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师生平等对话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guiqq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课标的理念,带来了一场教学革命,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语文课程标准》以“对话”来界定语文教学,本文提倡创造一种平等对话,构建触动学生心灵的课堂。学生是我们教育的主体,教师在将书本知识和教学用语融合成课堂语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语文课堂平等对话趣味性激励性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足迹,是学生思维成熟的过程,学生的心理潜藏着人性的光辉;多一些褒扬,少一些否定,多一些唤醒,少一些压抑,:只要善于捕捉,善于随机应变,善于创造性的发挥,我们的语文课堂会充满人文精神的温馨。现在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课堂平等对话
  平等对话刺激创新思维的多元性。师生的教学对话,它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引导“对话”应该能刺激创新思维的多元性。也就是引导学生善于从事物的多侧面、多环节、多因素、多层次来进行思考,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所以教师必须寻找最好的方法和学生展开对话,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学生的学习过程。
  好的教学评价系统,不能只在课后考学生一张试卷,论教师教学的成败,而关注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状态,包容学生的学习热情、参与度、投入度,作为评价教学的重要指标。也就是倡导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巧妙机智的“对话”,不但能给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而且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喷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逐步树立创新意识。从这一角度说,课堂“对话”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好方法,精彩对话体现创新思维的新颖性。下面就是我的一个教学案例。
  教学片段
  例如,在学习《小鹿的玫瑰花》时,课堂上出现了以下的对话
  学生:“为什么不让小鹿看到自己种的玫瑰开花?”
  老师:问:“你有办法让小鹿看到玫瑰开花吗?”
  学生:“有啊,可以让小鹿睡(躺)在靠花坛的窗户边的床上养病啊,打开窗户不就看到玫瑰花了!”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有出主意的,有提出反驳意见的。
  学生:“还可以在玫瑰开花的时候,让鹿弟弟背小鹿看玫瑰花啊。”
  这话一出,马上有学生反驳:“鹿弟弟背不动哥哥。”“可以让森林里的动物帮忙啊,大象的力气就很大。”
  “这不行,小鹿要静静地养病,怎么能动来动去呢!”
  “那把它抬到轮椅上,鹿弟弟就可以推哥哥出来看玫瑰花了。”
  “可是森林里没有轮椅啊。”
  “那就没办法了。难怪它看不到玫瑰开花。”
  一个学生说:“怎么看不到,我早就说了,把床移到窗户边就可以了。
  “可是谁来移床呢?”
  “森林里的小动物啊。”
  看到学生之间的激烈对话,虽然我插不上嘴,老师由衷地感到高兴。对孩子们说:“大家真了不起,勇敢地向课文挑战,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说明你们用自己的脑子在读课文。希望这种好习惯一直保持下去。”
  通过平等对话刺激创新思维的多元性。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来调动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还要让学生尝到了对话的乐趣,享受到创造的快乐。教师要努力营造师生、生生之间的自由、平等、宽松、和谐和学习氛围,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做,并在想中、说中、做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师生在共同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语文科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增强语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是性和实践性,它能充分突出学生的实践,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技能。
  二、课堂语言的趣味性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讲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当规范、鲜明、洗练、准确、形象、生动、流畅、合乎逻辑,饶有情趣,寓庄于谐,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其感染,受美熏陶。而只有语文教师自己有较好的语言基本功和广阔的求知兴趣,才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游戏、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顺口溜、民间谚语、俗语、当地方言、群众口语、歇后语、古语词、外来语、术语等均可引入课堂,随心所欲,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从而吸引学生认真听讲。
  三、课堂语言的激励性
  心理因素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课堂中,教师每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听课情绪,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这正是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作用。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如“你真棒!”这样简简单单一句评语,会使学生信心大增,特别是那些自信心缺乏的学生。又如当某学生被提问时答案与正确答案出入较大时,教师简单粗暴的指责及烦燥情绪只会使之更紧张,甚至思维停滞,使之以后更加害怕上此类课文,形成恶性循环;假使能亲切和蔼地对他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正确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会有新发现的。”这样就激励了被提问的学生,使他有了进一步思考的信心。
  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创造一种平等对话,构建触动学生心灵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饶杰腾主编、语文学科教育探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苏立康主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通过对初中生特点的观察和研究,我发现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初中生的人文教育,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语文教学人文素养人文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新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
期刊
在农业种植发展过程中,农民更注重的是果穗,秸秆始终没有得到重视,收获后秸秆变成田间的垃圾,成为收获后一大难题.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推进,秸秆打包成为农户最为常见的秸秆
期刊
加强小学生法制教育,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让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一起努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和法制观念,使他们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有关环境保护、赞美大自然的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在读书中享受自然美,也应让他们明白
期刊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比其他发达国家的建设工程来说,我国的很多建设工程呈现出电气资源消耗量大,电气资源使用效率低的状况,这一现状严重影响着我国各项事业建设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重要任务,然而,从长久的教学看来,现在的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并不是很足,或者有的学生都是在老师的监督下来完成学习,不能形成主动积极的习惯,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是没有帮助的。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构建师生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这种感染作用更
期刊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使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其财务管理模式形成冲击.税务会计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本文简要概述在“互联网+”大数据冲击下企业税务会计面临的挑战
1958年全国人大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在全国推行,同年汉语拼音被编入小学语文课本。从此,汉语拼音一直被视为小学生入学后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学习内容。  这些年来,有关汉语拼音教学的反映一直比较强烈,主要是汉语拼音难教,教学时间偏长;学生负担重,学起来枯燥乏味等。这主要是因为汉语拼音是由固定的26个字母组成,其中声母教学每课的教材编排和内容几乎大同小异。再加上教学的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就
期刊
在煤炭生产系统之中,井筒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若其中的钢筋出现弯曲变形的现象,产生了相应的裂纹及裂缝,那么会给煤炭生产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为了最大化地降低这类
边缘检测是图像处理的重要一步,直接影响目标对象的分割、识别和提取,因此研究边缘检测算子对图像处理至关重要.利用MATLAB图像处理工具箱中的三种算子对灰度图和添加椒盐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