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营企业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已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的发展质量,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经济增长,事关社会稳定。但民营企业缺乏核心文化驱动力的情况却是不争的事实。“标王折翼、三株衰败、三鹿垮台”等民营企业巨头迅速走向没落,企业文化核心未形成,或未与经营思路全面整合、文化创新后继无力不无关系。本文试着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剖解,从而分析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的关系,为民营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1.创业阶段的家族化情感式文化
这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民营企业主要处于探索、摸索并竭力保持稳定阶段,也就是民营企业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维系的主要依靠感情,家族亲戚亲情等。
2.发展和扩张阶段的独裁式文化
企业完成原始积累后,规模越来越大、市场越来越大、竞争趋势越来大,民营企业主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勇气剧增。由于此时企业各种机制并不完善,尤其是决策机制不健全,致使领导者权利过于集中,个人英雄主义和独裁主义逐渐形成。我国多数名营企业都经历了这个阶段,三株老总吴炳新、爱多老总胡志标、巨人老总史玉柱都是这一阶段催生的典型代表。
3.以经济全球化转型期、全员参与、以人文本为背景下的开放包容型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民营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变,市场竞争形势更加严峻。这个阶段的民营企业纷纷进行改革、转型和创新,技术、管理、制度等各方面的创新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独裁式文化已不适应企业的发展,领导者也逐渐意识到员工才是企业的根本和基础,企业的系统管理有赖于员工积极参与,建立科学民主、全员参与、以人为本,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构建形式的文化模式渐趋成型。
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经营间的冲突
1.认识存在误区,企业文化未成为发展经营的助力
一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外在形象。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将很多的时间花费在标语、口号、厂徽、厂旗、厂歌、厂服以及企业标识上,并没有将企业文化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价值观中,深化到员工的思维、行为和工作中,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在经济效益主导下的企业管理者往往认为企业文化过于务虚,是做表面文章。三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部分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一种思想灌输、说服、教育,主要划归宣传部门和工会。将二者混为一谈主要是对于企业文化内涵没有深入理解,没有将其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联系起来。四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规章制度。很多管理者存在这样的错误理解,认为只要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培训员工学习、了解并严格落实,企业文化就大功告成。然而,企业的规章制度只是企业文化的制度保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不能深层次地为企业发展经营提供智力支持。
2.家族化情感式文化,遏制企业发展经营
民营企业在成立、发展成长、扩张阶段,大多主要靠的是家族化情感式管理,家族化倾向的企业文化在民营企业成立和发展成长时期确确实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民营企业要想更加壮大、持久、稳定地发展,家族化情感式企业文化就逐渐显示出对企业发展经营的限制作用。一方面,民营企业家存在的个人英雄主义倾向,独断专行、专横跋扈、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容易使企业文化没有后续力。一个人的意志和能力必然有限,企业的发展经营也必然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存在着家族情感式管理倾向,主要是指任人唯近、任人唯亲,雇佣意识显著增强,以人为本意识淡漠,主要依靠人治管理,缺乏激励机制创新。这将会导致优秀人才没有广阔天地,遏制住了企业发展经营。
3.照搬照抄的企业文化,脱离企业发展经营实际
每个企业的发展经营都有一定内、外部发展环境、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及策略,企业文化也将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和独有管理模式。这也就说明,独具企业个性化特征的企业文化才能有效促进企业就发展经营。比如,美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多数与追求个人发展为核心相联系,这就体现出自身独特性或独有性。然而,我国民营企业大多在建构企业文化时,就习惯于照抄照搬一些知名的或大型的企业的文化体系,脱离了企业自身发展经营的实际,也往往忽视了企业发展的周边环境,结果只能是“邯郸学步”。
4.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禁锢企业的发展经营
很多民营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只要建立起来就可长治久安,不重视依据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文化进行改革、创新。企业文化的塑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依据自身的发展经营阶段、发展经营目标、发展战略和策略,不断变化发展、改革和创新,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经营、成长壮大。
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发展经营的对策和途径
1.强化企业文化的正确认识,指导企业发展经营
就民营企业来说,企业家大多数是“白手起家”,从“小作坊”形式逐渐发展壮大,主要靠的是用经验来对企业进行管理,管理者的素质普遍较低。然而,他又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设计者和建设者,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中极大地体现出管理者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所以,民营企业的管理者迫切需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素质和科学管理能力,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实质和内涵,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经营重要性的正确认识,进而促进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2.强化企业管理体制变革,适应企业发展经营迫切要求
重点要变革家族血缘文化,确立现代企业价值理念。民营企业逐渐成长以后,管理层次越来越多,管理规模越来越大,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家族化情感式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管理的需要,甚至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经营。这时,企业管理就需要突破“人治”转向制度约束,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当家族人员不能胜任时,应该并敢于重用“外人”,摒弃专制模式的决策机制,转向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消除决策的风险,倡导尊重知识、尊重能力、尊重人才的现代企业文化,突破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以适应市场经济和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3.构建“学习型组织”,提升企业经营发展能力
民营企业要全面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特点和个性,社会文化背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状况,审慎地确定企业愿景。同时,要构建“学习型组织”,要求并引导管理者和员工进行“第五项修炼”,改变“心智模式”,树立“共同愿景”,在内部形成“团结学习”的氛围,弱化个人意识,养成“团队精神”,克服企业文化建立中的“个人英雄主义”现象和文化“弱势群体”现象。积极构建全员参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这样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企业发展经营能力才能进一步提升。
4.重塑民营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发展经营持续长久
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与众不同、脱颖而出,企业形象就显得极为重要。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形象、信用形象、商誉形象等无形因素对企业发展经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甚至起决定性作用。一般民营企业因为自身特殊的发展模式,往往没有做好企业的品牌和塑造良好的形象,然而,企业形象一旦形成一般很难改变,不良形象很难消除,企业的发展经营也将停止或退步。要塑造或重塑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发展经营的主要途径就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使企业更加重产品质量、重产品服务、重企业信誉、重企业信用、重社会责任,在企业内、外部构建和创新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这样才能使企业发展经营持续长久。
一、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1.创业阶段的家族化情感式文化
这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民营企业主要处于探索、摸索并竭力保持稳定阶段,也就是民营企业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维系的主要依靠感情,家族亲戚亲情等。
2.发展和扩张阶段的独裁式文化
企业完成原始积累后,规模越来越大、市场越来越大、竞争趋势越来大,民营企业主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勇气剧增。由于此时企业各种机制并不完善,尤其是决策机制不健全,致使领导者权利过于集中,个人英雄主义和独裁主义逐渐形成。我国多数名营企业都经历了这个阶段,三株老总吴炳新、爱多老总胡志标、巨人老总史玉柱都是这一阶段催生的典型代表。
3.以经济全球化转型期、全员参与、以人文本为背景下的开放包容型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民营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变,市场竞争形势更加严峻。这个阶段的民营企业纷纷进行改革、转型和创新,技术、管理、制度等各方面的创新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独裁式文化已不适应企业的发展,领导者也逐渐意识到员工才是企业的根本和基础,企业的系统管理有赖于员工积极参与,建立科学民主、全员参与、以人为本,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构建形式的文化模式渐趋成型。
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经营间的冲突
1.认识存在误区,企业文化未成为发展经营的助力
一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外在形象。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将很多的时间花费在标语、口号、厂徽、厂旗、厂歌、厂服以及企业标识上,并没有将企业文化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价值观中,深化到员工的思维、行为和工作中,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在经济效益主导下的企业管理者往往认为企业文化过于务虚,是做表面文章。三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部分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一种思想灌输、说服、教育,主要划归宣传部门和工会。将二者混为一谈主要是对于企业文化内涵没有深入理解,没有将其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联系起来。四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规章制度。很多管理者存在这样的错误理解,认为只要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培训员工学习、了解并严格落实,企业文化就大功告成。然而,企业的规章制度只是企业文化的制度保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不能深层次地为企业发展经营提供智力支持。
2.家族化情感式文化,遏制企业发展经营
民营企业在成立、发展成长、扩张阶段,大多主要靠的是家族化情感式管理,家族化倾向的企业文化在民营企业成立和发展成长时期确确实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民营企业要想更加壮大、持久、稳定地发展,家族化情感式企业文化就逐渐显示出对企业发展经营的限制作用。一方面,民营企业家存在的个人英雄主义倾向,独断专行、专横跋扈、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容易使企业文化没有后续力。一个人的意志和能力必然有限,企业的发展经营也必然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存在着家族情感式管理倾向,主要是指任人唯近、任人唯亲,雇佣意识显著增强,以人为本意识淡漠,主要依靠人治管理,缺乏激励机制创新。这将会导致优秀人才没有广阔天地,遏制住了企业发展经营。
3.照搬照抄的企业文化,脱离企业发展经营实际
每个企业的发展经营都有一定内、外部发展环境、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及策略,企业文化也将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和独有管理模式。这也就说明,独具企业个性化特征的企业文化才能有效促进企业就发展经营。比如,美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多数与追求个人发展为核心相联系,这就体现出自身独特性或独有性。然而,我国民营企业大多在建构企业文化时,就习惯于照抄照搬一些知名的或大型的企业的文化体系,脱离了企业自身发展经营的实际,也往往忽视了企业发展的周边环境,结果只能是“邯郸学步”。
4.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禁锢企业的发展经营
很多民营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只要建立起来就可长治久安,不重视依据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文化进行改革、创新。企业文化的塑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依据自身的发展经营阶段、发展经营目标、发展战略和策略,不断变化发展、改革和创新,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经营、成长壮大。
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发展经营的对策和途径
1.强化企业文化的正确认识,指导企业发展经营
就民营企业来说,企业家大多数是“白手起家”,从“小作坊”形式逐渐发展壮大,主要靠的是用经验来对企业进行管理,管理者的素质普遍较低。然而,他又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设计者和建设者,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中极大地体现出管理者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所以,民营企业的管理者迫切需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素质和科学管理能力,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实质和内涵,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经营重要性的正确认识,进而促进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2.强化企业管理体制变革,适应企业发展经营迫切要求
重点要变革家族血缘文化,确立现代企业价值理念。民营企业逐渐成长以后,管理层次越来越多,管理规模越来越大,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家族化情感式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管理的需要,甚至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经营。这时,企业管理就需要突破“人治”转向制度约束,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当家族人员不能胜任时,应该并敢于重用“外人”,摒弃专制模式的决策机制,转向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消除决策的风险,倡导尊重知识、尊重能力、尊重人才的现代企业文化,突破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以适应市场经济和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3.构建“学习型组织”,提升企业经营发展能力
民营企业要全面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特点和个性,社会文化背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状况,审慎地确定企业愿景。同时,要构建“学习型组织”,要求并引导管理者和员工进行“第五项修炼”,改变“心智模式”,树立“共同愿景”,在内部形成“团结学习”的氛围,弱化个人意识,养成“团队精神”,克服企业文化建立中的“个人英雄主义”现象和文化“弱势群体”现象。积极构建全员参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这样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企业发展经营能力才能进一步提升。
4.重塑民营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发展经营持续长久
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与众不同、脱颖而出,企业形象就显得极为重要。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形象、信用形象、商誉形象等无形因素对企业发展经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甚至起决定性作用。一般民营企业因为自身特殊的发展模式,往往没有做好企业的品牌和塑造良好的形象,然而,企业形象一旦形成一般很难改变,不良形象很难消除,企业的发展经营也将停止或退步。要塑造或重塑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发展经营的主要途径就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使企业更加重产品质量、重产品服务、重企业信誉、重企业信用、重社会责任,在企业内、外部构建和创新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这样才能使企业发展经营持续长久。