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组织进行相应的设计,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最大的可能避免学习的失败。组长负责制的教学组织方式就是一种适合中专学生现状的教学组织方式。
关键字:有效教学教学组织组长负责制中职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的中等职业学校,上课时学生说话、睡觉或玩手机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些现象不仅让当事的学生学無所成,也影响了课堂的教学秩序。
在教学的组织上有没有措施可以有效地组织学生尽可能认真学习呢?
二、问题分析
1、学生入学基本情况分析
在中等职业学校,通常学生的入学成绩比较薄弱。学生入学成绩的薄弱体现了过去9年教育的问题:1、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2、学生是否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3、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否已经具备。
同时,同一个班级学生之间的入学成绩差距也比较大,而同一科目不同的学生入学成绩差距更大。
2、学生学习状态分析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生活中,不少的学生表现出了过去9年教育遗留的问题,同时又掺杂了新问题。
1)学习态度
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其中有少部分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自我放弃,也有少部分的学生因为不得已进入职校而自我放弃,另外也少部分的学生因为无法进入意想的专业而自我放弃。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消极的,他们通常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相反,很可能在课程上出现违反纪录的情况。
2)学习习惯引发的新问题
尽管不得已进入了职业中学,可是大部分学生还是抱有积极的心态,想在职业学校学到一技之长。可是摆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学习习惯。
课前要主动预习;上学(上课)必带课本、练习本与笔等学习工具;上课时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发言,勤做笔记;课后要主动地去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不随意请假,更不可迟到早退。
当学生不具备上述良好的学习习惯,时间一长,学习过程中累积的问题就会增多,课堂上就会出现听不懂的情况,由此学生就可能遭遇到学习的失败。因为学习上的失败,课堂中睡觉、看小说、玩手机就成为了学生的选择,说话、捣乱等就成为学生发泄对课堂不满意情绪的表现。
三、组长负责制的教学组织
由此可见,防止学生学习失败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与保障。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学习的失败往往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现状有关。而学生的这种现状教师却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针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组织进行相应的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可以尽最大的可能避免学习的失败。
组长负责制的教学组织方式就是一种适合中专学生现状的教学组织方式。该教学组织方式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把课堂的纪律纳入学习成绩的机制
教师根据学生在每节课的纪律表现给予每个学生相应的分数,这个分数纳入学生的学习成绩。
2、把学生的学习习惯纳入学习成绩的机制
与课堂学习相关并且能够考核的习惯包括:1)课内勤带学习工具,2)课堂中勤做笔记,3)积极做课内练习,4)准时完成课后作业
上述学习习惯具备考核性。每一次课前课后,可以指定人员对学生的这些行为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作为学习成绩的一部分。
3、引导学习优秀的同学主动指导学习薄弱同学的机制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学习困难的情况。任其发展,势必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的失败,进而引起严重的课堂问题。
同时,在班级中一定存在一部分学习优秀的同学,他们上课专心、学的快并且学的好。
让学习优秀的同学主动地去指导学习薄弱的同学,那么就可以解决学习薄弱的同学因为学习困难而导致厌学的问题。
把课堂内胳膊同学作为一项学习成绩加分的措施,那么这种学习帮助的机制就建立了。
4、谁来组织考核
上述机制要真正能够运转,考核必须跟上。可是如果由任课教师来开展考核,显示任课教师会力不从心;指定某个同学来开展,显示也不切实际。
如果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成立学习小组,由组长来组织同一组同学的的考核,那么整个课堂就能够有效地组织开展学习了。
四、组长负责制的教学组织方式的实践
本学期,本人在11网络班级上《动态网站开发》这一课程,为有效地开展教学,实施了组长负责制的教学组织。
1、建立学习小组
开学初,根据班级情况,挑选了几名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生作为学习组的组长。
根据自愿的原则,组长与同学之间双向选择,成立了若干个学习小组。
同一个组的成员,上该门课时座位安排在相邻位置,并允许其组内走动与讨论。
2、确立学习考核制度
学生的期中、期末成绩由每次课的课堂成绩组成,每次课的课堂成绩由“纪律”、“学习习惯”、“学习成效”、“课堂记录与课后练习”及“其它”共五部分组成,各部分计算如下:
“纪律”占1分,课堂内学生没有迟到早退、说话、睡觉或玩手机等违纪情况的给1分,否则不给分;
“学习习惯”占1分,上课时带笔、书和笔记的给1分,否则不给分;
“学习成效”占3分,根据学生课内的练习完成情况酌情给分;
“课堂记录与课后练习”占1分,学生有做课堂记录或课后练习的给分,否则不给分;
“其它”占1分,组长有效组织开展本组学习的,组长本人加1分,主动指导他人的同学加1分。
组长负责“纪律”、“学习习惯”、“课堂记录与课后练习”及“其它”部分的考核,教师负责对“学习成效”及组长本人的考核。
3、开展教学组织
每次课,督促组长进行考核,同时公布上一次课的考核情况。
采用了上述的教学组织方式,课堂内与之前最明显的变化有三:一、课堂内学习氛围更加活跃,二、课堂内学习的多了,违反纪律的少了,三、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六、小结
由此可见,组长负责制的教学组织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它特别适合于专业技能课的教学组织。
关键字:有效教学教学组织组长负责制中职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的中等职业学校,上课时学生说话、睡觉或玩手机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些现象不仅让当事的学生学無所成,也影响了课堂的教学秩序。
在教学的组织上有没有措施可以有效地组织学生尽可能认真学习呢?
二、问题分析
1、学生入学基本情况分析
在中等职业学校,通常学生的入学成绩比较薄弱。学生入学成绩的薄弱体现了过去9年教育的问题:1、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2、学生是否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3、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否已经具备。
同时,同一个班级学生之间的入学成绩差距也比较大,而同一科目不同的学生入学成绩差距更大。
2、学生学习状态分析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生活中,不少的学生表现出了过去9年教育遗留的问题,同时又掺杂了新问题。
1)学习态度
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其中有少部分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自我放弃,也有少部分的学生因为不得已进入职校而自我放弃,另外也少部分的学生因为无法进入意想的专业而自我放弃。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消极的,他们通常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相反,很可能在课程上出现违反纪录的情况。
2)学习习惯引发的新问题
尽管不得已进入了职业中学,可是大部分学生还是抱有积极的心态,想在职业学校学到一技之长。可是摆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学习习惯。
课前要主动预习;上学(上课)必带课本、练习本与笔等学习工具;上课时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发言,勤做笔记;课后要主动地去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不随意请假,更不可迟到早退。
当学生不具备上述良好的学习习惯,时间一长,学习过程中累积的问题就会增多,课堂上就会出现听不懂的情况,由此学生就可能遭遇到学习的失败。因为学习上的失败,课堂中睡觉、看小说、玩手机就成为了学生的选择,说话、捣乱等就成为学生发泄对课堂不满意情绪的表现。
三、组长负责制的教学组织
由此可见,防止学生学习失败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与保障。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学习的失败往往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现状有关。而学生的这种现状教师却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针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组织进行相应的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可以尽最大的可能避免学习的失败。
组长负责制的教学组织方式就是一种适合中专学生现状的教学组织方式。该教学组织方式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把课堂的纪律纳入学习成绩的机制
教师根据学生在每节课的纪律表现给予每个学生相应的分数,这个分数纳入学生的学习成绩。
2、把学生的学习习惯纳入学习成绩的机制
与课堂学习相关并且能够考核的习惯包括:1)课内勤带学习工具,2)课堂中勤做笔记,3)积极做课内练习,4)准时完成课后作业
上述学习习惯具备考核性。每一次课前课后,可以指定人员对学生的这些行为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作为学习成绩的一部分。
3、引导学习优秀的同学主动指导学习薄弱同学的机制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学习困难的情况。任其发展,势必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的失败,进而引起严重的课堂问题。
同时,在班级中一定存在一部分学习优秀的同学,他们上课专心、学的快并且学的好。
让学习优秀的同学主动地去指导学习薄弱的同学,那么就可以解决学习薄弱的同学因为学习困难而导致厌学的问题。
把课堂内胳膊同学作为一项学习成绩加分的措施,那么这种学习帮助的机制就建立了。
4、谁来组织考核
上述机制要真正能够运转,考核必须跟上。可是如果由任课教师来开展考核,显示任课教师会力不从心;指定某个同学来开展,显示也不切实际。
如果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成立学习小组,由组长来组织同一组同学的的考核,那么整个课堂就能够有效地组织开展学习了。
四、组长负责制的教学组织方式的实践
本学期,本人在11网络班级上《动态网站开发》这一课程,为有效地开展教学,实施了组长负责制的教学组织。
1、建立学习小组
开学初,根据班级情况,挑选了几名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生作为学习组的组长。
根据自愿的原则,组长与同学之间双向选择,成立了若干个学习小组。
同一个组的成员,上该门课时座位安排在相邻位置,并允许其组内走动与讨论。
2、确立学习考核制度
学生的期中、期末成绩由每次课的课堂成绩组成,每次课的课堂成绩由“纪律”、“学习习惯”、“学习成效”、“课堂记录与课后练习”及“其它”共五部分组成,各部分计算如下:
“纪律”占1分,课堂内学生没有迟到早退、说话、睡觉或玩手机等违纪情况的给1分,否则不给分;
“学习习惯”占1分,上课时带笔、书和笔记的给1分,否则不给分;
“学习成效”占3分,根据学生课内的练习完成情况酌情给分;
“课堂记录与课后练习”占1分,学生有做课堂记录或课后练习的给分,否则不给分;
“其它”占1分,组长有效组织开展本组学习的,组长本人加1分,主动指导他人的同学加1分。
组长负责“纪律”、“学习习惯”、“课堂记录与课后练习”及“其它”部分的考核,教师负责对“学习成效”及组长本人的考核。
3、开展教学组织
每次课,督促组长进行考核,同时公布上一次课的考核情况。
采用了上述的教学组织方式,课堂内与之前最明显的变化有三:一、课堂内学习氛围更加活跃,二、课堂内学习的多了,违反纪律的少了,三、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六、小结
由此可见,组长负责制的教学组织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它特别适合于专业技能课的教学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