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论》是不可能被超越的。《理解资本主义》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把握资本主义。作者们的另外一个意图是从几个主要的方面——亦即三个维度——来衡量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从他们的目的出发,《理解资本主义》更多是一种外在的衡量,它仿佛一副坐标系,告诉我们在某个方面,资本主义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在另外的某个方面,资本主义将表现为什么?
《理解资本主义:竞争、统制与变革》(第3版)
[美]塞缪尔•鲍尔斯、理查德•爱德华兹、弗兰克•罗斯福著,孟捷、赵准、徐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理解资本主义》,看名称,更像是一本讨论资本主义的学术专著。事实上,这是一本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但因为问题导向,更偏重于现实的美国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因而有别于众多从模型到模型的经济学教科书。相对于中国多年来已经存在的政治经济学,它算是另外一种资本主义的透视镜。书中值得讨论的内容实在太多,这里不可能一一评述,仅就它的方法与体系谈些体会。
一、主流与激进的融合
资本主义是个什么东西?对于身处其中并浑然忘却其存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来说,这个问题就像是,对鱼而言,水是什么东西?人类的眼光,往往将身边的常态视为当然,亘古如此或理当如此。只有大变动或危机,才唤醒我们的意识: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理解资本主义,只有跳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框架才有真正的可能。主流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的逼问下,不得不想出种种理由为资本主义辩护,比如弗里德曼的《资本主义与自由》或詹姆斯•布坎南的《自由、市场与国家》。尽管主流经济学在资本主义具体机制方面的分析有其不可抹杀的价值,但归根结底,它无法在一些最根本的问题上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比如将垄断视为竞争市场中的例外,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必然发展;认为第三世界的不发达缘于其政府政策的失当,而不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在结果;将私人所有制上升到意识形态的崇拜高度,而不愿意正视各种约束、消灭私有制的努力与前景。
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一诞生起就将资本主义作为一个独立和完整的事物来研究,在充分肯定它的对于生产力的巨大促进作用等进步意义的同时,也指出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逻辑。自《资本论》出版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随资本主义的变迁而发展,提出了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与革命、剥削的当代形式、社会积累结构等等重大的现实经济政治学命题。
如果说主流经济学将资本主义视为吃饭穿衣这般平常的事情,然后琢磨这些平常事情之间的内在逻辑和细微含义;那么激进政治经济学——精神主要源于马克思主义——则试图向读者解释,那些吃饭穿衣其实并不寻常,它蕴涵着许多特殊的条件,并随时在变化。本书《理解资本主义》可以视为在马克思主义的宽泛影响下,当代政治经济学试图理解自身所处世界的努力以及对于激进政治经济学的某种程度上的集成。另一方面,本书与主流经济学的关系也很深厚,算得上主流经济学的一次大胆出位。
总之,本书总体上可以归入激进政治经济学,这并不妨碍作者们从主流经济学中吸取大量的具体方法与成果。这种开放的视角值得肯定,它促进了两个传统上对立的学术流派的交流与对话。尽管交流与对话并不能证明自身的正确性,但所激发的思考却远远大于其所提出的各种论断。同理,交流与对话对于中国经济学也有着重要价值。
二、电影更好看
本书的体系值得关注。全书分为四篇,它们分别是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结论亦即有关资本主义未来的讨论。本书的基本逻辑无疑在政治经济学这一篇之中,这些逻辑会在后来的各个章节中显现。
最开始,本书从人性出发,就已经不再局限于经济人假设,而认为人类成为一种合作性的物种。我们许多人在生活中都能够感受到,经济人并非现实,而理论中,对于经济人假设的批判也不鲜见,比如阿马蒂亚•森的《理性与自由》。但是鲍尔斯等人利用实验经济学和生物学的一些模型建构与数据处理技术,将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推向一个高峰。本书没有在这个技术问题上作深入的分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追索作者之一鲍尔斯与人主编的《道德情操与经济利益》。
如果说新古典经济学从经济人假设出发,而理论的核心与出发点是一般竞争均衡,那么,本书在人性假设方面取得了突破,其对资本主义的考察也因此增加了新的维度。首先当然是竞争,它是有关于交换这一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方式,同时也可以视作是一个水平维度,因为竞争所涉及的是权力的相对平等。统制,则指涉经济关系中纵向的因素,它包括权力、强迫、等级制度或者权威。它所展现的是国家、阶级、种族、性别等社会团体内部或者之间的关系。第三个维度是变革,指涉的是时间的推移以及经济制度的运行将如何改变自身。作者认为,对于变革的强调是政治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区别之一。新古典经济学当然也有动态分析,但是在那里,变化的是价格与产量等具体的经济指标,而经济制度的变革显然并非处在其视野中。
如果说这三个维度是本书的视角,那么,剩余产品则构成了这三个维度的聚焦点以及体系展开的主线。剩余产品是超出补充劳动过程中投入的那部分,对剩余产品的利用体现为教堂、宫殿、武器、教育、健康等等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剩余产品是经济生产与人类文明的联结点,它还是理解社会如何运作的关键。从水平的角度来看,经济组织之间的竞争决定了谁获得了市场,谁无法得到剩余;从垂直的角度来看,企业的统制决定了企业主、管理层和工人之间的分配,而政府的统制则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再分配;从变革的角度来看,剩余产品的分配在各个经济组织之间,阶级、阶层和社会团体之间的分配的长期变化。
在这三个维度和一个主线之下,本书如此理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大体上可以划归为两类人:一类是生产产品却不能控制剩余产品的使用的人,一类是控制了剩余产品的使用的人。这里的描述虽然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定义有别,但大体上是对应的。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两个阶级分别是工人与资本家。资本主义指的就是这样一种经济制度,其中雇工为了获取利润,利用其私人占有的资本品,使用雇佣劳动生产商品。利润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剩余产品,它用于积累、支付租金、利息和股息。将时间维度考虑进来,就涉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个重要因素——积累。积累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对社会结构发生深远影响。这里的社会结构,更严格地说,指积累的社会结构,义指各种为积累提供基本游戏规则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习俗等。历史上,资本主义的积累曾摧毁了封建制、奴隶制和小生产种种制度。后来,它又使资本主义自身的社会结构也发生重大变迁,从最初的竞争资本主义,到20世纪初的公司资本主义,再到以罗斯福新政为标志的受调节的资本主义,再到今天的跨国资本主义。而在这个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二元经济结构与全球化是最显著的特征,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
应该承认作者这三种维度给我们带来了宏观把握的视角。这种宏观的视角不仅有前述逻辑所蕴含着强烈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而且在许多细节方面,也突破了原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野。在许多问题上,本书能够提出新的议题或者新的论述,比如政府协调、平均利润率、等级制企业、经济演化、资本主义命运等等问题。它将许多新古典经济学之外的经济学理论创新纳入进来,比如科斯和阿马蒂亚•森的理论。而这其中,尤其深刻并值得深思的是,对企业内部的技术、控制与阶级斗争的描述。雇主通过不同的策略——包括解雇、停工、搬迁工厂、并行工厂、等级制组织——等等方式来控制劳动场所,控制技术和技术发展方向,从而总体上统治了这个社会。
理论有深度,文笔很通俗,数据翔实,案例生动而有说服力。像这样的著作,是值得我们去读的。形象地打个比方,新古典经济学是摄影,而三维的经济学则是电影。谁能不说,电影更好看呢?
三、种子与方位图
从剩余产品、劳动场所控制以及积累的社会结构这些理论要素中,我们不难看出,本书的马克思主义渊源。这不由得令读者很自然地将它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资本论》作一比较。这有助于我们认识到,理解资本主义存在着多种可能,每种可能有其自身的意义与价值。
《资本论》开始于商品本身,看上去这只是一个极其平淡无奇的起点。但是,在马克思的剖析中,我们发现,事实上这一最简单的事物蕴涵了太多的矛盾与可能——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普通商品与一般等价物。渐渐地,在逻辑的进程中,一般意义上的商品经济——它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以一般竞争均衡的面貌出现——像一幅长卷展现在读者面前。但是,《资本论》还不肯停步,因为到此为止,还只是古往今来的一种常见的交换领域中的生活。而资本主义,其血淋淋的诞生,却在于货币向资本这一惊险的一跃。自那以来,剩余价值、工作日的延长与工人阶级的斗争、协作、分工和机器大工业而引发的相对剩余价值的生长、资本的积累,利润在各个部门的分割等等,全部资本主义的各个方面都顺理成章地生长出来。《资本论》的这种逻辑,是辩证法的胜利,也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打一个比方,《资本论》首先就深入了资本主义的种子,然后从种子的自身逻辑开始,描述它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渐渐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的逻辑。如果继续用电影来打比方的话,那么《资本论》就仿佛一个深入种子内部的微观摄影机,将种子内在的结构拍摄出来,然后一直到发芽、成长到最后的死亡。
《资本论》是不可能被超越的。《理解资本主义》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把握资本主义。全书分为四篇,除了第四篇属于一般性讨论之外,前面三篇从篇目来看似乎是经济学系的三门不同的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本书当然不是三门课程的简单拼凑,它们的基本逻辑还是大体一致的。但是,这样的章节区分本身表明了作者们的意图:将经济学的核心课程作一个综合,给学生一个理解经济学各主要学科的统一观念。作者们的另外一个意图是从几个主要的方面——亦即三个维度——来衡量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从他们的目的出发,《理解资本主义》更多是一种外在的衡量,它仿佛一副坐标系,告诉我们在某个方面,资本主义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在另外的某个方面,资本主义将表现为什么?它不同于《资本论》那种内在把握其生长逻辑的理论,确实也缺乏马克思那无可代替的深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外部的把握毫无价值。它就像是一幅方位图,让我们明确了资本主义和这个时代所处的大致方位。回到电影的譬喻:《理解资本主义》就更多类似于飞机上的鸟瞰拍摄,从一条河流的起源一直到归入大海。
当然,我们还需注意的是,这里的方位图并不是没有倾向的。不妨看看本书列出的历史上六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他们是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约瑟夫•熊彼特、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罗纳德•科斯、阿马蒂亚•森。这六个人的思想体系并不能完全融合。马克思作为资本主义的颠覆者,与其他几位作者的差异之处更大——事实上本书有关积累的社会结构的论述更多源自马克思而不是其他作者。如果说前面四个人有对于整个资本主义的考察,后面的科斯与森更多只属于枝节的论述。撇开科斯有关交易成本与社会成本的论述,他本人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倾向比较突出;森的学术贡献在于自由与帕累托的关系这一经济政治哲学上的分析以及有关不平等和福利的测量。总体上来说,他们似乎很难相提并论,但是一旦我们考虑到那些没有纳入进来的被主流所称颂的经济学家时,本书有意对抗主流并试图包容主流的倾向就昭然若揭——马歇尔、庇古、萨缪尔逊、阿罗、伯格森、哈耶克、弗里德曼、布坎南等等被主流经济学供在殿堂的诸神则全部被忽略。说到底,本书对于资本主义总体上还是批判的。评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理解资本主义:竞争、统制与变革》(第3版)
[美]塞缪尔•鲍尔斯、理查德•爱德华兹、弗兰克•罗斯福著,孟捷、赵准、徐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理解资本主义》,看名称,更像是一本讨论资本主义的学术专著。事实上,这是一本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但因为问题导向,更偏重于现实的美国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因而有别于众多从模型到模型的经济学教科书。相对于中国多年来已经存在的政治经济学,它算是另外一种资本主义的透视镜。书中值得讨论的内容实在太多,这里不可能一一评述,仅就它的方法与体系谈些体会。
一、主流与激进的融合
资本主义是个什么东西?对于身处其中并浑然忘却其存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来说,这个问题就像是,对鱼而言,水是什么东西?人类的眼光,往往将身边的常态视为当然,亘古如此或理当如此。只有大变动或危机,才唤醒我们的意识: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理解资本主义,只有跳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框架才有真正的可能。主流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的逼问下,不得不想出种种理由为资本主义辩护,比如弗里德曼的《资本主义与自由》或詹姆斯•布坎南的《自由、市场与国家》。尽管主流经济学在资本主义具体机制方面的分析有其不可抹杀的价值,但归根结底,它无法在一些最根本的问题上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比如将垄断视为竞争市场中的例外,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必然发展;认为第三世界的不发达缘于其政府政策的失当,而不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在结果;将私人所有制上升到意识形态的崇拜高度,而不愿意正视各种约束、消灭私有制的努力与前景。
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一诞生起就将资本主义作为一个独立和完整的事物来研究,在充分肯定它的对于生产力的巨大促进作用等进步意义的同时,也指出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逻辑。自《资本论》出版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随资本主义的变迁而发展,提出了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与革命、剥削的当代形式、社会积累结构等等重大的现实经济政治学命题。
如果说主流经济学将资本主义视为吃饭穿衣这般平常的事情,然后琢磨这些平常事情之间的内在逻辑和细微含义;那么激进政治经济学——精神主要源于马克思主义——则试图向读者解释,那些吃饭穿衣其实并不寻常,它蕴涵着许多特殊的条件,并随时在变化。本书《理解资本主义》可以视为在马克思主义的宽泛影响下,当代政治经济学试图理解自身所处世界的努力以及对于激进政治经济学的某种程度上的集成。另一方面,本书与主流经济学的关系也很深厚,算得上主流经济学的一次大胆出位。
总之,本书总体上可以归入激进政治经济学,这并不妨碍作者们从主流经济学中吸取大量的具体方法与成果。这种开放的视角值得肯定,它促进了两个传统上对立的学术流派的交流与对话。尽管交流与对话并不能证明自身的正确性,但所激发的思考却远远大于其所提出的各种论断。同理,交流与对话对于中国经济学也有着重要价值。
二、电影更好看
本书的体系值得关注。全书分为四篇,它们分别是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结论亦即有关资本主义未来的讨论。本书的基本逻辑无疑在政治经济学这一篇之中,这些逻辑会在后来的各个章节中显现。
最开始,本书从人性出发,就已经不再局限于经济人假设,而认为人类成为一种合作性的物种。我们许多人在生活中都能够感受到,经济人并非现实,而理论中,对于经济人假设的批判也不鲜见,比如阿马蒂亚•森的《理性与自由》。但是鲍尔斯等人利用实验经济学和生物学的一些模型建构与数据处理技术,将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推向一个高峰。本书没有在这个技术问题上作深入的分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追索作者之一鲍尔斯与人主编的《道德情操与经济利益》。
如果说新古典经济学从经济人假设出发,而理论的核心与出发点是一般竞争均衡,那么,本书在人性假设方面取得了突破,其对资本主义的考察也因此增加了新的维度。首先当然是竞争,它是有关于交换这一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方式,同时也可以视作是一个水平维度,因为竞争所涉及的是权力的相对平等。统制,则指涉经济关系中纵向的因素,它包括权力、强迫、等级制度或者权威。它所展现的是国家、阶级、种族、性别等社会团体内部或者之间的关系。第三个维度是变革,指涉的是时间的推移以及经济制度的运行将如何改变自身。作者认为,对于变革的强调是政治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区别之一。新古典经济学当然也有动态分析,但是在那里,变化的是价格与产量等具体的经济指标,而经济制度的变革显然并非处在其视野中。
如果说这三个维度是本书的视角,那么,剩余产品则构成了这三个维度的聚焦点以及体系展开的主线。剩余产品是超出补充劳动过程中投入的那部分,对剩余产品的利用体现为教堂、宫殿、武器、教育、健康等等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剩余产品是经济生产与人类文明的联结点,它还是理解社会如何运作的关键。从水平的角度来看,经济组织之间的竞争决定了谁获得了市场,谁无法得到剩余;从垂直的角度来看,企业的统制决定了企业主、管理层和工人之间的分配,而政府的统制则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再分配;从变革的角度来看,剩余产品的分配在各个经济组织之间,阶级、阶层和社会团体之间的分配的长期变化。
在这三个维度和一个主线之下,本书如此理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大体上可以划归为两类人:一类是生产产品却不能控制剩余产品的使用的人,一类是控制了剩余产品的使用的人。这里的描述虽然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定义有别,但大体上是对应的。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两个阶级分别是工人与资本家。资本主义指的就是这样一种经济制度,其中雇工为了获取利润,利用其私人占有的资本品,使用雇佣劳动生产商品。利润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剩余产品,它用于积累、支付租金、利息和股息。将时间维度考虑进来,就涉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个重要因素——积累。积累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对社会结构发生深远影响。这里的社会结构,更严格地说,指积累的社会结构,义指各种为积累提供基本游戏规则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习俗等。历史上,资本主义的积累曾摧毁了封建制、奴隶制和小生产种种制度。后来,它又使资本主义自身的社会结构也发生重大变迁,从最初的竞争资本主义,到20世纪初的公司资本主义,再到以罗斯福新政为标志的受调节的资本主义,再到今天的跨国资本主义。而在这个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二元经济结构与全球化是最显著的特征,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
应该承认作者这三种维度给我们带来了宏观把握的视角。这种宏观的视角不仅有前述逻辑所蕴含着强烈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而且在许多细节方面,也突破了原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野。在许多问题上,本书能够提出新的议题或者新的论述,比如政府协调、平均利润率、等级制企业、经济演化、资本主义命运等等问题。它将许多新古典经济学之外的经济学理论创新纳入进来,比如科斯和阿马蒂亚•森的理论。而这其中,尤其深刻并值得深思的是,对企业内部的技术、控制与阶级斗争的描述。雇主通过不同的策略——包括解雇、停工、搬迁工厂、并行工厂、等级制组织——等等方式来控制劳动场所,控制技术和技术发展方向,从而总体上统治了这个社会。
理论有深度,文笔很通俗,数据翔实,案例生动而有说服力。像这样的著作,是值得我们去读的。形象地打个比方,新古典经济学是摄影,而三维的经济学则是电影。谁能不说,电影更好看呢?
三、种子与方位图
从剩余产品、劳动场所控制以及积累的社会结构这些理论要素中,我们不难看出,本书的马克思主义渊源。这不由得令读者很自然地将它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资本论》作一比较。这有助于我们认识到,理解资本主义存在着多种可能,每种可能有其自身的意义与价值。
《资本论》开始于商品本身,看上去这只是一个极其平淡无奇的起点。但是,在马克思的剖析中,我们发现,事实上这一最简单的事物蕴涵了太多的矛盾与可能——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普通商品与一般等价物。渐渐地,在逻辑的进程中,一般意义上的商品经济——它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以一般竞争均衡的面貌出现——像一幅长卷展现在读者面前。但是,《资本论》还不肯停步,因为到此为止,还只是古往今来的一种常见的交换领域中的生活。而资本主义,其血淋淋的诞生,却在于货币向资本这一惊险的一跃。自那以来,剩余价值、工作日的延长与工人阶级的斗争、协作、分工和机器大工业而引发的相对剩余价值的生长、资本的积累,利润在各个部门的分割等等,全部资本主义的各个方面都顺理成章地生长出来。《资本论》的这种逻辑,是辩证法的胜利,也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打一个比方,《资本论》首先就深入了资本主义的种子,然后从种子的自身逻辑开始,描述它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渐渐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的逻辑。如果继续用电影来打比方的话,那么《资本论》就仿佛一个深入种子内部的微观摄影机,将种子内在的结构拍摄出来,然后一直到发芽、成长到最后的死亡。
《资本论》是不可能被超越的。《理解资本主义》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把握资本主义。全书分为四篇,除了第四篇属于一般性讨论之外,前面三篇从篇目来看似乎是经济学系的三门不同的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本书当然不是三门课程的简单拼凑,它们的基本逻辑还是大体一致的。但是,这样的章节区分本身表明了作者们的意图:将经济学的核心课程作一个综合,给学生一个理解经济学各主要学科的统一观念。作者们的另外一个意图是从几个主要的方面——亦即三个维度——来衡量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从他们的目的出发,《理解资本主义》更多是一种外在的衡量,它仿佛一副坐标系,告诉我们在某个方面,资本主义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在另外的某个方面,资本主义将表现为什么?它不同于《资本论》那种内在把握其生长逻辑的理论,确实也缺乏马克思那无可代替的深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外部的把握毫无价值。它就像是一幅方位图,让我们明确了资本主义和这个时代所处的大致方位。回到电影的譬喻:《理解资本主义》就更多类似于飞机上的鸟瞰拍摄,从一条河流的起源一直到归入大海。
当然,我们还需注意的是,这里的方位图并不是没有倾向的。不妨看看本书列出的历史上六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他们是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约瑟夫•熊彼特、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罗纳德•科斯、阿马蒂亚•森。这六个人的思想体系并不能完全融合。马克思作为资本主义的颠覆者,与其他几位作者的差异之处更大——事实上本书有关积累的社会结构的论述更多源自马克思而不是其他作者。如果说前面四个人有对于整个资本主义的考察,后面的科斯与森更多只属于枝节的论述。撇开科斯有关交易成本与社会成本的论述,他本人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倾向比较突出;森的学术贡献在于自由与帕累托的关系这一经济政治哲学上的分析以及有关不平等和福利的测量。总体上来说,他们似乎很难相提并论,但是一旦我们考虑到那些没有纳入进来的被主流所称颂的经济学家时,本书有意对抗主流并试图包容主流的倾向就昭然若揭——马歇尔、庇古、萨缪尔逊、阿罗、伯格森、哈耶克、弗里德曼、布坎南等等被主流经济学供在殿堂的诸神则全部被忽略。说到底,本书对于资本主义总体上还是批判的。评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