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了钳工技能训练三步教学法,即:第一步,集中讲解,建立正确明了的动作概念;第二步,恰如其分的动作示范;第三步,巡回指导,及时反馈。
关键词:钳工 技能训练 三步教学法
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各类企业对产业工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钳工的要求也是如此。如何又快又好地培养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要呢?这是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作为钳工实习指导教师,笔者从事钳工实习和理论教学十几年,对钳工技能训练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其中三步教学法是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之一。
一、第一步:集中讲解,建立正确清晰的动作概念
正确清晰的动作概念的建立是技能形成的关键。所谓正确清晰的动作概念就是将自己要做的动作进行语言上的描述或概括。换言之,就是首先要明确动作要领,并且能自己说出来。这是集中讲解的中心任务。只有在练习者掌握了动作要领,并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后,在视觉、动觉、触觉等方面的作用下,在头脑中产生如何动作的表象,也就是说自己心里清楚该怎么做。这样,正确的动作才可能出现。这里讲的视觉、动觉和触觉作用主要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进行示范操作、音像图片教学、模拟执行动作训练等,就是说要看得见,摸得着,还要动起来。例如汽车模拟驾驶训练系统、飞行模拟器、车工摇拖板练习、钳工用錾子训练的握錾和锤击动作等等,就是这个道理。
正确的动作概念不是仅存在于训练的初始阶段,它应贯穿于训练的全过程。这是因为人们形成正确动作概念要经历感受、消化、理解、顿悟、概括等一系列过程,学生要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在整个训练中反复体验。因此,教师在不同训练阶段要提出建立动作概念的不同目标和要求,以满足此需要,这一步一般都安排在集体中讲解时进行。
二、第二步:示范操作
示范操作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帮助练习者感受一些具有外部特征(如速度、角度、形态等)的操作行为。但是这种技能的学习主要依赖练习者的内部动觉来完成。他们所要获得的不仅仅是某种外部行为的表现,而更重要的是学会将这些外部动作与执行动作的感觉(即动觉)进行联结。为此,必须对“示范操作”提出要求。
1.示范操作时应力求使练习者有更强的参与感
教师在示范操作时,应力求使练习者有更多的感觉通道参与,不应当仅限于视觉通道。例如:示范操作方式可用实物实地示范和DV音像示范、计算机模拟示范以及分解动作示范等相结合,使练习者在视觉通道感受动作时,也可让练习者亲自操作,让动觉通道来感受。同时,配以解说并让练习者注意声响变化,让听觉通道来感受。例如:在试车或检修时,听觉就很管用。换言之,就是让练习者耳闻目睹手动。实践证明,参与接受示范操作的感受通道越多,示范操作的效果就越好。
2.示范操作的次数取决于所学技能的性质
(1)示范操作并非多多益善。过多的示范操作不仅无助于练习者对技能的掌握,反而常常会导致练习者产生误解。所以对那些更多地带有外部特征的技能而言反复示范是必要的,如组装机器;但对那些更多地依靠自身身体感觉来掌握的技能,则必须控制示范操作次数。我们应提供更多的产生体感的机会,以便更快地形成动觉表象。如钳工练习锉削,练习者只看不练是不行的。
(2)示范操作一般在集中讲解后进行,主要的目的是配合讲解。这时的一般实物示范操作不如DV和计算机模拟示范操作效果好,但实物示范操作不能缺。而实物示范操作更多安排在巡回指导时,二三个人,最多三五个人的现场实物操作示范最好,因为这时练习者的感受通道参与得最多。
(3)示范操作是技能训练中最重要的教育教学内容和环节。它也贯穿于整个技能训练的全过程。至于在哪一阶段,采用哪一种示范操作方式更好,则要灵活运用。
三、第三步:巡回指导,及时反馈
巡回指导是集中讲解和示范操作的检查和落实。在巡回指导过程中除对练习者掌握技能情况的全面了解和指导外,还可发现集中讲解和示范操作中的不足,以便在下次集中讲解和示范操作中进行纠正和补充,这样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巡回指导在整个技能训练中是最主要的教育教学环节。其主要表现为及时、清晰、丰富的反馈。反馈对技能训练的影响和作用如下。
1.有反馈才有进步
这一点就像计算数学题一样,学习基本公式和定理后再去做习题,做完后老师再讲解,以检验运算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若没有老师的检查和讲解,或没有正确合理的答案作比较,那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技能训练也是如此。技能训练时教师只有及时巡回检查指导,对学生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纠正错误,这样学生才能迅速进步,操作技能才能进一步提高。技能操作习惯成自然,即一旦形成并熟练掌握了某种操作技能,那么这种技能便成为下意识的习惯性动作。例如骑单车,不会时骑上去会摔倒,这是还没有掌握住平衡,换句话说就是还没有掌握住那股劲。会骑了,骑上就走,不会摔倒,这是掌握住那种平衡了。而且一旦会骑车了,一时半会就不会忘掉怎样骑车,这就是习惯成自然,形成了下意识的动作。因此,教师如不及时指导学生的操作,使其规范、自然,一旦形成错误或不规范的习惯动作,纠正起来难度自然要大得多了。而若没有反馈,则无异于盲人骑瞎马,使训练的目的性、针对性荡然无存,或者至少是大打折扣。
2.反馈的频率影响进步的速度
反馈的频率受巡回指导的次数和巡回指导的内容影响。巡回指导有逐一指导和个别重点指导两种。一般是一次或两处逐一指导后再二次或三次重点指导,如此反复。巡回指导的间隔可根据巡回指导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掌握集中讲解和示范操作。逐一指导找出共性问题,发现个性问题。个性问题在重点指导中解决,共性问题在集中讲解中解决。在此教育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要做到心到、眼到、嘴到、手到。周到细致,这是决定技能训练效果的关键。因此,反馈的频率必须保证在一定数量内。
3.反馈的内容越具体,技能进步的速度就越快
在技能训练中,通常采用全程反馈,而且能量化的反馈一般都量化。同时,把标准或规范的内容公示于众,以使学生在操作中心中有数,即便于自查自省又能互查互勉。例如安全文明生产标准,技能操作的姿势、动作频率、力度,产品(工作)检验的标准等都可以量化,列出评判标准,进行测评,并把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扬长避短。也可利用DV等电化教学设备把学生的操作录下来,然后再播放给学生看。在播放时教师再讲评其优缺点并与规范动作对比。这种反馈在技能形成的初始阶段效果尤为明显。这也是开发多种反馈通道、及时反馈的一种好形式。
综上所述,技能训练的目的是巩固和充实业务理论,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安全文明生产习惯;培养优良的工作品质和工作作风。技能训练的方法很多,以上只阐述了技能训练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只要我们遵循技能训练的一般规律和教育教学原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技能训练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技师学院)
关键词:钳工 技能训练 三步教学法
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各类企业对产业工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钳工的要求也是如此。如何又快又好地培养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要呢?这是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作为钳工实习指导教师,笔者从事钳工实习和理论教学十几年,对钳工技能训练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其中三步教学法是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之一。
一、第一步:集中讲解,建立正确清晰的动作概念
正确清晰的动作概念的建立是技能形成的关键。所谓正确清晰的动作概念就是将自己要做的动作进行语言上的描述或概括。换言之,就是首先要明确动作要领,并且能自己说出来。这是集中讲解的中心任务。只有在练习者掌握了动作要领,并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后,在视觉、动觉、触觉等方面的作用下,在头脑中产生如何动作的表象,也就是说自己心里清楚该怎么做。这样,正确的动作才可能出现。这里讲的视觉、动觉和触觉作用主要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进行示范操作、音像图片教学、模拟执行动作训练等,就是说要看得见,摸得着,还要动起来。例如汽车模拟驾驶训练系统、飞行模拟器、车工摇拖板练习、钳工用錾子训练的握錾和锤击动作等等,就是这个道理。
正确的动作概念不是仅存在于训练的初始阶段,它应贯穿于训练的全过程。这是因为人们形成正确动作概念要经历感受、消化、理解、顿悟、概括等一系列过程,学生要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在整个训练中反复体验。因此,教师在不同训练阶段要提出建立动作概念的不同目标和要求,以满足此需要,这一步一般都安排在集体中讲解时进行。
二、第二步:示范操作
示范操作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帮助练习者感受一些具有外部特征(如速度、角度、形态等)的操作行为。但是这种技能的学习主要依赖练习者的内部动觉来完成。他们所要获得的不仅仅是某种外部行为的表现,而更重要的是学会将这些外部动作与执行动作的感觉(即动觉)进行联结。为此,必须对“示范操作”提出要求。
1.示范操作时应力求使练习者有更强的参与感
教师在示范操作时,应力求使练习者有更多的感觉通道参与,不应当仅限于视觉通道。例如:示范操作方式可用实物实地示范和DV音像示范、计算机模拟示范以及分解动作示范等相结合,使练习者在视觉通道感受动作时,也可让练习者亲自操作,让动觉通道来感受。同时,配以解说并让练习者注意声响变化,让听觉通道来感受。例如:在试车或检修时,听觉就很管用。换言之,就是让练习者耳闻目睹手动。实践证明,参与接受示范操作的感受通道越多,示范操作的效果就越好。
2.示范操作的次数取决于所学技能的性质
(1)示范操作并非多多益善。过多的示范操作不仅无助于练习者对技能的掌握,反而常常会导致练习者产生误解。所以对那些更多地带有外部特征的技能而言反复示范是必要的,如组装机器;但对那些更多地依靠自身身体感觉来掌握的技能,则必须控制示范操作次数。我们应提供更多的产生体感的机会,以便更快地形成动觉表象。如钳工练习锉削,练习者只看不练是不行的。
(2)示范操作一般在集中讲解后进行,主要的目的是配合讲解。这时的一般实物示范操作不如DV和计算机模拟示范操作效果好,但实物示范操作不能缺。而实物示范操作更多安排在巡回指导时,二三个人,最多三五个人的现场实物操作示范最好,因为这时练习者的感受通道参与得最多。
(3)示范操作是技能训练中最重要的教育教学内容和环节。它也贯穿于整个技能训练的全过程。至于在哪一阶段,采用哪一种示范操作方式更好,则要灵活运用。
三、第三步:巡回指导,及时反馈
巡回指导是集中讲解和示范操作的检查和落实。在巡回指导过程中除对练习者掌握技能情况的全面了解和指导外,还可发现集中讲解和示范操作中的不足,以便在下次集中讲解和示范操作中进行纠正和补充,这样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巡回指导在整个技能训练中是最主要的教育教学环节。其主要表现为及时、清晰、丰富的反馈。反馈对技能训练的影响和作用如下。
1.有反馈才有进步
这一点就像计算数学题一样,学习基本公式和定理后再去做习题,做完后老师再讲解,以检验运算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若没有老师的检查和讲解,或没有正确合理的答案作比较,那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技能训练也是如此。技能训练时教师只有及时巡回检查指导,对学生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纠正错误,这样学生才能迅速进步,操作技能才能进一步提高。技能操作习惯成自然,即一旦形成并熟练掌握了某种操作技能,那么这种技能便成为下意识的习惯性动作。例如骑单车,不会时骑上去会摔倒,这是还没有掌握住平衡,换句话说就是还没有掌握住那股劲。会骑了,骑上就走,不会摔倒,这是掌握住那种平衡了。而且一旦会骑车了,一时半会就不会忘掉怎样骑车,这就是习惯成自然,形成了下意识的动作。因此,教师如不及时指导学生的操作,使其规范、自然,一旦形成错误或不规范的习惯动作,纠正起来难度自然要大得多了。而若没有反馈,则无异于盲人骑瞎马,使训练的目的性、针对性荡然无存,或者至少是大打折扣。
2.反馈的频率影响进步的速度
反馈的频率受巡回指导的次数和巡回指导的内容影响。巡回指导有逐一指导和个别重点指导两种。一般是一次或两处逐一指导后再二次或三次重点指导,如此反复。巡回指导的间隔可根据巡回指导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掌握集中讲解和示范操作。逐一指导找出共性问题,发现个性问题。个性问题在重点指导中解决,共性问题在集中讲解中解决。在此教育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要做到心到、眼到、嘴到、手到。周到细致,这是决定技能训练效果的关键。因此,反馈的频率必须保证在一定数量内。
3.反馈的内容越具体,技能进步的速度就越快
在技能训练中,通常采用全程反馈,而且能量化的反馈一般都量化。同时,把标准或规范的内容公示于众,以使学生在操作中心中有数,即便于自查自省又能互查互勉。例如安全文明生产标准,技能操作的姿势、动作频率、力度,产品(工作)检验的标准等都可以量化,列出评判标准,进行测评,并把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扬长避短。也可利用DV等电化教学设备把学生的操作录下来,然后再播放给学生看。在播放时教师再讲评其优缺点并与规范动作对比。这种反馈在技能形成的初始阶段效果尤为明显。这也是开发多种反馈通道、及时反馈的一种好形式。
综上所述,技能训练的目的是巩固和充实业务理论,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安全文明生产习惯;培养优良的工作品质和工作作风。技能训练的方法很多,以上只阐述了技能训练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只要我们遵循技能训练的一般规律和教育教学原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技能训练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