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篇文章主要阐述橡胶的栽培意义,勐养的自然及气候特点。分别从农场和民营两种种植模式分析勐养的橡胶种植现状及其特点。根据农场和民营橡胶种植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技术培训及科学合理植胶的重要性。
[关键词] 勐养镇 橡胶 种植现状 种植特点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1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8-0035-02
1 橡胶栽培的意义
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上采集的胶乳制成的,是可再生资源,是主要的工业原料之一,且能提供优质的木材。它与钢铁、石油、煤炭并立为四大工业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
2 勐养镇的气候特点及灾害气候
西双版纳是我国天然橡胶种植的主要地区之一,面积由上世纪90年代的6.7万多公顷发展到现在的20多万公顷。特别是21世纪初这几年发展了6.7万多公顷,干胶产量10多万吨。其中国营7.3万多公顷,产量占80%,民营橡胶13.3万多公顷,产量占20%。橡胶成为西双版纳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勐养镇位于北纬22度5分30秒,东经100度53分42秒,属 II类型植胶区,勐养的气候条件全年以暖热为主,旱雨季分明,夏热盛雨,冬暖多雾,常年无霜,雨量充沛,年温差小,年平均气温在20℃ —21℃ 之间,月平均气温大于15℃ 的月份在7、8月。极端最高温为39.4℃ ,极端最低温为-0.3℃ ,多年平均最低温度5℃以上,气温年内分配均匀。年日照时数为1548.3—2141.3小时,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33.1小时。日照分布为冬春长,夏秋短,全年平均降雨1159.3mm,年均相对湿度81%。雨量分布规律,集中在8、9、10三个月,占降雨量的50.85%。土壤属砖红壤, 值为4.5-5.5,土壤中速效性养分低,缺磷。
2.1 冷冻,1973和1974年冬天发现极端最低气温1.4 ,部分年份降霜3天,静小结冰2次,全年损失橡胶656.67公顷,24.63吨。1975和1976年冬春发生寒害,全场损失橡胶437.67公顷,死树1642株,1999年底两次发生寒害,极端最低温—0.3 ,损失橡胶151.79公顷,68530株。
2.2 干旱,主要以春旱为主,2003年11月到2004年3月连续5个月降雨量为15.9 ,造成严重春旱,推迟近1个月割胶。
2.3 冰雹,多发生于3-5月和9-10月,2002年一年内发生了3次,损失干胶50多吨。
2.4 风害,农场历史上出现过5次大小危害,损毁胶树1.60万株。
勐养橡胶种植在海拔850-1000米为主的高山上。
3 勐养橡胶种植现状
勐养的橡胶种植分为农场和民营两种种植模式,勐养农场1957年首先在原3队试种100株胶树,到1961年开始大面积种植,1966年开始割胶,到2006年面积达2110.67公顷,其中开割1751公顷,幼林359.67公顷,年产量2500吨,年均每公顷1.4吨,民营橡胶起步较晚,几乎是从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大面积种植,但发展较快,现在面积已达4.7千多公顷,但产量较低,现在年产干胶3100吨,平均每公顷0.3吨,共开割3.3千多公顷。
勐养农场,橡胶种植经过50多年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技术规程和实施细则。为农场及民营橡胶的种植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其原则是:阴坡和半阴坡种植高产二类品系如GT1、PR107,阳坡种植高产一类品系,如RRIM600,如云研77-2、云研77-4的优势呈现出来,面积增长迅速。
3.1 农场橡胶种植特点
3.1.1 技术性强
3.1.1.1 严格的种植技术,国营橡胶种植从林地开垦到品种配置都按照较高原则和技术要求进行;单林地开垦种植就有一套完整的工序,即“十大工序”,这里主要与民营的种植有较大差别,严格合理的株距和苗本;严格的育苗措施和健壮的苗本;合理的品系配置,经过50多年的试验,GT1、PR107的优势呈现出来,GT1属抗旱、抗寒,土壤适应性强的高产品系。PR107属抗病、抗风、速生的高产品系,但对土壤具有选择性。目前,云研77-2、云研77-4的发展势头强劲,面積在不断增大。RRIM600属高产品系,高产期早,但容易死皮和发生条溃疡病,在割胶推广中属不耐刺激的品系。根据各品系的特性有针对性的种植,在大田种植管理中要求严格。
3.1.1.2 严格割胶技术
农场历年来十分重视割胶技术,并严格按要求进行割胶及技术推广,以技术夺高产,以技术创效益。在割胶生产中,每个胶工必须按割胶技术规程进行割胶,严格维护管、养、割之间的关系,提高技术最大限度的延长投产期。尤其是在提高割胶技术方面,对每个胶工每年开割前统一进行割胶技术培复训工作,提升割胶技术水平。
3.1.2积极推广先进技术
3.1.2.1 勐养农场为了增加干胶产量,在不加大割胶强度的情况下,从80年代起认真推广防雨帽安装,后来增加防雨帘的安装。目前,因雨停割从过去的10刀左右减少到1-2刀,并且还减少了割面条溃疡的发病,雨冲胶现象也十分少见,为干胶生产起到了很大作用。
3.1.2.2 农场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割胶强度,全面推的割制改革,近年来干胶产量保持平稳。
3.1.2.3 勐养农场的技术人员都是从事橡胶栽培专业的技术人员,有高级农艺师、农艺师、助理农艺师、技术员等。
3.1.2.4 因为生产实行统一管理经营方式,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要比个体经营方式强。
3.2 民营橡胶的种植现状及特点
3.2.1 种植的盲目性,由于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不认真测量种植,想怎么种就怎么种,造成株行距过密,有的农户每亩地种植40-50多株,多出农场亩种植33株的标准株数,而且三代、四代同营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农民一片地里会种3-4个品系,甚至5-6个品系。 3.2.2 种植管理粗放,橡胶地里套种粮食、果树等,加之对种植的幼林胶树不认真管理,甚至有部分农民不施肥、砍岜、锄草及加强“三保一护”管理,所以大小不均,十多年还达不到投产要求,并且现在民营橡胶大都提早开割。
3.2.3 缺乏科学技术,主要体现在:割胶技术差、不懂磨刀技术、开割标准、割胶制度及时间不合理,导致割胶强度大,割完原生皮就以报废砍伐处理;不懂防病技术,遇到重病年尽管打药,还是不能按正常时间割胶;不投入防雨措施,因此损失严重,这些因素结合起来造成的结果就是民营橡胶亩产低,效益低。
4 勐养镇橡胶发展存在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4.1 调整种植管理结构
因民营橡胶缺乏栽培、植保技术并且管理差,橡胶树开割茎围小,造成胶树亩产低,经济效益差,据云南热带作物研究所推荐,种植株距2米,行距9-11米或株距3米,行距8米,一般每公顷种植375-450株,最密不超过495株,最疏不超过330株的株行距为最佳种植密度。为此,民营橡胶需调整种植管理结构[2]。
4.2 选择优良品种
根据勐养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栽培方式和适宜的品系,贯彻抗寒植胶技术,严格做到环境、品系、措施三对口,海拔800米以下阳坡宜选高产品系,如PR107,其他林地宜配置中抗以上品系,如:GT1/云烟77-4、云烟73-46等,加强生產管理,才能获得高的产量,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4.3 加强管理,加大政府扶持和引导力度
打破地方、农场的界限,加强地方与农垦、科研单位的协作,建立民营橡胶信息网络体系,科技培训体系,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等。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种植、防治病虫害、割胶技术等,带动民营橡胶走上品种优良化,种植规范化,抚管和采胶科学化之路。在加强农场自身管理的同时,以农场带动民营橡胶生产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形成优势互补,做大做强产业的轨道。
4.4 发展复合型经济林
4.4.1 生态环境关系到整个民族生存质量和发展空间的基本问题,全面提高对保护我州森林生态的意识,把放任,失控,盲目扩大作为失职来追究。各级党委要加强引导,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橡胶和其它经济作物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4.4.2 严格控制植胶区(800米以下为宜)和胶林炒作买卖,制止损害切身利益的侵权行为。
4.4.3 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农民植树造林,发展多种经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减轻农民和橡胶投资者的种植经营风险。
4.4.4 勐养镇属西双版纳州,而西双版纳州森林植被的多少,森林质量的优劣,科学大发展经济林木,对遏制气候极端化进程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极为重要,也是确保西双版纳生态环境优美,旅游业长盛不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要着力提高森林植被质量,在我州形成以山植树,以树养林,以林蓄水,以水护林的良性生态循环模式,采取有力措施遏制盲目扩大高海拔种植橡胶树破坏生态环境的掠夺行为,对海拔高、坡度大的胶园,要退胶还林或者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
4.5 民营橡胶加强生产管理技术,提高产量
民营橡胶在技术,管理力量方面薄弱,部分民营橡胶种植缺少科学规划,盲目垦殖,品种混杂,管理粗放,割胶技术落后,原料无序竞争,干胶产品合格率低,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和胶农增收,造成了橡胶资源的巨大浪费。
因此,要提升民营橡胶经营水平,人才是关键。要扭转劣势局面,就必须不断地加强人才培养,走“既要自身培训,也要请进留住”的人才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缩小与农垦的差距,形成一批民营橡胶生产,管理和技术骨干力量,为民营橡胶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燕飞主编《云南橡胶栽培(热带作物栽培专业适用)》
[2]何康.黄宗道主编 《热带北缘橡胶树栽培》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87
[3]《勐养农场志》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7年
[关键词] 勐养镇 橡胶 种植现状 种植特点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1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8-0035-02
1 橡胶栽培的意义
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上采集的胶乳制成的,是可再生资源,是主要的工业原料之一,且能提供优质的木材。它与钢铁、石油、煤炭并立为四大工业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
2 勐养镇的气候特点及灾害气候
西双版纳是我国天然橡胶种植的主要地区之一,面积由上世纪90年代的6.7万多公顷发展到现在的20多万公顷。特别是21世纪初这几年发展了6.7万多公顷,干胶产量10多万吨。其中国营7.3万多公顷,产量占80%,民营橡胶13.3万多公顷,产量占20%。橡胶成为西双版纳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勐养镇位于北纬22度5分30秒,东经100度53分42秒,属 II类型植胶区,勐养的气候条件全年以暖热为主,旱雨季分明,夏热盛雨,冬暖多雾,常年无霜,雨量充沛,年温差小,年平均气温在20℃ —21℃ 之间,月平均气温大于15℃ 的月份在7、8月。极端最高温为39.4℃ ,极端最低温为-0.3℃ ,多年平均最低温度5℃以上,气温年内分配均匀。年日照时数为1548.3—2141.3小时,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33.1小时。日照分布为冬春长,夏秋短,全年平均降雨1159.3mm,年均相对湿度81%。雨量分布规律,集中在8、9、10三个月,占降雨量的50.85%。土壤属砖红壤, 值为4.5-5.5,土壤中速效性养分低,缺磷。
2.1 冷冻,1973和1974年冬天发现极端最低气温1.4 ,部分年份降霜3天,静小结冰2次,全年损失橡胶656.67公顷,24.63吨。1975和1976年冬春发生寒害,全场损失橡胶437.67公顷,死树1642株,1999年底两次发生寒害,极端最低温—0.3 ,损失橡胶151.79公顷,68530株。
2.2 干旱,主要以春旱为主,2003年11月到2004年3月连续5个月降雨量为15.9 ,造成严重春旱,推迟近1个月割胶。
2.3 冰雹,多发生于3-5月和9-10月,2002年一年内发生了3次,损失干胶50多吨。
2.4 风害,农场历史上出现过5次大小危害,损毁胶树1.60万株。
勐养橡胶种植在海拔850-1000米为主的高山上。
3 勐养橡胶种植现状
勐养的橡胶种植分为农场和民营两种种植模式,勐养农场1957年首先在原3队试种100株胶树,到1961年开始大面积种植,1966年开始割胶,到2006年面积达2110.67公顷,其中开割1751公顷,幼林359.67公顷,年产量2500吨,年均每公顷1.4吨,民营橡胶起步较晚,几乎是从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大面积种植,但发展较快,现在面积已达4.7千多公顷,但产量较低,现在年产干胶3100吨,平均每公顷0.3吨,共开割3.3千多公顷。
勐养农场,橡胶种植经过50多年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技术规程和实施细则。为农场及民营橡胶的种植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其原则是:阴坡和半阴坡种植高产二类品系如GT1、PR107,阳坡种植高产一类品系,如RRIM600,如云研77-2、云研77-4的优势呈现出来,面积增长迅速。
3.1 农场橡胶种植特点
3.1.1 技术性强
3.1.1.1 严格的种植技术,国营橡胶种植从林地开垦到品种配置都按照较高原则和技术要求进行;单林地开垦种植就有一套完整的工序,即“十大工序”,这里主要与民营的种植有较大差别,严格合理的株距和苗本;严格的育苗措施和健壮的苗本;合理的品系配置,经过50多年的试验,GT1、PR107的优势呈现出来,GT1属抗旱、抗寒,土壤适应性强的高产品系。PR107属抗病、抗风、速生的高产品系,但对土壤具有选择性。目前,云研77-2、云研77-4的发展势头强劲,面積在不断增大。RRIM600属高产品系,高产期早,但容易死皮和发生条溃疡病,在割胶推广中属不耐刺激的品系。根据各品系的特性有针对性的种植,在大田种植管理中要求严格。
3.1.1.2 严格割胶技术
农场历年来十分重视割胶技术,并严格按要求进行割胶及技术推广,以技术夺高产,以技术创效益。在割胶生产中,每个胶工必须按割胶技术规程进行割胶,严格维护管、养、割之间的关系,提高技术最大限度的延长投产期。尤其是在提高割胶技术方面,对每个胶工每年开割前统一进行割胶技术培复训工作,提升割胶技术水平。
3.1.2积极推广先进技术
3.1.2.1 勐养农场为了增加干胶产量,在不加大割胶强度的情况下,从80年代起认真推广防雨帽安装,后来增加防雨帘的安装。目前,因雨停割从过去的10刀左右减少到1-2刀,并且还减少了割面条溃疡的发病,雨冲胶现象也十分少见,为干胶生产起到了很大作用。
3.1.2.2 农场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割胶强度,全面推的割制改革,近年来干胶产量保持平稳。
3.1.2.3 勐养农场的技术人员都是从事橡胶栽培专业的技术人员,有高级农艺师、农艺师、助理农艺师、技术员等。
3.1.2.4 因为生产实行统一管理经营方式,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要比个体经营方式强。
3.2 民营橡胶的种植现状及特点
3.2.1 种植的盲目性,由于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不认真测量种植,想怎么种就怎么种,造成株行距过密,有的农户每亩地种植40-50多株,多出农场亩种植33株的标准株数,而且三代、四代同营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农民一片地里会种3-4个品系,甚至5-6个品系。 3.2.2 种植管理粗放,橡胶地里套种粮食、果树等,加之对种植的幼林胶树不认真管理,甚至有部分农民不施肥、砍岜、锄草及加强“三保一护”管理,所以大小不均,十多年还达不到投产要求,并且现在民营橡胶大都提早开割。
3.2.3 缺乏科学技术,主要体现在:割胶技术差、不懂磨刀技术、开割标准、割胶制度及时间不合理,导致割胶强度大,割完原生皮就以报废砍伐处理;不懂防病技术,遇到重病年尽管打药,还是不能按正常时间割胶;不投入防雨措施,因此损失严重,这些因素结合起来造成的结果就是民营橡胶亩产低,效益低。
4 勐养镇橡胶发展存在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4.1 调整种植管理结构
因民营橡胶缺乏栽培、植保技术并且管理差,橡胶树开割茎围小,造成胶树亩产低,经济效益差,据云南热带作物研究所推荐,种植株距2米,行距9-11米或株距3米,行距8米,一般每公顷种植375-450株,最密不超过495株,最疏不超过330株的株行距为最佳种植密度。为此,民营橡胶需调整种植管理结构[2]。
4.2 选择优良品种
根据勐养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栽培方式和适宜的品系,贯彻抗寒植胶技术,严格做到环境、品系、措施三对口,海拔800米以下阳坡宜选高产品系,如PR107,其他林地宜配置中抗以上品系,如:GT1/云烟77-4、云烟73-46等,加强生產管理,才能获得高的产量,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4.3 加强管理,加大政府扶持和引导力度
打破地方、农场的界限,加强地方与农垦、科研单位的协作,建立民营橡胶信息网络体系,科技培训体系,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等。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种植、防治病虫害、割胶技术等,带动民营橡胶走上品种优良化,种植规范化,抚管和采胶科学化之路。在加强农场自身管理的同时,以农场带动民营橡胶生产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形成优势互补,做大做强产业的轨道。
4.4 发展复合型经济林
4.4.1 生态环境关系到整个民族生存质量和发展空间的基本问题,全面提高对保护我州森林生态的意识,把放任,失控,盲目扩大作为失职来追究。各级党委要加强引导,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橡胶和其它经济作物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4.4.2 严格控制植胶区(800米以下为宜)和胶林炒作买卖,制止损害切身利益的侵权行为。
4.4.3 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农民植树造林,发展多种经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减轻农民和橡胶投资者的种植经营风险。
4.4.4 勐养镇属西双版纳州,而西双版纳州森林植被的多少,森林质量的优劣,科学大发展经济林木,对遏制气候极端化进程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极为重要,也是确保西双版纳生态环境优美,旅游业长盛不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要着力提高森林植被质量,在我州形成以山植树,以树养林,以林蓄水,以水护林的良性生态循环模式,采取有力措施遏制盲目扩大高海拔种植橡胶树破坏生态环境的掠夺行为,对海拔高、坡度大的胶园,要退胶还林或者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
4.5 民营橡胶加强生产管理技术,提高产量
民营橡胶在技术,管理力量方面薄弱,部分民营橡胶种植缺少科学规划,盲目垦殖,品种混杂,管理粗放,割胶技术落后,原料无序竞争,干胶产品合格率低,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和胶农增收,造成了橡胶资源的巨大浪费。
因此,要提升民营橡胶经营水平,人才是关键。要扭转劣势局面,就必须不断地加强人才培养,走“既要自身培训,也要请进留住”的人才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缩小与农垦的差距,形成一批民营橡胶生产,管理和技术骨干力量,为民营橡胶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燕飞主编《云南橡胶栽培(热带作物栽培专业适用)》
[2]何康.黄宗道主编 《热带北缘橡胶树栽培》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87
[3]《勐养农场志》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