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工程学院 法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8)
摘要:根据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合同法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遵循的基本原则,确立具体目标,创新设计教学方案,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革措施,实施多种有效可行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合同法学;课程改革
2014年6月《合同法学》被列为福建工程学院首批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课程改革与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与成员组成员依照项目任务书,学习兄弟院校做法与借鉴欧洲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先进经验,在明确指导思想、创新合同法学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修改教学大纲与充实教学内容、改进合同法学教学方法、丰富合同法学教学手段、优化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加强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并取得比较显著的成绩。
一、明确合同法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思想与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1、从实际出发,借鉴先进经验。学校正致力于实现从新建本科高校向以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新型应用技术大学转变,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水平与办学层次新提升,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内高水平示范性应用技术型大学。根据《中国教育报》2013年12月19日发表的《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国别研究报告》,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目标明确,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通常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并重的方式,其课程开设、师资配备、考核等方面都紧扣这一目的,例如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学生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含有大量的实践性课程和案例教学,强调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社会、行业密切联系,请行业专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参与教学,指导设计;荷兰应用技术大学在传统的理论课之外,采用研讨班、项目研究、独立研究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反观我们法学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及在相应课程改革与建设中,一直存在着理论联系实践不够紧密、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够科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单一、互动性不够强、课程考核过于简单、发挥行业作用不够明显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借鉴先进经验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
2、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出实践性教学。当前知识日新月异,更新速度惊人。学生进入大学与其说是获取知识,不如说是获得能力,因此要求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多种多样合同法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合同法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学会应用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合同法学课程作为由教学大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要素组成的有机体,各个要素都为培养法学、知识产权应用技术人才而协同工作,彼此既相互联系,又互为条件。因此,对合同法学课程进行改革时间,应立足于整体性,从一个有机系统的视角来完善各个构成要素、使之相互配合和相互补充,避免要素之间的矛盾与不衔接,使整个体系成为一个功效最大化的系统。
2、符合合同法学实践的原则
课程改革是为了促进合同法学更符合實际应用而进行的,因此改革时必须考虑我们学校合同法学课程现有的实际情况、不同地区、不同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另外,课程改革要充分考虑可操作性以及在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困难,避免先进的改革措施不能顺利实施。
二、确立合同法学课程改革与建设具体目标
以2014年版法学、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从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用三年时间改革与建设,通过从合同法学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的修订入手,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注重地方经济社会、行业企业的需要,逐步推进国际化,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采用法律诊所、案例式、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实现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并重、期末考试与过程考核并重,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手段,形成科学的合同法学课程考核体系;加强与律师事务所、法院、住建厅、知识产权局等单位合作,共同完成课程建设;正式出版具有应用技术大学特色的《合同法学》;合同法学课程教学团队力量进一步增强;达到省级开放在线课程项目立项水平。
三、修订合同法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
根据法学、知识产权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在2014年9月前,完成修改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的任务。一是适当压缩合同法总则部分内容,适当增加合同法分则内容,尤其是法学专业学生对建筑工程合同,知识产权学生对技术合同,要重点掌握,为专业特色建设服务。二是根据司法考试需要,强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处理好合同法知识教育与法治理念教育关系,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融入合同法学全过程,加强职业伦理教育。
四、创新合同法学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
在2015年7月前,根据法学、知识产权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计划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创新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应广泛征求福建省、福州市、泉州市、莆田市知识产权局等相关主管部门、企业、律师事务所、法院等单位意见,使其更具针对性和更加多层次性,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授课方式,在授课过程中选择适当章节增加案例分析、前沿问题等专题。创新教学模式,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改革。此外,加强与实务部门的合作,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将合同法学的实践教学部分设置在共同建设的教学实践基地。
五、改进传统的讲授式方法,采用多种多样的合同法学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在2016年3月前,改进传统的讲授式发挥的基础上,坚持教学方法的科学性、需求性和持续性,注重引入和不断完善以下教学方法:一是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可以使理论的讲授变得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综合运用合同法律制度、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二是启发式教学。转变教学组织方法,不再以“讲解”为主,而以问题式教学法为主,每次课可采取列出问题、明确重点、诱导提问、分析辩论、指定参考书的方式进行。三是法律诊所教学。法律诊所教育是以学生获得法律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锻炼学生参与办理法律纠纷中的各项事务能力,为社会提供免费的代理服务。 六、丰富合同法学教学手段
2016年3月以来,我们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在已有多媒体教学基础上,增加模拟法庭、法律咨询等教学手段,尤其是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通过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库、典型案例库、专题研究库、问题解析库、试题库等内容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建设,有效整合多方教育资源,推进优质资源的开放于共享。
七、优化合同法学课程考核评价机制
2016年3月以来,我们定期安排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做案例分析练习题、开展模拟演练等作为平时的作业,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各占课程成绩的50%,考核题目偏向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类型,引导学生关注于合同法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
八、加强合同法学教材建设
结合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建设,组织校内外骨干教师编写应用技术大学合同法学教材,到2017年8月将由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合同法学案例研究》,今后将作为合同法学课程配套用书。该书包括《合同法》总则与分则内容,共12章。每一章内容有三部分组成:一是本章知识点概要。方便读者提纲挈领地掌握合同法学基本知识。二是案例。围绕各章知识点选择典型案例,在内容上覆盖了合同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三基”),并有助于广大学生掌握重点、难点、疑点(“三点”)。包括基本案情、争议焦点、裁判结果、裁判要旨、法理评析等,并重点突出法理分析部分。三是本章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思考。引导学生结合理论动态与实践中重要问题进行思考。
尽管在合同法学课程改革与建设过程取得明显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改革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成绩不够理想。例如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进展慢,特别是教学内容库、典型案例库、专题研究库、问题解析库、试题库等内容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建设落后。还没有充分发挥校外兼职教授作用,今后我们应该聘请法律实务部门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驗的专家开设合同法讲座,同时鼓励专业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努力建設一支知识、年龄、学历、学位、职称结构、实践经验相对比较合理的队伍。此外,应鼓励合同法学教师到欧美等合同法学发展比较先进的国家进行学习和研究,以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此为契机,推进合同法学课程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魏华.合同法课程教学的反思与改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4).
[2]郭丽韫.培养契约精神实践契约理念——合同法学教学探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
[3]景春兰.互动性教学法在合同法学教学中的运用[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 .
本论文是许步国主持的福建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大学合同法学课程改革项目(E3600076)阶段性成果。
摘要:根据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合同法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遵循的基本原则,确立具体目标,创新设计教学方案,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革措施,实施多种有效可行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合同法学;课程改革
2014年6月《合同法学》被列为福建工程学院首批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课程改革与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与成员组成员依照项目任务书,学习兄弟院校做法与借鉴欧洲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先进经验,在明确指导思想、创新合同法学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修改教学大纲与充实教学内容、改进合同法学教学方法、丰富合同法学教学手段、优化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加强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并取得比较显著的成绩。
一、明确合同法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思想与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1、从实际出发,借鉴先进经验。学校正致力于实现从新建本科高校向以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新型应用技术大学转变,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水平与办学层次新提升,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内高水平示范性应用技术型大学。根据《中国教育报》2013年12月19日发表的《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国别研究报告》,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目标明确,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通常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并重的方式,其课程开设、师资配备、考核等方面都紧扣这一目的,例如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学生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含有大量的实践性课程和案例教学,强调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社会、行业密切联系,请行业专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参与教学,指导设计;荷兰应用技术大学在传统的理论课之外,采用研讨班、项目研究、独立研究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反观我们法学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及在相应课程改革与建设中,一直存在着理论联系实践不够紧密、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够科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单一、互动性不够强、课程考核过于简单、发挥行业作用不够明显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借鉴先进经验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
2、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出实践性教学。当前知识日新月异,更新速度惊人。学生进入大学与其说是获取知识,不如说是获得能力,因此要求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多种多样合同法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合同法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学会应用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合同法学课程作为由教学大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要素组成的有机体,各个要素都为培养法学、知识产权应用技术人才而协同工作,彼此既相互联系,又互为条件。因此,对合同法学课程进行改革时间,应立足于整体性,从一个有机系统的视角来完善各个构成要素、使之相互配合和相互补充,避免要素之间的矛盾与不衔接,使整个体系成为一个功效最大化的系统。
2、符合合同法学实践的原则
课程改革是为了促进合同法学更符合實际应用而进行的,因此改革时必须考虑我们学校合同法学课程现有的实际情况、不同地区、不同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另外,课程改革要充分考虑可操作性以及在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困难,避免先进的改革措施不能顺利实施。
二、确立合同法学课程改革与建设具体目标
以2014年版法学、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从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用三年时间改革与建设,通过从合同法学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的修订入手,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注重地方经济社会、行业企业的需要,逐步推进国际化,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采用法律诊所、案例式、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实现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并重、期末考试与过程考核并重,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手段,形成科学的合同法学课程考核体系;加强与律师事务所、法院、住建厅、知识产权局等单位合作,共同完成课程建设;正式出版具有应用技术大学特色的《合同法学》;合同法学课程教学团队力量进一步增强;达到省级开放在线课程项目立项水平。
三、修订合同法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
根据法学、知识产权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在2014年9月前,完成修改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的任务。一是适当压缩合同法总则部分内容,适当增加合同法分则内容,尤其是法学专业学生对建筑工程合同,知识产权学生对技术合同,要重点掌握,为专业特色建设服务。二是根据司法考试需要,强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处理好合同法知识教育与法治理念教育关系,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融入合同法学全过程,加强职业伦理教育。
四、创新合同法学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
在2015年7月前,根据法学、知识产权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计划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创新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应广泛征求福建省、福州市、泉州市、莆田市知识产权局等相关主管部门、企业、律师事务所、法院等单位意见,使其更具针对性和更加多层次性,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授课方式,在授课过程中选择适当章节增加案例分析、前沿问题等专题。创新教学模式,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改革。此外,加强与实务部门的合作,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将合同法学的实践教学部分设置在共同建设的教学实践基地。
五、改进传统的讲授式方法,采用多种多样的合同法学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在2016年3月前,改进传统的讲授式发挥的基础上,坚持教学方法的科学性、需求性和持续性,注重引入和不断完善以下教学方法:一是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可以使理论的讲授变得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综合运用合同法律制度、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二是启发式教学。转变教学组织方法,不再以“讲解”为主,而以问题式教学法为主,每次课可采取列出问题、明确重点、诱导提问、分析辩论、指定参考书的方式进行。三是法律诊所教学。法律诊所教育是以学生获得法律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锻炼学生参与办理法律纠纷中的各项事务能力,为社会提供免费的代理服务。 六、丰富合同法学教学手段
2016年3月以来,我们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在已有多媒体教学基础上,增加模拟法庭、法律咨询等教学手段,尤其是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通过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库、典型案例库、专题研究库、问题解析库、试题库等内容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建设,有效整合多方教育资源,推进优质资源的开放于共享。
七、优化合同法学课程考核评价机制
2016年3月以来,我们定期安排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做案例分析练习题、开展模拟演练等作为平时的作业,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各占课程成绩的50%,考核题目偏向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类型,引导学生关注于合同法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
八、加强合同法学教材建设
结合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建设,组织校内外骨干教师编写应用技术大学合同法学教材,到2017年8月将由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合同法学案例研究》,今后将作为合同法学课程配套用书。该书包括《合同法》总则与分则内容,共12章。每一章内容有三部分组成:一是本章知识点概要。方便读者提纲挈领地掌握合同法学基本知识。二是案例。围绕各章知识点选择典型案例,在内容上覆盖了合同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三基”),并有助于广大学生掌握重点、难点、疑点(“三点”)。包括基本案情、争议焦点、裁判结果、裁判要旨、法理评析等,并重点突出法理分析部分。三是本章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思考。引导学生结合理论动态与实践中重要问题进行思考。
尽管在合同法学课程改革与建设过程取得明显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改革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成绩不够理想。例如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进展慢,特别是教学内容库、典型案例库、专题研究库、问题解析库、试题库等内容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建设落后。还没有充分发挥校外兼职教授作用,今后我们应该聘请法律实务部门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驗的专家开设合同法讲座,同时鼓励专业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努力建設一支知识、年龄、学历、学位、职称结构、实践经验相对比较合理的队伍。此外,应鼓励合同法学教师到欧美等合同法学发展比较先进的国家进行学习和研究,以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此为契机,推进合同法学课程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魏华.合同法课程教学的反思与改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4).
[2]郭丽韫.培养契约精神实践契约理念——合同法学教学探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
[3]景春兰.互动性教学法在合同法学教学中的运用[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 .
本论文是许步国主持的福建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大学合同法学课程改革项目(E360007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