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新的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是本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所以,作为新时期的思想品德教师,更应该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鲜活的世界中去了解、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生活世界的接触与沟通中,感受生活的崇高,学会生存,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也是它吸引学生的一个方面。下面我就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挖掘生活化的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因而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新教材比以往的教材更具有可操作性,与学生的联系也更为密切,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也给教师与学生留下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好生活教材,树立起生活即教育的教材观。由此可见,教学生活化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依据,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才是更好的教科书。
以“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一课为例,我在上课前首先让学生欣赏陈红演唱的一首歌曲《常回家看看》,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孝敬父母的感受,听完歌曲之后,我随即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让他们各自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让学生来评评谁最孝敬父母。经我这样一动员,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就来了,纷纷述说自己在家中是如何孝敬父母,惟恐自己落后。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新课教学活动。
生活中蕴含巨大的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妨仔细思考一下学生的实际与教材的联系,挖掘更多的生活资源为教学作铺垫,让教学活动烙上生活的印记,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思想品德课是陶冶学生道德品质的主阵地,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景中感知认识事物,进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与他人交流感受、想法和活动收获,不断丰富生活经验和情感。
生活是丰富的,是教学的源泉,但又是复杂的、充满矛盾的。生活中处处是教学,生活中时时有教学。生活中的课程有时是消极的,会给思想品德课教学带来负面影响。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是通过学生个体的实践对生活不斷提升的过程。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在生活中积累经验。
如:在进行八年级思想品德《维护社会公平》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期中考试卷刚发下来,你就发现有一道题你和你的同座一模一样,但你却被扣了5分。这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感觉怎么样?情景设置一出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感受立即得以调动,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于积极的想法和做法我是时予以表扬,对于消极的看法和做法我则进行引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遭遇不公平,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予以维护。
生活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它要求思品教师跳出“教师教教材”的框框,跳出学科的束缚,拆除学校与社会的屏障,为学生开辟一条与生活世界交互作用的渠道,让他们在广阔的生活世界中提升自我,谋求自我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让他们在关注、体验、改变生活的过程中变得更成熟。它更要求我们思品教师不断地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锤炼高超的教育艺术,给学生创设贴切的生活情境,让他们去观察、辨别、思考、判断,为自己在复杂的生活世界中打开一扇成功之门。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有回归现实生活,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会相得益彰,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听之入耳,用之入心。
3.运用生活化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生活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思想品德课用于活动的时间应不少于总课时的20%。在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I hear, I forget。 I see,I know。I do ,I understand!”意思是: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具体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让学生成为听众,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意识和习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思想品德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将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大课堂,进一步拓展生活,从中吸取生活养料,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践中检验和丰富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
在上《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人教版八年级上)一课时,我在课前布置了一项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采访,要求采访本班的任课老师(不能是同一个老师),做好记录,填写采访感言,并要求在下一节课上进行交流。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看到学生们非常乐意地完成了这项活动,老师们的配合也缩短了师生的距离,变得更加亲近。在课堂交流时,学生们纷纷表示老师们辛苦的程度远远的超过了他们的想象。这时,在教学过程中再讲解教材内容就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了。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
收稿日期:2011-06-15
1.挖掘生活化的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因而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新教材比以往的教材更具有可操作性,与学生的联系也更为密切,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也给教师与学生留下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好生活教材,树立起生活即教育的教材观。由此可见,教学生活化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依据,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才是更好的教科书。
以“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一课为例,我在上课前首先让学生欣赏陈红演唱的一首歌曲《常回家看看》,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孝敬父母的感受,听完歌曲之后,我随即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让他们各自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让学生来评评谁最孝敬父母。经我这样一动员,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就来了,纷纷述说自己在家中是如何孝敬父母,惟恐自己落后。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新课教学活动。
生活中蕴含巨大的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妨仔细思考一下学生的实际与教材的联系,挖掘更多的生活资源为教学作铺垫,让教学活动烙上生活的印记,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思想品德课是陶冶学生道德品质的主阵地,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景中感知认识事物,进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与他人交流感受、想法和活动收获,不断丰富生活经验和情感。
生活是丰富的,是教学的源泉,但又是复杂的、充满矛盾的。生活中处处是教学,生活中时时有教学。生活中的课程有时是消极的,会给思想品德课教学带来负面影响。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是通过学生个体的实践对生活不斷提升的过程。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在生活中积累经验。
如:在进行八年级思想品德《维护社会公平》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期中考试卷刚发下来,你就发现有一道题你和你的同座一模一样,但你却被扣了5分。这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感觉怎么样?情景设置一出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感受立即得以调动,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于积极的想法和做法我是时予以表扬,对于消极的看法和做法我则进行引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遭遇不公平,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予以维护。
生活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它要求思品教师跳出“教师教教材”的框框,跳出学科的束缚,拆除学校与社会的屏障,为学生开辟一条与生活世界交互作用的渠道,让他们在广阔的生活世界中提升自我,谋求自我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让他们在关注、体验、改变生活的过程中变得更成熟。它更要求我们思品教师不断地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锤炼高超的教育艺术,给学生创设贴切的生活情境,让他们去观察、辨别、思考、判断,为自己在复杂的生活世界中打开一扇成功之门。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有回归现实生活,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会相得益彰,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听之入耳,用之入心。
3.运用生活化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生活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思想品德课用于活动的时间应不少于总课时的20%。在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I hear, I forget。 I see,I know。I do ,I understand!”意思是: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具体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让学生成为听众,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意识和习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思想品德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将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大课堂,进一步拓展生活,从中吸取生活养料,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践中检验和丰富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
在上《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人教版八年级上)一课时,我在课前布置了一项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采访,要求采访本班的任课老师(不能是同一个老师),做好记录,填写采访感言,并要求在下一节课上进行交流。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看到学生们非常乐意地完成了这项活动,老师们的配合也缩短了师生的距离,变得更加亲近。在课堂交流时,学生们纷纷表示老师们辛苦的程度远远的超过了他们的想象。这时,在教学过程中再讲解教材内容就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了。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
收稿日期:201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