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视听艺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在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和传播中华美学精神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的创作实践为例,分析影视艺术在不同发展阶段进行的艺术实践,总结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传播和传承的特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听艺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在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和传播中华美学精神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的创作实践为例,分析影视艺术在不同发展阶段进行的艺术实践,总结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传播和传承的特点。
其他文献
<正>近年来,天长市以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市)为契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技兴市、人才强市、工业立市、乡村振兴五大战略,推进创新链、政策链、人才链、金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已连续4年进入科技创新全国百强县,连续2年位居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第一,科技创新工作列入省政府首次督查激励三个县市(区)之一,
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在于通过数据开发利用实现跨系统的信息传递,从而推动数据价值释放。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数据增值和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将其视为两个相互关联的系统,研究系统的部分与整体以及系统内部的各阶段关系。在数据增值系统中界定了数据价值的内涵、功能和时代特征。在征管数字化转型系统中明确了征管数字化转型“转什么”“如何转”和“转向哪里”,并将该理念融入到数据生成能力建设、征管机制创新和税
失眠症是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在世界所有成人中,每100人中约有10~15人符合失眠症的诊断标准,且病程慢性化,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1]。失眠作为最常见的睡眠问题,引得古今中外学者关注,中医对失眠的病机理论百家争鸣,主要以《内经》阴阳理论为总纲,逐步丰富和发展,但尚未有较全面系统论述,现将中医对不寐的发病机制进行归纳,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以
对高校网络文化作出概述,指出高校网络文化的重要作用,分析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原则,并提出实现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应当坚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导向,完善高校网络文化育人机制,丰富高校网络文化精品内容,以及加强高校学生网络素养教育。
松巴·益西班觉(1704-1788),一般尊称松巴班智达或松巴堪布,是官隆大寺五大囊谦活佛系统之一的第三世松巴活佛。他学富大小五明,是18世纪一代百科全书式大学者,被五世班禅、章嘉国师赐予“额尔德尼班智达”等称号。松巴班智达一生孜孜不倦,致力于闻思修和讲辩著,在佛教哲学、佛教史、藏蒙地方史、传统地理学、文学艺术、天文历算及藏蒙医学等领域都有卓越建树。他曾先后担任藏蒙地方多个寺院的赤巴或堪布,曾两次
<正>"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殷切期望和谆谆嘱托,更指明了中国未来前进方向,道出了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精神内核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内驱力。志气、骨气、底气凝练了自古以来中国青年为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投身于伟大斗争的精神气质,也成为新青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
<正>天门地处江汉平原北部,因境内天门山而得名。1987年撤县建市,1994年由湖北省直管,是汉江流域主要节点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成员。天门全市总人口160万人,面积26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万亩,辖1个经济开发区、26个乡镇办场。天门区位优势明显,东距武汉100公里,距天河机场1小时左右车程,处于沪蓉、沪渝、
数字经济的诞生与发展对整个经济体系的重构及完善具有重大意义,税收作为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一环,也需积极适应并配合数字化发展趋势,不断创新与优化。文章通过阐述数字经济的发展历程,在论述数字经济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数字经济税收制度与征管实践现状,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数字经济税收征管层面存在的挑战,在完善数字经济税收制度、厘清数字经济税收征管主体、创新税收征管的数字模式及技
<正>日前,科技部公布首批创新型县(市)验收通过名单,全国47地上榜。从数量上看,江苏省和浙江省上榜数最多,均有5个县(市)。科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启动于2018年,建设主题包括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科技支撑生态文明、科技支撑民生改善3个类别。目标是到2025年,建成100个左右创新型县(市),以科技创新引领县域发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双减”政策的提出与落实,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轻松学习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在优质教育的培养下成为优秀人才,使每个学生都能以最少的付出,收获最多的知识与技能。美术教育是促进美育落实的关键途径,美术教育的实施能促进学生的成长,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学生的感知、思维等多项能力得到提升。而课程是促进美术教学开展的关键载体,根据教育改革的需求和要求,教师应努力建设校本化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