都将成为全真互联网的一部分。伴随着视频聊天和视频会议等社交场景的虚拟化、娱乐场景的线上化与游戏的云端化,现实社会的各个部分都在向线上应用转移。而要互联网成为“全真”,AR、VR技术的发展必不可少。例如,在以往的互联网条件下,网购而来的衣服还需要重新试穿才能知道是否合身,但是在“全真”的沉浸式交互场景中,用户将无须凭借想象便能够获得走进线下店一般的“全真体验”。
  如今,在人工智能、物联网与混合现实等技术的发展下,想象中的元宇宙将逐渐映入现实。在梅迪奇效应的作用下,元宇宙或将以比《头号玩家》描述的绿洲世界更加完美的形态呈现出来。在未来,时时是虚拟,处处是实在,人类将无须顾忌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在一个虚拟实在的新社会样态中进行衣食住行等活动,互动将无处不在。
  作者黄慎泽系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俊贤系英国考文垂大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李镓,陈飞扬.网络虚拟偶像及其粉丝群体的网络互动研究——以虚拟歌姬“洛天依”为个案[J].中国青年研究,2018(06).
  [2]尚怡君.从依附到共生:虚拟偶像及其粉丝的拟社会互动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20.
  [3]谷学强.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网络表情包的情感动员——以“帝吧出征FB”为例[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8(05).
  【编辑:沈金萍】
其他文献
摘要:扎根百姓、服务基层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其差异化竞争路径。内丘县融媒体中心在这方面的主要做法是推动百姓学习,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满足百姓需求,服务百姓日常生活;维护百姓利益,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这些经验对进一步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媒体融合 县级融媒体中心 内丘融媒  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媒体融合战略部署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
在智能时代,当前我国立法所构建的合理使用制度因范围过窄、操作性不强而难以有效适应数字版权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以《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为指引对数字版权的合理使用进行司法扩张适用。然而,司法上的扩张适用仍面临法律规范不完善、配套制度不健全等理论与现实困境。对此,应从构建衡平化裁判模式、划分三阶心证程序、引入类型化裁判基准、重构“正常使用”认定标准、确立著作权人的证据协力义务进行路径构建,以推动数字版权保护、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
湖南卫视的《路过零点》与日本NHK的《人生规划U-29》都属于以职业青年为题材的人物纪录片,以激励年轻人为主题,拥有较好口碑.本文从叙事情节、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及叙事语言
摘要:时尚类杂志是传递时尚信息、引领时尚风潮的重要媒介。在新媒体时代,时尚类杂志与人们告别已不再是新鲜新闻,广告收入下滑、新媒体冲击让纸质时尚媒体举步维艰。如何挣脱传统生产格局的束缚,向新媒体平台转型,是当下时尚类杂志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对时尚类杂志发展困境的深入剖析,提出了当前时尚类杂志转型的有效路径,以期为时尚类杂志走进新媒体时代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 时尚类杂志 社会效益 转型
媒介情境理论自诞生以来,很好地诠释了电子媒介所带来的新的行为变化,对于短视频这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热门传播媒介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出版业如何既尊重和保留图书本身的知
“文化创意”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产业,工艺美术行业与其存在密切的关系。工艺美术行业在文化创意经济时代下自我转型与创新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现象与难题。当前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低端工艺美术产品的去留、工艺美术内容与形式的取向、工艺美术行业与学院之间的关系等。如能做出合理解答,将会为工艺美术的可持续发展找到更加明确的思路。
摘要:虽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地域和学科分布不平衡、哲社科核心期刊产出率过低、国内外学术影响力不高等几个突出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办刊经费严重短缺、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滞后、少数民族地区重点高校数量不多等。本文从以上现实出发,借鉴发达地区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发展经验,从增加政策扶持、平衡区域发展、提高核心精品期刊产出、加快数字化转型四个
本文以军事类专业畅销书《百年航母》为例,阐述了该书的选题策划、组稿写作、编辑加工、市场营销出版运营案例,并通过这些案例总结运作专业畅销书的成功经验,探讨专业畅销书
摘要: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媒体融合已经来到下半场。传统媒体在解决了“渠道”“平台”焦虑之后,新矛盾、新任务已经清晰。针对“有内容无用户、有平台无黏性”的现状,电视需要在更深层面反思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盈利模式,在多场景打造、跨媒介叙事、互联网思维、“破圈”发展等问题上,必须深入思考加以取舍,从而进一步规划未来发展策略。  关键词:媒体融合 跨媒体叙事 互联网思维 媒体深度融合  回顾2020年中国电视行
摘要:Vlog(视频博客)作为新兴的媒介形态,凭借个性化、日常化等表达特点和碎片化的传播优势获得广泛青睐。Vlog庞大的受众市场和发展潜力,让主流媒体纷纷尝试Vlog新闻报道模式。Vlog新闻通过第一人称视角为受众提供沉浸式体验,消解受众的距离感,增强新闻的亲近性,为媒体融合进程中的新闻报道提供崭新视角。我国主流媒体的Vlog新闻产品已经形成以移动短视频为代表的传播优势,并在实用性等方面具有优化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