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在长江边,长在长江边。共产党员、《中国水运报》记者桂慧樵对长江有着特殊的感情。
从事新闻工作近30年,他始终关注长江的动态。长江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会触动他敏感的神经,长江船员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更是时时牵动着他的心,他被誉为“长江上最敏感的新闻天线”,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先行者和践行者。
让他“豁出命”的长江情
1984年,桂慧樵从一个码头工人正式调入长江航务管理局宣传部担任宣传干事。从那一刻起,桂慧樵就开始了用脚步丈量长江的新闻道路。
1990年2月20日,桂慧樵听到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长江下游吴淞口及沿江十几个县市的捕鳗船如点点繁星,布满了整个江面。因而导致码头被封锁,船舶安全频频告急,工厂生产也受到严重影响。
桂慧樵敏锐地认识到,这不是一条简单的新闻,而是一个信号。他立即向相关领导请示,希望去长江口采访捕鳗大战的情况。领导说:“你可以去采访,但要注意安全!”
他和一个同行顶着鹅毛大雪马上赶到南京,千方百计找线索。就在桂慧樵准备去捕鳗现场的靖江、南通等地进一步采访时,同行者退缩了。
桂慧樵知难而进,只身去采访。是啊,算不上年轻的桂慧樵,采访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晚上就在街头巷尾的小旅馆将就一下,这种自找苦吃的罪谁受得了?
桂慧樵想:来了,就不能白跑一趟;来了,就是豁出命来,也要把翔实的材料弄到手。第二天,他毅然打起背包独自前往。为了查明事件背后的真相,他顶风冒雪第一时间赶往新闻现场,差点被扣留。为了获得更加翔实的资料,他走访一个个知情人,右脚被撞伤了,爬起来,继续干。
终于,桂慧樵以锋利的文笔将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新闻事件公之于众。《人民日报》还以《鳗苗大战的思考》为题予以登载,引起轰动!
不久,又一个影响长江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闻线索进入了桂慧樵的视野。
在人们的心目中,谁也不会把黄金梦放在细小的长江黄沙身上。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梦幻却成为现实,长江底的黄沙成为不少人发财的捷径。疯狂的滥采江沙,不仅使经过千万年形成的矶坝遭到毁灭,而且破坏冲淤平衡,给行船埋下了搁浅隐患。
在采沙重灾区,桂慧樵以悲愤的笔触这样描述:“在九龙坡港口上游的老关碛现场,只见河滩上到处都 是小山般的卵石堆,河中间几根卵石埂已被挖断,数十辆载重车来来往往运送沙石,两台高大的碎石机发出刺耳的轰鸣声,把运来的一车车卵石吞进肚里,再吐出一堆堆建筑用沙。使我惊讶万分,这哪里是采沙,分明是一场滩地毁灭战!”
为了深入挖掘第一手材料,桂慧樵吃尽了苦头。一次,他乘巡逻艇到现场采访。刚踏上一艘采沙船,一位中年模样的老板便气势汹汹地从另一条船上猛扑过来,口中喊叫着要把他扔到江里去。幸亏随同的执法人员相救,才使桂慧樵幸免于难。
经过艰辛的采访,桂慧樵在1991年下半年发表了题为《河床上的黄金梦》的报道,引起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并批示,水利部立即召开专题会议,无序采沙的情况迅速得到了有效控制。
之后,桂慧樵满怀对长江的爱,又深入长江沿线采访报道了“川煤大战”,为长江流域的过度开发敲响了警钟。
就是不当这个记者,我也要把这篇稿子发出去!
1992年,桂慧樵正式调入《中国河运报》(现更名为《中国水运报》)。不久,他的一篇反映长江污染情况的文章《一江浊水向东流》引起强烈反响。
常年奔走在长江上,桂慧樵从欢腾的浪花中,不仅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令人伤心的泪花。正是沿线部分地区的污染让这条中华民族的大动脉不堪重负!
桂慧樵历时两年,辗转长江两岸3000多公里,描绘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将长江遭受污染的残酷现实摆在了国人面前。
一次,他乘小艇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对着江面上的白色泡沫污染进行拍照。突然,小艇一转弯,正好遇上回流,大浪向小艇扑来,滔滔江水差点将小艇吞没。桂慧樵几次被掀倒在甲板上,可他硬是抓着旗杆,举起手中的相机完成了拍摄。
还有一次,桂慧樵到长江上游与岷江汇合处的江边采访,偶然看到一家造纸厂非法排污的情景。黄昏夕照,泛着白沫的废水滚滚流入长江,让他既愤怒又悲痛难当。可惜因天色已晚,虽然拍了好多张相片,但效果不佳。为了拍下这个镜头,桂慧樵连续几天来这里蹲点。终于等到了,他一边按下快门,一边抹掉脸上的热泪,这张当年报道长江污染中最让人触目惊心的照片就此呈现在世人面前。
凡是熟知桂慧樵的人,都对他有这样的评价:认真。只要涉及国计民生,关乎人民利益,桂慧樵从未有过丝毫踟蹰。
2002年汛期,长江下游某经济开发区在未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下,擅自搞起“围滩工程”。他们以局部利益为重,其行为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条例,危及长江干堤安全。桂慧樵得知此事后,赶到围滩现场,拍下了围滩的场景作为证据。
当时正值“五一”,开发区某主任趁他没注意,吩咐下属在桂慧樵的采访包里塞了一个大“红包”。桂慧樵约该主任5月8日来报社看稿子,并拿回他的钱。来人看到桂慧樵所写的《长江岂容擅自围滩搞开发》的稿件后,立马动用了关系阻拦稿子发表。
桂慧樵顶住压力:“就是不当这个记者,我也要把这篇稿子发出去!”
后来,《中国改革报》和《人民日报》也先后登载了该文,有关领导马上批示,责令当地政府将围滩迅速拆除。在当年汛期来临之前,围滩被拆除,确保了长江汛期的安全。如今,当年的围滩施工地段已芦苇葱郁。
哪有人民的记者要人民磕头的道理?
很少有人知道,桂慧樵曾是个弃儿,从被收养时起,他就是在党和人民的养育下成长起来的。正是这段身世,让桂慧樵有着与生俱来的平民情结。
在很多船民眼里,桂慧樵是他们的“知心人”。船堵了,找他;要不到工钱,找他;遇到“吃拿卡要”,找他……至今,桂慧樵以难以想象的艰辛,为船员讨回了薪 水和工程款5000多万元。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为民鼓与呼的报道,让他得到了“平民钦差”的称呼。
1995年正月初一的傍晚,桂慧樵听到一则消息,长江碾子湾航道因受枯水期的影响,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阻航事件,过往的近千艘船抛锚待航,旅客大量滞留。
“我在家与家人团聚,难道他们不需要与家人团聚吗?此刻他们更需要帮助。”想到这里,桂慧樵决定立即前去采访。
大年初二一大早,桂慧樵就来到了武汉港9号码头,在寒风中哆哆嗦嗦等待了一天,他才坐上了前往事发地的车。到达后,他连夜开始采访。此时的江面上,航运情况十分复杂。由于不会水,又是黑夜,驳船上没有灯,桂慧樵就摸黑在舱板上爬行,搜集采访素材。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坚持采访20多天,先后采写了近30篇报道。
船员们记住了他的名字,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位热心为他们排忧解难的老记者,为了获得堵航现场的第一手材料,与航道工人同吃同住,更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其中一篇题为《长江梗阻,原因何在?》的报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制定了解决方案,投资整治长江航道。
桂慧樵就是这样一位把群众放在心上的“平民钦差”。他只有简单的行囊,靠着自己的脚底板,走到人民群众中去。
2005年12月,江苏某公司在青岛围滩工程中与十多条江苏籍施工船船主签订了合同。工程完工后,该公司却一推再推,不肯付清180万元的工钱。
万般无奈的船员们听人说起桂慧樵,便拨通了他的电话。桂慧樵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冒着风雪,连夜赶到了青岛。当船员们见到这位年近60岁的老记者时,他的脸已被风吹得铁青,身上厚厚的棉衣仍挡不住阵阵寒意,船员们感动不已。在桂慧樵的调解下,船员们终于拿到了工资30万元。时隔不久,100多万元余款也足额付清。
事后,拿到工钱的船员们向《中国水运报》写了一封感谢信:“我们帮桂记者整理东西时,发现床上竟然放着治疗仪,桂记者腰里系着治疗腰椎的围带,他是拖着病残之躯来为我们奔波的。望着桂记者的车渐渐远去,我们站了很久,不愿意离去……”
其实,哪一次讨薪的过程都非一帆风顺。然而,当面对蒙冤无助的弱者,面对专横跋扈的恶人,面对足以影响人们一生的不公,桂慧樵从未退缩。
一次,桂慧樵收到来自杭州富阳一位船民的求助信,说他的船只被称为“场口一霸”的凌某强行租用。桂慧樵马上向社领导进行了汇报,社领导说:“那个地方我比较熟悉,有人称其为‘土匪窝子’,你还是不去为好。”桂慧樵说:“帮别人讨债很多起了,也遇到过一些狠人,我也没怕什么。现在别人求助,肯定是万不得已了。我如果不去,他们会说我这个记者怕狠人,怕黑道。”
作为一名记者,桂慧樵的眼睛不仅仅为发现事实寻找真相而睁开,也常常被真情打动而轻轻闭上。
2000年9月,桂慧樵为船民李振亮解决了买船受骗及被敲诈的问题。李振亮一家人感动地非要给他下跪叩头。哪有人民的记者要人民磕头的道理?桂慧樵坚决拒绝了李振亮一家这样的感谢方式。
如今,桂慧樵仍然坚守在挚爱的记者岗位上。行走在长江两岸的他,也成为船民们最欢迎的来客。放在胸前的老旧采访包是他最显眼的装备。船民家的孩子放学归来,常对父母说:“看,那个老爷爷背着包又来看我们了。”
顺着孩子手指的方向看去,秋日的长江安详而宁静。江岸上,桂慧樵正阔步朝着船民们走来。
从事新闻工作近30年,他始终关注长江的动态。长江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会触动他敏感的神经,长江船员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更是时时牵动着他的心,他被誉为“长江上最敏感的新闻天线”,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先行者和践行者。
让他“豁出命”的长江情
1984年,桂慧樵从一个码头工人正式调入长江航务管理局宣传部担任宣传干事。从那一刻起,桂慧樵就开始了用脚步丈量长江的新闻道路。
1990年2月20日,桂慧樵听到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长江下游吴淞口及沿江十几个县市的捕鳗船如点点繁星,布满了整个江面。因而导致码头被封锁,船舶安全频频告急,工厂生产也受到严重影响。
桂慧樵敏锐地认识到,这不是一条简单的新闻,而是一个信号。他立即向相关领导请示,希望去长江口采访捕鳗大战的情况。领导说:“你可以去采访,但要注意安全!”
他和一个同行顶着鹅毛大雪马上赶到南京,千方百计找线索。就在桂慧樵准备去捕鳗现场的靖江、南通等地进一步采访时,同行者退缩了。
桂慧樵知难而进,只身去采访。是啊,算不上年轻的桂慧樵,采访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晚上就在街头巷尾的小旅馆将就一下,这种自找苦吃的罪谁受得了?
桂慧樵想:来了,就不能白跑一趟;来了,就是豁出命来,也要把翔实的材料弄到手。第二天,他毅然打起背包独自前往。为了查明事件背后的真相,他顶风冒雪第一时间赶往新闻现场,差点被扣留。为了获得更加翔实的资料,他走访一个个知情人,右脚被撞伤了,爬起来,继续干。
终于,桂慧樵以锋利的文笔将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新闻事件公之于众。《人民日报》还以《鳗苗大战的思考》为题予以登载,引起轰动!
不久,又一个影响长江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闻线索进入了桂慧樵的视野。
在人们的心目中,谁也不会把黄金梦放在细小的长江黄沙身上。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梦幻却成为现实,长江底的黄沙成为不少人发财的捷径。疯狂的滥采江沙,不仅使经过千万年形成的矶坝遭到毁灭,而且破坏冲淤平衡,给行船埋下了搁浅隐患。
在采沙重灾区,桂慧樵以悲愤的笔触这样描述:“在九龙坡港口上游的老关碛现场,只见河滩上到处都 是小山般的卵石堆,河中间几根卵石埂已被挖断,数十辆载重车来来往往运送沙石,两台高大的碎石机发出刺耳的轰鸣声,把运来的一车车卵石吞进肚里,再吐出一堆堆建筑用沙。使我惊讶万分,这哪里是采沙,分明是一场滩地毁灭战!”
为了深入挖掘第一手材料,桂慧樵吃尽了苦头。一次,他乘巡逻艇到现场采访。刚踏上一艘采沙船,一位中年模样的老板便气势汹汹地从另一条船上猛扑过来,口中喊叫着要把他扔到江里去。幸亏随同的执法人员相救,才使桂慧樵幸免于难。
经过艰辛的采访,桂慧樵在1991年下半年发表了题为《河床上的黄金梦》的报道,引起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并批示,水利部立即召开专题会议,无序采沙的情况迅速得到了有效控制。
之后,桂慧樵满怀对长江的爱,又深入长江沿线采访报道了“川煤大战”,为长江流域的过度开发敲响了警钟。
就是不当这个记者,我也要把这篇稿子发出去!
1992年,桂慧樵正式调入《中国河运报》(现更名为《中国水运报》)。不久,他的一篇反映长江污染情况的文章《一江浊水向东流》引起强烈反响。
常年奔走在长江上,桂慧樵从欢腾的浪花中,不仅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令人伤心的泪花。正是沿线部分地区的污染让这条中华民族的大动脉不堪重负!
桂慧樵历时两年,辗转长江两岸3000多公里,描绘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将长江遭受污染的残酷现实摆在了国人面前。
一次,他乘小艇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对着江面上的白色泡沫污染进行拍照。突然,小艇一转弯,正好遇上回流,大浪向小艇扑来,滔滔江水差点将小艇吞没。桂慧樵几次被掀倒在甲板上,可他硬是抓着旗杆,举起手中的相机完成了拍摄。
还有一次,桂慧樵到长江上游与岷江汇合处的江边采访,偶然看到一家造纸厂非法排污的情景。黄昏夕照,泛着白沫的废水滚滚流入长江,让他既愤怒又悲痛难当。可惜因天色已晚,虽然拍了好多张相片,但效果不佳。为了拍下这个镜头,桂慧樵连续几天来这里蹲点。终于等到了,他一边按下快门,一边抹掉脸上的热泪,这张当年报道长江污染中最让人触目惊心的照片就此呈现在世人面前。
凡是熟知桂慧樵的人,都对他有这样的评价:认真。只要涉及国计民生,关乎人民利益,桂慧樵从未有过丝毫踟蹰。
2002年汛期,长江下游某经济开发区在未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下,擅自搞起“围滩工程”。他们以局部利益为重,其行为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条例,危及长江干堤安全。桂慧樵得知此事后,赶到围滩现场,拍下了围滩的场景作为证据。
当时正值“五一”,开发区某主任趁他没注意,吩咐下属在桂慧樵的采访包里塞了一个大“红包”。桂慧樵约该主任5月8日来报社看稿子,并拿回他的钱。来人看到桂慧樵所写的《长江岂容擅自围滩搞开发》的稿件后,立马动用了关系阻拦稿子发表。
桂慧樵顶住压力:“就是不当这个记者,我也要把这篇稿子发出去!”
后来,《中国改革报》和《人民日报》也先后登载了该文,有关领导马上批示,责令当地政府将围滩迅速拆除。在当年汛期来临之前,围滩被拆除,确保了长江汛期的安全。如今,当年的围滩施工地段已芦苇葱郁。
哪有人民的记者要人民磕头的道理?
很少有人知道,桂慧樵曾是个弃儿,从被收养时起,他就是在党和人民的养育下成长起来的。正是这段身世,让桂慧樵有着与生俱来的平民情结。
在很多船民眼里,桂慧樵是他们的“知心人”。船堵了,找他;要不到工钱,找他;遇到“吃拿卡要”,找他……至今,桂慧樵以难以想象的艰辛,为船员讨回了薪 水和工程款5000多万元。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为民鼓与呼的报道,让他得到了“平民钦差”的称呼。
1995年正月初一的傍晚,桂慧樵听到一则消息,长江碾子湾航道因受枯水期的影响,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阻航事件,过往的近千艘船抛锚待航,旅客大量滞留。
“我在家与家人团聚,难道他们不需要与家人团聚吗?此刻他们更需要帮助。”想到这里,桂慧樵决定立即前去采访。
大年初二一大早,桂慧樵就来到了武汉港9号码头,在寒风中哆哆嗦嗦等待了一天,他才坐上了前往事发地的车。到达后,他连夜开始采访。此时的江面上,航运情况十分复杂。由于不会水,又是黑夜,驳船上没有灯,桂慧樵就摸黑在舱板上爬行,搜集采访素材。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坚持采访20多天,先后采写了近30篇报道。
船员们记住了他的名字,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位热心为他们排忧解难的老记者,为了获得堵航现场的第一手材料,与航道工人同吃同住,更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其中一篇题为《长江梗阻,原因何在?》的报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制定了解决方案,投资整治长江航道。
桂慧樵就是这样一位把群众放在心上的“平民钦差”。他只有简单的行囊,靠着自己的脚底板,走到人民群众中去。
2005年12月,江苏某公司在青岛围滩工程中与十多条江苏籍施工船船主签订了合同。工程完工后,该公司却一推再推,不肯付清180万元的工钱。
万般无奈的船员们听人说起桂慧樵,便拨通了他的电话。桂慧樵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冒着风雪,连夜赶到了青岛。当船员们见到这位年近60岁的老记者时,他的脸已被风吹得铁青,身上厚厚的棉衣仍挡不住阵阵寒意,船员们感动不已。在桂慧樵的调解下,船员们终于拿到了工资30万元。时隔不久,100多万元余款也足额付清。
事后,拿到工钱的船员们向《中国水运报》写了一封感谢信:“我们帮桂记者整理东西时,发现床上竟然放着治疗仪,桂记者腰里系着治疗腰椎的围带,他是拖着病残之躯来为我们奔波的。望着桂记者的车渐渐远去,我们站了很久,不愿意离去……”
其实,哪一次讨薪的过程都非一帆风顺。然而,当面对蒙冤无助的弱者,面对专横跋扈的恶人,面对足以影响人们一生的不公,桂慧樵从未退缩。
一次,桂慧樵收到来自杭州富阳一位船民的求助信,说他的船只被称为“场口一霸”的凌某强行租用。桂慧樵马上向社领导进行了汇报,社领导说:“那个地方我比较熟悉,有人称其为‘土匪窝子’,你还是不去为好。”桂慧樵说:“帮别人讨债很多起了,也遇到过一些狠人,我也没怕什么。现在别人求助,肯定是万不得已了。我如果不去,他们会说我这个记者怕狠人,怕黑道。”
作为一名记者,桂慧樵的眼睛不仅仅为发现事实寻找真相而睁开,也常常被真情打动而轻轻闭上。
2000年9月,桂慧樵为船民李振亮解决了买船受骗及被敲诈的问题。李振亮一家人感动地非要给他下跪叩头。哪有人民的记者要人民磕头的道理?桂慧樵坚决拒绝了李振亮一家这样的感谢方式。
如今,桂慧樵仍然坚守在挚爱的记者岗位上。行走在长江两岸的他,也成为船民们最欢迎的来客。放在胸前的老旧采访包是他最显眼的装备。船民家的孩子放学归来,常对父母说:“看,那个老爷爷背着包又来看我们了。”
顺着孩子手指的方向看去,秋日的长江安详而宁静。江岸上,桂慧樵正阔步朝着船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