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八年级物理所用的教科书是苏科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第二章《物态变化》中编进了“温度计”、“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及“水循环”等与物态变化相关的物理知识。通过多年的教学和教材研析,作者在教学和探究中发现,本章内容的“前卫”编排,使教学中出现了几处不能顺利完成的教学障碍。
关键词: 《物态变化》 “前卫”编排 教学障碍
现如今,八年级物理所用的教科书是苏科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第二章《物态变化》中编进了“温度计”、“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及“水循环”等与物态变化相关的物理知识。通过多年的教学和教材研析,我在教学和探究中发现,本章内容的“前卫”编排,使教学中出现了几处不能顺利完成的教学障碍。
一、“前卫”的数学知识所造成的教学障碍
在进行“熔化和凝固”、“观察水的沸腾”两小节的教学时,其中有通过冰的熔化、水的沸腾两个实验数据(温度和吸热时间的关系)作图像,从而较直观地建立“熔点”和“沸腾”概念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当把实验做完后,在引导学生用实验数据作图像时,我却遇到了不小的障碍:学生对图像知识一无所知,他们既不会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像,又不会观察、分析图像,更谈不上根据图像理解和判断物理过程或物理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还未学过数学中的坐标系与图像知识。课后我向数学老师咨询后方知,按数学教材的安排要在八年级第四章才学这部分内容,并且这个知识点还是大多数学生的难点所在。出于无奈,我只得专门用了一课时粗略地介绍有关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图像的数学知识后才勉强完成了教学任务。结果学生仍知之甚少,似懂非懂。在单元检测时涉及到图像的知识出错率最高。当然,编者也在书本第37页指出:“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根据记录的数据标出各个时刻水的温度,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它们连接起来。这就是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此可见,编者考虑到了学生数学知识的缺乏问题,但是他们把学生的实际水平估计得过高了,于是出现了教学障碍。
二、“前卫”的化学知识所造成的教学障碍
初中学生的感知、识记、思维特征仍习惯于从较熟悉的事物出发去认识新的事物,并获取新的知识。初中学生要在初三才能接触化学知识,所以初二学生知道的物质的种类很少,对各种物质的三态特性了解颇少。而本章教材中在讲解物质各种状态的变化时却列举了一系列的物质,有许多物质学生都很陌生。如课文中提到了“灰铸铁、萘、甲苯、乙醚、氨、干冰”等,且还有少数物质学生连字也不认识,如“氦”。正因为学生对各种物质的陌生感,所以或多或少影响了学生对相关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又因学生对物质的状态特征了解甚少,所以学生对许多物理现象混淆不清。学生认为烧开水时冒的“白气”和夏天冰棒周围冒的“白气”都是水蒸气。由于知识的局限,教师要纠正学生这样的错误认识显得无计可施。从教材的宗旨和教学时间出发显然也不可能去增加液体、气体的微观结构及宏观表象特征知识,所以后来我只能勉强告诉学生水蒸气是人眼看不见的,小水珠人眼才能看见。可随后在进行“升华和凝华”一节的教学时,当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学生看到紫色的碘蒸气后反问道:“既然水蒸气人眼看不见,那么碘蒸气同样是气体,我们为什么能看见?”又不得不花时间来增补一些气体的颜色的知识。由此可见,“前卫”的化学知识也给教学带来了或多或少的教学障碍。
三、“前卫”的本学科相关知识所造成的教学障碍
本章第一小节“温度计”的内容中写道:“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这句话中没头没尾突然点出液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们的思维如坠五里烟云。编者的意图是要让学生知道温度计的原理,但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地学习物体热胀冷缩的知识而适得其反。那么,不强调温度计的原理,以及要学生了解物体(固、液、气各态物体)热胀冷缩的知识行不行呢?从教材的内容编排看,不但不行,而且应让学生理解透彻,否则学生就无法理解温度计的刻度是依据什么画出来的,温度计为什么有一定的量程范围,为什么在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等知识。
另外,在本章的教材内容中一直贯穿着两个重要概念:“吸热”和“放热”,同时渗透重要的“热传递”知识,而这些知识也要到初三物理中才能学到,所以学生不知道热传递的条件,以及吸、放热是什么样的物理过程。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课本中设置的许多内容的理解,最终他们只能是一知半解。如在做冰的熔化实验时,学生看到用酒精灯给装冰的试管加热,他们容易理解冰在吸热,但将酒精灯移走后为什么是放热过程学生就不那么明白了。又如,课本在对晶体这一概念表述时指出:“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即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晶体……”而后在表述凝固点这一概念时却指出:“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的凝固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试问晶体既然是固体,怎么还能凝固呢?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又如何思考呢?
通过多年的教学与探究,我对本章知识的教学实践结果是:尽管增加了教学时间,也力所能及地增补了内容,但其教学效果却是事倍功半,与预想的教学目标相差较远。当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我认为教材存在的上述“前卫”问题也是因素之一。那么本章教材内容究竟应编排在整个初中教材的什么位置呢?这个问题应当引起各位教学同仁的关注。
关键词: 《物态变化》 “前卫”编排 教学障碍
现如今,八年级物理所用的教科书是苏科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第二章《物态变化》中编进了“温度计”、“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及“水循环”等与物态变化相关的物理知识。通过多年的教学和教材研析,我在教学和探究中发现,本章内容的“前卫”编排,使教学中出现了几处不能顺利完成的教学障碍。
一、“前卫”的数学知识所造成的教学障碍
在进行“熔化和凝固”、“观察水的沸腾”两小节的教学时,其中有通过冰的熔化、水的沸腾两个实验数据(温度和吸热时间的关系)作图像,从而较直观地建立“熔点”和“沸腾”概念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当把实验做完后,在引导学生用实验数据作图像时,我却遇到了不小的障碍:学生对图像知识一无所知,他们既不会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像,又不会观察、分析图像,更谈不上根据图像理解和判断物理过程或物理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还未学过数学中的坐标系与图像知识。课后我向数学老师咨询后方知,按数学教材的安排要在八年级第四章才学这部分内容,并且这个知识点还是大多数学生的难点所在。出于无奈,我只得专门用了一课时粗略地介绍有关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图像的数学知识后才勉强完成了教学任务。结果学生仍知之甚少,似懂非懂。在单元检测时涉及到图像的知识出错率最高。当然,编者也在书本第37页指出:“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根据记录的数据标出各个时刻水的温度,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它们连接起来。这就是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此可见,编者考虑到了学生数学知识的缺乏问题,但是他们把学生的实际水平估计得过高了,于是出现了教学障碍。
二、“前卫”的化学知识所造成的教学障碍
初中学生的感知、识记、思维特征仍习惯于从较熟悉的事物出发去认识新的事物,并获取新的知识。初中学生要在初三才能接触化学知识,所以初二学生知道的物质的种类很少,对各种物质的三态特性了解颇少。而本章教材中在讲解物质各种状态的变化时却列举了一系列的物质,有许多物质学生都很陌生。如课文中提到了“灰铸铁、萘、甲苯、乙醚、氨、干冰”等,且还有少数物质学生连字也不认识,如“氦”。正因为学生对各种物质的陌生感,所以或多或少影响了学生对相关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又因学生对物质的状态特征了解甚少,所以学生对许多物理现象混淆不清。学生认为烧开水时冒的“白气”和夏天冰棒周围冒的“白气”都是水蒸气。由于知识的局限,教师要纠正学生这样的错误认识显得无计可施。从教材的宗旨和教学时间出发显然也不可能去增加液体、气体的微观结构及宏观表象特征知识,所以后来我只能勉强告诉学生水蒸气是人眼看不见的,小水珠人眼才能看见。可随后在进行“升华和凝华”一节的教学时,当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学生看到紫色的碘蒸气后反问道:“既然水蒸气人眼看不见,那么碘蒸气同样是气体,我们为什么能看见?”又不得不花时间来增补一些气体的颜色的知识。由此可见,“前卫”的化学知识也给教学带来了或多或少的教学障碍。
三、“前卫”的本学科相关知识所造成的教学障碍
本章第一小节“温度计”的内容中写道:“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这句话中没头没尾突然点出液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们的思维如坠五里烟云。编者的意图是要让学生知道温度计的原理,但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地学习物体热胀冷缩的知识而适得其反。那么,不强调温度计的原理,以及要学生了解物体(固、液、气各态物体)热胀冷缩的知识行不行呢?从教材的内容编排看,不但不行,而且应让学生理解透彻,否则学生就无法理解温度计的刻度是依据什么画出来的,温度计为什么有一定的量程范围,为什么在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等知识。
另外,在本章的教材内容中一直贯穿着两个重要概念:“吸热”和“放热”,同时渗透重要的“热传递”知识,而这些知识也要到初三物理中才能学到,所以学生不知道热传递的条件,以及吸、放热是什么样的物理过程。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课本中设置的许多内容的理解,最终他们只能是一知半解。如在做冰的熔化实验时,学生看到用酒精灯给装冰的试管加热,他们容易理解冰在吸热,但将酒精灯移走后为什么是放热过程学生就不那么明白了。又如,课本在对晶体这一概念表述时指出:“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即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晶体……”而后在表述凝固点这一概念时却指出:“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的凝固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试问晶体既然是固体,怎么还能凝固呢?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又如何思考呢?
通过多年的教学与探究,我对本章知识的教学实践结果是:尽管增加了教学时间,也力所能及地增补了内容,但其教学效果却是事倍功半,与预想的教学目标相差较远。当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我认为教材存在的上述“前卫”问题也是因素之一。那么本章教材内容究竟应编排在整个初中教材的什么位置呢?这个问题应当引起各位教学同仁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