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反思中建模与学习:中世纪西欧社会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渊源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fory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一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为例,以课本为蓝本,在基于元学习的基础上对学习进度、过程进行了控制,对学习方法与内容进行了建模,其探究过程于教于学,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探究学习 中世纪西欧社会模型 学习反思
  根据教材要求和老师的建议,为了感受多元学习方法的乐趣,体验探究学习中的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与合作精神,实现高效、自主学习,我们高三(一)班部分热衷于历史学习的学生自发组织、分组、分工、讨论、整理、反思和总结了对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①必修》(2007年1月第3版)第30页探究活动课内容的学习过程。我们进行了一次自主学习尝试:始于自发组织,在学习过程中完全自主策划管理,采用先分组分工,后展示小组讨论形成的观点的方法,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课程学习,并将学习、探究时间均安排在课余。通过本次学习,我们体会到一种全新的学习感受:既对学习内容有全新的、快速的掌握,又在另一种学习模式中互相探讨,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既发挥团体优势,快速地完成学习任务,又感受团队精神、创新精神,是一般课堂学习不到的。我们发现,在共同的学习中,探究与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和值得借鉴的学习过程,其学习经历至今印象深刻,令人难忘。
  笔者在这次学习中担任组织者,全程策划、组织实施、总结学习全过程并撰写这次学习报告。
  一、建模(基于对学习模型的构造)
  二、规则(基于学习者的约定)
  1.每个成员在本次探究学习中均出于兴趣、一旦参与中途不得退出。
  2.将参加本次学习活动的学生分成四个组,每组三四人不等,推选出本组组长,负责全过程协调。为了节约时间,约定全组在每轮集体活动时应确定一人负责学习成果汇报与展示,力争做到组内观点一致。
  3.全体学习小组认真阅读背景资料,并搜集本组负责的相关资料,争取论述严谨、论据全面、观点中肯、结论可信,学习与讨论过程中互相尊重,允许有不同观点表达,有一定程度的假设,鼓励创新,适度反思,并进行小组学习总结。
  4.为了确保学习内容被每位成员掌握,本次学习全程采用“流水”制,即每个小组与成员均要求参与全程学习活动,并在组内分工采用轮值制。
  5.如出现知识疏漏、观点偏激、以偏概全,一由全体组员(本组以外)认定,则责成该小组重新学习,补充论据,重组观点,完成后申请全体成员重新学习讨论。
  6.在小组最后一次学习讨论结束后,效仿古希腊克利斯提尼期间的“陶片放逐法”,反其意而行之,选出最佳小组与组员一名,担任下一次活动的策划者与组织者。
  三、任务(基于学习的主题)
  1.对西欧重要的封建国家基本的发展线索进行概括。
  2.对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特征进行总结、建模。
  3.参照中国7世纪至17世纪(约唐朝至清朝早期)的政治历史,讨论西欧封建社会长期分裂的原因。
  我们学习的任务之二是要求就学习中的某一个环节(但小组中至少有一人要对任务一中内容进行选题)形成讨论报告、小论文(500-1000字),演示型课件(PPT等,6-10页面)的内容展示。
  我们学习的任务之三是为了保证学习的质量,在最后全体成员总结性学习阶段,要求有一次集中展示,形式不限(论文要宣读张贴,课件要进行演示,并有资料收集的来源、背景情况介绍),最好有全班学生参与,有指导老师、科任老师二人以上的点评与总结。
  四、反思
  (一)学习过程构建环节一:对西欧中世纪封建国家的基本发展线索学习,得出以下学习结论。
  1.西欧重要封建国家封建社会模型的建立
  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中世纪”的历史,从时间上看是指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时公元1500年左右新航路的开辟。它是欧洲古代文明(古希腊、古罗马)消亡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之间的一段历史,即为西欧的封建社会。研究与学习这段历史,对于更好地理解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十分必要。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5世纪中期,西迁的日耳曼人当中的盎格鲁、撒克逊等部落进入了不列颠,9世纪早期,由众多小国兼并而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在欧洲大陆上,日耳曼人建立起若干国家,法兰克王国一枝独大,查理统治时期达到全盛。查理公元800年建国,14年后去世,后辈庸碌无能,帝国无以为继,相互倾轧,国势颓废,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即为后来的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分裂是欧洲的常态,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迟迟未建,战乱频仍,大封建主、教会掌控着西欧社会。直到15世纪,英国、法国才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德国则四分五裂,一直持续到19世纪。
  通过探究发现:西欧各国封建制度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大体存在三种类型:英法是一种类型,即由封建割据走向中央集权,由分裂走向统一,最终形成单一民族国家的类型;德、意两国是另一种类型,即在中世纪始终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由于大封建主或城市贵族势力强大王权衰微,或被外族侵占等原因,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这个任务留到近代才解决;西、葡两国是第三种类型,即在中世纪被阿拉伯帝国征服,经过七百多年长期艰苦的收复失地运动,最后到15世纪末才把阿拉伯人赶出去,西班牙形成王国,葡萄牙则成为独立的国家。二者虽然最后形成统一国家,但是走过的道路与英法不同。
  小组第一次反思:鉴于“中世纪”的西欧历史资源丰富,资料翔实,学生以课本为基础,很快达成共识,并利用学校网络自习室,及时完成资料收集、讨论、筛选提炼的任务,本次耗时约一小时。
  (二)学习过程构建环节二:对西欧中世纪封建国家的社会模型(特征)进行概括,得出如下学习结论。
  1.早期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等级森严框架下构造出独立的领地,典型政治风貌和独特社会景观下的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上自闭。等级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框架。从帝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农民层层构筑、等级森严、坚不可破。封建主们占据或大或小的土地,亦有数量不等的庄园,农奴武装,粮食武器屯集其中。但是和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分封制抑或封建时代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相比,西欧最终无法建立紧密有序的中央集权体制: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条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俗语,便能说明问题。城堡林立,高墙四起,壕沟拱卫,直插云际的尖顶教堂,看似自然唯美的西欧风景,實则是权力分散、长期动乱的根源,但为后来社会的转型带来机遇。   2.早中期西欧封建时代的经济:采邑制的土地分封模式,成为西欧封建社会等级维系的纽带。基于氏族公社的马尔克制度,随着征服的扩展,作为奖赏,被采邑的方式逐渐取代。8世纪初,查理马特改革成为标志性事件。采邑制的实行,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然而客观上,这种分封土地的办法潜藏着分裂的隐患,中国春秋时代诸侯争霸割据的历史,就能说明这一点,西欧历史上采邑制导致的结果也有类似之处——国王的“附庸者”封建主们比国王拥有更大的权力,国王的地位与影响反而低落。采邑制具有的分裂因素是西欧封建王权集权的最大障碍。它的利弊很明显:既促进欧洲中世纪封建王权的集中,又带来威胁和限制,这正是造成欧洲封建制与中国封建不同的一些特点,使得欧洲的政治形态并未和中国一样形成主权独尊的状况,而且阶级之间的固化相对轻微,以至于欧洲封建政治之中,仍保留一定程度的民主因素。“当时日耳曼王国之所以用契约形式构建政治制度,源于历史传统和创建新王国的现实需要,这种契约淡化‘权力’、强调‘义务’而非‘顺从’,决定着西欧封建社会形态的走向”。
  3.政教冲突:教会统治下的精神文化领域,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真空,为文藝复兴、启蒙运动与宗教改革的开展奠定基础,避免文化专制,为资产阶级的兴起提供条件。
  漫长的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成了欧洲“黑暗”的重要标志。它对西欧文化的垄断,使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受到极大的破坏,几至怠亡。科技、自然学科停滞不前,教会一度曾是最有势力的封建主,足以和世俗封建主抗衡,在上帝把权力授予谁的问题上,双方意见大相径庭。几百年中,互相争斗,冲突,形成旷日持久的政教之争。政教冲突的千年较量中产生的影响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分权,欧洲中世纪的王权,始终没有像中国皇权那么强大。主要原因在于王权受到了教权的限制。这种限制又使自由观念深入人心,使西方世界保留在精神领域自由探索的独立性,对于自由在近代兴起贡献极大,故而一旦出现专制,民众则奋起反抗。争取特权的斗争使特权本身受到消解,从而使整个基督教社会没有绝对的权威,专制制度在欧洲出现较晚且根基不深。二是议会制度,政教倾轧的结果,各国先后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议会制度,以协调和均衡利益。西班牙、英国、法国都出现代议制的雏形——为近代西欧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盛行奠定基础。三是法律,双方在不断的冲突斗争中互相妥协,一种平衡的方法在法律中制定并体现出来,为法律取得权威性地位创造契机。但是毋庸置疑,基督教在中世纪初期对于蒙昧的欧洲是起到进步作用的,尽管对于科学的反对,守旧的固执,但教会相当重视古代知识的传承及教育,欧洲有许多教会背景的大学便是很好的证明。另外,宗教与世俗政权的冲突的弊端是给予强大的中央政权建立带来了困难,因为分散的封建主或许对于教会来说,更便于控制,这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小组第二次反思:本部分内容是我们全体参与学习的同学花费精力与时间最多的地方。我们原以为,一种历史知识,只要有教材(课本)为依据,有部分资料“烘托”一下便可完成任务,可事实上并非如此。随着阅读面的扩大,各种观点(多元史观?)纷沓而至,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诸多“麻烦”:一是在多深层面上进行研究,二是对于众多观点如何辨析与采纳,三是对于西欧社会的模型探讨时,外围知识对于主题的帮助有多大程度上的意义,好在我们与指导老师进行了多次交流,现在看来也是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本部分几乎耗费了我们大约两天中的所有课余时间。
  (三)学习过程构建环节三:对西欧中世纪晚期城市的兴起,封建等级代表制的出现所造成的深层影响进行“挖掘”,得出如下学习结论。
  1.城市的兴起,成为欧洲反封建王权的强大革命力量,形成了后来的资产阶级。11世纪-12世纪,欧洲各地城市普遍重新兴起。法国、英国、德国莫不如此。商业和手工业发达,技术不断发展,市民阶级形成,并进一步分化出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上层,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争取自治权利,制定法律,拥有武装,建立大学,向封建王权发起挑战。
  2.封建等级代表制的出现,成为近代西方资产代议制度的起源。13世纪始,欧洲一些王国重振王权,开始收权斗争。英国国王约翰强征与没收教会财产,引发了贵族、教会的不满,结果在斗争中达到了某种“平衡”:王权受到法律的限制,并出现定税制法的议会制度。后来,法国也形成了相似的三级会议代表制。以英、法为代表的封建等级代表制对西方政治制度发展影响巨大,权力在“制约”中行使,成为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的起源。
  尽管我们在欧洲“中世纪”社会模型的建立中,已注意到如上因素对后来的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但在两种社会制度的交替变革进程中,依然有着多种因素的存在。这一部分是我们讨论最激烈的时段,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部分,所幸后来有了老师的辅导与介入,才使“斗争的硝烟”未能“扩散”,最终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一部分我们激烈地“争论”了一天多时间。
  (四)学习过程构建环节四:与中国7世纪至17世纪(约唐朝至清朝早期)的政治历史比较,讨论西欧封建社会长期分裂的原因,得出如下学习结论。
  与中国政治历史比较:分裂与统一,见证了两种文化的发展。中国在这一时期,总的来说是大一统的,没有像西欧一样地分裂。其原因一是地域和经济因素,中国是两河孕育的文明,土地宽阔,农业文明成熟先进。而非西欧的陆地则多海、山分割。加之中国很早就进入了封建社会,高度发达的小农经济要求稳定的政治环境,人民期望统一。纵观西欧则发展缓慢,生产水平低下,海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西欧经济的分散性。二是政治文化因素。早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就经历了统一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政治文化传承,前3世纪,就已实现了封建时代的大一统。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拥有完善的上层建筑体系,不能轻易被瓦解,并一再被继承,且形成专制文化的认同的基础。西欧则在政教冲突中历经几百年,此消彼长,不利于专制制度的形成,没有经历长期统一的朝代。诸多因素,不一而足,两种文化的发展均是人类文明几千年发展的硕果,无谓优劣,都以不同的角度散发璀璨的光芒。
  在这一问题的探讨上,我们没有花费太多精力,因为第一单元刚刚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作为扩展,我们对古代中国的经济、文化史亦有一定的了解。在指导老师的建议下,我们针对这一部分的学习与讨论做了收缩之策略,或待以后进行,以免“战线”过长。
  本次学习作为一次较大规模的探究学习活动,意义重大。它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历史知识本身的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我们做了一次学习方法与方式的有益尝试。我们从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均做了构建模型的结构化处理,以团队的形式,快速深入地掌握了一种从技术到知识学习过程:一方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种,不同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为技术。另一方面,个学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可能使知识的学习更全面,理解更加深刻,为学习。它使我们学会了如何确立学习目标、把个体的学习融合在合作、理解、包容、反思、展示的过程中,学会了困境意识的发现与解决之道,其实也是一种创新,它让我们有了一次最深刻的学习体验,无论从借鉴还是分享之角度,均有可取之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美]威廉·麦克尼尔,著.施诚,赵婧,译.世界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4][英]威尔斯,著.徐建萍,朱凤余,译.世界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
  [5]赵立行.中世纪政治的契约观念——论附庸采邑制[J].历史教学问题,2013(5).
其他文献
摘 要: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争夺舆论阵地、保证主渠道畅通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本文在已有文献研究及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综合分析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行之有效的增强高校形势与
摘 要: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对一些高校学生产生了某种负面影响。为了增强青年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并对《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改革策略进行分析。首先对历史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年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其次从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的规律、以唯物史观为工具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批判、促进学生辨别能力的提高及重视实践教育四个方面论述了改革对策。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近代史纲要》 教学改革
摘 要: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作为省属地方重点高校,学生仍然存在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立足“问题导向”,针对学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在“全员育人”理念下,不断加强班级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骨干榜样引领示范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探索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大学生教育 学风建设 全员育人  “学风”,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即是“广
摘 要: 多丽丝·莱辛发表于1999年的科幻小说《玛拉与丹恩历险记》描述了未来社会的荒原景象,反映了其对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本文从生态伦理视角出发,结合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读玛拉和丹恩这对流亡姐弟在自然和文明的荒原中的自我完善之旅。  关键词: 荒原意象 自我完善 《玛拉与丹恩历险记》  一、引言  《玛拉与丹恩历险记》是英国女小说家多丽丝·莱辛发表于1999年的作品。该小说以预言的手
摘 要: 当今社会教师队伍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教师问题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其教育对象所发生的各种有违教育要求,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甚至造成严重伤害的教育行为。要想提高教师师德,首先要抓好师德的概念。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本研究对张掖市六所小学的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几位教师进行了访谈,采用EXCEL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在
摘 要: 儿童美术教育是人类从事艺术活动的一个特殊阶段,它伴随儿童成长,反映儿童天性,表现儿童思维活动,是儿童用于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视觉语言。本文以“儿童绘画作品特点”和“内心世界语言”为理论支撑,以具体儿童绘画作品分析为依托,通过儿童绘画作品探究他们内心世界的语言。  关键词: 儿童绘画 内心世界 另一种语言  一、了解孩子的童趣语言  绘画是一种符号表征方式,是人类心智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儿童
摘 要: 高师院校如何面对教师资格统考给职前教师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彰显教师教育的专业特点,从而去边缘化,实现对传统教师教育模式的质性超越?昆明学院生科系在强化教师教育实践环节,有效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素养,促进职前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教师教育 专业特点 有效途径  1.引言  教师资格统考制度与我国2012年2月出台的新的教师专业标准相配套,构成教师标准与
摘 要: 随着人类全球化、信息化速度的加快,来自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际日益频繁,这些因素促成了跨文化交际成为语言学研究领域一个新的课题。交际中一方的外语水平不佳,交际者不了解对方的文化,以及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等因素都可以致使一种新的现象出现,即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本文从《孙子从美国来》这部电影中的语料入手,分析了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且着重分析了前者并且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摘 要: 本文选取《诗经·硕人》三种主题中清以前的主流观点“闵庄姜”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毛诗序》、《郑笺》、《诗集传》的解读,发现诗与史的结合中文人在怜悯庄姜之时寄托的自身的道德和美学追求。“闵庄姜”说的前提是对庄姜之美和这场婚姻的肯定,正是这种肯定形成的期待在后来庄姜“贤而不答,终以无子”时落空,让人们产生怜悯之心。庄姜虽貌美贤德但未逢明君又遇上政局动乱,这让仕途不顺的文人在庄姜的遭遇中获得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初,“文革”文学作为一个“话题”历史性地引发了学界的讨论。在“地下文学”与“地上文学”的认知碰撞中,个体话语与集体话语的存在形态成了“文革”文学价值研究的一重要表征,但历史地看待“文革”的主流文学,其主体性的失落虽然是“文革”政治权力话语的必然结果,但它承载的却是“文革”时期“人”的一种生命存在形态,在今天看来同样具有“整体性文学史观”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